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统计指数.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7章统计指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章统计指数.ppt(7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七章第七章 统计指数统计指数 第一节第一节 统计指数的概念统计指数的概念一、统计指数的概念一、统计指数的概念 (一)指数的概念(一)指数的概念 1、从广义上讲,凡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从广义上讲,凡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都叫指数。对数都叫指数。2 2、从狭义上讲,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变动的相对数才、从狭义上讲,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变动的相对数才叫指数。叫指数。(二)统计指数的作用(二)统计指数的作用1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变动方向及变动幅度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变动方向及变动幅度 2分析现象总变动中各因素变动的影响方向及影响程度分析现象总变动中各因素变动的影响
2、方向及影响程度 3反映同类现象变动趋势反映同类现象变动趋势 二、统计指数的种类二、统计指数的种类(一)按研究对象所包括的范围不同分为个体指数(一)按研究对象所包括的范围不同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和总指数;(二)按所研究对象的指数性质不同分为(二)按所研究对象的指数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按采用基期的不同分为定;按采用基期的不同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基指数和环比指数。(三)按指数的编制形式不同可分为综合指数、平(三)按指数的编制形式不同可分为综合指数、平均数指数和平均指标对比指数均数指数和平均指标对比指数(四)按指数所说明的因素多少,可分为两因素指(四
3、)按指数所说明的因素多少,可分为两因素指数和多因素指数数和多因素指数(五五)按指数所反映的时态状况不同,可分为动态按指数所反映的时态状况不同,可分为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指数和静态指数 (六六)按指数编制时所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定按指数编制时所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第二节第二节 总指数的编制总指数的编制 总指数的编制方法主要有两种综合指数法和平总指数的编制方法主要有两种综合指数法和平均数指数法。综合指数法是编制总指数的基本形均数指数法。综合指数法是编制总指数的基本形式,平均数指数法是在综合指数的基础上变形得式,平均数指数法是在综合指数的基础上变形得到的。到的。
4、一、综合指数的编制一、综合指数的编制 综合指数是总指数的一种形式。综合指数是总指数的一种形式。(一一)综合指数的意义和特点综合指数的意义和特点 1.1.意义意义 综合指数是编制总指数的基本形式之一,他是由两个总综合指数是编制总指数的基本形式之一,他是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而得到的总指数。凡是一个总量指标可以分解量指标对比而得到的总指数。凡是一个总量指标可以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指标时,为观察某个因素指标的变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指标时,为观察某个因素指标的变动情况,将其他因素指标固定下来计算出的指数,称为综动情况,将其他因素指标固定下来计算出的指数,称为综合指数。合指数。2.2.特点特点:先综合再
5、对比。先综合再对比。n(1)(1)先综合:确定一个同度量因素,使不能直接加总的、先综合:确定一个同度量因素,使不能直接加总的、不同使用价值的、各种商品或产品的总体,改变成为可不同使用价值的、各种商品或产品的总体,改变成为可以加总计算总量的过程。以加总计算总量的过程。n所谓同度量因素是指能使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所谓同度量因素是指能使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成为数量上可以加总的那个因素,它是与指数化指标相成为数量上可以加总的那个因素,它是与指数化指标相联系的因素,因此又称指数权数。联系的因素,因此又称指数权数。n(2)(2)后对比:解决动态对比问题。对复杂现象总体所包括后对比:解决动态对比
6、问题。对复杂现象总体所包括的两个因素,把同度量因素加以固定,以便消除其变化,的两个因素,把同度量因素加以固定,以便消除其变化,来测定所要研究的那个因素即指数化指标的变动。来测定所要研究的那个因素即指数化指标的变动。(二二)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 数量指标指数:反映研究现象总体总规模变动程数量指标指数:反映研究现象总体总规模变动程度的指数。度的指数。例如:工业产品产量指数;商品销售量指数等等。例如:工业产品产量指数;商品销售量指数等等。质量指标指数:说明生产经营所取得效益状况和质量指标指数:说明生产经营所取得效益状况和生产工作质量的提高程度情况的指数。生产工作质量的提高程度情况的指
7、数。例如:产品成本指数、商品价格指数、劳动生产率指例如:产品成本指数、商品价格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等。数等。n1 1、数量指标指数、数量指标指数:q qn(pp0 0q q1 1pp0 0q q0 0)的差额说明由于数量指标的变的差额说明由于数量指标的变n动对价值量指标影响的绝对额。动对价值量指标影响的绝对额。n某商店销售量资料如表某商店销售量资料如表1所示所示 n 某商店三种商品销售量和价格资料某商店三种商品销售量和价格资料 商品 名称 计量 单位 销售量(q)价格(p)基期 报告期 基期报告期 甲 件 600 630 20 18 乙 千克 500 500 50 60 丙 米1000 650
