灸法.ppt
《灸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灸法.ppt(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灸灸法法第一页,共五十九页。“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lin y)也”唐孙思邈千金要方“针灸药者,医家之不可缺一”明杨继洲针灸大成第二页,共五十九页。当今中医药临床上灸法不被重视,国内重针轻灸或只针不灸,国外有针无灸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尽快更好地继承灸法,挖掘其在临床上的特色和优势,加以(jiy)整理、提高、创新并给予推广,已成为当代针灸研究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重要课题。第三页,共五十九页。主讲(zhjing)内容一、灸法理论(一)内经论灸(二)隋唐论灸(三)明清论灸(四)灸法机理二、灸法荟萃(一)传统灸法(二)现代(新)灸法(三)灸法宜忌第四页,共五十九页。一、灸法理论第五页,共五十九
2、页。(一)内经论灸“当今之世,必齐毒药(dyo)攻其内,鑱石针艾治其外”素问汤液醪醴论 可以说内经奠定了灸法的理论基础第六页,共五十九页。(一)(一)操操 作作 方方 法法 北北方方者者,天天地地所所闭闭藏藏之之域域也也。其其地地高高陵陵居居,风风寒寒(f fn ng gh hn n)冰冰冽冽,其其民民乐乐野野处处而而乳乳食食,脏脏寒寒生生满满病病,其其治治宜宜灸灸焫焫。故故灸灸焫焫者者,亦亦从从北北方方来来。素素问问异异法法方方宜宜论论1.1.灸法灸法(ji f)(ji f)(ji f)(ji f)的起源的起源第七页,共五十九页。2.灸法(ji f)的作用“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灵枢官能(1)
3、祛风(q fn)散寒,温经通络 “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素问异法方宜论(2)补虚泻实,缓急熄风 “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灵枢官能 灸法的补虚作用强于针刺第八页,共五十九页。(3)调理气机 “胆病者,太息(tix),口苦,呕宿汁,视其脉之陷下者灸之”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慢性胆囊炎灸阳陵泉、日月、中脘、足三里。(4)定志安神。治疗癫狂灸“穷骨”(骶骨,即督脉长强穴)第九页,共五十九页。3.施灸部位(bwi)陷下而灸之“陷下者,脉血结于中,中有着(yu zhe)血,血寒故宜灸”灵枢禁服第十页,共五十九页。4.灸法(ji f)的刺激量(1)因人而异 “其少长大小肥瘦,以心撩之,命曰法天之常,灸之亦然。灸
4、而过此者得恶火,则骨枯脉涩”灵枢经水(2)年幼(nin yu)少灸,年长多灸 “以年为壮数”灵枢经脉第十一页,共五十九页。古代多用化脓灸法,对顽症痼疾疗效好,如哮喘、高血压等,但刺激量大,患者不易接受。现代多用悬起灸法,如艾卷温和(wnh)灸、雀啄灸和回旋灸,患者乐于接受。第十二页,共五十九页。5.灸法(ji f)的补泻方法“古之善用针艾者,视人五态,乃治之。盛者泻之,虚者补之”灵枢(ln sh)通天“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之,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灵枢背俞第十三页,共五十九页。5.灸法的补泻(b xi)方法补法:艾火燃着后,不要吹火助燃,应待其自然熄灭。泻法:艾火燃着后
5、,应急吹其火,使其快速燃烧(rnsho),迅速熄灭第十四页,共五十九页。(二)隋唐论灸继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之后,针经问世,其中也包括灸法。从晋到唐灸法风靡一时,公元3世纪,出现了专门的灸法专书曹氏灸方(已佚)葛洪倡灸,其妻鲍姑擅灸。倡导灸法的先驱(xinq)南北朝陈延之所著小品方言:“夫针术须师乃行,其灸则凡人便施。”第十五页,共五十九页。1.预防(yfng)疾病“待要安,三里常不干”。灸足三里穴起泡,以预防疾病的经验总结。“膏肓输无不可治,此灸讫后,令人阳气康盛,当消息以自补养,取身体(shnt)平复”千金要方灸膏肓俞可壮阳气以增强体质,免发疾病第十六页,共五十九页。2.灸法(ji
