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及德美中高等教育现代化比较.ppt
《教育现代化及德美中高等教育现代化比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现代化及德美中高等教育现代化比较.ppt(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育现代化及德、美、中高等教教育现代化及德、美、中高等教育现代化比较育现代化比较 教育研究所教育研究所王晓阳王晓阳家庭电话:家庭电话:6278907962789079(在非典日子里,祝愿同学们身体健康!)(在非典日子里,祝愿同学们身体健康!)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作用: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作用:(一)教育在政治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一)教育在政治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1、政治社会化的功能:个人把现代政治制度的规范和价值内化的过程2、选拔和培养政治精英的功能3、培养国民的现代政治意识,促进政治整合(二)教育被看作是个人和社会的投(二)教育被看作是个人和社会的投资,投资效益高于对工业和道路设施资,
2、投资效益高于对工业和道路设施的投资的投资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6060、7070年代盛行于西方的一种年代盛行于西方的一种经济学理论;主要观点有:经济学理论;主要观点有:1 1、技能知识是一种资本、技能知识是一种资本2 2、人力资本作用大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作用大于物质资本3 3、现代经济最基本特征:人力资本增长速度、现代经济最基本特征:人力资本增长速度物质资本增长速度物质资本增长速度4 4、人力资本是劳动收入增长的根本原因、人力资本是劳动收入增长的根本原因5 5、人力资本受市场供需规律作用、人力资本受市场供需规律作用6 6、人力资本主要靠教育与培训、人力资本主要靠教育与培训(三)教育(包
3、括家庭、学校和工作(三)教育(包括家庭、学校和工作场所的广义的教育)是塑造现代人的场所的广义的教育)是塑造现代人的价值观和特征的主要工具价值观和特征的主要工具教育对人的现代化起着更为直接的作用。英格尔斯等人的研究表明,教育水平与现代性有显著的正相关。在他们的调查对象中,受教育较少的人具有现代性品质的只有13左右,而受教育较多的人具有现代性品质的却达49。这说明,教育对于人的现代化有着“直接的独立的贡献。”英格尔斯现代人的英格尔斯现代人的12个特征:个特征:1 1、现代人准备和乐于接受他未经历过的新的生活经验、新的思想、现代人准备和乐于接受他未经历过的新的生活经验、新的思想观念、新的行为方式。观
4、念、新的行为方式。2 2、准备接受社会的改革和变化。、准备接受社会的改革和变化。3 3、思路广阔,头脑开放,尊重并愿意考虑各方面的不同意见、看、思路广阔,头脑开放,尊重并愿意考虑各方面的不同意见、看法。法。4 4、注重现在与未未,守时惜时。、注重现在与未未,守时惜时。5 5、强烈的个人效能感,对人和社会的能力充满信心,办事讲求效、强烈的个人效能感,对人和社会的能力充满信心,办事讲求效率。率。6 6、计划、计划 7 7、知识、知识 8 8、可依赖感和信任感、可依赖感和信任感 9 9、重视专门技术,有愿意根据技术水平高低来领取不同报酬的心、重视专门技术,有愿意根据技术水平高低来领取不同报酬的心理基
5、础。理基础。1010、乐于让自己和他的后代选择离开传统所尊敬的职业。对教育的、乐于让自己和他的后代选择离开传统所尊敬的职业。对教育的内容和传统智慧敢于挑战。内容和传统智慧敢于挑战。1111、相互了解、尊重和自尊。、相互了解、尊重和自尊。1212、了解生产及过程。、了解生产及过程。二、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二、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1、教育传统的形成及其特质、教育传统的形成及其特质所谓所谓教育传统教育传统教育传统教育传统是指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并是指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并继承下来的教育思想、制度、内容和方法,即在继承下来的教育思想、制度、内容和方法,即在过去教育实践中形成并得以流传的具有
6、一定特色过去教育实践中形成并得以流传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教育体系。的教育体系。一个国家的教育传统有其自身的特点及其存在的一个国家的教育传统有其自身的特点及其存在的基础,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基础,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教育传统是动态的,不是静止的,它是在不断发教育传统是动态的,不是静止的,它是在不断发展的。展的。教育传统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凝固性。教育传统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凝固性。2、教育传统的现代化转化、教育传统的现代化转化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优化旧的教育传统和创的过程,就是优化旧的教育传统和创造新的教育传统的过程造新的教育传统的过程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教育现