8、 30 30根据公式得=63000-67000=-3900(元)结论结论: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将同度量因素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将同度量因素(质量指标)固定在基期(质量指标)固定在基期,这也是编制数量指标,这也是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是选择同度量因素的一般原则。综合指数是选择同度量因素的一般原则。n2 2、质量指数指标、质量指数指标:p pn(pp1 1q q1 1pp0 0q q1 1)的差额说明由于质量指标的变的差额说明由于质量指标的变n动对价值量指标影响的绝对额。动对价值量指标影响的绝对额。n仍以表仍以表1 1为例说明质量指标指数的编制为例说明质量指标指数的编制 n根据公式得根据
9、公式得:=66840-63100=3740(元)n结论结论:n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将同度量因素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将同度量因素n(数量指标)固定在报告期(数量指标)固定在报告期,这也是编制质量,这也是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是选择同度量因素的一般原则指标综合指数是选择同度量因素的一般原则。(二二)平均数指数的编制平均数指数的编制 它是对个体指数进行加权算术平均计算的它是对个体指数进行加权算术平均计算的总指数。具体方法如下:总指数。具体方法如下:首先计算出产品或商品的数量指标或质量首先计算出产品或商品的数量指标或质量指标的个体指数指标的个体指数K K。其次进行加权平均计算来测定现象的总变
10、其次进行加权平均计算来测定现象的总变动。动。(一一)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1 1、数量指标指数公式、数量指标指数公式 2、质量指标指数公式、质量指标指数公式3 3、算术平均数指数的计算例子、算术平均数指数的计算例子某公司三种商品销售额及销售量变动资料如下:某公司三种商品销售额及销售量变动资料如下:计算三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计算三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商品名商品名称称 商品销售额(万元)商品销售额(万元)销售量变动率(销售量变动率(%)基期基期 报告期报告期 甲甲乙乙丙丙1001005005001501501201205005002002002 2-5-51010(二)调和平均数指数
11、(二)调和平均数指数1 1、质量指标指数公式、质量指标指数公式2、数量指标指数公式、数量指标指数公式调和平均数指数的计算例子调和平均数指数的计算例子某公司三种商品销售额及价格变动资料如下:某公司三种商品销售额及价格变动资料如下:商品名商品名称称 商品销售额(万元)商品销售额(万元)价格变动率(价格变动率(%)基期基期 报告期报告期 甲甲乙乙丙丙1001005005001501501201205005002002002 2-5-51010计算三种商品价格总指数。计算三种商品价格总指数。(三)固定权数形式的平均数指数(三)固定权数形式的平均数指数 计算公式表示总指数表示总指数 表示用相对数表现的固
12、定权数表示用相对数表现的固定权数表示总指数表示总指数第三节第三节 指数体系和因素分析指数体系和因素分析 一、指数体系的意义一、指数体系的意义(一一)指数体系的概念指数体系的概念 (二二)指数体系的作用指数体系的作用 1 1指数体系是进行因素分析的根据。指数体系是进行因素分析的根据。2 2利用各指数之间的联系进行指数间的相互推算。利用各指数之间的联系进行指数间的相互推算。3.3.是确定同度量因素时期的根据之一。是确定同度量因素时期的根据之一。二、因素分析二、因素分析(一)因素分析的涵义(一)因素分析的涵义1.1.因素分析的对象是复杂现象。因素分析的对象是复杂现象。2.2.因素分析中的指数体系以等
13、式的形式表现因素分析中的指数体系以等式的形式表现。3 3因素分析的结果有相对数也有绝对数。因素分析的结果有相对数也有绝对数。(二)因素分析的分类(二)因素分析的分类1.1.总量指标的因素分析总量指标的因素分析2.2.总量指标的多因素分析总量指标的多因素分析3.平均指标的因素分析平均指标的因素分析。4.4.平均指标的多因素分析。平均指标的多因素分析。三、总量指标的因素分析三、总量指标的因素分析 (一一)两因素分析两因素分析 总量指标的两因素分析,在指数体系上表现为总量指标的两因素分析,在指数体系上表现为总变动指数总变动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乘积。总变动的影响差额等于各因素影响差等于各因素指数的乘积
14、。总变动的影响差额等于各因素影响差额的总和额的总和即即 具体分析步骤如下具体分析步骤如下1.1.总值指标指数总值指标指数 表明总值指标的变动方向和程度。表明总值指标的变动方向和程度。分子与分母的差额分子与分母的差额 说明总值指标实际增加或减少的数额说明总值指标实际增加或减少的数额 2.2.数量指标指数数量指标指数表明数量的变动方向和程度及其对总值变表明数量的变动方向和程度及其对总值变的影响。的影响。分子与分母的差额分子与分母的差额说明数量指标的上升或下降引起总值增加说明数量指标的上升或下降引起总值增加减少的数额。减少的数额。3.3.质量指标指数质量指标指数表明质量指标的变动方向和程度及其对总表
15、明质量指标的变动方向和程度及其对总变动的影响。变动的影响。分子与分母的差额分子与分母的差额说明质量指标的上升或下降引起总值增加或说明质量指标的上升或下降引起总值增加或减少的数额。减少的数额。总值指标指数总值指标指数=数量指标指数数量指标指数质量指标指数质量指标指数4.建立指数体系总值指标指数总值指标指数=数量指标指数数量指标指数质量指标指数质量指标指数总变动影响差额总变动影响差额=各因素影响差额的总和各因素影响差额的总和因素分析的例子因素分析的例子某厂生产的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某厂生产的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产品名产品名称称 产产 量量单位成本单位成本(元元)计量单位计量单位基期基期 报告
16、期报告期 计量单位计量单位 基期基期 报告期报告期 甲甲乙乙丙丙万件万件万只万只万个万个100100500500150150120120500500200200元元/件件元元/只只元元/个个15154545 9 910105555 7 7要求要求(1)计算三种产品的总成本总指数及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计算三种产品的总成本总指数及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2)(2)计算三种产品的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变动而使总成计算三种产品的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变动而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本变动的绝对额;(;(3)3)计算三种产品单位成本指数以及由于单计算三种产品单位成本指数以及由于单位成本变动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位
