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第十章.ppt
《行政法第十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法第十章.ppt(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章第四章 具体行政行为概述具体行政行为概述第一节 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第二节 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和效力第三节 具体行政行为的一般合法要件第四节 具体行政行为的若干类型第一节第一节 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定义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定义 1 1、制定法:、制定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通知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节第一节 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2、理论定义: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权力,对特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作出的有关其权利义务的单方行政职权行为。(1)法律行为事实行为
2、,准备性、部分性行政行为:所谓直接发生法律效果,即具有以影响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为目的,具有法律拘束力的意思表示。区分事实行为(尤其是观念通知)、重复处理行为(注意与第二次裁决的区分)、准备行为(2)单方行为刑事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3)对特定人与特定事项的处理(4)外部行为内部行政行为1相对人特定且事件“具体”:指一个行政行为在作成时,其相对人是特定的,牵涉事件也极为具体。例如对甲所给予的许可、执照或对乙的行政处罚。2.相对人“特定”,但事件“抽象”(不特定数量之事件):例如对于一个工厂(相对人特定)所给予一个命令,工厂应该对一切妨害环境卫生的事项,如废水、废气、噪音(事件数量不特定)都负有排
3、除之义务。3.相对人“不特定”,但事件“具体”(特定事项):例如公安在某一个地区禁止摆设摊贩,禁止任何车辆行人通过。这就是就特定事项(封闭地区)而针对不特定相对人的行政决定。第一节第一节 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区别1、对象2、反复适用3、对相对人权益的;影响4、是否可诉第一节第一节 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具体行政行为的分类1、要式具体行政行为与非要式2、依职权的具体行政行为和依申请3、羁束的具体行政行为与裁量4、受益的具体行政行为与负担的第二节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和效力一、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1、主体条件:享有行政职权2、内容条件:产生法律效
4、果3、程序条件:送达行政处罚法第41条,第3条http:/ 2004年第96题:甲厂经某市采砂许可证的法定发放机关地质矿产局批准取得了为期5年的采砂许可证,并经某区水电局等部门批准,在区江河管理站划定的区域内采砂。后因缴纳管理费问题与水电局发生纠纷。随后,该水电局越权向乙厂颁发了采砂许可证,准予乙厂在甲厂已被划定的区域内采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A根据甲厂的申请,某市地质矿产局可以撤销水电局发给乙厂的采砂许可证B水电局应当撤销给乙厂发放的采砂许可证C若乙厂的采砂许可证被撤销,发放许可证的水电局应承担乙厂相应的经济损失D甲厂可以要求水电局赔偿因向乙厂颁发许可证给自己造成的经济损失200
5、6年第88题经张某申请并缴纳了相应费用后,某县土地局和某乡政府将一土地(实为已被征用的土地)批准同意由张某建房。某县土地局和某乡政府还向张某发放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许可证。后市规划局认定张某建房违法,责令立即停工。张某不听,继续施工。市规划局申请法院将张某所建房屋拆除,张某要求赔偿。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BCD)A某县土地局、某乡政府和市规划局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B某县土地局和某乡政府向张某发放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许可证的行为系超越职权的行为C市规划局有权撤销张某的规划许可证D对张某继续施工造成的损失,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可撤销的具体行政行为1、可撤销的要件(1)主要证据不足的(2)适
6、用法律依据错误的(3)违反法定程序的(4)超越职权的(幅度越权)(5)滥用职权的【法条链接】行政许可法第69条第1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撤销行政许可:(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二)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三)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四)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的;(五)依法可以撤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2、违法的授益行为的撤销(1)不予撤销适用信赖保护原则(2)予以撤销第一,无信赖基础或者信赖不正当,予以撤销,但不予
