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的感情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鉴赏诗歌的感情一.ppt(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桐花万里丹山路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雏凤清于老凤声。2、疏影横斜水清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暗香浮动月黄昏。黄昏。3、奇文共欣赏,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疑义相与析。奇文共赏奇文共赏可以指共同欣赏或分析研究文可以指共同欣赏或分析研究文章,作褒义词。章,作褒义词。也可以指批判有错误的也可以指批判有错误的文章,作贬义词文章,作贬义词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 1、掌握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的方法。、掌握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的方法。2 2、学会规范答题,提高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学会规范答题,提高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力。古诗鉴赏古诗鉴赏古诗鉴赏古诗鉴赏考试说明考试说明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关于古
2、诗文关于古诗文关于古诗文关于古诗文阅读要求: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阅读要求: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阅读要求: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阅读要求: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在在在在“鉴赏评价鉴赏评价鉴赏评价鉴赏评价”时做到时做到时做到时做到(1 1 1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语言语言语言和和和和表达技巧;表达技巧;表达技巧;表达技巧;(2 2 2 2)评价文章的)评价文章的)评价文章的)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思想内容思想内容思想内容和作者的和作者的和作者的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观点态度观点态度观点态度 。1.狄葆贤狄葆贤平等阁诗话平等阁诗话认
3、为此诗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做只二十八字,而做岸之气隘下言表岸之气隘下言表”。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谈谈你的理解。(06年山东卷)年山东卷)2.“凭栏手捻花枝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感情变化?(4分)(分)(08年山东卷)年山东卷)3.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请作简要分析。(析。(5分)(分)(09年)年)4、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
4、现手法表现手法,表达了,表达了怎样的怎样的情感情感?请作简要分析。(?请作简要分析。(5分)分)(10年年咏怀咏怀)5、这首诗中的、这首诗中的“山泉山泉”具有具有什么品格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表现了怎样的情怀怎样的情怀?(5分)分)(11年)年)6、请结合全诗分析、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孤舟”这一这一意象的作用意象的作用(5分)分)(12年)年)设题方式设题方式: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2、结合、结合诗歌形象、诗歌语言、表达技巧诗歌形象、诗歌语言、表达技巧进行设进行设题。题。前知回顾前知回顾: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要注意以下几点准
5、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要注意以下几点1 1、关注、关注标题标题;2 2、关注诗后关注诗后注释;注释;3 3、关注关注作者作者身世及所处的朝代身世及所处的朝代;4 4、关注、关注意象意象;5 5、关注、关注“情点情点”;6 6、关注诗歌的、关注诗歌的类别类别。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分)武夷山中武夷山中 (宋)谢枋(宋)谢枋fng得得 十年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几生修得到梅花?【注注】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
6、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十年:宋德祐元年(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1 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 3分)分)注意小注注意小注,从背景切入从背景切入,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武夷山中(宋)谢枋武夷山中(宋)谢枋fng得得十年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几生修得到梅花
7、?【注注】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十年:宋德祐元年(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这首诗写自己兵败后隐居山中,周围一片寂寥,连这首诗写自己兵败后隐居山中,周围一片寂寥,连风雨也没有,但还有梅花可以欣赏,表达了自己内心风雨也没有,但还有
8、梅花可以欣赏,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寂寥、忧郁但又不乏乐观的感情。的孤独、寂寥、忧郁但又不乏乐观的感情。2.诗人写国破家亡自己隐居山林,诗人写国破家亡自己隐居山林,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自己坚贞不屈的人格。自己坚贞不屈的人格。3.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国破人亡的一种痛恨,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国破人亡的一种痛恨,同时作者托物言志,同时作者托物言志,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自己坚贞、高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自己坚贞、高洁的人格。洁的人格。思想感情理解思想感情理解不正确不正确感情把握不全面感情把握不全面缺少具体诗句分析缺少具体诗句分析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
9、回答问题。(6分)分)武夷山中武夷山中 (宋)谢枋(宋)谢枋fng得得 十年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几生修得到梅花?【注注】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十年:宋德祐元年(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1 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
