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五代词课件.ppt
《晚唐五代词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晚唐五代词课件.ppt(1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前宋词前宋词第一章词的产生演变和发展第一章词的产生演变和发展第一节、词的产生和演变第一节、词的产生和演变 一、词的名称一、词的名称 词是曲子词之简称,即有歌谱的歌词。词是曲子词之简称,即有歌谱的歌词。清宋翔凤清宋翔凤乐府余论乐府余论云:云:“以文写之则为以文写之则为词,以声度之则为曲。词,以声度之则为曲。”说明词是一种密切说明词是一种密切配合音乐用以歌唱的新兴抒情诗体。配合音乐用以歌唱的新兴抒情诗体。词的别称很多:词的别称很多:乐府乐府:词最初能合乐,:词最初能合乐,故有此称。如苏轼有故有此称。如苏轼有东坡乐府东坡乐府,宋,宋人把它称之为人把它称之为“近体乐府近体乐府”。如欧阳修。如欧阳修词三
2、卷称为词三卷称为“近体乐府近体乐府”。也有叫。也有叫“倚倚声声”,或,或“歌曲歌曲”的,宋姜夔词集叫的,宋姜夔词集叫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歌曲;也有叫;也有叫“乐章乐章”的,的,如柳永词集叫如柳永词集叫乐章集乐章集。还有叫。还有叫“琴琴趣趣”的,如黄山谷有的,如黄山谷有山谷琴趣外编山谷琴趣外编。长短句长短句:因句子长短不齐,故有此称。宋秦:因句子长短不齐,故有此称。宋秦观词集叫观词集叫淮海居士长短句淮海居士长短句。诗余诗余:因它是在诗之后发展起来的,与近体:因它是在诗之后发展起来的,与近体诗有密切关系,故有此称。宋宁宗庆元间编诗有密切关系,故有此称。宋宁宗庆元间编有有草堂诗余草堂诗余(传为胡仔所
3、编,不可信)(传为胡仔所编,不可信)语业语业:碧鸡漫志碧鸡漫志卷二说:卷二说:“陈无己所作陈无己所作(词)数十首,号曰语业。(词)数十首,号曰语业。”杨炎正词集号杨炎正词集号曰曰西樵语业西樵语业,名称多达,名称多达2020余种。余种。在之众多名称中,词是正名、通名,是在之众多名称中,词是正名、通名,是曲子词、曲子的简称。其它均为别称。曲子词、曲子的简称。其它均为别称。什么是词?什么是词?王力先生定义为:词王力先生定义为:词“是一是一种律化的、长短句的、固定字数的诗。种律化的、长短句的、固定字数的诗。”但必须加上一句:它与音乐紧密联系但必须加上一句:它与音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一起。二、词的起源二
4、、词的起源1 1、关于词的起源有各种看法。、关于词的起源有各种看法。或云南朝乐府里某些歌辞即其雏形。或云南朝乐府里某些歌辞即其雏形。如梁武帝萧衍有六首乐府、江南弄、龙笛、採莲、凤笙、采菱、游女、朝云。如武帝武帝江南弄江南弄云:众花杂色满上林,舒芳云:众花杂色满上林,舒芳耀绿垂轻阴,连手躞蹀耀绿垂轻阴,连手躞蹀(xidi)(xidi)舞春心。舞春心。舞舞春心,临岁腴(春心,临岁腴(yy)。中人望,独踟蹰。)。中人望,独踟蹰。沈约亦有江南弄四首,调格字句全同,并同有转韵。可知江南弄已成定格,诸家所作,都是依其调而为其辞者,与往昔乐府诗不同。故认为填词萌芽于齐、梁时代。产生于隋代。产生于隋代。此说较
5、流行和普遍。王灼王灼碧鸡漫志碧鸡漫志卷一卷一说:说:“盖隋以来,今之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所谓曲子者渐兴。”张炎张炎词源词源卷下也说:卷下也说:“粤自隋唐以来,声诗间为长短句。粤自隋唐以来,声诗间为长短句。”如河传和杨柳枝两调,前者乃“炀帝将幸江都时所制”(碧鸡漫志),后者乃是“亡隋之曲”(后蜀何光远鉴戒录)。这两调可能是隋代民歌,可见词起自民间。认为产生于唐代。如南宋朱弁南宋朱弁曲洧旧闻曲洧旧闻说:说:“词起于词起于唐人,而六代已滥觞矣。唐人,而六代已滥觞矣。”刘大杰认为“词出于乐府与由于唐代近体诗变化而来的一两说最有力。”认为既产生于六朝乐府而变出于唐。2 2、词的产生与音乐有关。
