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 第3篇 计划与控制系统.ppt
《管理会计 第3篇 计划与控制系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会计 第3篇 计划与控制系统.ppt(1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篇第三篇 计划与控制系统计划与控制系统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企业预算企业预算 第一节第一节 预算体系预算体系第二节第二节 总预算的编制原理总预算的编制原理第三节第三节 弹性预算与业绩评价弹性预算与业绩评价第四节第四节 其他预算形式其他预算形式第一节第一节 预算体系预算体系一、预算体系一、预算体系预算预算(budget),是通过一定程序对组织未来一定期间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全面的预计和控制管理的活动。预算体系预算体系(budget system),是根据企业的战略规划,按照全局观点编制的部门预算和整体预算的综合体系。预算体系预算体系,就是要求要求企业预算的编制要从企业全局一盘棋的角度出发,协
2、调好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期的矛盾,最终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综合体系。一、预算体系一、预算体系l总预算总预算(master budget)是预算体系的核心,图12-1列示了组成总预算的各单项预算的内容及之间的相互联系。二、预算管理二、预算管理预算管理预算管理(budget management),是运用预算方法对企业的收入、支出和财务状况进行计划和控制的管理活动,包括包括编制预算和预算控制两个部分。预算的编制和控制预算的编制和控制是企业计划制定过程的重要环节。预算预算是面向未来的财务计划,它以数据的形式将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及企业的各个组成部分所要完成的任务和实现的效果具体地表现出来。三、预算管理
3、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三、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在“战略规划长期目标短期目标短期计划预算执行反馈”这一财务控制过程中,预算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现代管理会计中“决策会计”与“执行会计”的中介中介。进行预算管理可以为企业带来多种好处进行预算管理可以为企业带来多种好处:l(1)预算是定量化的计划;l(2)预算同时是企业的控制工具;l(3)预算提供了业绩评价的标准;l(4)预算提供了组织内部的沟通渠道。第二节第二节 总预算的编制原理总预算的编制原理 一、总预算的编制方法一、总预算的编制方法(一)预算的组织工作(一)预算的组织工作1.传统预算传统预算l传统的预算编制方式传统的预算编制方式是从
4、上到下的,依靠企业管理集权,从上往下分解任务、下达指标,采取硬性的指标体系。2.参与式预算参与式预算l所谓参与式预算参与式预算,是指预算的执行人参与预算的编制工作和执行结果的评价。一、总预算的编制方法一、总预算的编制方法(二)总预算的基本构成(二)总预算的基本构成一个完整的总预算体系应包括的内容如图12-2所示:二、总预算的编制原理二、总预算的编制原理(一)销售预算(一)销售预算销售预算销售预算是确定预算期内企业的预计销售量和销售收入的一种预算。销售预算包括销售预算包括两步骤的内容:l一是通过销售预测,确定预算期的预计销售量;l二是以经营决策确定的预计售价结合预计销售量确定预算期的销售收入。l
5、其中第一步骤,也就是确定预计的销售量的工作是编制销售预算的重点与难点重点与难点。二、总预算的编制原理二、总预算的编制原理 实务中常见的销售预测方法销售预测方法包括:l1.简单平均预测法简单平均预测法所谓简单平均预测法简单平均预测法,是根据过去若干期间的销售额,求解简单算术平均数,作为未来期间销售预测数的做法。具体的计算公式计算公式如下:l 2.加权移动平均预测法加权移动平均预测法加权移动平均预测法类似于移动平均预测法,但同时根据距预测期的远近不同的权数作为预测销售量的基础。二、总预算的编制原理二、总预算的编制原理 计算公式计算公式如下:l3.相关指标法相关指标法某些产品的销售量与某个或某些国民
6、经济的宏观/中观指标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只要知道该宏观/中观指标的发展变化,就可以根据过往资料确定的函数关系式,预测该产品的销售量。相关指标法的计算公式如下:二、总预算的编制原理二、总预算的编制原理 l4.德尔菲预测法德尔菲预测法 德尔菲预测法德尔菲预测法(Delphi method of forecast),也称专家调查预测法,是综合有关领域的专家对销售量进行定性的一种预测方法。德尔菲预测法的实施步骤实施步骤如下:l(1)准备一份情况介绍,有时还包括几种可供选择的销售预测方案;l(2)选择相关方面的专家组成预测小组,由小组协调人将准备的材料分发给他们;l(3)小组组员互不接触,并根据自己的