7、补偿;第二,公益大于信赖利益,予以撤销,但对信赖利益的损失给与补偿。3、违法的负担行为的撤销(1)予以撤销无信赖保护原则适用(2)不予撤销撤销会给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撤销的后果(1)具体行政行为自撤销之日起溯及无效;(2)当事人不可拒绝,只能先履行;但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可撤销的负担行为对当事人造成损害,可请求国家赔偿;(3)可撤销的授益行为其内容为提供一次或连续的金钱或者可分物的给付的,撤销后,发生不当得利的返还问题;(4)作出机关、复议机关、法院有权撤销(注意,对于行政许可,上级机关也可以撤销)(三)部分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1、处理办法:部分违法的,该部分无效或撤销,但除去该部分,具体行
8、政行为不能成立的,全部无效或撤销。2、要件(1)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可分;(2)行政机关有权作出剩余部分的具体行政行为;(3)行政机关有作出剩余部分具体行政行为的意思有瑕疵的具体行政行为广义的有瑕疵行为包括违法行为、不当行为、错误行为,狭义的有瑕疵行为仅指后两者。(一)错误的具体行政行为定义:具体行政行为所表现的内容与行政机关的意思显然不一致,比如书写错误、计算错误、疏漏或者自动化作业错误等。对于错误的具体行政行为,相对人无合理的信赖基础,行政机关可随时更正,并且不论更正的结果是否有利于相对人,不发生信赖保护的问题。(一)错误的具体行政行为2002年第25题某工商局在办理完毕某企业变更法定代表人
9、登记年之后,发现办理登记的工作人员由于工作疏忽未认真核实有关材料,导致作出了错误的变更登记。在这种情况下,工商局应当如何处理?(A)撤销变更登记,恢复到原来的登记状态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撤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对于由此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予以适当赔偿注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给予企业适当补偿(一)错误的具体行政行为解析:行政行为的撤销是指对违法或不当但已生效的行政行为依法使其失去法律效力,恢复行政行为作出前的状态;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是对严重违反工商行政管理秩序的企业给予的一种行政处罚;注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并不是行政处罚措施,只是消灭企业法人资格的一个正常程序,行政机关可以依申请进行。本题中企业并没有违
10、法行为,不能吊销企业执照,行政机关的错误变更登记是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所致,消除这一错误的行政行为只需撤销变更登记,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即可,(二)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具体行政行为并无违法或具有裁量上的瑕疵,而是行政组织没有全然合乎所追求的目的或不合比例,但尚有其他合法的内容,得为较优的、较合目的的或较合理的决定可能,或是根本放弃此一措施较为适当。1、一般不当2、明显不当(显失公正)行政复议法第28条第3项:(三)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决定撤销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5具体行
11、政行为明显不当的。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3、4项:(三)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四)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具体行政行为的治愈一、具体行政行为的补正定义:对于有程序瑕疵的具体行政行为,通过补行法律要求的行为,使其转变为无瑕疵的具体行政行为。(1)依申请的行为,当事人事后提出申请的;(2)须记明理由的行为,事后记明的;(3)应给与当事人陈述意见的机会于事后给与的;(4)应参与具体行政行为做成的委员会事后做成决议的;(5)应经其他机关协助的,其他机关事后参与的注意,具体行政行为的补正须在提起救济前为之。具体行政行为的治愈这种瑕疵分为两类:第一类属于行政作
12、业的疏忽,包括:误写、误算或漏写、漏印等属于文书作业的错误,而不涉及到意志的变更。这时行政机关随时或依申请加以更正。第二种是属于程序上或其他要求上的缺失所作的补正,例如申请手续不完备,未附行政决定的理由或说明不完整,未给当事人陈述意见者(法律强制规定除外),大都属于程序上的瑕疵。具体行政行为的治愈二具体行政行为的转换定义:对于有瑕疵的具体行政行为,通过将其转换为另一个无瑕疵的具体行政行为,使其合法。(1)转换的要件:原行为与转换后的行为,必须可以达成相同的目的和法律效果,或具有基本上相同的价值,可以实现相同的公益和私益。(2)不得转换原行为不可撤销;转换不符合原行为的目的;转换的结果对当事人更
13、为不利;羁束行为不得转换为裁量行为(3)转换的性质转换后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对原行为的重新组合,并非新的行为,不得因转换而开始新的救济期间,原行为的救济期间尚未届满,当事人可以在期间内对转换后的行为提起诉讼;如果原行为的救济期间届满,当事人则不得对转换后的行为提起诉讼。具体行政行为的治愈转换可以采取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为撤销原决定,重新作出一个合法与无瑕疵的行政行为。此时,旧的法律关系结束,重新开始一个新的法律关系。行政程序重新开始,相对人救济期间重新起算。第二种方法为转换原决定,在不变动已有的法律关系下,以另外一个行政行为来取代原有的行政决定。例如:对于一个非书面的书面瑕疵行政决定,改为书面的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政法 第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