6、、词的产生与音乐有关。隋唐时期,音乐有三个系统雅乐、清乐、宴乐。雅乐是诗经所配的古乐;清乐乃汉魏六朝乐府诗所配之乐。宴乐(又称燕乐、讌乐)是唐代从西域传进的乐曲。其乐器以琵琶为主。琵琶四弦二十八调,音域宽广,表现力富丰,故能以压倒优势取代从容舒缓的雅乐和清乐,并吸引诗人纷纷为之作词应歌,词就是为配合这种燕乐而创作的旧唐书音乐志:“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可见正是这种胡类新声和里巷俗曲之结合,促成了词的真正兴起和发展。词与音乐的结合方式与以往的诗歌的区别:词与音乐的结合方式与以往的诗歌的区别:先秦时,以乐从诗先秦时,以乐从诗,乐曲形式由诗之抒写情志的,乐曲形式由诗之抒写情志的需要和
7、体制所决定;需要和体制所决定;汉至六朝,采诗入乐汉至六朝,采诗入乐,主要入乐歌诗都必须依据,主要入乐歌诗都必须依据曲题、声调、乐谱,经过协乐方可演唱。唐代的五七曲题、声调、乐谱,经过协乐方可演唱。唐代的五七言绝句,诗乐的结合方式大多是言绝句,诗乐的结合方式大多是“选词以配乐选词以配乐”。唐宋词则是唐宋词则是“由乐以定词由乐以定词”,即本备曲度,词人,即本备曲度,词人根据乐曲的旋律、节拍要求填上歌词。根据乐曲的旋律、节拍要求填上歌词。最初依曲填词,最初依曲填词,词意与调名统一,词意与调名统一,河渎神河渎神 是祭赛河神之曲,所填词是祭赛河神之曲,所填词亦与赛河神有关。初期小令,多为应歌而作,文句简
8、亦与赛河神有关。初期小令,多为应歌而作,文句简明、词意一看便明,无需再加题目。后来词的作用扩明、词意一看便明,无需再加题目。后来词的作用扩大,意境题材繁复,于是作者有必要再加一个词题或大,意境题材繁复,于是作者有必要再加一个词题或词序以说明词的创作动机及内容。前者如苏轼词序以说明词的创作动机及内容。前者如苏轼 念奴娇念奴娇 赤壁怀古赤壁怀古,后者如姜夔,后者如姜夔 杨州慢杨州慢、齐天乐齐天乐 等词等词均有较长的序。均有较长的序。3 3、词的产生与长短句有关、词的产生与长短句有关。乐曲需要与词相配,繁复多变的燕乐曲调与乐曲需要与词相配,繁复多变的燕乐曲调与整齐划一的五七言诗的整齐句式矛盾,因此采
9、整齐划一的五七言诗的整齐句式矛盾,因此采取加和声和衬字的办法来填补节拍,后来有人取加和声和衬字的办法来填补节拍,后来有人把无意义的和声(即泛声)、衬字写上有意义把无意义的和声(即泛声)、衬字写上有意义的文词,因此,长短句应运面而生。的文词,因此,长短句应运面而生。朱熹朱熹朱子语类朱子语类云:云:“古乐府只是诗中间添却许古乐府只是诗中间添却许多泛声。后来人怕失了那泛声,逐一声添个实字,逐成多泛声。后来人怕失了那泛声,逐一声添个实字,逐成长短句,今曲子便是。长短句,今曲子便是。”长短句在诗经、乐府里大量使长短句在诗经、乐府里大量使用,和声魏晋时就有。用,和声魏晋时就有。传为曹丕作的传为曹丕作的上留
10、行行上留行行瑟调瑟调就用了和声:就用了和声:居世一何不用,居世一何不用,上留田上留田。富人食稻与梁,。富人食稻与梁,上留田上留田。贫子食糟与糠,贫子食糟与糠,上留田上留田。贫贱一何伤,。贫贱一何伤,上留田上留田。禄命悬。禄命悬在苍天,在苍天,上留田上留田。今尔叹惜,将欲谁怨,。今尔叹惜,将欲谁怨,上留田上留田。上六处“上留田”意义不在,但在音乐上起了和谐划一的作用。但这还是词。当然,“和声”和“泛声”还不足以解决胡乐与诗的矛盾,于是“依曲拍为句”便成了词与音乐的结合方式。从选词以配乐到由乐以定词,从歌诗之法从选词以配乐到由乐以定词,从歌诗之法到歌词之法,这就是词体的形成过程。大体到歌词之法,这