17、成本变动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4)4)利用指数体系分析说利用指数体系分析说明总成本明总成本(相对程度和绝对额相对程度和绝对额)变动的情况变动的情况.因素分析例子的结果 计算三种产品的总成本总指数及总成本变动的计算三种产品的总成本总指数及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绝对额总成本实际变动总额总成本实际变动总额=3010025350=4750(元)(元)计算结果说明,三种产品的总成本报告期比基计算结果说明,三种产品的总成本报告期比基上升了上升了18.7418.74,使实际值增加了,使实际值增加了47504750元。元。计算三种产品的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变动而计算三种产品的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变动而使总成本
18、变动的绝对额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绝对变动额绝对变动额=2610025350=750(元元)计算结果说明由于产量报告期比基期上升了计算结果说明由于产量报告期比基期上升了2.96%2.96%,使实际总成本增加了,使实际总成本增加了750750元。元。三种产品单位成本指数以及由于单位成本变动三种产品单位成本指数以及由于单位成本变动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 绝对变动额绝对变动额=3010026100=4000(元元)计算结果说明由于单位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上升了计算结果说明由于单位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上升了15.33%15.33%,使实际总成本增加了,使实际总成本增加了40004000元。元。
19、利用指数体系分析说明总成本利用指数体系分析说明总成本(相对程度和绝对额相对程度和绝对额)变动的情况变动的情况.建立指数体系(即三个指数之间的关系)建立指数体系(即三个指数之间的关系)118.74%=102.96%115.33%三个差额之间的关系:三个差额之间的关系:301003010025350=(2610025350=(2610025350)+(3010025350)+(30100 26100)26100)4750(4750(元元)=750()=750(元元)+4000()+4000(元元)计算结果表明:三种产品总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上升计算结果表明:三种产品总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上升了了18.74
20、%18.74%,使实际总成本报告期比基期增加了,使实际总成本报告期比基期增加了47504750元,是由于产量报告期比基期上升了元,是由于产量报告期比基期上升了2.96%2.96%使实际总成本报告期比基期增加了使实际总成本报告期比基期增加了750750元及单位元及单位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上升了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上升了15.33%15.33%使实际总成本报使实际总成本报告期比基期增加了告期比基期增加了40004000元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元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果。(二二)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 总量指标的多因素分析是在指数体系上,表总量指标的多因素分析是在指数体系上,表现为被研究现象的总变动指数等于三个
21、或三个现为被研究现象的总变动指数等于三个或三个以上因素指数的乘积。同样,要保证三个或三以上因素指数的乘积。同样,要保证三个或三个以上因素指数之积等于被研究现象变动的指个以上因素指数之积等于被研究现象变动的指数。在实际分析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数。在实际分析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1多因素分析必须遵循连环代替法的原则,多因素分析必须遵循连环代替法的原则,即在分析受多因素影响的事物的发展变化时,即在分析受多因素影响的事物的发展变化时,要逐项分析,逐项确定同度量因素。当分析第要逐项分析,逐项确定同度量因素。当分析第一个因素变动影响后,接着分析第二个因素的一个因素变动影响后,接着分析第二个因素的
22、影响,然后再分析第三个因素的影响,依此类影响,然后再分析第三个因素的影响,依此类推。推。2 2在多因素分析中,对复杂社会经济现象总在多因素分析中,对复杂社会经济现象总体中各个构成因素必须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这个体中各个构成因素必须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这个顺序应与各个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相一致。顺序应与各个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相一致。3 3、在多因素分析中,为了测定某一指标因、在多因素分析中,为了测定某一指标因素对复杂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影响方向和程度,素对复杂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必须将其它指标因素加以固定,即假定在其他条必须将其它指标因素加以固定,即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析某一指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7章 统计指数 统计 指数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