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五脏.ppt
《第一节+五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五脏.ppt(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 脏脏 象象1概概 述述一、脏象的基本概念一、脏象的基本概念 脏象,古作“藏象藏象”藏藏指隐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即内脏内脏。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形态结构,如“心象尖圆,形如莲花”象象 (医宗必读改 正内景脏腑图)脏腑的生理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病理变化 表现于外的现象现象。藏象是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藏象是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的征象脏象是人体系统现象与本质的统一体人体系统现象与本质的统一体2二、脏象学说的概念二、脏象学说的概念 中医学用从从外外测测内内,以表知里,内外相袭的方法,以以象象定定脏脏,确定“象”与“藏”的关系,建立了脏象的概念
2、。脏脏象象学学说说是是研研究究人人体体脏脏腑腑组组织织器器官官的的形形态态结结构构、生生理理活活动动规规律律及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其相互关系的学说。3三、脏象学说研究的主要内容三、脏象学说研究的主要内容(一)脏腑的含义及其分类(一)脏腑的含义及其分类 1.脏脏腑腑的的含含义义:是是位位于于人人体体颅颅腔腔、胸胸腔腔和和腹腹腔腔内内,视视之之可见,触之可及的可见,触之可及的器官的总称器官的总称。脏腑是一个人体功能的模型一个人体功能的模型。2.脏腑的分类脏腑的分类五脏五脏:心、肝、脾、肺、肾“藏精气藏精气”,(化生和贮藏精、气、血和津液等精微物质,主持复杂的生命活动)“藏而不泻藏而不泻”,“满而不
3、能实满而不能实”六腑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传化物传化物”,(受纳和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粕)“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奇恒之腑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形态似腑形态似腑,多为中空;功能类脏功能类脏,多主藏精气4 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比较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比较形态形态功能功能特点特点五脏五脏心肝脾肺肾心肝脾肺肾多为实腔多为实腔 藏精气藏精气藏而不泻藏而不泻 满而不能实满而不能实六腑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三焦多为中空多为中空 传化物传化物泻而不藏泻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实而不能满奇恒之腑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似腑似腑类脏类脏藏而不
4、泻藏而不泻5(二)形体官窍的概念(二)形体官窍的概念形体官窍与五脏密切相关而分别从属于五脏。1.形体形体 广义广义:泛指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机体组织机体组织,包括头、躯干和脏腑在内;狭义狭义:指皮、肉、筋、骨、脉皮、肉、筋、骨、脉五种机体的组织结构,合称五五体体。2.官窍官窍(1)官官:指具有特定功能而径现于外的机体器官,主要指目、舌、口、鼻、耳五者,合称五官五官;(2)窍窍:指机体的孔窍,是人体与外界相通的部位。头面之窍有七,即眼二、鼻孔二、耳二、口舌合一,合称七窍七窍;再加上前阴和后阴,又合称九窍九窍。官必有窍,窍多成官,故官窍常并称官窍常并称。6四、脏象学说的特点四、脏象学说的特点 以五脏
