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材分析.ppt
《二年级数学教材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教材分析.ppt(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赵宝齐赵宝齐 二年级数学教材分析二年级数学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知识体系本册教材的知识体系n 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n 2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一)n 3表内乘法(二)表内乘法(二)数与代数数与代数n 空间与图形空间与图形1、长度单位长度单位2、角的初步认识、角的初步认识3、观察物体、观察物体 n 统计与概率统计与概率:统计统计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 n 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广角数学广角n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排列、组合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简单推理我长高了我长高了看一看看一看 摆一摆摆一摆 第一章教学建议n1注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n2通过多种活动,帮
2、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n3把握好线段的教学要求。教学线段时,不应再从线段与直线的关系来教学,而应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以前:先讲直线,再引出线段“在直线上点两个点,这两个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n修订教材就改过来了,现在:(1)用三个直观图直接形象描述出线段的特征:直、有两个端点。n(2)让学生运用量长度的方法量出线段的长。教师要补充线段的练习,尽量不要将直线与线段进行对比。第二章教学建议n1、加强口算n2、文与式结合n3、提倡算法多样化(区别一题多解)n4、估算策略要多样化n5、加强看图解决问题(35页6题)(1)说一说图意(2)发现图中信息(3)明确要解决的问题(4)应该怎样做第三章教
3、学建议n1、注意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正确把握教学要求。角和直角本册第一次出现,只要求通过各种实际活动初步认识即可。如认识角,只要通过折一折、做一做等活动使学生对角和直角有些感性认识,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角,它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会画角就可以了。n2、在教学中注意科学性。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语言必须是科学的、准确的。例如:指导学生画角时,教师应说:从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是一个角。而不是“从一点起,用尺子横着画一条线,斜着画一条线”。表内乘法的具体建议n1、在本册教材里集中安排表内乘法的教学,“表内乘法(一)”教学乘法的意义和26的乘法口诀;“表内乘法(二)”教学79的乘法口诀
4、和“倍”的概念。乘法口诀仍采用小九九。本学期里让学生在理解乘法含义的基础上掌握n2、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首先提供了学生熟悉的游乐场的具体情境,使学生看到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计算“相同加数的和”的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例1例3,在让学生进行开放性操作活动的基础上,从直观到抽象,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法。n3、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基础,乘法口诀的教学从5的口诀开始,利用学生熟悉的“五个五个地数数”获得乘法算式的积,以便于学生自主探索口诀,理解口诀的含义,也更便于学生记忆口诀。n4、教学每部分口诀时都将所有相关的乘法算式排列在口诀表的两边,既便于学生理解一句口
5、诀可以用于计算两个乘法算式,也自然地渗透了乘法的交换律。另外,教材仍然安排了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记忆口诀的活动和练习。如“对口令”“数青蛙的嘴眼腿”“数螃蟹的腿”等。让学生通过这些富有童趣且朗朗上口的歌谣唱诵,心情愉快而印象深刻地记住了乘法口诀。n5、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教学渗透于掌握乘法口诀的教学过程中。学习乘法计算的目的是能用它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过26的乘法口诀之后,安排了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教学(例3)和根据情境图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并试着解决之的练习。在教学过7的乘法口诀之后,安排了有关“倍”概念的教学,以及如何用乘法解决有关倍的实际问题。将乘法计算教学与用乘法解决问题教学的有机地结合,不
6、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乘法的含义的理解,有更多的机会练习乘法计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所学习的知识有什么用处、如何用,从而逐步形成数学的应用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章 表内乘法(一)n1除法不再结合着乘法同时出现。n2乘法的意义不变,但从义务教材修订开始时,不再区分乘数、被乘数。n每个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两种不同的含义,每个可以用乘法表示的事件都可以用两个乘法算式表示。(区别48页4题,50页10题)n3、通过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的比较,使学生体会用乘法计算的简便。n(4)体现算法多样化:连加、乘加、乘减。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发现解决这个问题有多种方法,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体会解决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专题 年级 数学 教材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