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3.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物理化学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化学3.ppt(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物物 理理 化化 学学13首页首页上页上页返回返回下页下页本次课内容本次课内容2.1 2.1 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2.2 2.2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表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表述2.3 2.3 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2.4 2.4 熵的概念熵的概念2.5 2.5 熵变的计算及其应用熵变的计算及其应用2本次作业(教程):本次作业(教程):P56-1;P61-4、5、6;P64-11、14;P66-16、18、20首页首页上页上页返回返回下页下页第二章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解决的问题: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热力学第一定律解决的问题:能量的转化与守
2、恒热力学第一定律不能解决的问题:方向、限度热力学第一定律不能解决的问题:方向、限度u热总是自动地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直到温度相同热总是自动地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直到温度相同u水总是自动地从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直到水面保持平稳水总是自动地从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直到水面保持平稳u气体总是自动从高压强处流向低压强处,直到各处压强相等气体总是自动从高压强处流向低压强处,直到各处压强相等u溶质总是自动从高浓度部分扩散到低浓度处,直到浓度全相同溶质总是自动从高浓度部分扩散到低浓度处,直到浓度全相同什么因素决定这些什么因素决定这些自发过程自发过程的的方向方向和和限度限度?3首页首页上页上页返回返
3、回下页下页2.12.1自发过程自发过程自发过程:自发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外力推动就能自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外力推动就能自动发生的过程。自然界中存在许多自发过程。动发生的过程。自然界中存在许多自发过程。4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1 1、自发过程都有确定的方向和限度、自发过程都有确定的方向和限度2、自发过程进行后,体系不能自动恢复原状、自发过程进行后,体系不能自动恢复原状3 3、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的(不可逆过程未必是自发的)、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的(不可逆过程未必是自发的)首页首页上页上页返回返回下页下页自发过程自发过程 如:如:T,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自发过程,理想气体向真空
4、膨胀,自发过程Q=0,W=0,U=0 此时体系若要恢复,需要恒温压缩过程环境对此时体系若要恢复,需要恒温压缩过程环境对体系做功体系做功W,同时体系放热,同时体系放热Q。保持。保持Q+W=0,体,体系恢复原状。系恢复原状。此时环境消耗功此时环境消耗功W但得到热但得到热Q,能否恢复原状取,能否恢复原状取决于能否找到一条途径,把热全部转化为功而不决于能否找到一条途径,把热全部转化为功而不再引起其他变化。再引起其他变化。5首页首页上页上页返回返回下页下页自发过程自发过程大量的实验经验表明:热和功的相互转换大量的实验经验表明:热和功的相互转换是不可逆的;是不可逆的;功可以自发的全部转化为热功可以自发的全
5、部转化为热,但,但热不能全部转化为功而不引起任何其它变化热不能全部转化为功而不引起任何其它变化。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是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是不可逆不可逆过程,过程,自发自发过程过程6首页首页上页上页返回返回下页下页2.22.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描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描述人们不可能设计这样一种机器,这种机人们不可能设计这样一种机器,这种机器循环不断的工作,它仅仅从单一热源吸热器循环不断的工作,它仅仅从单一热源吸热变为功而没有任何其它变化。变为功而没有任何其它变化。第二类永动机不能实现第二类永动机不能实现7首页首页上页上页返回返回下页下页对第二定律经典描述的两点说明:对第二定律经典描述的两点说明:
