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论君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论君子.ppt(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语论君子2009.7钱逊 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君子的人生追求君子的人生追求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人生的两大问题:精神生命与物质生命的关系;群体与个体的关系。修己,把精神生命的追求放在第一位。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而成为人,人之所以高于禽兽,就在其有精神生活。生命的意义是由“义”赋予,物质生命的价值在于“载义”。生以载义,义以立生。义以为上。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
2、,小人怀惠。”(里仁)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把精神生命的追求放在第一位。舍弃精神追求,只顾追求物质生活方面的满足,按照中国传统来讲,这样的人就近于禽兽。安人、安百姓,是处理群体和个体关系的要求。每一个人既是不同于他人的个体,同时又是群体的一分子。人要把自己看作群体的一分子,把个人放在群体之中,把个人的小生命溶入到群体的、历史的大生命中去,在群体的发展中求自己的发展,实现个体的价值。“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微子)“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
3、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微子)儒家并不否定个人价值?“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卫灵公)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群己统一。两个问题:一,怎么处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二,怎么看待个人和群体的关系。两个原则,“义以为上”,“群己统一”。集中到一句话:以天下为己任。为历代志士仁人所接受,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的家园,民族精神的基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趋之?生活就是为了求快乐?子曰:“贤
4、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文质彬彬文质彬彬君子的形象君子的形象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质内在品德、德(仁)文外在文饰、礼仁仁 1 爱人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2 孝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5、。”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阳货)爱人从孝悌开始敬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3 忠恕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
6、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恕:对自己的约束;忠:对他人的责任。共同的精神:推己及人;“能近取譬”。这是“为仁之方”,践行仁爱的方法。再简单一点讲,推己及人就是心里要想着别人。“你们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对待他们。”(路加福音631)“你们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们,就得怎样对待别人;这就是摩西律法和先知教训的真义。”(马太福音712)礼礼 不知礼,无以立。(尧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棘子成曰:“君子质
7、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在西方语言中,没有礼的同义词,在西方没有礼这个词,它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仁与礼的关系 第一,仁是灵魂,礼是形式。仁要落实到礼上,反过来,礼可以检验仁。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第二,如果礼脱离了仁,那么礼的这些形式就毫无意义。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与祭,如不祭。”(八佾)第三,礼也有培养仁德的作用。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学而)修养。要成为君子,全靠学习和修养。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