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八).ppt
《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八).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八).ppt(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 理 治 疗 与 心 理 咨 询授课教师授课教师 迟立忠迟立忠授课对象授课对象 应用心理应用心理2002005 5级级第八章 人本主义疗法第一节第一节 人本主义疗法的理论人本主义疗法的理论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是人本主义的心理治疗之一。人本主义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的理论与治疗均称之为来访者中心理论或来访者中心心理治疗(Client-centered theory and client-centered therapy),近年来,逐渐被以人为中心的(Person centered)理论或治疗的名称所代替。来访者中心治疗或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的倡导者是卡尔卡尔.罗杰斯罗杰斯(Carl Rogers)。罗杰斯
2、罗杰斯1902年出生,早年攻读农业、生物、物年出生,早年攻读农业、生物、物理和神学,后学习心理学,接触了行为主义理论及理和神学,后学习心理学,接触了行为主义理论及弗洛伊德心理分析训练。弗洛伊德心理分析训练。1949年,他就提出过一个不同寻常的设想:年,他就提出过一个不同寻常的设想:“假如我不去考虑表现我自己的聪明才智,那么,我假如我不去考虑表现我自己的聪明才智,那么,我觉得依靠来访者去完成这个治疗过程更好觉得依靠来访者去完成这个治疗过程更好来访来访者了解自己的问题,了解应向什么方向努力,了解者了解自己的问题,了解应向什么方向努力,了解什么问题最重要,了解自己隐藏着什么体验什么问题最重要,了解自
3、己隐藏着什么体验”。他。他在心理治疗实践中总结出自己的经验。在心理治疗实践中总结出自己的经验。1942年出版年出版咨询与心理治疗咨询与心理治疗,提出了自己,提出了自己的新的心理治疗观;的新的心理治疗观;1951年出版了年出版了来访者中心来访者中心治疗治疗一书,为来访者中心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一书,为来访者中心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发展 第一阶段是在20世纪40年代,以罗杰斯的咨询和心理治疗一书的出版为标志。在这一阶段中,罗杰斯提出了“非指导性治疗”。第二阶段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访者中心疗法一书出版为标志。在这一阶段中,罗杰斯强调来访者主观世界的重要性。第三阶段是在20世纪6
4、0年代,以罗杰斯的成为一个人一书的出版为标志。这一阶段取向的重点放在“成为一个忠于自我的人”。罗杰斯认为,一个人越是接近自己的经验,信任自己的经验,并由自己的内心来评估以及乐于接受自己的成长是一个过程。第四阶段是在1970年至1980年。罗杰斯的影响日益扩大,他的理论改变为“以人为中心取向”。一、对人的基本看法一、对人的基本看法(人性论人性论)1.人的主观性 罗杰斯认为:“人基本上是生活在他个人的和主观的世界之中的,即使他在科学领域、数学领域或其他相似的领域中,具有最客观的机能,这也是他的主观目的和主观选择的结果”。他强调人的主观性,认为人所得到的感觉是他自身对真实世界感知、翻译的结果。罗杰斯
5、认为当一个人发怒的时候,总是有所怒而发,决不是受到肾上腺素的影响;当他爱的时候,也总是有所爱而爱,并非盲目地趋向某一客体。一个人总是朝着自我选择的方向行进。罗杰斯相信每个人都有其对现实的独特的主观认识。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或来访者中心治疗强调了人的主观性的特性,为每个来访者保存了他们的主观世界存在的余地。2人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 实现的倾向是一种基本的动机性驱动力,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在一切有机体都表现出先天的、发展自己各种能力的倾向性。罗杰斯早期就认为人类有一种成长与发展的天性,以后更坚信人类的发展是朝着自我实现的方向迈进的。“人类给予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事实似乎就是其有方向人类给予人印象最为深刻的