6、 f)的刺激量艾炷的大小 1)成人艾炷宜大,小儿艾炷宜小。2)千金要方中,治瘰疬欲破灸项上要“大作艾炷”,如小指大。“治风翳灸手中指本节头骨(tug)上五壮,炷如小麦大”。第十七页,共五十九页。“头面目(minm)咽灸之最宜生少,手臂四肢灸之则须小熟,亦不宜多,胸背腹灸之尤宜大熟,其腰欲须生少”千金要方灸的生熟即少灸、多灸。“壮”为其定量的标准,艾炷小、施灸壮数少为生,反之为熟。第十八页,共五十九页。病在体外浅表部灸量宜少,在内灸量宜大。体壮病重者宜多灸,相反宜少灸。对易损阳气之疾,如中风、肿胀、泄泻、久痢等,若早灸重灸,阳气不衰,病易趋愈,多灸百壮以上;若灸量偏小,难以转愈。皮肉浅薄处灸量宜
7、生,皮肉厚实(hu shi)处灸量宜熟。简单地说,胖人灸之药效热力不易透过,瘦人很容易透过,所以临床应灵活掌握,若灸量掌握不好,会导致不良后果。第十九页,共五十九页。“卒中风其炷如鼠矢横安之,两头放火烧之”说明在施灸时可根据病人的体质、病位大小(dxio)可取双向点燃,增加热量。第二十页,共五十九页。3.治疗(zhlio)脚气凡毒气所冲,想驱毒邪外出,必须灸腹、背、手足诸穴。认为(rnwi)脚气发有阴阳表里,可随症施灸。灸治之法,要常使灸疮不瘥为佳,因毒气可随灸疮愈合而外出。重点穴是三里、绝骨、承筋、太冲、昆仑、涌泉等。第二十一页,共五十九页。4.治疗(zhlio)妇科杂病千金翼方载灸穴杂法1
8、2首千金要方载灸诸瘕方14首外台秘要卷23载有灸瘿方13首千金翼方中,脐下36种疾病不得小便,皆用灸法,甚至脱肛、尿血、淋病(ln bng)、消渴等病,亦多主张灸法配合药物治疗。妇人之体,以血为本,血为阴水,得温则行,灸火温通经脉,使血行气和。灸治妇人病,必达温通目的,故要灸许多壮数,甚至有达200壮者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九页。(三)明清(mn qn)论灸“艾叶苦平,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元阳,通十二经,走三阴艾火能透诸经而治百病,血热为病者禁用”本草备要艾具有散寒除湿,温经通络止痛,暖宫止血之功。可以治疗虚寒腹痛,崩漏下血及皮肤湿疹(sh zhn)疥癣等病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九页。“凡用
9、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则伤人肌脉”本草纲目(bn co n m)艾叶以柔嫩而陈久者为好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九页。(四)灸法(ji f)机理1.1.改善免疫改善免疫2.2.调节血脂调节血脂3.3.控制感染控制感染4.4.抗癌作用抗癌作用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九页。二、灸法荟萃二、灸法荟萃第二十六页,共五十九页。(一)传统(chuntng)灸法艾灸法艾灸法艾炷灸艾炷灸直接灸直接灸化脓灸(瘢痕灸)间接灸间接灸隔物灸(姜、蒜、盐、药饼)艾条灸艾条灸温和灸、雀啄灸、太乙针、雷火针温针灸温针灸灸器灸灸器灸温灸盒灸、苇管器灸、隔核桃皮壳眼镜灸、艾条熏灸器灸第二十七页,共五十九页。非艾灸法
10、非艾灸法灯火灸灯火灸蒜泥灸蒜泥灸线香灸线香灸斑蝥灸斑蝥灸第二十八页,共五十九页。(二)现代(xindi)(新)灸法目前临床较常用的艾条灸、隔物灸逐渐(zhjin)代替了古代的直接灸法,其灸后发疮也不再是治疗所要求的标准,代之这一标准的是,每穴37壮(艾炷灸),或悬灸1520min(艾条灸)。这对规范操作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其应有的效果不能充分发挥,尤其是对难治病的治疗,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最终给人们的看法是灸不治病,以致出现重针轻灸,甚至是用针弃灸的现象。第二十九页,共五十九页。1.大灸疗法(针灸(zhnji)临床杂志)一次选用较多穴位的灸法。一次选用较多穴位的灸法。主治:用于久病体弱,虚寒痼疾