6、1、第二类永动机服从能量守恒定律,但是第一定、第二类永动机服从能量守恒定律,但是第一定律不能作为其判据律不能作为其判据2、怎样理解、怎样理解“不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作功,而不引不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作功,而不引起任何其它变化起任何其它变化”?并不是指热不能全部转化为?并不是指热不能全部转化为功,强调的是:功,强调的是:不可能热全部为功的同时,不引不可能热全部为功的同时,不引起其它任何变化起其它任何变化例如:理想气体例如:理想气体T膨胀,膨胀,U=0;Q=-W热全部转化为功,但是体系体积增大;压力减小热全部转化为功,但是体系体积增大;压力减小两点说明两点说明8首页首页上页上页返回返回下页下页2.32.3
7、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热功转换效率问题,热功转换效率问题,改进改进热机,热机,提高热提高热功转化率功转化率将热能将热能(“热热”)转化为机械转化为机械能能(“功功”)的装置称为的装置称为热机热机9首页首页上页上页返回返回下页下页 1824 年,法国工程师年,法国工程师N.L.S.Carnot 设计了一个循环,设计了一个循环,以理想气体为工作物质,从以理想气体为工作物质,从高温热源高温热源T2吸收吸收Q2的热量,的热量,一一部分部分通过理想热机用来对外通过理想热机用来对外做功做功W,另一部分另一部分热量热量Q1放给放给低温热源低温热源T1。这种循环称为卡。这种循环称为卡诺循环。诺循
8、环。N.L.S.Carnot2.32.3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卡诺热机卡诺热机10首页首页上页上页返回返回下页下页11(1 1)定温可逆膨胀)定温可逆膨胀(2 2)绝热可逆膨胀)绝热可逆膨胀(3 3)定温可逆压缩)定温可逆压缩(4 4)绝热可逆压缩)绝热可逆压缩卡诺循环卡诺循环顺时针顺时针首页首页上页上页返回返回下页下页1.等温(T2)可逆膨胀由p1V1到 p2V2(AB)所作功如AB曲线下的面积所示。(1 1)定温可逆膨胀)定温可逆膨胀12首页首页上页上页返回返回下页下页所作功如BC曲线下的面积所示。2.绝热可逆膨胀绝热可逆膨胀 p2V2T2p3V3T1(BC)(2 2)绝热可
9、逆膨胀)绝热可逆膨胀13首页首页上页上页返回返回下页下页环境对体系所作功如DC曲线下的面积所示U3=0 3.等温(T1)可逆压缩 p3V3T1 p4V4T1(CD)(3 3)定温可逆压缩)定温可逆压缩14首页首页上页上页返回返回下页下页环境对体系所作的功如DA曲线下的面积所示。4.绝热可逆压缩绝热可逆压缩 p4V4T1 p1V1T2(DA)Q=0 (4 4)绝热可逆压缩)绝热可逆压缩15首页首页上页上页返回返回下页下页16首页首页上页上页返回返回下页下页即ABCD曲线所围面积为热机所作的功。整个循环:U=0,-W=Q1+Q217W=W1+W2+W3+W4=nRT2 ln(V2/V1)+CV(T
10、1 T2)nRT1 ln(V4/V3)+CV(T2 T1)=nRT2 ln(V2/V1)nRT1 ln(V4/V3)首页首页上页上页返回返回下页下页卡诺循环包含四个可逆卡诺循环包含四个可逆过程过程(理想气体为工作物质理想气体为工作物质):1、T2定温可逆膨胀定温可逆膨胀(p1,V1,T2)(p2,V2,T2)卡诺循环计算总结卡诺循环计算总结18 U=0;Q2=-W1=nRT2ln(V2/V1)2、绝热可逆膨胀绝热可逆膨胀(p2,V2,T2)(p3,V3,T1)Q=0;W2=U=CV(T1 T2)3、T1定温可逆压缩定温可逆压缩(p3,V3,T1)(p4,V4,T1)U=0;Q1=-W3 =nR
11、T1ln(V4/V3)4、绝热可逆压缩绝热可逆压缩(p4,V4,T1)(p1,V1,T2)Q=0;W4=U=CV(T2 T1)首页首页上页上页返回返回下页下页卡诺循环计算卡诺循环计算一次循环中,体系恢复原态一次循环中,体系恢复原态 U=0 W=Q=Q2+Q1热机效率定义热机效率定义:体系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体系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Q2转化为功转化为功W的比例,用的比例,用 表示表示 =W/Q2 W=W1+W2+W3+W4=nRT2 ln(V2/V1)+CV(T1 T2)nRT1 ln(V4/V3)+CV(T2 T1)=nRT2 ln(V2/V1)nRT1 ln(V4/V3)19首页首页上页上页返
12、回返回下页下页20代入上面求算代入上面求算W的公式的公式W=-nRT2 ln(V2/V1)nRT1 ln(V4/V3)=-nR(T2 T1)ln(V2/V1)根据绝热过程方程式 相除得T2V2-1=T1V3-1 T2V1-1=T1V4-1 首页首页上页上页返回返回下页下页卡诺循环计算卡诺循环计算W=nR(T2 T1)ln(V2/V1)Q2=nRT2 ln(V2/V1)效率一定小于效率一定小于1热温商之和等于热温商之和等于021含义:卡诺热机在热源含义:卡诺热机在热源T1和和T2之间工作,两个热源之间工作,两个热源的的“热温商热温商”之和等于之和等于0。首页首页上页上页返回返回下页下页1 1、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化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