6、事实似乎就是其有方向性的那种倾向性,倾向于朝着完美,朝着实现各种潜能的性的那种倾向性,倾向于朝着完美,朝着实现各种潜能的方向发展方向发展”。心理咨询与治疗应趋向此种人类天性,使来访者向着自我调整、自我成长和逐步摆脱外部力量的控制的方向迈进。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假定,人具有引导、调整、控制自己的能力。以人为中心的治疗认为所有心理问题及困扰均是由于这种实现的倾向的阻滞所造成的。罗杰斯的关于实现的倾向的观点受到马斯洛的动机与需要的理论以及自我实现的理论的影响,亦受到安雅尔(Angyal)等人的影响。3对人的其他看法 罗杰斯认为 人基本上是诚实的、善良的、可以信赖的。这些特性与生俱来,而某些“恶”的特性则
7、是由于防御的结果而并非出自本性。每个人都可以作出自己的决定,每个人都有着实现的倾向。若能有一个适宜的环境的话,一个人将有能力指导自己,调整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行动,从而达到良好的主观选择与适应。人性论人性论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罗杰斯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基本的动机性的驱动力,他称之为“实现倾向”。人拥有机体的评价过程。个 体在其成长过程中,不断与现实发生着互动,个体不断地对互动中的经验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不依赖于某种外部的标准,也不借助于人们在意识水平上的理性,而是 根据自身机体上产生的满足感来评价,并由此产生对这种经验及相联系的事件的趋近或是回避的态度。个体自身的满足感是与自我实现倾向相一致的
8、。有机体的评价 标准是自我实现倾向。凡是符合于自我实现倾向的经验,就被个体所喜欢所接受,成为个体成长发展的有利因素,而那些与自我实现倾向不一致的经验,就被个体所 回避和拒绝。有机体的评价过程不是固定的、不可改变的,他随个体当时的需要状态而不同。有机体的评价过程把个体的经验与自我实现有机的协调配合,使人不断 迈向自我实现。人是可以信任的。以人为治疗中心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是可以信任的,是可以改变的。心理治疗的关键是治疗者对来访者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建立一种有助于来访者发挥个人潜能,促其自我改变的合作关系。二、有关自我概念的理论 罗杰斯和其所倡导的以人为中心的理论认为,有必要将自我与自我概念区别
9、开来。自我(self)用通俗的方式讲,就是一个人真实的自我;自我概念(self-concept)则是一个人对他自己的知觉和认识。自我概念并不总是与一个人自己的体验或机体的真实的自我相同的。理想的实现倾向即自我实现,就是指自我与自我概念完全一致的那种情况了。不过,在自我和自我概念一致的情况下,自我概念又可能向着实现机体的自我更深层需要的目标而努力了。自我概念自我概念自我概念主要是指来访者如何看待自己,是对自自我概念主要是指来访者如何看待自己,是对自己总体的知觉和认识,是自我知觉和自我评价的己总体的知觉和认识,是自我知觉和自我评价的统一体。包括:对自己身份的界定,对自我能力统一体。包括:对自己身份
10、的界定,对自我能力的认识,对自己的人际关系及自己与环境关系的的认识,对自己的人际关系及自己与环境关系的认识等。认识等。1 1自我概念的发展自我概念的发展 (1)(1)有机体的评价过程有机体的评价过程 有机体的评价过程与他对体验的估量和根据这种体验能否满足实现的倾向的情况而得出的评价的价值排列有关。例如,一个婴儿的行为表现出他更喜欢诸如新奇感和安全感等体验,他依靠这些经验来维持其有机体并使之得到发展;他对于那些诸如疼痛和饥饿的感觉体验,对那些不利于他维持有机体自身及发展的东西,会采取拒绝的态度。这一对自身的体验、经验评估的过程,是在有机体的水平(无意识的有机体水平)进行的。当人们长大一些之后,他