11、就是词体的形成过程。大体说来,词在燕乐风行的初盛唐于民间孕育生说来,词在燕乐风行的初盛唐于民间孕育生长,中晚唐、五代时经过一些文人的创作逐长,中晚唐、五代时经过一些文人的创作逐步成熟和定型,至两宋而大盛步成熟和定型,至两宋而大盛。三、词的体制特点三、词的体制特点词词“依曲拍为句依曲拍为句”的独特体制有如下特点:的独特体制有如下特点:1 1、依曲调为词调,不另立题。、依曲调为词调,不另立题。每首词都有词调,每个词调都有相对固定的形式,在字数、句数、平仄、用韵、分片上有定规。表示曲调名称的是词牌,最初词牌名称与词内容大多有关,如如浣溪浣溪纱纱咏西施事,咏西施事,渔歌子渔歌子咏渔父咏渔父等。后来的词
12、人则只依声填词、按谱填词,内容可以和词牌名称毫不相干。而且同一词牌在流传中还派出一些不同的称呼,造成“同体异名”现象,如如念奴娇念奴娇又称又称百字令百字令、大江东去了大江东去了、酹江月酹江月等;与此相对而言,又有“同调多体”情况,即正体外还有许多别体。如满庭芳,钦定词谱。2 2、依乐段分片,片有定式、依乐段分片,片有定式。“片片”即遍,是音乐名词。唐宋时把乐曲从头即遍,是音乐名词。唐宋时把乐曲从头到尾演奏一次叫一遍;音乐演奏完毕称为到尾演奏一次叫一遍;音乐演奏完毕称为“乐乐阙阙”,故一首词又可称一遍或一阙。,故一首词又可称一遍或一阙。唐宋曲调大多分段,故词调也随之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四种
13、,而以双调为主。双调双调是词的基本形式,在所有词作中数量最多,令、引、近、慢诸体皆有。词中有上下片句式全同的称“重头”;有上下片开头句式不同的,称“换头”。下下片开头处又称为片开头处又称为“过片过片”、“过变过变”、“过拍过拍等,表示由一段乐曲转入下段乐曲,这是词中关键处,历来受词学家重视。三叠词根据形式的不同分为两种:一是双一是双拽头拽头,前两段句式、平仄全同,形式上好象第三段的双头,如瑞龙吟、绕佛阁等;另一种是非拽头另一种是非拽头,如兰陵王戚氏等。还有一种三换头还有一种三换头,即三段句式全同。四叠词四叠词如南宋吴文英的莺啼序,240字,为最长的词调。3 3、依词腔押韵,韵位疏密无定、依词腔
14、押韵,韵位疏密无定。近体诗一般逢双句押韵,词韵位却有疏有密。韵疏者如月下笛、早梅芳慢,上下片有六句一韵的;韵密者几乎一句一韵,如渔家傲。这是因为词的韵位全由词腔的音乐片段所决定。词韵较诗韵宽,邻韵可通押,押韵方式亦不同于近体诗,有押平、押仄、平仄互押、入声独押及中间转韵等。4 4、依曲拍为句,句式长短不齐。、依曲拍为句,句式长短不齐。最短者为一字句,最长者为十一字句最短者为一字句,最长者为十一字句。词不仅句子长短不齐,即使五七言句,句法亦与诗有异。五七言句在诗中一般是上二下三、上四下三,词则常驻为上一下四,上三下四。如“渐霜风凄紧”(柳永八声甘州),“向南楼一声归雁”(陈亮水龙吟)等。5 5、
15、依唱腔用字,讲究四声。、依唱腔用字,讲究四声。李清照在词论中甚而主张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所谓“诗律宽而词律严”,主要表现在审音用字上,即根据乐声的高下升降,来选择确定阴平、阳平、上、去、入等字,以使声腔与用字平仄取得一致,创造出一种能合之管弦、付之歌喉的歌调。6 6、词的篇幅、词的篇幅从节拍(即节奏不同)不同来区分,从节拍(即节奏不同)不同来区分,有令、引、近、慢有令、引、近、慢。这原是音乐上名称。“令”指体制短小的小舞小唱,多用作送酒曲、称酒令;后作为词学名词的“令”一般短调之辞。令来自唐代的酒令。酒令,称为令曲,又称小令。令字数偶尔也有长的。如六么令,九十九字,
