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麻醉并发症-刘先义.ppt
《硬膜外麻醉并发症-刘先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硬膜外麻醉并发症-刘先义.ppt(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硬脊膜外腔阻滞的并发症硬脊膜外腔阻滞的并发症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刘先义 硬脊膜外腔阻滞具有辉煌悠久的历史,因其麻醉平面的节段性及麻醉时间可调控性、镇痛完善、肌肉松弛、相对对机体影响“小”、对术后治疗有利等,目前仍然是国内各级医院采用最为广泛的麻醉方法 硬膜外腔阻滞可阻断相应节段脊髓的感觉及运动神经、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的传入纤维,遮阻了局部的有害刺激,扩张外周血管,体循环阻力下降,减轻心脏前后负荷,上胸段硬膜外腔阻滞可改善心肌氧的供需平衡,降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气管内全麻联合应用可有效抑制机体对麻醉和手术的应激反应但这种麻醉方法在临床应用中也出现了不少的并发症,有的可引起极其严重的后果
2、,值得重视。现将有关并发症分述如下:一、低血压一、低血压 低血压是硬脊膜外腔阻滞最常见的术中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发生的原因:1.交感神经阻滞小动脉扩张(SVR )+小静脉扩张回 心血量 Bp 2.平面T4 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P CO Bp 3.运动神经阻滞后,肌肉张力“肌泵”作用减弱或消失,CO BP 4.循环功能代偿不全者(心脏病、高血压等),未阻滞区域 血管的收缩不能代偿阻滞区域血管的扩张,极易发生BP 5.术前有水电解质失衡,低血容量者,未经有效的处理,应 用硬脊膜外腔阻滞,血压下降急骤 防治:防治:1.掌握好适应证,有水电解质失衡、低血容量者,尽量不用或者 经有效的术前准备和处理后慎重使
3、用硬脊膜外腔阻滞 2.循环功能代偿不全者,小心应用,少量分次给药 3.扩充血容量。(5-10ml/kg.h,术中)。未麻醉、未手术前扩容 4.心动过缓,BP下降不明显时,可用阿托品0.25-0.5mg静注 5.血管收缩剂的应用:常用麻黄素10mg/次静注,连续使用三次以上效果不好时,考虑调换药物 阿拉明+多巴胺,持续静脉滴注,“浓度、速度调节”苯肾上腺素(0.3-0.5mg)静注,血压可能骤升 甲氧胺-10mg+10%G i.v,可反射性的减慢心率二、呼吸抑制二、呼吸抑制原因:原因:1.上胸部或颈部硬脊膜外腔阻滞时局麻药浓度偏高,阻滞达T2-T4,肋间肌麻痹;阻滞达C4,膈肌运动受限 2.低、
4、中位硬脊膜外腔阻滞药量过大,阻滞范围极广,肋间肌、膈肌运动受影响 3.局麻药中毒,呼吸中枢受抑制 4.镇静止痛药使用不当 防治:防治:1.上胸段、颈部硬脊膜外腔阻滞使用低浓度药液(1%-1.2%Lidocaine);尽量不用呼吸抑制剂;出现呼吸困难时,面罩辅助呼吸;呼吸停止,应气管插管,控制呼吸 2.掌握好用量并防止麻药误入血管 3.维持循环功能稳定三、全脊髓麻醉三、全脊髓麻醉 临床可见典型全脊麻和延迟性全脊麻 1.典型全脊麻:临床表现进行性呼吸抑制、显著血压下降、意识消失或抽搐 2.延迟性全脊麻:少数病人延迟至注药后30分钟或更长的时间才出现体征。其机制可能是局麻药沿软膜下间隙或硬膜下 间
5、隙向 上扩 散 所致。有 人报 告 发生率 在0.016%0.55%原因:原因:1.硬脊膜外腔穿刺,穿破了硬脊膜和蛛网膜见脑脊液流出,常采用退针后置入硬脊膜外腔导管,或改间隙实施硬脊膜外腔阻滞,局麻药自裂口渗入蛛网膜下腔 2.硬脊膜外腔导管进入蛛网膜下腔 导管太硬(冬季时多见);导管口有活瓣性物质阻塞,反复抽吸无脑脊液;麻醉过程中导管进入蛛网膜下腔:先天性或其他原因,病人硬脊膜很薄,注射器抽吸时产生负压,使硬膜紧贴导管并受胸腹腔压力变化影响,不断与导管摩擦,使其破裂,导管或药液进入蛛网膜下腔 4.操作过程中,针稍偏斜,针尖在神经根硬膜的远端,损伤了神经外膜或束膜,局麻药可渗入神经束膜下间隙,并