5、为中心的整体观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藏象学说从整体观念出发,认为具有生命活力的人体是以心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以通过经络系统沟通联络形体官窍,形成人体的五大功能系统五大功能系统。从整体系统的观念来把握人体的生命现象从整体系统的观念来把握人体的生命现象及其规律及其规律。7第一节第一节 五五 脏脏 心、肺、脾、肝、肾心、肺、脾、肝、肾合称为五脏。此外,心包络心包络在经络学说中亦称为脏,合之为六脏六脏。五脏具有化生和贮藏精气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共同生理功能,但又各有其专司,且与六腑及形体官窍有着特殊的联系,形成了五个特殊的功能系统五个特殊的功能系统。其中,心的生理功能起
6、着主宰作用。8一、心(附:心包络)一、心(附:心包络)心与小肠、脉、面、舌等构成心系统心系统。心在五行属火火,在五脏阴阳属阳中之阳阳中之阳。心,主血脉,主神志,为脏腑之大主脏腑之大主,生命之主宰,故有“君主之官君主之官”之称。心与四时之夏相应。9(一)、心的解剖形态(一)、心的解剖形态 心位于胸腔之左,居横膈之上,两肺叶之间,脊柱之前。通过“心系心系”与脉管相通。其外有心包络围护。心的外形呈尖圆形,似未开倒垂的莲花;色红,中有孔窍。心尖搏动在左乳下。10(二)、心的生理功能(二)、心的生理功能1心主血脉心主血脉(1 1)含义)含义: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作用。(2 2)心主血脉的最基本
7、的前提条件)心主血脉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A 心之阳气的推动和温煦作用:B 血液充盈:C 脉道滑利通畅:(3 3)心主血脉的生理作用)心主血脉的生理作用 A 行血以输送营养物质。B 生血,使血液不断地得到补充。(4 4)心主血脉的生理表现:)心主血脉的生理表现:A A 面色面色红润光泽 B B 舌质舌质淡红而滋润光泽,C C 脉象脉象和缓有力 D D 胸部胸部舒畅。112 2心主神志心主神志(又称(又称 心藏神心藏神或或心主神明心主神明)(1 1)神的含义)神的含义 A 是指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功能和规律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功能和规律。B 是指整整个个人人体体生生命命活活动动的的表表现现。一般称
8、之为广广义义的的神神。即“形形征征”,包括面色表情,目光眼神,言语应答,意识思维,肢体活动等。C 是指人人的的精精神神活活动动,包包括括意意识识、思思维维和和情情志志活活动动,即心心所所主之神主之神。一般称之为狭义的神狭义的神。(2 2)神的产生:)神的产生:精气是产生人体之神的物质基础精气是产生人体之神的物质基础生于先天之精生于先天之精“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抟谓之神”长于后天之精长于后天之精“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神与形俱神与形俱(3 3)心藏神的生理作用)心藏神的生理作用A A“任物任物”:B B 主宰全身生命活动:主宰全身生命活动:“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主神志的生理功
9、能正常,则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对外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对外界信息反应灵敏界信息反应灵敏。12心藏神和五脏藏神的关系心藏神和五脏藏神的关系中医学把神分成五个方面,并分属于五脏,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藏志”。主要归属于心主神志。“心为五脏六腑之大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并该意志主,而总统魂魄,并该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类经疾病)。13心主神志和心主血脉的关系心主神志和心主血脉的关系 心血能养心神心血能养心神“血者,神气也”(灵枢营卫生会。心主血脉的功能也受心神的主宰
10、心主血脉的功能也受心神的主宰。两种功能是互相影响的。14(三)心的生理特性(三)心的生理特性 1心为阳脏而主阳气心为阳脏而主阳气 心为阳中之太阳心为阳中之太阳,以阳气为用。心的阳气具有心的阳气具有温煦和推动的作用温煦和推动的作用。不仅维持了心脏本身的生不仅维持了心脏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对全身具有温养作用理功能,而且对全身具有温养作用。2 2心气与夏气相通应心气与夏气相通应 天人相应,自然界中在夏季以火热为主,在人体则与阳中之太阳的心相通应。心的阳气在夏心的阳气在夏季最旺盛,功能最强季最旺盛,功能最强。15【附附】心包络心包络(一)形态部位(一)形态部位简称心包,是心脏外面的包包膜膜,为心脏的外