7、观点进行预测;l(4)小组协调人收集各专家的意见,并将之告诉各组员,请他们重新考虑,进行第二次预测;l(5)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所有组员形成大体一致的意见。企业常用的预测方法企业常用的预测方法还包括经验判断预测法、指数平滑预测法、回归分析预测法等。二、总预算的编制原理二、总预算的编制原理(二)生产预算(二)生产预算在没有采用JIT生产系统的情况下,生产量预算数还要考虑期初、期末产成品库存的影响。公式如下:预计生产量预计期间销售量预计期末库存预计期初库存产量预算数确定后就可以安排生产了,也就可以结合标准成本系统,分别确定生产必需的料、工、费,进而编制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预算。基本的计算公式
8、如下:预计材料采 购 量=预计生产量单位产品耗用标准+预计期末材料库存-预计期初材料库存预计直接人工成本=预计生产量单位产品人工小时 小时工资率 二、总预算的编制原理二、总预算的编制原理(三)销售费用、管理费用预算(三)销售费用、管理费用预算l销销售售费费用用,是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广告费、专设销售机构费用等。l管管理理费费用用反映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董事会和管理部门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或应该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二、总预算的编制原理二、总预算的编制原理(四)现金预算(四)现金预算 l现现金金预预算算要根据企业的
9、经营特点选择预算期间,可以按月、旬、周或日编制。l常见的现金预算的编制有两种现金预算的编制有两种:(1)以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损益表为基础,从权责发生制编制的报表调整到现金收付制基础上,具体编制方法类似于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不同点在于现金流量表是以历史数据为基础,现金预算是以预计数据为基础。(2)编制各个分项预算时具体预测相应的现金流入与流出,并作为附表列示于分项预算下半部,汇总起来就是预算期的现金预算。本书本书采取后一种方法编制现金预算。二、总预算的编制原理二、总预算的编制原理(五)预计财务报表(五)预计财务报表 编制预计损益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可以总括地反映企业在预计期间内的盈利水平和预算期末
10、的预计财务状况。(六)资本支出预算(六)资本支出预算资资本本支支出出预预算算,也称资本预算,是关于购置设备等重大资本支出项目的预算。三、总预算的案例三、总预算的案例 u例12-2以下以GYC公司201年预算编制的案例说明总预算的编制过程。u(一)销售预算(一)销售预算l假设GYC公司生产并销售一种产品产品A,根据德尔菲方法预计了201年4个季度的销售量分别为21 000件,22 000件,23 000件和24 000件。公司预计的单位产品售价为80元/件,在预算年度内保持稳定。预计有30%的货款在销售当季收现,其余70%在实现销售的下一个季度收现。lGYC公司编制销售预算及相关的现金流入如表1
11、2-2。三、总预算的案例三、总预算的案例 三、总预算的案例三、总预算的案例 u(二)生产预算(二)生产预算l假设假设GYC公司要求按下季度销售量的20%的水平设定各季度末的存货量。结合销售预算编制生产预算如表12-3:三、总预算的案例三、总预算的案例 u(三)直接材料预算(三)直接材料预算 l编制直接材料预算时,不但要考虑生产过程中的材料需求,还要考虑期初、期末库存的影响。l假设产品A的生产只需要耗用一种材料,企业始终保持300公斤的安全库存。采购应付款有80%于采购当季支付,其余20%于下一季度支付。根据如上假设编制直接材料预算如表12-4:三、总预算的案例三、总预算的案例 三、总预算的案例
12、三、总预算的案例 u(四)直接人工预算(四)直接人工预算 l假设每生产一件产品A需要耗用直接人工0.5小时,小时工资率10元/小时,当月支付。编制直接人工预算如表12-5:三、总预算的案例三、总预算的案例 u(五)制造费用预算(五)制造费用预算 l以成本性态为划分依据,制造费用可以区分为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变动性制造费用,在编制预算时分别就这两类成本设定一定的分配率。假设GYC公司预计201年发生的制造费用如表12-6:l假设GYC公司以直接人工小时为基础分摊变动性制造费用。除折旧费外,其余各项费用项目均以现金支付,其中设备大修费用在第二季度支付,税金在第一季度一次性支付外,其余各项费用依分摊额分
13、季度支付。l可以计算得,变动性制造费用的直接人工小时分配率为:l编制GYC公司制造费用预算如表12-7:三、总预算的案例三、总预算的案例 三、总预算的案例三、总预算的案例 三、总预算的案例三、总预算的案例 u(六)单位产品成本计算及期末产成品库存预算(六)单位产品成本计算及期末产成品库存预算 l根据生产预算的各项资料就可以计算出产品A的单位成本,一方面可用以确定销售成本,另一方面可以确定期末的产成品库存价值。lGYC中公司201年末的产成品库存预算如表12-8:三、总预算的案例三、总预算的案例 u(七)销售与管理费用预算(七)销售与管理费用预算 l假设GYC公司单位产品的销售佣金为4元/件,单
14、位产品运输费1元/件,其余费用都属于固定性费用。各项费用除折旧为不需付现的项目外,保险费于第一季度支付、财产税于第二季度支付外,其余需付现费用在全年间均匀支付。表12-9为GYC公司的费用预算:三、总预算的案例三、总预算的案例 三、总预算的案例三、总预算的案例 u(八)现金预算(八)现金预算 l企业现金预算的基本公式是:l假设GYC公司设定的最低现金库存量为100 000元,贷款于期初借入、期末偿还,利息在还本时一并支付,年利息率12。同时假设该企业于第一季度发放上年度现金股利80 000元,第三季度购入一设备价款800 000元,当期付现500 000元,三个月后支付余款,该设备当年未使用,
