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规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客观规律.ppt(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德江一中德江一中 田永胜田永胜规律的存在与作用是不以规律的存在与作用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规律为什么具有客观性?规律为什么具有客观性?什么是规律的客观性?什么是规律的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世界是物质的,物客观实在性。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什么是规律什么是规律?规律的客观性有何表现?规律的客观性有何表现?(1 1)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也不能改造、改变规律。被消灭。也不能改造、改变规律。规律会变规律会变-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
2、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A、规律是完全不变的吗?、规律是完全不变的吗?B、规律随时随地都发生作用吗?、规律随时随地都发生作用吗?(2 2)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从庖丁解牛和拔苗助长中得到什么启示?从庖丁解牛和拔苗助长中得到什么启示?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能蔑视客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能蔑视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但可以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但可以认识认识客观客观规律,规律,利用客观利用客观规律规律(1 1)从客观事物的角度从客观事物的角度来看,来看,规律总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规律总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2 2)从人的角度从人的角度来看,人具有来看,人具有抽象思
3、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能对具体现象能对具体现象进行概括和总结。进行概括和总结。人们为什么能认识规律?人们为什么能认识规律?万有引力规律万有引力规律认识认识大气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生态规律生态规律化学变化规律化学变化规律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学习规律等等学习规律等等请举出人们可以认识的规律请举出人们可以认识的规律人们可以人们可以利用利用规规律律表现何在表现何在?在一定条件下,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在一定条件下,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例如在应对全事物发展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例如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问题上,温总理讲:球金融危机问
4、题上,温总理讲:“中方将采取灵活、中方将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灵活性,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针对性、灵活性,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场稳定,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说明了这个哲。说明了这个哲学道理。学道理。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可以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可以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利用各种物质手段,改变物质存在的状态,创设必要利用各种物质手段,改变物质存在的状态,创设必要的物质条件,限制规律起破坏作用的范围,变害为利。的物质条件,限制规律起破坏作
5、用的范围,变害为利。例如人们修筑拦河坝;根据市场调节需要加强国家宏例如人们修筑拦河坝;根据市场调节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针对我国当前资本市场的剧烈震荡以及受世观调控。针对我国当前资本市场的剧烈震荡以及受世界金融危机的拖累而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国家积极界金融危机的拖累而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国家积极应对,出台许多利好政策。应对,出台许多利好政策。作用力及反作用力作用力及反作用力兴修水利兴修水利 生态规律生态规律植树治沙植树治沙化学变化规律化学变化规律制造各种化工产品制造各种化工产品 价值规律价值规律-从事生产和经营从事生产和经营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搞改革和建设搞改革和建设 学习规律学习规律-
6、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效率人们利用人们利用规规律的实际事例有哪些?律的实际事例有哪些?按客观规律办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才能达到预期目的。认识客观规律认识客观规律利用客观规律利用客观规律前提和基础前提和基础目的和归宿目的和归宿怎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呢怎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呢?材材料料一一:新新中中国国成成立立以以来来,国国家家投投入入大大量量资资金金整整治治江江河河,兴兴修修水水利利,仅仅长长江江中中下下游游就就完完成成几几亿亿立立方方米米的的土土石石方方,修修筑筑和和加加固固堤堤岸岸35003500余余公公里里。据据粗粗略略统统计计,仅仅在在19981998年年洪洪灾灾期期间间,这
7、这些些设设施施就就减减少少经经济济损损失失72007200亿亿元元。专专家家估估计计,水水利利投投资资与与收收益益的的比比率约为率约为1 1比比1010。材材料料二二:19981998年年长长江江发发生生的的全全流流域域特特大大洪洪水水,其其水水量量和和峰峰高高均均与与19541954年年大大体体相相当当,但但水水位位却却超超过过历历史史最最高高值值,出出现现这这种种情情况况与与生生态态环环境境状状况况直直接接相相关关。据据统统计计,近近3030年年间间,长长江江流流域域森森林林覆覆盖盖率率减减少少一一半半,水水土土流流失失面面积积增增加加一一倍倍,中中下下游游湖湖泊泊面面积积减少减少45.5