11、围组织,其上附有通行气血的脉络脉络,合称心包络。心包络。(二)生理功能(二)生理功能由于心包络是心的外围组织,故有保护心脏,代心受保护心脏,代心受邪邪的作用。16二、肺二、肺 肺与大肠、皮毛、鼻等构成肺系统肺系统。肺在五行属金金,在五脏阴阳属阳中之阴阳中之阴。肺主气、司呼吸,助心行血,通调水道,主治节,故有“相傅之官相傅之官”之称。肺与四时之秋相应。17(一)、肺的解剖形态(一)、肺的解剖形态 肺位于胸腔,居横膈之上,上连气道,与喉相通。肺在五脏六腑中居位最高,覆盖于心,故称“华盖华盖”。肺还与百脉相连通。肺分为左肺和右肺左肺和右肺。左肺又分为二叶,右肺又分为三叶。肺呈白色,是一个质地疏松,内
12、里含气的器官。称为清虚之脏清虚之脏。18(二)、肺的生理功能(二)、肺的生理功能 1 1肺主气肺主气 是肺主呼吸之气和肺主一身之气的总称。(1 1)肺主呼吸之气)肺主呼吸之气 含义含义:又称肺“司呼吸”是指肺肺通通过过呼呼吸吸运运动动,吸吸入入自自然然界界的的清清气气,呼呼出出体体内内的的浊浊气气,实实现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功能。现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功能。生理作用:生理作用:A A 促进了人体气的生成。促进了人体气的生成。B B 调节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从而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运行。调节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从而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运行。C C 有助人体内血液的运行,津液的输布和排泄。有助人体
13、内血液的运行,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生理表现:生理表现:气道通畅,呼吸调匀。气道通畅,呼吸调匀。呼吸的调节呼吸的调节呼吸的调节,五脏六腑皆参与呼吸的调节,五脏六腑皆参与其中,但与肺肾最为相关。肺为气之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主,肾为气之根。19(2)肺主一身之气)肺主一身之气 含义:含义:是指肺具有主持、调节全身各脏腑经络之气的作用是指肺具有主持、调节全身各脏腑经络之气的作用即肺通过呼吸而参与气的生成和调节气机的作用 生理作用生理作用A A 参与一身之气的生成,特别是宗气的生成。参与一身之气的生成,特别是宗气的生成。清气清气+水谷水谷精气精气=宗气宗气后天根本之气后天根本之气。肺的呼吸功能健全与否会
14、影响宗气的生成,进而影响全身之气的生成。B B 调节全身气机:调节全身气机:气机气机:泛指气的运动变化。泛指气的运动变化。升降出入为其基本形式。肺肺有节律的一呼一吸运动,带动着全身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有节律的一呼一吸运动,带动着全身气的升降出入运动。20肺主气主要取决于肺司呼吸的功能肺主气主要取决于肺司呼吸的功能肺的呼吸匀调通畅是气生成和气机调畅肺的呼吸匀调通畅是气生成和气机调畅的根本条件。的根本条件。肺司呼吸的功能正常则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正常,全身各脏腑经络之气旺盛,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协调通畅,全身生命活动正常。反之,肺主气的功能失常,必然影响宗气乃至全身各脏腑经络之气的生成,以及全身之气的升降出
15、入运动,表现为少气不足以息,声低气少气不足以息,声低气怯,肢倦乏力怯,肢倦乏力等气虚证候。21 2肺朝百脉肺朝百脉(1 1)含义:)含义:是指肺与百脉相通,全身的血液通过这些血脉流注汇肺与百脉相通,全身的血液通过这些血脉流注汇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后,将富含清气的血液不断输送至全身的作用。后,将富含清气的血液不断输送至全身的作用。(2)肺朝百脉的生理作用)肺朝百脉的生理作用助心行血助心行血 肺朝百脉肺朝百脉是肺助心行血的结构基础结构基础,肺主气、司呼吸肺主气、司呼吸是其功能基础功能基础。维维持持血血液液富富含含清清气气。调调