6、沿此或软膜下间隙扩散 5.硬膜下间隙扩散。由于穿刺困难,刺伤了硬脊膜,使局麻药在硬膜下间隙扩散,常引起延迟性全脊髓麻醉 防治防治:1.选用硬脊膜外腔阻滞时,应有充分应付意外的思想准备和药品准备。如麻醉机、气管插管、急救药品等 2.操作要轻柔、准确,进入硬脊膜外腔的体征要明确,一般不用单次阻滞,多选用连续阻滞 3.穿破了硬脊膜,有脑脊液外溢时,一般应改换麻醉方法;改换间隙穿刺实施硬脊膜外腔阻滞时,应分次小量给,严密观察病人的反应;导管误入蛛网膜下腔,低位时可采用连续腰麻 4.每次推药前均应抽吸,排除活瓣性组织阻塞,防止导管中途进入蛛网膜下腔 5.一旦发生全脊髓麻醉,立即气管插管,进行有效人工呼吸
7、;应用血管收缩药升压;心搏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心脏挤压,进行心脏复苏 四、心搏骤停四、心搏骤停 心搏骤停是硬脊膜外腔阻滞最危险的并发症。有人报告发生率在0.009%0.059%之间,死亡率在50%以上 原因:原因:1.局麻药误入蛛网膜下腔,未及时发现和进行有效的抢救,因心肌急性缺血缺氧,而致心搏骤停 2.术前病情危重,脱水、酸中毒、低血容量等情况未得到有效处理循环处于代偿边缘而未引起重视,硬脊膜外腔阻滞易出现广泛平面,血压急剧下降,导致心搏骤停 3.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或其他心脏病的病人,常有潜在性循环功能障碍,选用硬脊膜外腔阻滞,易发生心搏骤停 4.术中神经反射或血流动力学急骤变化,导致心搏骤
8、停防治:防治:1.严格掌握适应证 2.重危病人,分次小量给药 3.术中严密观察病人反应,注意全脊麻的发生 4.维持循环功能稳定 5.术前应做好急救的一切准备 6.一旦发生,即刻行心、肺、脑复苏五、局麻药中毒反应五、局麻药中毒反应 局麻药中毒是硬脊膜外腔阻滞期间较常见的术中并发症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中枢神经和心血管系统 1.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是抑制效应 轻度嗜睡、耳鸣、多语(抑制性神经元敏感性高)中度神志消失及肌震颤(抑制不平衡的结果)重度惊厥 2.心血管系统:主要是抑制效应 轻度Bp、P (中枢神经系统相对兴奋的结果)中度Bp、P 、CO 重度心脏骤停 原因原因:1.剂量过大 2.误入血管内 3
9、.作用部位血供丰富而局麻药中未加血管收缩药 4.病人耐受力下降而未相应减量 防治:防治:预防:麻醉前使用安定或苯巴比妥 局麻药中加入肾上腺素 注药前回抽 一次用量少于极量,小孩按公斤体重计算 根据病人情况酌情减量治疗:停止给药 面罩给氧,观察变化 轻、中度中毒时静注安定 重度中毒出现惊厥时静注硫喷妥钠或司可林 插管给氧、维持循环稳定 必要时复苏 六、肾上腺素的不良反应六、肾上腺素的不良反应 肾上腺素的不良反应:局麻药中常加入肾上腺素,以延长麻醉时间,减慢药物的吸收。若如果用量过多;硬脊膜外腔血管有损伤;病人对肾上腺素敏感均有可出现血压剧升、心动过速、头痛、烦躁不安等 防治:防治:1.严格掌握使
10、用浓度(1/201/40万),一般6号针头大概16g/滴,“5ml加一滴大约是1:30万”2.减少血管损伤 3.怀疑有肾上腺素反应时,减低浓度或者不加肾上腺素 七、截瘫七、截瘫 近年来结果表明,神经损伤特别是截瘫已超越脑损害成为第二位麻醉致伤的原因,是研究的热点 截瘫发生率极低,但它是硬脊膜外腔阻滞最严重的神经并发症,可能的原因分述如下:(一)脊髓直接损伤 原因:穿刺时用力过猛或误入蛛网膜下腔,穿刺针直接刺伤脊髓;麻醉间隙定位失误,尤其是小儿 临床表现:损伤时常伴剧痛,可有一过性意识消失;截瘫平面与穿刺点一致 预防:操作要求用力均匀平稳,缓缓进针。(利用两手相对抗之合力将针向前推进,不可两手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硬膜外 麻醉 并发症 刘先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