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动态数列分析.ppt
《统计学动态数列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动态数列分析.ppt(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九章第九章 动态数列分析动态数列分析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与要求 动态数列分析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重要的动态数列分析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重要的统计分析方法。本章详细介绍了动态数列的种统计分析方法。本章详细介绍了动态数列的种类、动态数列的构成内容、动态分析指标的计类、动态数列的构成内容、动态分析指标的计算方法及运用条件。算方法及运用条件。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能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能够区分各种动态数列,能够运用所学方法结合够区分各种动态数列,能够运用所学方法结合实际资料进行计算分析。实际资料进行计算分析。本本 章章 主主 要要 内内 容容第一节第一节 动态数列的意义和种类动态数列的意义和种类第二节第
2、二节 现象发展的水平指标现象发展的水平指标第三节第三节 现象发展的速度指标现象发展的速度指标第四节第四节 现象变动的趋势分析现象变动的趋势分析第一节第一节 动态数列的意义和种类动态数列的意义和种类一、动态数列的概念一、动态数列的概念 教材教材P368动态数列由两部分构成动态数列由两部分构成时间时间指标数值指标数值 500 2000 330 1999 100 1997 160生产总值(万元)1998年 份例如:某企业各年生产总值资料如下:例如:某企业各年生产总值资料如下:二、动态数列的种类二、动态数列的种类 教材教材P3691、总量指标动态数列、总量指标动态数列时期数列时期数列时点数列时点数列特
3、点?特点?20001999199819971996 年 份 50 100 79 74 60增加值(万元)某企业1996年2000年增加值数据表四月底三月底二月底一月底 时 间 240 229 238 230职工人数(人)某企业14月职工人数统计表连续时点数列连续时点数列间断时点数列间断时点数列间隔相等时点数列间隔相等时点数列间隔不等时点数列间隔不等时点数列12月底八月底三月底一月底 时 间 240 229 238 230职工人数(人)某企业某年职工人数统计表2、相对指标动态数列、相对指标动态数列3、平均指标动态数列、平均指标动态数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动态数列的形成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动态数列的形
4、成 120 三月 105 二月 98计划完成程度(%)一月 月 份 68 三月 70 二月 60工人占全部职工 比重(%)一月 月 份 168 三月 170 二月 160工人劳动生产率 (件/人)一月 月 份第二节第二节 现象发展的水平指标现象发展的水平指标动态分析的指标两类动态分析的指标两类反映现象发展的水平指标反映现象发展的水平指标反映现象发展的速度指标反映现象发展的速度指标一、发一、发 展展 水水 平平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其数值可以表现为绝对数、相对数或平均数。其数值可以表现为绝对数、相对数或平均数。例如:某商业企业例如
5、:某商业企业1月份销售额月份销售额500万元;完成万元;完成 销售计划的销售计划的120%。发展水平发展水平最初水平最初水平最末水平最末水平报告期水平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基期水平根据各发展水平在动态数列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根据各发展水平在动态数列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二、平均发展水平二、平均发展水平(一)平均发展水平的含义:教材(一)平均发展水平的含义:教材P375注意动态平均数与静态平均数的区别:注意动态平均数与静态平均数的区别:主要区别:序时平均数所平均的是某一指标在不同主要区别:序时平均数所平均的是某一指标在不同 时间上的指标数值,反映该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指标数值,反映该指标在不同 时
6、间下达到的一般水平。时间下达到的一般水平。而静态平均数所平均的是某一数量标志而静态平均数所平均的是某一数量标志 在总体各单位的数量表现在总体各单位的数量表现标志值,标志值,反映该数量标志的标志值,在同一时间反映该数量标志的标志值,在同一时间 下在总体各单位达到的一般水平。下在总体各单位达到的一般水平。(二)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二)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 1、由总量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由总量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1)由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由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公式公式 360 5月 a5 310 4月 a4 300 3月 a3 240 2月 a2 320 1月 a1 销售额月 份
7、例:某商业企业例:某商业企业15月份商品销售资料如下:月份商品销售资料如下:单位万元单位万元则:则:15月份平均每月的销售额为:月份平均每月的销售额为:(2)由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由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由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由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以天为瞬间单位,以天为瞬间单位,每天都进行登记,每天都进行登记,形成的时点数列。形成的时点数列。例如:有某企业例如:有某企业1号号6号每天的职工人数资料:号每天的职工人数资料:106 6日 a6 108 5日 a5 101 4日 a4 99 3日 a3 100 2日 a2 98 1日 a1职工人数(人)日 期则:则:16号平均每天的职