11、,中阳不振,主治:用于久病体弱,虚寒痼疾,中阳不振,肾元不充等一切虚寒衰弱,久病不愈者。肾元不充等一切虚寒衰弱,久病不愈者。禁忌:急症、新症、热症、实症及神经过度禁忌:急症、新症、热症、实症及神经过度敏感者忌用敏感者忌用第三十页,共五十九页。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九页。灸材:1)将腌好的红辣萝卜切成二分厚一寸方块,2)将紫皮大蒜捣成泥,平摊在萝卜片上,中间按一凹,让蒜泥形成一圆圈;3)把艾绒(irng)做成艾球如花生米大;4)备草板纸一条,长21寸,宽1寸。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九页。操作:操作:1 1)先灸背部:)先灸背部:患者俯卧,将草版纸由大椎贴至长强,此线不灸;患者俯卧,将草版纸由大椎贴至长强
12、,此线不灸;把做好的萝卜蒜泥片由两侧大杼排至白环俞,再在这两侧各排把做好的萝卜蒜泥片由两侧大杼排至白环俞,再在这两侧各排一行,起点低于前行半片,止点过半片;一行,起点低于前行半片,止点过半片;用镊子夹住艾球在烛火上点燃,放在萝卜片凹槽中,逐个放好放用镊子夹住艾球在烛火上点燃,放在萝卜片凹槽中,逐个放好放齐;齐;壮数多少以患者皮肤耐受度决定壮数多少以患者皮肤耐受度决定(judng)(judng),一般每个点灸三至,一般每个点灸三至五壮,灸部皮肤深红可停灸五壮,灸部皮肤深红可停灸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九页。2 2)休息片刻)休息片刻(pin k)(pin k)再灸腹部:再灸腹部:患者仰卧,先在膻中放一
13、块,以此为中心,上下左右放八块;患者仰卧,先在膻中放一块,以此为中心,上下左右放八块;再在鸠尾与神阙上各放一块不着蒜的萝卜片,此两点不灸,两穴间再在鸠尾与神阙上各放一块不着蒜的萝卜片,此两点不灸,两穴间放六片;放六片;神阙下至曲骨放五片,若是妇女则石门放一片无蒜萝卜片,神阙下至曲骨放五片,若是妇女则石门放一片无蒜萝卜片,不灸;不灸;上腹部中间行的两侧各排一行,起点低半片,止点高半片;上腹部中间行的两侧各排一行,起点低半片,止点高半片;再在两侧各排一行,起点再低半片,止点再高半片,灸法如再在两侧各排一行,起点再低半片,止点再高半片,灸法如前。前。第三十四页,共五十九页。2.齐灸法(ji f)(针
14、灸临床杂志)本法是在灵枢(ln sh)官针记载上的十二刺法中的“齐刺”法的启发下,用三个艾炷同时熏烤一个穴位或用艾条在穴的上下及穴位处熏烤的方法。由于熏灸的面积较大,比普通灸法的刺激量及温热感均增强,温通气血、散寒止痛的效果较好。现代研究证明灸法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第三十五页,共五十九页。(1)齐温灸法:由艾灸温和灸法发展而来。由艾灸温和灸法发展而来。操作:操作: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施灸的穴位,约距12cm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再在穴位循经线上,每个穴位上下(shngxi)各1cm处再进行熏灸,一般每穴约灸5min,在每穴上下1cm处再各灸5min。使艾灸处皮肤红润为宜。功效
15、:功效:温散寒邪,通经止痛。适应症:适应症:风寒湿痹证、痿证等取穴:取穴:痹证:肩髃、曲池、外关、次髎、阳陵泉、承山、痹证:肩髃、曲池、外关、次髎、阳陵泉、承山、痹证:肩髃、曲池、外关、次髎、阳陵泉、承山、痹证:肩髃、曲池、外关、次髎、阳陵泉、承山、悬钟、阿是;悬钟、阿是;悬钟、阿是;悬钟、阿是;痿证:大椎、命门、腰阳关、曲池、血海、足三里痿证:大椎、命门、腰阳关、曲池、血海、足三里痿证:大椎、命门、腰阳关、曲池、血海、足三里痿证:大椎、命门、腰阳关、曲池、血海、足三里第三十六页,共五十九页。(2)俞募齐灸法(ji f)以俞募配穴为主,应用隔姜艾炷灸。以俞募配穴为主,应用隔姜艾炷灸。操作:操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医学 专题 灸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