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辽和西夏并立.ppt
《北宋、辽和西夏并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宋、辽和西夏并立.ppt(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宋北宋与辽、西夏并立与辽、西夏并立大理大理吐吐 蕃蕃西州回鹘西州回鹘哈拉汗哈拉汗黠戛斯斡朗改东京东京上京上京兴庆兴庆辽辽西夏西夏北北 宋宋辽辽西西夏夏北北宋宋的的并并立立政权名称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建立时间 建立者建立者都城都城民族民族北宋北宋辽辽西夏西夏916年年 耶律阿保机耶律阿保机 上京上京 契丹族契丹族960年年 赵匡胤赵匡胤 东京东京 汉族汉族1038年年 元昊元昊 兴庆兴庆 党项族党项族1、契丹契丹族原居辽河上游,游牧;族原居辽河上游,游牧;后学农耕定居后学农耕定居2、国名:先称契丹后改称辽、国名:先称契丹后改称辽3、建立者:耶律阿保机(辽太祖)、建立者:耶律阿保机(辽太祖)4、时
2、间:、时间:916年年5、定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定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返回返回一、北宋与辽的关系一、北宋与辽的关系:北宋由主动进攻到消极防御北宋由主动进攻到消极防御守内虚外守内虚外1004年澶州战役年澶州战役1005年澶渊之盟年澶渊之盟战战和和澶澶渊渊之之战战 北北宋宋与与辽辽的的碰碰撞撞寇寇准准宋真宗宋真宗 辽派使臣到宋营议和,宋真宗便辽派使臣到宋营议和,宋真宗便再派曹利用去辽营谈判,应允再派曹利用去辽营谈判,应允每年向每年向辽方输纳银辽方输纳银10万两,绢万两,绢20万匹,以白万匹,以白沟河为界分治沟河为界分治,并约定在,并约定在1005年年1月月28日(宋景德元年十二月
3、十七日)与日(宋景德元年十二月十七日)与辽方在澶州议和订约。澶州亦名澶渊辽方在澶州议和订约。澶州亦名澶渊郡,因而称郡,因而称“澶渊之盟澶渊之盟”。辩一辩辩一辩正方:正方:北宋与辽签定澶北宋与辽签定澶渊之盟用岁币换和平的渊之盟用岁币换和平的方式可取。方式可取。反方:反方:岁币加重了人民岁币加重了人民负担,用岁币换和平的负担,用岁币换和平的方式不可取。方式不可取。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岁币”成为北宋人民的沉重负担成为北宋人民的沉重负担(“岁币岁币”是北是北宋每年送给辽的银绢,而不是一次性的赔款宋每年送给辽的银绢,而不是一次性的赔款)。
4、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的订立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不仅双方边境地区生产得到发展,双方定的状态,不仅双方边境地区生产得到发展,双方还通过还通过“榷场榷场”进行贸易。进行贸易。杨家将的故事究竟是真是假?对于这个问杨家将的故事究竟是真是假?对于这个问题笔者的答复是:有真有假,亦真亦假,比题笔者的答复是:有真有假,亦真亦假,比较而言,是真的少而假的多,有根有据的少,较而言,是真的少而假的多
5、,有根有据的少,添油加醋的多。添油加醋的多。许多添加部分,都是年来为满许多添加部分,都是年来为满足说书、演戏的需要而逐渐形成的,内容丰足说书、演戏的需要而逐渐形成的,内容丰富,人物繁多,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其中富,人物繁多,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其中英雄人物,男女老少皆有。英雄人物,男女老少皆有。杨家将的故事究竟是真是假杨家将的故事究竟是真是假?既有坚贞不屈为国捐躯的老令公杨继业,又既有坚贞不屈为国捐躯的老令公杨继业,又有百岁挂帅大举西征的佘太君,还有少年英有百岁挂帅大举西征的佘太君,还有少年英俊的小将军杨宗保与泼辣大胆的女英雄穆桂俊的小将军杨宗保与泼辣大胆的女英雄穆桂英,说来热闹非凡。以这些故
6、事说书,自是英,说来热闹非凡。以这些故事说书,自是连本好书;以这些故事来演戏,自是连台好连本好书;以这些故事来演戏,自是连台好戏。千百年来,上起宫廷,下至民间,杨家戏。千百年来,上起宫廷,下至民间,杨家将的故事一直长盛不衰。将的故事一直长盛不衰。杨家将故事之中,传说与历史之间究竟杨家将故事之中,传说与历史之间究竟有多大出入?我们不妨略加探讨。有多大出入?我们不妨略加探讨。首先,北宋杨家三世为将,保卫边疆,这一基本首先,北宋杨家三世为将,保卫边疆,这一基本史实是不错的。史实是不错的。宋史宋史杨业传杨业传中所记载的三代中所记载的三代人是:人是:第一代第一代 杨业(?杨业(?)第二代第二代 杨延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专题 北宋 西夏 并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