8、工人数为:号平均每天的职工人数为:例如:例如:有某企业有某企业1号号30号每天的职工人数资料:号每天的职工人数资料:108 16日30日 a3 1059日15日 a2 102 1日8日 a1职工人数(人)日 期则:则:1号至号至30号平均每天的职工人数为:号平均每天的职工人数为:由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由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A、间隔相等时点数列间隔相等时点数列 104 4月初 a4 108 3月初 a3 105 2月初 a2 102 1月初 a1职工人数(人)时 间则: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为:则: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为:B、间隔不等时点数列间隔不等时点数列 104 年底 a4
9、 108 9月初 a3 105 3月初 a2 102 1月初 a1职工人数(人)时 间则:该年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为:则:该年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为:C、间隔相等时点数列与间隔不等时点数列的关系间隔相等时点数列与间隔不等时点数列的关系当当 f f1 1=f=f2 2 =f =fn-1n-1 时,上式可变为:时,上式可变为:2、由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由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基本公式基本公式公式表明: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动态数列的序时公式表明: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动态数列的序时 平均数,是由平均数,是由a、b两个数列的序时平两个数列的序时平 均数对比得到的。均数对比
10、得到的。a 数列的序时平均数数列的序时平均数b 数列的序时平均数数列的序时平均数因为因为a、b两个数列都是总量指标动态数列,所以两个数列都是总量指标动态数列,所以ab两个数列的序时平均数,可根据数列的性质,两个数列的序时平均数,可根据数列的性质,分别采用相应的公式来计算。分别采用相应的公式来计算。例如:例如:有某企业产量和职工人数资料如下:有某企业产量和职工人数资料如下:64 1650 四月 65 1050 三月 60 1440 二月 1200产 量(件)60 一月月初人数(人)项目 时间要求:计算该企业一季度平均每月的劳动生产率。要求:计算该企业一季度平均每月的劳动生产率。产量为产量为 a
11、数列,人数为数列,人数为 b 数列数列 时期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即:即:其中:其中:所以:所以:例题:例题:某商业企业商品销售额和库存额资料如下:某商业企业商品销售额和库存额资料如下:75 150七 月 45 240 六月 55 200 五月 150商品销售额(万元)45 四月月初库存额(万元)项目 时间要求:根据资料计算二季度每月的商品流转次数。要求:根据资料计算二季度每月的商品流转次数。提示:提示:解:解:平均每月的商品流转次数平均每月的商品流转次数即:二季度的商品库存额平均每月周转即:二季度的商品库存额平均每月周转3.69次。次。例:例:某地区某年各季度末零售网点和职工人数资料如
12、下:某地区某年各季度末零售网点和职工人数资料如下:320 2536四季末 304 2520三季末 255 2479二季末 256 2408一季末 250 2400上年末零售企业数(个)职工人数(人)(人)要求:要求:根据资料计算该地区平均根据资料计算该地区平均每季度每网点职工人数。每季度每网点职工人数。解:解:平均每季度每个零售网点的职工人数为:平均每季度每个零售网点的职工人数为:即:该地区该年平均每个零售网点约即:该地区该年平均每个零售网点约9名职工。名职工。第三节第三节 现象发展的速度指标现象发展的速度指标现象发展变化的速度指标反映了现象在不同现象发展变化的速度指标反映了现象在不同时间上发
13、展变化的程度。主要包括以下指标:时间上发展变化的程度。主要包括以下指标:发展速度发展速度 增长量增长量 增长速度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增长百分之一的绝对值增长百分之一的绝对值 一、发一、发 展展 速速 度度发展速度是两个不同时间上的发展水平之比,发展速度是两个不同时间上的发展水平之比,反映现象报告期比基期发展变化的相对程度。反映现象报告期比基期发展变化的相对程度。基本公式基本公式根据采用基期的不同根据采用基期的不同环比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的关系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的关系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
14、定基发展速度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相临两个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相临两个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例:例:已知已知1997年、年、1998年、年、1999年三年的环比发年三年的环比发 展速度分别为展速度分别为110%、150%、180%,试计算,试计算 1998年和年和1999年的定基发展速度。年的定基发展速度。解:解:根据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根据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1999年的定基发展速度年的定基发展速度=110%150%180%=297%1998年的定基发展速度年的定基发展速度=110%150%=1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计学 动态 数列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