15、不计提折旧。根据前述各项预算中的现金收支数据作现金预算如表12-10:三、总预算的案例三、总预算的案例 u(九)预计损益表(九)预计损益表l根据前面各项预算,编制GYC公司201年度预计损益表如表12-11:三、总预算的案例三、总预算的案例 u(十)预计资产负债表(十)预计资产负债表l结合201年初资产负债表,可编制GYC公司预计资产负债表如表12-12:第三节第三节 弹性预算与弹性预算与业绩评价业绩评价一、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一、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一)固定预算(一)固定预算l只对一种特定的业务量水平编制预算,而没有考虑预算期内可能发生的变动,这种预算形式我们称之为固定预算固定预算(fixed
16、 budget),或静态预算静态预算。l固定预算具有两个基本特点固定预算具有两个基本特点:(1)总预算的各分项预算均以一个特定的业务量水平为编制基础;(2)预算是静态的,没有考虑实际经营的动态变化。l固定预算只适用于固定预算只适用于非营利组织或经营水平相对稳定的企业,对那些经营水平经常变动的企业收效通常不大。一、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一、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二)弹性预算(二)弹性预算l弹性预算弹性预算(flexible budget)。是指可以根据不同作业水平分别规定相应目标和任务的预算形式。l弹性预算的编制原理,弹性预算的编制原理,从收入部分看是根据不同的销售水平确定不同的收入额,基本的计算公式
17、是:弹性预算收入额单位产品价格销售量l同时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编制成本的弹性预算,基本的计算公式是:弹性预算成本额单位变动成本作业量 固定成本预算额 一、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一、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 l弹性预算的编制步骤如下:弹性预算的编制步骤如下:(1)确定预算期内可能的作业量范围;(2)分析作业量范围内的收入、成本发生水平,并进行成本性态分析;(3)依据成本性态分析,确定成本发生额对业务量的依存度;(4)在确定的作业量范围内,选择数个具有代表性的作业量水平,根据确定的成本公式确定预算额。l表12-14是GYC公司编制的201年弹性预算:一、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一、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 l从技术上
18、看,弹性预算和固定预算没有本质上的不同;从形式上看,弹性预算相当于合并了几份不同作业量水平的固定预算。一、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一、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 l实际数与弹性预算数之间的差额称为弹性预弹性预算差异算差异(flexible budget variance)。弹性预算差异指标的大小反映了执行效率的高低。二、作业弹性预算二、作业弹性预算u表12-16是某企业编制的制造费用作业弹性预算:二、作业弹性预算二、作业弹性预算u:第四节第四节 其他预算形式其他预算形式 一、概率预算一、概率预算如果知道了各种可能的业务量水平及其发生概率,那么,就可以结合各种业务量水平下的收入额、成本额及发生的概率,编制概率
19、预算。二、滚动预算二、滚动预算所谓滚动预算滚动预算(rolling budget),又称永续预算,它的主要特点就是始终保持一个稳定的预算期。三、零基预算三、零基预算所谓零基预算所谓零基预算(zero based budget),就是指在每次编制预算的时候,对所有预算收支项目,以零为基点,按照一定顺序排列,依次分配预算资源的方法。思考题思考题1.什么是预算体系?什么是预算管理?2.什么是总预算?它包括哪些分项预算?它们之间关系如何?3.预算控制在企业管理中有何重要意义?4.在预算编制中如何考虑人的因素?5.为什么预算编制要以销售预算为起点?销售预算与销售预测有什么不同?思考题思考题6.如何编制企
20、业的总预算?7.弹性预算与固定预算有什么区别与联系?为什么说弹性预算更便于业绩评价?8.什么是概率预算、滚动预算和零基预算?各有什么特点?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标准成本系统标准成本系统 第一节第一节 标准产品成本标准产品成本第二节第二节 差异分析差异分析第一节第一节 标准产品成本标准产品成本 一、概念一、概念(一)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一)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l实际成本实际成本计量的是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实际耗费。l标准成本标准成本(standard cost),是指通过精确的调查、分析和技术测定,在对现有生产条件实施有效经营的基础上应当发生的成本,它基本上剔除了不应该发生的资源消耗,因此,也有人称之为“