7、代化的过程,就是教育获得和深化现代性的过程,就是教育获得和深化现代性的过程。当教育通过变革而具备了工业社会教育的过程。当教育通过变革而具备了工业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时,就表明它获得了现代性;当教育的基本特征时,就表明它获得了现代性;当教育改革使它具备了信息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时,就改革使它具备了信息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时,就表明它完成了现代性的深化。表明它完成了现代性的深化。教育传统的现代转化可以在物质、制度、观念等教育传统的现代转化可以在物质、制度、观念等多个层面上进行,但是最根本的应是教育观念的多个层面上进行,但是最根本的应是教育观念的转化转化 现代教育观念与传统教育观念的对比现代教育观念与传统
8、教育观念的对比现代教育观念现代教育观念 传统教育观念传统教育观念主动适应社会变革被动调节开放的、动态的自我封闭、墨守成规多样性单一性和统一性面向未来面向过去个性化标准化总之,教育现代化应该包括这样几个内容:总之,教育现代化应该包括这样几个内容:1 1、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2 2、教育普及化;、教育普及化;3 3、教育终身化;、教育终身化;4 4、教育多样化,包括教育发展方式的多样化和、教育多样化,包括教育发展方式的多样化和教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5 5、与教育终身化相一致的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与教育终身化相一致的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最好的表现形式是社区教育。育化,
9、最好的表现形式是社区教育。6 6、教育个体化,教育应该满足每个人个性发展、教育个体化,教育应该满足每个人个性发展及其独特的需要。及其独特的需要。教育现代化的定量指标教育现代化的定量指标 美国学者英格尔斯曾提出现代化的十项指标,其中有两美国学者英格尔斯曾提出现代化的十项指标,其中有两美国学者英格尔斯曾提出现代化的十项指标,其中有两美国学者英格尔斯曾提出现代化的十项指标,其中有两项是关于教育的,即:有文化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项是关于教育的,即:有文化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项是关于教育的,即:有文化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项是关于教育的,即:有文化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超过重超过重超过重超过80%
10、80%80%80%;青年适龄年龄组中,上大学的人数比例超过;青年适龄年龄组中,上大学的人数比例超过;青年适龄年龄组中,上大学的人数比例超过;青年适龄年龄组中,上大学的人数比例超过30%30%30%30%。目前,我国距离这两项指标都有相当大的差距。英。目前,我国距离这两项指标都有相当大的差距。英。目前,我国距离这两项指标都有相当大的差距。英。目前,我国距离这两项指标都有相当大的差距。英格尔斯提出的这两个指标,可以作为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格尔斯提出的这两个指标,可以作为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格尔斯提出的这两个指标,可以作为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格尔斯提出的这两个指标,可以作为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量化目标,或者作为参考
11、。量化目标,或者作为参考。量化目标,或者作为参考。量化目标,或者作为参考。目前,我国距离这两项指标都有相当大的差距,以受过目前,我国距离这两项指标都有相当大的差距,以受过目前,我国距离这两项指标都有相当大的差距,以受过目前,我国距离这两项指标都有相当大的差距,以受过年及年以上教育的人口计算,我国有文化的人口仅年及年以上教育的人口计算,我国有文化的人口仅年及年以上教育的人口计算,我国有文化的人口仅年及年以上教育的人口计算,我国有文化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若按受过年及年以上占总人口的,若按受过年及年以上占总人口的,若按受过年及年以上占总人口的,若按受过年及年以上教育的人口计算,则更低,仅为;我国适龄