11、们的评价过程在帮助他们达到自我成长方面就会变得更为有效,他们能感觉到自己的经验和体验,并能意识到这种经验和体验了。(2)自我概念的早期发展 自我概念最初是由大量的自我经验、体验积累而成的,由在各种情境中区别作为主体的“我”(I)和作为客体的“我”(me)以及自(self)的经验构成。起初儿童对于主体和客体的我及自己的认识尚未达到可用言语表述的水平。例如,婴儿饿了,他可能会把他对饥饿的消极评价结合进他的自我概念之中。此后越来越多的自我体验被意识到并被言语化了。在与环境、与他人的交互作用中,儿童区分出了不同于他人、他物的自己,发展出了包括有关于他对自身的知觉的和各种各样的与自我概念有关的积极的和消
12、极的评价的自我概念。(3)价值的条件化(conditions of worth)儿童有一种对来自他人的积极的评价的需要。儿童有时想从某些对他来说重要的人那里得到积极的评价的需要会与他自身的体验发生矛盾和冲突。一个男孩觉得打他的小弟弟使他感到很快活,但他的父母却对他这样说:“你很坏你这样做一点也不可爱”。男孩的行为没有得到积极的评价,却体验到了负的消极的评价。这样,他可能产生不正确的、歪曲的言语评价,如“我觉得这种行为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而此时,正确的体验的言语化应为“在我干这种事时,我感到高兴而我的父母感到不满”。这里不正确的评价不是建立在个体自身的评价过程之上的,而是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之上的,
13、称之为价值的条件化。有非常多的时候,“个体被其文化条件化了,对其行为的奖励、强化等,事实上影响了其固有的实现倾向的自然取向。价值的条件化价值的条件化价值条件化是指个体为了满足得到他人积极评价的需要,将生活中重要他人的价值观念内化,变成自我观念的一部分。价值的条件化这一概念在自我概念理论中是很重的,因为这意味着个体存在着两种评价过程。第一种是有机体的评价过程,这种过程可以真实地反映实现的倾向。第二种是价值的条件化的过一程,这是建立在对他人评价的内化或对他人评价的内投射的。当个体采用第二种评价过程反映现实时,就会产生错误的知觉,而这可能更多地是为了避免出错而不是为了自己真正的需要。(4)在自我概念
14、中价值条件作用的影响 不同个体在价值条件作用内化的程度上各不相同,这与他们所处的环境及他们对积极的评价需要的程度有关。对不同个体来说,其区别仅在于一些人将价值条件作用较多地内化到自我概念中而另一些人则内化得较少。价值的条件化最常见的例子是:“实现自己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就不配为人”,“挣钱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不能挣到很多的钱,我就是失败者”等等。这种价值的条件化不仅仅是把一个人应怎样做人的评价内化了,而且当一个人没能做到他认为应该做到的情况时,把别人怎样看待他自己的外部评价内化了。罗杰斯认为对许多个体来说,他们作出大量的内投射的评价是习以为常的事情,而他们固守着这一点却很少对
15、其进行考察或试验。就这样,他们不仅脱离了自己的体验,而且对自我的评价也是很低的。更进一步来看,价值的条件作用的内化,会起降低人的自身评价的作用,即会产生“自我压抑”。2 2自我概念与心理失调自我概念与心理失调 以人为中心或来访者中心治疗不是要在寻找来访者是怎样变得以现在这种方式行事上下功夫,而是要询问是什么原因使他们保持了现在的这种行为,而不是满足自己的真正的需要的。了解失调的行为和知觉怎样得以保持下来这一点,对理解以人为中心的或来访者中心治疗的理论与实践是很关键的。(1)经验或体验的过程 罗杰斯认为个体经验或体验可能会产生4种结果。经验或体验可能被忽视,如同对于坐着的感觉。经验或体验可以被准
16、确知觉,并且由于它与个体需要相符或可强化自我概念,而被结合进自我概念之中。经验或体验可能会被歪曲,用以解决自我概念和经验、体验之阐的矛盾。倒如,一个在学业方面自我概念报低的学生当得到好成绩时,可能会认为:“老师定的标准太低了”。经验或体验被否认或拒绝接收。例如,一个妇女的自我概念深受过于严格的道德观影响蘩因此,根本否认她对性欲满足方面的要求。个体的经验与自我观念之间存在着三种情况:符合个体的需要,被个体直接体验、知觉到,被纳入到自我概念之中。由于经验和自我感觉不一致而被忽略。经验和体验被歪曲或被否认,用于解决自我概念和体验的矛盾。图9.1表明了适应程度较高的个体与适应程度较低的个体其经验与体验