21、应该成本”。一、概念一、概念(二)标准成本的分类(二)标准成本的分类l标准成本标准成本实质上是单位产品或服务的生产预算,是管理会计师选择来作为预算控制系统的基准的成本。l根据基础的不同,标准成本可以区分为标准成本可以区分为:1.基本标准成本基本标准成本基本标准成本基本标准成本(basic standard cost),也称固定标准成本、静态标准成本等,是指处于生产的基本条件下的标准成本。2.理想标准成本理想标准成本理想标准成本理想标准成本(ideal standard cost),是生产要素、生产能力等现有生产条件处在最佳状态下的标准成本。一、概念一、概念 3.现实标准成本现实标准成本 现实标
22、准成本现实标准成本(current standard cost),是指通过对现有生产条件的良好经营所能达到的一种标准成本。(二)标准成本系统(二)标准成本系统l1.标准成本系统标准成本系统标准成本系统标准成本系统(standard cost system),是为克服实际成本计算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具体由标准成本制定、差异分析和差异处理等三个部分组成。三个部分组成。一、概念一、概念标准成本系统的实施标准成本系统的实施包括如下几个主要的步骤:(1)制定单位产品标准成本;(2)结合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及实际产量确定总的标准成本;(3)比较总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计算标准成本差异;(4)分析产生
23、标准成本差异的原因,并向管理当局提交分析报告;(5)进行差异处理。l2.实施标准成本系统的意义实施标准成本系统的意义实施标准成本系统的意义实施标准成本系统的意义在于它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成本概念,而是将成本的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处理进行有机结合,最终成为一种有效的成本管理模式。二、标准成本的制定二、标准成本的制定(一)标准成本的制定原理(一)标准成本的制定原理l标准成本的确定主要决定于两个尺度决定于两个尺度:具体的业务活动以及对该业务活动的量的描述,以公式表示为:标准成本数量标准价格标准l根据数据来源的差异,数量标准和价格标准可以根据如下几种常见的方式确定几种常见的方式确定:1.历史标准:
24、历史标准就是相关的。2.综合标准:综合标准是通过分析生产的业务流程后建立起来的预定标准,它分析的是“应该”消耗多少。3.外来指标:外来指标是指企业借用外部数据作为标准成本的制定依据。二、标准成本的制定二、标准成本的制定(二)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二)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l单位产品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可以通过如下公式制定: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单位产品的标准耗用量材料标准单l如果产品生产需耗用一种以上的原材料,那么,应将各种材料分别计算后加总,即:二、标准成本的制定二、标准成本的制定(三)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三)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l单位产品的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可以通过如下公式制定: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单位产品的
25、标准工时小时标准工资率l价格标准价格标准,即“小时标准工资率”,是指直接人工的小时标准工资。l如果一个企业有不同等级的工资标准,那么,可以采取类似制定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方法加以确定,即:二、标准成本的制定二、标准成本的制定(四)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四)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l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价格标准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价格标准就是制造费用的分配率,通常根据制造费用预算确定。l1.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单位产品的变动性制造费用可以根据费用额与业务量之间的性态关系确定,也可以通过费用预算确定。假设某企业以直接人工工时为基础分配制造费用,则:二、标准成本的制定二、标准成本的制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会计 第3篇 计划与控制系统 管理 会计 计划 控制系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