16、节节全全身身的的气气机机,故能辅助心脏主持血液循行。223肺主宣肃肺主宣肃(1 1)含义:)含义:宣发宣发指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布散的功能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布散的功能。其气机运动表现形式为升和出。肃降肃降指肺气清肃和向下通降的功能肺气清肃和向下通降的功能。其气机运动表现形式为降和入。(2)肺主宣肃的生理作用)肺主宣肃的生理作用肺主宣发肺主宣发肺主肃降肺主肃降A排出浊气排出浊气吸入清气吸入清气B输布精微和津液输布精微和津液输布精微和津液输布精微和津液C宣发卫气宣发卫气清肃异物清肃异物宣发与肃降是宣发与肃降是肺气升降出入运动的具体表现形式肺气升降出入运动的具体表现形式相反相反相反相反相成相成相成相成
17、的矛盾运动的矛盾运动的矛盾运动的矛盾运动。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约。234肺主行水肺主行水(1 1)含义:)含义:又称肺主通调水道肺主通调水道。是指肺具有疏通和调节水液运行的通道从而肺具有疏通和调节水液运行的通道从而推动水液的输布和排泄的作用。推动水液的输布和排泄的作用。“肺为水之上源肺为水之上源”(2 2)机制)机制通过通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作用作用来实现来实现 24(3 3)肺主行水的作用)肺主行水的作用肺肺气气宣宣发发使水液向上向外布散向上向外布散到全身到全身,外达皮毛,若“雾露之溉”以充
18、养,润泽和护卫各种组织器官;使一部分被机体代谢利用后的废水和剩余的水液,通过呼气呼气水汽水汽的形式,通过皮肤汗孔以蒸发和排汗蒸发和排汗的形式而排出体外肺肺气气肃肃降降使水液向下向内输布向下向内输布以充养和滋润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使大部分被机体代谢利用后的废水和剩余的水液不断的下输于肾,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尿液而排出体外255肺主治节肺主治节(1 1)含义:)含义:治节,即治理调节之意。是指肺辅助心脏治理和调节全身气、血、津液及各脏肺辅助心脏治理和调节全身气、血、津液及各脏腑组织生理功能活动的作用。腑组织生理功能活动的作用。心为君主,肺为“相辅之官相辅之官”(2 2)肺主治节的作用)肺主
19、治节的作用:肺司呼吸肺司呼吸。调节气机调节气机助心行血助心行血调节水液的代谢。调节水液的代谢。肺主治节,实际上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肺主治节,实际上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26(三)、肺的生理特性(三)、肺的生理特性 1肺为华盖肺为华盖:盖,伞。华盖,原指古代封建帝王出行时所用的车盖。“肺为脏之长肺为脏之长”。2肺为娇脏肺为娇脏:无论无论外感外感,还是,还是内伤内伤或是或是他脏病变他脏病变,多,多易侵袭或累及于肺而为病。易侵袭或累及于肺而为病。3肺气与秋气相通应:肺气与秋气相通应:自然界中,秋季气候清肃,天高气爽,空气明润。肺气与秋气相通应,是说肺气在秋季最旺盛肺气在秋季最旺
20、盛。27三、脾三、脾 脾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脾系统。脾在五行属土土,在五脏阴阳属阴中之至阴阴中之至阴。脾主运化,统血,升清,输布水谷精微,为“气气血生化之源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后天之本”。脾与四时之长夏相应 28(一)、脾的解剖形态(一)、脾的解剖形态 脾位于腹腔上部,横膈下面,在左季胁的深部,附于胃的背侧左上方,“脾与胃以膜相连脾与胃以膜相连”。中医文献中对脾的形态描述有二:其一是“扁扁似似马马蹄蹄”(医学入门),是指脾脾而言。其二是“其其色色如如马马肝肝紫紫赤赤,其其形形如如刀刀镰镰”(医贯),“形形如如犬犬舌舌,状状如如鸡鸡冠冠”(医纲总枢),是指胰胰而言。总之,从脾的位置,
21、形态看,藏象学说中的“脾”作为解剖单位是现代解剖学中的脾和胰。但其生理功能又远非脾和胰所能概括的生理功能又远非脾和胰所能概括的。29(二)、脾的生理功能(二)、脾的生理功能1、脾主运化、脾主运化(1 1)含义)含义:是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作用。组织的作用。(2 2)机制)机制:主要依赖于脾气的气化和升清脾气的气化和升清以及脾阳的温煦作用脾阳的温煦作用。(3 3)脾主运化包括)脾主运化包括两个方面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作用:运化水谷运化水谷: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对水谷精微的转输作用。脾对饮食物的消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节 五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