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传输线理论.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二章 传输线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传输线理论.ppt(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第二章 传输线理论2引言低频和微波传输的比较低频和微波传输的比较 微波传输的最明显特征是使用微波传输线,例如,双导线、同轴线、带状线和微带等。很容易提出一个问题:微波传输线为什么不采用50周市电明线呢?1.低低频传输线频传输线 低频时,只要研究一条线(因为另一条线是作为回路出现的)。电流几乎均匀地分布在导线内。电流和电荷可等效地集中在轴线上。由分析可知,Poynting矢量集中在导体内部传播,外部极少。事实上,对于低频,只须用I,V和Ohm定律解决即可,无须用电磁理论。3引言低频和微波传输的比较低频和微波传输的比较不论导线怎样弯曲,能流都在导体内部和表面附近,这是因为能量分布与距离的平方成
2、反比。低频传输线4例例1 1 计算半径r0=2mm=210-3m的铜导线单位长度的直流电阻R0 计及引言铜材料同时考虑欧姆定律低频和微波传输的比较52.微波传输线微波传输线 当频率升高出现的第一个问题是导体的集肤效应(Skin Effect)。导体的电流、电荷和场都集中在导体表面。例例2 研究 f=10GHz=1010Hz、l=1m、r0=2mm导线的电阻R 这种情况下,其中,的表面电流密度,是衰线常数。对于良导体,由电磁场理论可知 称之为集肤深度。引言低频和微波传输的比较低频和微波传输的比较6计及在微波波段中,是一阶小量,对于 及以上量完全可以忽略。则 而引言低频和微波传输的比较低频和微波传
3、输的比较7若和直流时的铜导线参数相同,微波波段的电阻为:从直流到1010Hz,损耗要增加1500倍。引言低频和微波传输的比较低频和微波传输的比较8直线电流均匀分布 微波集肤效应 损耗是传输线的重要指标,如果要将 ,使损耗与直流保持相同,算出引言低频和微波传输的比较低频和微波传输的比较9 即直径是d=6.06 m。这种情况,已不能称为微波传输线,而应称之为微波传输“柱”比较合适,2米高的实心微波传输铜柱约514吨重(铜比重是8.9T/m3),集肤效应带来的第二个直接效果是:柱内部并无能量传输柱内部并无能量传输。简单而实用的微波传输线是双导线,它们与低频传输线有着本质的不同:功率是通过双导线之间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章 传输线理论 第二 传输线 理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