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行为—联结学习理论.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三章 行为—联结学习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行为—联结学习理论.ppt(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 行为行为联结学习理论联结学习理论 l学习理论可以说是心理学中最发展的领域之一,形成了众多流派。l对学习理论的划分:l两大派:行为主义学习论认知学习论。l四 类:行为联结学习理论l 认知学习理论l 折中主义学习理论l (或称认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l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行为联结理论l学习的实质: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l学习的条件:强化在SR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l在SR联结之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第一节第一节 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桑
2、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爱德华桑代克(Edward LThorndike,18741949)l1896年起就开始对动物的学习进行实验研究,成为心理学史上第一位用动物实验来研究学习的人。l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被认为是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开创者。一、实验与基本观点一、实验与基本观点 l把饥饿的猫放进迷箱里,迷箱外放着一盘食物,让猫可以见闻。箱内设有一种打开门的踏板。猫只要按下踏板,门就会开启。l猫第一次被放入迷箱时,拼命挣扎,或咬或抓,试图逃出迷箱。终于,它偶然碰到踏板,逃出箱外,吃到了食物。l把猫再放回迷箱内,进行下一轮尝试。猫仍然会经过乱抓乱咬的过程,不过所需时间可能会少一些。经过如此多次连
3、续尝试,猫逃出迷箱所需的时间越来越少,无效动作逐渐被排除,以致到了最后,猫一进迷箱内,即去按动踏板,跑出迷箱,获得食物。l尽管猫每次逃出迷箱所需时间各不相同,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由慢至快的学习曲线。桑代克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 l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SR)。学习是由刺激情境与正确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构成的。l2学习的主要形式是通过尝试和错误。l3学习是一个逐渐的增长积累,而不是顿悟。l4学习过程不必以观念作为媒介。l5人与动物都是以同样的方式来学习的。二、学习律二、学习律 l1准备律(law of readiness)l为了保证学习的发生,猫必须处于饥饿状态。如果猫吃得很饱,把它放进迷箱后
4、,它不会显示出任何学习逃出迷箱的行为,而是卷缩在那里睡觉。l换言之,学习者是否会对某种刺激作出反应,同他是否已准备有关。二、学习律二、学习律l2效果律(law of effect)l某一反应之所以能够与某一刺激发生联结,原因是该反应能够获得满意的效果。l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了联结,如果反应的结果是令人愉快的,那么联结就会增强;如果反应的结果是令人烦恼的,那么这种行为反应就会削弱。二、学习律二、学习律l3练习律(law of exercise)l练习律由应用律和失用律构成。l一个已形成的可变联结,若加以应用,这种联结的力量便会增强(即应用律);l一个已形成的可变联结,若不予以应用,这种联结的力量
5、便会减弱(即失用律)。三、对桑代克的评论三、对桑代克的评论 l桑代克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用动物进行学习研究的人。l他揭示了动物的尝试错误学习过程,奠定了联结主义心理学的基础。l认为人类与动物的基本学习方式都是一样的,即通过试误来学习,所不同的仅仅是复杂性程度不同而已。l桑代克学习理论的最大弱点是过于简化了学习过程的性质。第二节第二节 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 BF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1904一1990)l他于195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授予的杰出科学奖;1968年获美国政府颁发的最高科学奖国家科学奖;1971年获美国心理学会基金会颁发的金质奖章。l
6、斯金纳的操作性学习理论的基础是其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和强化学说。一、斯金纳的实验一、斯金纳的实验l斯金纳认为,“学习”即反应概率的变化;“理论”是对所观察的事实的解释;“学习理论”所要做的,是指出引起反应概率变化的条件。l斯金纳设计一种特殊的仪器,即一个阴暗的隔音箱,箱子里有一个开关。开关连接着箱外的一个记录系统,用线条方式准确地记录动物按或啄开关的次数与时间。l在实验时,并不是动物每一次正确反应都给食物,食物的释放方式由实验者决定。斯金纳箱一、斯金纳的实验一、斯金纳的实验l斯金纳箱的一个特点是,动物可以反复作出斯金纳称为“自由操作的反应”。所谓“自由”,即动物行为不像在迷津里那样受到限制;所谓
7、“操作”,是因为动物的反应是主动作用于(或操作)环境。l实验分析关注的是环境事件(刺激)与有机体行动(反应)之间的关系,即要考察实验操作是如何引起为变化的。可用三种基本的实验操作来控制环境:呈现刺激、安排结果、信号刺激。二、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观点二、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观点 l两类行为:一类是应答性的行为,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另一类是操作性行为,是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作出的有目的的随意反应。经典条件反射l经典条件反射是指巴甫洛夫发现的条件反射,具体为:用某种刺激可以引发某种反应,这种刺激一反应的联结是该刺激与另一种刺激多次配对的结果。l经典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章 行为联结学习理论 第三 行为 联结 学习理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