12、教育的人口计算,则更低,仅为;我国适龄教育的人口计算,则更低,仅为;我国适龄教育的人口计算,则更低,仅为;我国适龄人口中大学生(含大专)的比例也仅有人口中大学生(含大专)的比例也仅有人口中大学生(含大专)的比例也仅有人口中大学生(含大专)的比例也仅有14141414。3、三种社会的教育特征、三种社会的教育特征教育要素教育要素农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信息社会学生缺乏广泛性与平等性建立广泛性与平等性 深化广泛性与平等性教师职业非特定性职业特定化 职业专门化经费总量不足,国家经费仅投向少数人能升入的教育机关总量增加,国家经费主要投向义务教育 总量剧增,国家经费大量投向高等教育和科研设
13、施 校舍简陋,手工制品充当教学手段校舍规范,机器产品充当教学手段 校舍完善,高科技产品充当教学手段学制家庭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完整学制尚未形成 中等教育、职业教育获得发展,完整学制得以形成 社会教育受到重视,终身教育开始建立管理体制伦理化、政治化 集中化、规范化民主化、多样化主导思想朴素的、思辨的教育学说,强调教育的政治功能理性的、科学的教育思想,强调教育的经济功能科学与人文统一的教育理论,强调教育的内在价值教育内容以统治术为核心内容以自然科学为核心内容以综合课程为发展重点基本特征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节,与社会生活脱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教育与社会劳动和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三
14、、德美中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比较三、德美中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比较(一)德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一)德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经验1、1810年威廉威廉冯冯洪堡德(洪堡德(WILHE-LM VON HUMBOLDT)创建柏林大学)创建柏林大学“教学与研究统一”原则“教学自由、学习自由”原则“为科学而生活”的办学理想2、德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另外一种大学类型工业学院(19世纪末以后的工科大学)应用性的技术学科自应用性的技术学科自应用性的技术学科自应用性的技术学科自1818世纪起在单独的学校和世纪起在单独的学校和世纪起在单独的学校和世纪起在单独的学校和多科技术学校中逐步发展起来多科技术学校中逐步发展起来
15、多科技术学校中逐步发展起来多科技术学校中逐步发展起来1919世纪中叶以后发展为工业学院;它们是:世纪中叶以后发展为工业学院;它们是:世纪中叶以后发展为工业学院;它们是:世纪中叶以后发展为工业学院;它们是:卡尔斯鲁尔(卡尔斯鲁尔(卡尔斯鲁尔(卡尔斯鲁尔(18651865)、慕尼黑()、慕尼黑()、慕尼黑()、慕尼黑(18681868)、亚琛)、亚琛)、亚琛)、亚琛(18701870)、柏林()、柏林()、柏林()、柏林(18791879)等)等)等)等1111所工业学院所工业学院所工业学院所工业学院这些学院在这些学院在这些学院在这些学院在1919世纪末发展为工科大学,可以授世纪末发展为工科大学,
16、可以授世纪末发展为工科大学,可以授世纪末发展为工科大学,可以授予博士学位,取得与传统大学同等的地位。予博士学位,取得与传统大学同等的地位。予博士学位,取得与传统大学同等的地位。予博士学位,取得与传统大学同等的地位。这些大学在这些大学在这些大学在这些大学在2020世纪世纪世纪世纪6060年代以后逐渐发展人文社年代以后逐渐发展人文社年代以后逐渐发展人文社年代以后逐渐发展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等多种学科。科经济管理等多种学科。科经济管理等多种学科。科经济管理等多种学科。3、20世纪世纪70年代创办的一种新型年代创办的一种新型大学二战后德国复兴的秘密武器大学二战后德国复兴的秘密武器自自70年代前期创办了一种
17、新型的高等学校年代前期创办了一种新型的高等学校-高等专科学校,高等专科学校,1975年达年达136所;占高校所;占高校总数总数266所的一半以上,学生数到所的一半以上,学生数到1982年年占高校学生总数的占高校学生总数的20%。4 4、德国模式对传统中世纪大学模式的突破:、德国模式对传统中世纪大学模式的突破:(1)强调科研,把科研作为大学的正式)强调科研,把科研作为大学的正式职能引入大学职能引入大学(2)以讲座(正教授)和研究所为中心)以讲座(正教授)和研究所为中心的大学体制的大学体制(3)国家投资和影响)国家投资和影响(4)社会期望大学投身国家发展)社会期望大学投身国家发展(5)与时俱进,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现代化 德美中 高等教育 比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