17、被否认、歪曲或准确感知的情况。适应程度低的个体,在很大程度上或很大领域中偏离了其自身的经验或体验。在这些领域中,其自我概念是建立在价值的条件作用的基础之上的,而正是这一评价过程使得他歪曲或否认了其自身的经验或体验。一个适应程度高的人则不同,他很少出现价值的条件化的评价过程警因此能更为准确地感知自身的体验。人可以被看作是处于一种实现其自我概念的过程之中的人。高适应者高适应者的自我概念允许他知觉到更多的自身的感觉和本体体验,这样自我概念的实现就非常相似于自我实现或有机体的那种自我实现了。低适应者低适应者的自我概念的实现过程很少基于有机体自身的评价过程。结果,高适应者可以在大量现实信息的基础上与他人
18、进行交往,与环境发生作用,而低适应者则很少具有这种能力。(2)自我概念和经验、体验的不一致 当经验或体验被准确地言语化,并被结合进自我概念之中时,就可以认为自我概念和经验、体验是一致的,或者说自我概念与有机体的自我是协调一致的。当经验或体验遭到否认或歪曲时,自我概念与经验或体验就不一致了。这种不一致既可在经验或体验是积极的情况下产生,也可在它是消极的情况下产生。在治疗过程中,来访者大多具有很低的自我概念,经常否认和歪曲来自外帮的积极的信息反馈,也常抑制来自其自身的积极的情感。(3)潜识(subception)、防御和焦虑 罗杰斯用潜识或前知觉(pre-perception)的概念来解释与实现的
19、倾向有关的自身感觉及本体体验被否认或被歪曲的机制。潜识包括对经验或体验的过滤机制,它会消除或改造矛盾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对个体有威胁的经验或体验。潜识的过程就是自我概念的防御机制,用以对那些可能对个体现有的自我概念及其构成具有威胁的经验、体验作出反应。焦虑是一种紧张状态,是有机体对潜识中自我概念和经验、体验的矛盾的反应。当这种矛盾或不一一致有可能进入知觉或意识,并可能因此而迫使当前主要的自我概念产生变化时,焦虑就会因此而生。(4)(4)崩溃和紊乱状态崩溃和紊乱状态 适应程度低的人的自我概念常常阻碍了他自身的感觉和对本体体验的准确的知觉。一旦突然出现某种特别重要的经验、体验或在某一领域中出现非常明显
20、的不协调的情况,不仅因其自我概念受到某种程度的威胁而产生焦虑,而且由于防御过程失败,这种经验或体验就可能言语化而被意识到。此时个体就不得不面对着他所否认的经验或体验,而这又超出了他所能把握的范围。其结果就出现了紊乱的状态,甚至于可能出现精神崩溃的情况。罗杰斯提到,当个体寻求“治疗”时,精神崩溃就已发生了。而一要出现了精神崩溃的现象,防御过程就开始起保护个体免受由不一致的知觉带来的痛楚和焦虑的干扰作用了。(5)(5)自我概念是了解心理失调的关键自我概念是了解心理失调的关键 有效的自我概念允许人们真实地感知其经验或体验。无效的自我概念,不能使人正确地感知其经验、体验,却很顽固地固守着其阵地。原因是
21、:首先,无效的自我概念也使人感受到了需要的满足,也是个体适应的源泉。第二,无效的自我概念中包含有许多价值的条件作用,一旦被保存下来,还会发展出某些有用的机制。第三,价值的条件作用难以改变。因为要改造它们,必将产生由于意识到自我概念与经验或体验的不一致而导致的焦虑。第四,价值的条件化具有使个体价值感下降的作用,使得个体很少能有足够的勇气承认和面对他自身的矛盾之处。心理失调的实质:心理失调的实质:自我概念是以人为中心治疗理论了解自我概念是以人为中心治疗理论了解心理失调的关键。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心理失调的关键。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不协调是心理失调产生的原因。不协调是心理失调产生的原因。3 3自我概
22、念与心理治疗自我概念与心理治疗 罗杰斯在来访者中心治疗一书中,第一次试图构成一个理论模型以解释下述问题:(1)个体根据什么原则行动?(2)什么情况促使精神障碍形成?(3)什么措施可以使精神障碍好转?罗杰斯的关于人格的自我概念的理论已可以对前两个问题作出解答了。而第3个问题则涉及到来访者中心或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了。自我概念是人们对自己的主观知觉和认识。当自我与自我概念的实现倾向一致时,人就达到了一种理想的状态,即达到了自我实现。自我得到的经验、体验与自我概念冲突矛盾时,自我概念受到威胁就产生了恐惧,通过防御机制否认和歪曲自身的经验、体验。当经验、体验与自我的不一致有可能被意识到、知觉到时,焦虑就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