8、%45.5%,湖底普遍淤高,湖底普遍淤高1-31-3米。米。材材料料三三:国国家家重重视视环环保保工工作作,19981998年年洪洪灾灾过过后后,又又采采取取了了包包括括制制定定全全国国生生态态环环境境建建设设规规划划在在内内的的一一系系列列措措施施,要要求求各各地地保保护护森森林林资资源源,制制止止毁毁林林开开垦垦、乱乱占占林林地地行行为为,并并对对加加强强水水利利设施建设,设施建设,“退耕还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田还湖”等作出安排。等作出安排。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怎样才能做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怎样才能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到按客观规律办事。(1)按按客客观观规规律律办办事事,就就要要尊尊重重客客
9、观观规规律律。人人们们能能够够认认识识和和利利用用规规律律,但但不不能能违违背背规规律律,否否则则就就会会受受到到惩惩罚罚。治治理理江江河河、兴兴修修水水利利就就是是认认识识和和利利用用规规律律的的体体现现;而而破破坏坏生生态态环环境境,导导致致灾灾情情严严重重,则则是是违违背背客客观观规规律律的结果。的结果。(2)按按客客观观规规律律办办事事,需需要要发发挥挥人人的的意意识识能能动动性性,把把尊尊重重客客观观规规律律和和发发挥挥意意识识能能动动性性结结合合起起来来。国国家家兴兴修修水水利利,保保护护生生态态环环境境都都是是发发挥挥人人的的主主观观能能动动性性的的具具体表现。体表现。(3)规规
10、律律会会随随着着客客观观事事物物本本身身的的性性质质变变化化而而变变化化,因因此此要要在在事事物物的的运运动动变变化化中中把把握握规规律律,按按变变化化了了的的规规律律办事。办事。(4)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具进。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具进。小结小结:1.1.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含义2.2.规律客观性的含义及表现规律客观性的含义及表现3.3.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4.4.按客观规律办事按客观规律办事5.5.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具与时具进,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思想路线进,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思想路线。1 1、”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中的中的”实事实事“指的是
11、指的是()()A A、实实在在应该做的事情实实在在应该做的事情 B B、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 C C、从实际出发办事情从实际出发办事情 D D、当老实人和办老实事当老实人和办老实事 2 2、“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中的中的“是是”指的是指的是()()A A、是非问题是非问题 B B、对的事情或事物对的事情或事物C C、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 D D、可知性可知性 3 3、下列备选答案,属于客观规律的有、下列备选答案,属于客观规律的有()()A A、水往低处流水往低处流B B、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春夏秋冬四季更替C C、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O18O度
12、度 D D、凡是产生的东西都要灭亡凡是产生的东西都要灭亡4、荀子说:、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知恶天不为人知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两句话揭示的哲理诗(这两句话揭示的哲理诗()A.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事物的发展变化不由人的意志决定,而由天的意志来决定事物的发展变化不由人的意志决定,而由天的意志来决定C.规律的存在和其作用是无条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的存在和其作用是无条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规律是客观的,就是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
13、无能为力规律是客观的,就是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BCDA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 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求是)区区别别含义含义依据依据 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意识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对立面对立面主观主义主观主义否定规律客观性或人的否定规律客观性或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 要求要求 方针政策、目标措施、方针政策、目标措施、思想观念等要结合实思想观念等要结合实际,达到主客观具体际,达到主客观具体地历史地统一。地历史地统一。认认识识世世界界和和改改造造世世界界时时要要从从实实际际出出发发、解解放放思思想想、研研究究规规律律、利利用用规规律律联联系系两者都是方法论,有指导意义,一切从实际出两者都是方法论,有指导意义,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前提和基础,按客观规发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前提和基础,按客观规律办事是从实际出发的具体体现。律办事是从实际出发的具体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的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的关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