16、百字令一百字(不过它是念奴娇别名)、月生州令长至二百十五字。“引引”本是琴曲名词,宋人取唐五代词本是琴曲名词,宋人取唐五代词曼衍其声,别成新腔,变名之曰曼衍其声,别成新腔,变名之曰“引引”。如千秋岁引、阳关引等多取唐代同名旧曲展引而成,字数较旧曲为多。引词中最短的是翠花引和柘枝引,都为二十四字,最长的是迷神引,九十九字。又有石州引,一百零三字(不过它又名石州慢)。近,又称为近拍。近,又称为近拍。近词最短的是好事近,四十五字,最长的是剑器近,九十六字。近和引长于令短于慢,故称之为中调。“近”是“近拍”的省文,意为腔调相近。今存以“近”为名的曲牌,大多比慢曲短,比令曲长,节奏偏慢,多用散板或一板三
17、眼。“慢”,又叫“慢曲”,其特点在于曼声,曲调长,节奏慢,每一字声中有许多修饰,慢词主要特点在于调长,但其概念与一般所说的长调仍有区别,不能混用。慢是慢曲子简称,与急曲子相对而言。慢是慢曲子简称,与急曲子相对而言。慢词中最短的是慢词中最短的是卜算子慢卜算子慢,八十,八十九字。九字。从字数而言分小令、中调、长调。从字数而言分小令、中调、长调。毛先舒填词名解中云:“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当然这种分法过于拘泥,一般说来,字较小者称小令,字数适中者称中调,字数较多者为长调。最短者是竹枝词,14字,最长者为莺啼序,240字。第二节、唐五代词发展概述第二节、唐五
18、代词发展概述一、敦煌曲子词一、敦煌曲子词词起于民间,这从敦煌曲子词可得到证明。光绪光绪2626年(年(19001900),从敦煌莫高窟),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中发现了词的抄卷,王重民辑为藏经洞中发现了词的抄卷,王重民辑为敦煌曲子词集敦煌曲子词集三卷,所收共一百六三卷,所收共一百六十一首。除少数著名的作者如温庭筠、十一首。除少数著名的作者如温庭筠、欧阳烱、李杰(共四首)外,大多数为欧阳烱、李杰(共四首)外,大多数为民间无名氏作者,这是现存最早的唐五民间无名氏作者,这是现存最早的唐五代民间词,大多作于唐玄宗时至五代。代民间词,大多作于唐玄宗时至五代。敦煌词题材十分广泛,王重民在该敦煌词题材十分广泛,
19、王重民在该集集叙录叙录中云:中云:“今兹所获,有今兹所获,有边客游子之呻吟,忠臣义士之壮语,边客游子之呻吟,忠臣义士之壮语,隐君子之怡情悦态,少年学子之热隐君子之怡情悦态,少年学子之热望与失望,以及佛子之赞颂,医生望与失望,以及佛子之赞颂,医生之歌诀,莫不入调。之歌诀,莫不入调。”第一,表现男女恋情及女子不幸第一,表现男女恋情及女子不幸命运。命运。这类作品所占比重较大,艺术水平也较高。这类作品所占比重较大,艺术水平也较高。如如菩萨蛮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更多的是反映当时妇女的不幸命运和内心悲怨
20、的曲子词,如望江南望江南: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者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第二,反映战争问题和征夫思妇思想感第二,反映战争问题和征夫思妇思想感情情。这类作品有凤归云“征夫数载”、洞仙歌“悲雁随阳”、破陈子“风送征轩迢递”等。或以征夫之词诉说征战之苦,或借思妇之口表示对战争不满。第三,记载民间传说和重大历史事第三,记载民间传说和重大历史事件件。敦煌曲子词有五首捣练子,组成联章体形式,歌颂孟姜女故事,反映了人民对暴政的憎恶。另一首酒泉子“每见惶惶”描绘黄巢起义浩大声势,很有史料价值。第四,描写商人、书生、船夫等第四,描写商人、书生、船夫等民间人物的生活状况与精神面貌民间人物的生活状