10、思想感情?()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 3分)分)诗人诗人写了写了自己十年来未梦到回家,无家可回,独自己十年来未梦到回家,无家可回,独立青峰,山雨停息,天地寂寥,立青峰,山雨停息,天地寂寥,抒发抒发了国破家亡了国破家亡的痛苦之的痛苦之情情,并,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傲不诗人孤傲不群、坚贞不屈、追求高洁的群、坚贞不屈、追求高洁的情怀情怀。鉴赏情感答题思路:鉴赏情感答题思路:(1)分析具体诗句写了什么。)分析具体诗句写了什么。(2)分析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分析诗歌的主)分析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分析诗歌的主旨。旨。连缀成句:连缀成句:描写了什么,(运用什么手法)抒发了
11、什么描写了什么,(运用什么手法)抒发了什么感情。感情。组织答案时应注意的问题:组织答案时应注意的问题:1.1.看清题目的要求,善于从问题的设置中寻看清题目的要求,善于从问题的设置中寻求解读内容的求解读内容的提示提示,确立回答问题的,确立回答问题的重点重点。2.2.注意对诗歌的注意对诗歌的整体把握整体把握,全面理解,多层,全面理解,多层考虑,不要漏掉要点。考虑,不要漏掉要点。(0808安徽)(安徽)(8 8分)分)小孤山小孤山宋谢枋得宋谢枋得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
12、世难。明日登峰须造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极,渺观宇宙我心宽。注注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1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小孤
13、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此诗此诗托小孤山托小孤山以以言志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身处末世,也要身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2009年福建卷)年福建卷)江行江行宋宋严羽严羽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声。注注
14、 杪,读杪,读mio,树梢。,树梢。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诗人为什么()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厌听棹歌声”?诗人离家日久,思乡情切,厌倦了长期的漂泊生诗人离家日久,思乡情切,厌倦了长期的漂泊生活,所以听到棹歌声便心生厌倦。活,所以听到棹歌声便心生厌倦。从意象、从意象、“情点情点”切入切入涉及意象涉及意象(1 1)望)望月月怀远;怀远;(2 2)伤)伤春春悲悲秋秋,或因见秋而思乡,因季节更替而思乡;,或因见秋而思乡,因季节更替而思乡;(3 3)闻)闻雁雁思归,如王湾思归,如王湾次北固山下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归雁洛阳边”。小结:小结:准确
15、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要注意以下几点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要注意以下几点1、关注意象;、关注意象;2、关注背景(知人论世);、关注背景(知人论世);3、关注题目;、关注题目;4、关注注释;、关注注释;5、关注、关注“情点情点”;6、关注诗歌的类别。、关注诗歌的类别。另外,诗歌的思想感情是借助另外,诗歌的思想感情是借助语言语言来表达的,所来表达的,所以我们在鉴赏时,一定要注意对语言的推敲,体以我们在鉴赏时,一定要注意对语言的推敲,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特点从而领悟作品中蕴含的思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特点从而领悟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想感情。(2012新课标)新课标)思远人思远人晏几道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红叶
16、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飞云过尽,归归鸿无信,鸿无信,何处寄书得?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红笺为无色。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怀念。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怀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描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描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
17、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 尽的思念情怀尽的思念情怀高考闯关(高考闯关(2012福建)福建)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分)望江南望江南【宋宋】李纲李纲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玉花空。图画若为工。空。图画若为工。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入轻笼。欢笑有儿童。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答案示例:下阕表现了诗人对钓翁简朴而自在生活的倾慕之情。答案示例:下阕表现了
18、诗人对钓翁简朴而自在生活的倾慕之情。“云水暮,归去远烟中云水暮,归去远烟中”渲染环境的高远空阔,暗示钓翁生活的渲染环境的高远空阔,暗示钓翁生活的闲适自在;闲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入轻笼缩鳊圆鲫入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欢笑有儿童欢笑有儿童”凸显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凸显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意象分析示例: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人归去,令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人归去,令“贪夫贪夫”
19、“远客远客”无不惆怅、无不惆怅、“断肠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易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倦听”还是还是“初闻初闻”,都在都在“催归催归”声里声里“空低首空低首”、“已断肠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之情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乡难归的惆怅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达了思乡难归之情(2012四川四川)子子规规【注
20、注】元元曹伯启曹伯启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远客初闻已断肠。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注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杜宇所化。(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分)(2009年重庆卷)年重庆卷)1、阅读下面的曲
21、词,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6分)分)【折桂令折桂令】问秦淮问秦淮孔尚任孔尚任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2 2)“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感情?请简要分析。(4 4分)分)答案:通过答案:通过“百鸟百鸟”“绿水绿水”“嫩黄花嫩黄花”“新红叶新红叶”等描绘了凄清空寂的初秋景色。又通过等描绘了凄清空寂的初秋景色。又通过“飘飘飘飘”“滔滔滔滔”“有些蝶飞有些蝶飞”“无个人瞧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