21、况与精神面貌。长相思长相思“作客在江西”三首就谴责“贪欢逐乐”的富商巨贾富商巨贾,同情贫病交加的小商,对贫富悬殊的现实深致不满。菩萨蛮菩萨蛮概叹“淼淼三江水,半是儒生泪”,写知识分子写知识分子辛酸。浣溪纱浣溪纱“五星竿头风欲市”则写船夫写船夫行船的情形,又显示出轻快洒脱的情调。敦煌曲子词风格自然朴素,感情真挚明敦煌曲子词风格自然朴素,感情真挚明快,洋溢着浓郁的生气息。在形式上有快,洋溢着浓郁的生气息。在形式上有衬字、有和声、字数不定,平仄不拘,衬字、有和声、字数不定,平仄不拘,叶韵不严,咏调名本意者多,等等,说叶韵不严,咏调名本意者多,等等,说明处在初他阶段的早期词尚未定型,格明处在初他阶段的
22、早期词尚未定型,格律上还较粗糙,也表现了了间词清新质律上还较粗糙,也表现了了间词清新质朴甚至俚俗的风格。朴甚至俚俗的风格。二、中唐文人词二、中唐文人词文人染指词者,中唐有张志和、韦应物、中唐有张志和、韦应物、戴叔伦、王建、白居易、刘禹锡等戴叔伦、王建、白居易、刘禹锡等。传世作品不多,且限于小令,但佳作不少。张志和渔歌子五首,描写文人的形象既清高又脱俗,又自得其乐,在一定程度上是词人自我精神面貌之写照,与盛唐山水田园诗人作品有一致处,写出文人雅士情怀,故传播很广,连日本嵯峨天皇亦曾依调和作五首。(见夏承焘域外词选)王建、韦应物、戴叔伦传世之作有王建、韦应物、戴叔伦传世之作有 调笑令调笑令。王建或
23、写离别之悲,如“杨柳,杨柳”;或写美人宫怨,如“团扇,团扇”,皆形象鲜明,语言清新,感情真挚。韦应物的韦应物的“胡马,胡马胡马,胡马”和戴叔伦的和戴叔伦的“边草,边草,边草边草”,或通过跑沙跑雪的胡马象征远戍绝塞的士卒,或通过雪月交映的边塞风光衬托征人久戍不归的愁恨征人久戍不归的愁恨,是最早描写边塞景象是最早描写边塞景象的文人词,与中唐边塞诗有相通之处。的文人词,与中唐边塞诗有相通之处。刘禹锡在朗州(常德)、夔州(奉刘禹锡在朗州(常德)、夔州(奉节)等贬地学习巴楚民歌,写下了十一节)等贬地学习巴楚民歌,写下了十一首首竹枝词竹枝词,虽用句式整齐的五七言绝句体,但内容情调和民间曲词十分吻合。他写的
24、忆江南、潇湘神完全是长短句式的词体了。如 忆江南忆江南: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浥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写洛城少女惜春之情,不落欲套。构思新巧,笔触婉妙,清人况周颐蕙风词话评价为“流丽之笔,下开北宋子野、少游一派。”白居易忆江南三首,浅易平易,流畅自然,与诗风一致。其“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兰。其 长相思长相思 亦很有名: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刻画出一个女子月下倚楼怀人之情状。全词既有民间词的清醇,又有文人词的典雅,艺术造诣很高。相传李白有词二首相传李白有词二首菩萨蛮菩萨蛮、忆秦娥忆秦娥。最早见于两宋之交邵
25、博的。最早见于两宋之交邵博的邵氏闻见邵氏闻见后录后录卷十九卷十九。南宋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收录这两首词,题李白作,并说“二词为百代词曲之祖”。明人胡应麟明人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少室山房笔丛开始质疑:开始质疑:“二词虽工丽,而气亦衰飒,于太白超然之致,不啻穹壤,借令真出青莲,必不作如是语。详其语调,绝类温方城辈。盖晚唐人词,嫁名太白。”从词本身而言,如忆秦娥以长安为对象,显得气象阔大而萧飒,情怀深沉而孤独,语调哀婉而凄迷,带有鲜明的晚唐诗风今尚未定论,仍是学术界一桩悬案。三、花间词人和晚唐五代温、韦词三、花间词人和晚唐五代温、韦词(一)、(一)、花间词人和温韦词花间词人和温韦词1 1、花间集、花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晚唐 代词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