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第2版) 第3章 激励理论.ppt
《管理心理学(第2版) 第3章 激励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心理学(第2版) 第3章 激励理论.ppt(8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 激激 励励 理理 论论主要内容n第一节 激励概述n第二节 内容型理论n第三节 过程型理论n第四节 综合型理论n第五节 激励方法学习目标n了解激励概念及作用。n掌握内容型激励理论和过程型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激励概述一、概念二、激励过程一、概念n激励:即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也就是调动积极性的过程。n 激励的三个关键因素是:努力、组织目标和需要 努力要素是强度指标。当一个人被激励时,他会努力的工作,但是高水平的努力不一定能带来高的工作绩效,除非努力指向组织的方向。因此,指向组织目标并且和组织目标保持一致的努力是我们的追求。最后
2、激励还是一个满足需要的过程。激励的主要作用n通过激励可以把有才能的、组织所需要的人才吸引过来,使他们为该组织长期服务;n通过激励可以使已经就职的职工最充分的发挥技术和才能,变得极为积极,从而保持工作的有效性和高效率。n通过激励还可以进一步激发职工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从而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二、激励过程内部刺激内部刺激外部刺激外部刺激需要需要动机动机目标目标导向导向目目 标标行行 为为需需 要要满满 足足了解、满足了解、满足员工的需要员工的需要设置有设置有吸引力的目标吸引力的目标强强化化员员工工的行为的行为实实现现组组织织的目标的目标激励理论的类型从基本行为模式出发,管理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
3、不同的激励理论,大体可分为四类:n 内容型理论n过程型理论n行为改造型理论n综合型理论第二节 内容型理论n一、需要层次论n二、双因素理论 n三、ERG理论 n四、成就需要理论 n五、内容型激励理论的比较 一、需要层次论n1943年,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理论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的重要概念。马斯诺认为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这五种需要基本上反映了在不同文化环境中人类的共同特点。人类的基本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当某一层次需要得到相对满足,就会出现对高一层次的需要。1、五种基本需要n自我实现需要n尊重需要n社交需要n安全需要n生理需要2基本观点n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包括一些基本假定。该理论认为:
4、(1)在较高层次的需求开始激励个体从而得到充分实现以前,较低层次的需求必须首先得到满足。(2)一旦某个需求被满足,它就不会在构成动因。(3)在大多数情况下,无论何时,人们的行为要受到多种需求的影响。(4)满足较高层次的需求的方法多于满足较低层次需求的方法。3在管理中的应用n既然五个层次的需要是客观存在的,管理者的任务就在于找出相应的激励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以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实现组织目标。n一般情况下:低层次需要主要通过经济报酬来满足;高层次需要主要通过社会报酬来满足。满足不同需要的措施n生理需要:工作休息时间的安排、员工住宿设施、福利设备等。n安全需要:雇佣合同、退休
5、金制度、健康保险、意外保险等。n社交需要:利润分配制度、团体活动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等。n尊重需要:晋升制度、表彰制度、选拔进修制度、奖金制度、员工参与制度等。n自我实现需要:决策参与制度、提案制度、劳资会议等。4评价n这一理论最基本的问题是,在实践中几乎没有证据支持马斯洛的观点,没有证据表明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就自动激活高层次的需要,也没有证据能说明一旦某种需要得到满足,对这种需求的追求强度就减弱了。n马斯洛的理论对于理解激励的形成很有帮助。二、双因素理论 n这一理论是赫茨伯格和他的助手们在匹茨堡心理研究中心做出的结果。1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 n激励因素指和工作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因素,这类因素的改
6、善往往能给职工很大程度上的激励,产生工作的满意感,有助于充分、有效、持久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n保健因素指和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这类因素处理不当,会导致职工不满,严重挫伤职工积极性;反之,这一类因素处理得当,就能防止职工产生不满的情绪。由于这类因素带有预防性质,故称之为“保健因素”。2满意不满意 n传统观点:满意 不满意n赫茨伯格的新观点:激励因素 满意 没有满意 保健因素 没有不满意 不满意3在管理中的运用n双因素理论用于管理中的一项引人注目的贡献是“工作丰富化”,指试图给人激动的有趣的挑战的或是具有刺激性的工作来提高人的工作效率。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而这些性质就对应着激励因素的内涵。表
7、示所从事的工作具有激励作用,能调动人的积极性。三、ERG理论 n耶鲁大学的奥尔德弗(Clayton Alderfer)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切实际经验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需要层次论,即ERG理论。1、三种需要n生存需要n相互关系需要n成长需要三种需要的相互关系 满足-上升n 受挫-回归成长需要相互关系需要生存需要2.基本观点nERG理论的各个需要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此理论的特点表现在它对各层次需要之间的内在联系的阐述。n“需要满足”:在同一层次的需要上,当某一需要仅得到了较少的满足,一般会产生更强烈的需要,要求得到更多的满足;n“愿望加强”:较低层次需要满足得愈充分,对较
8、高层次的需要往往就会愈强烈;n“需要受挫”:较高层次需要满足的愈少,也往往会导致较低层次的需要更为强烈地突出起来。3、评价n当代大多数理论家倾向于认为这一理论优于马斯诺和赫茨伯格的理论。对经理人员来说,ERG理论提供了更为实用的激励方法,因为它提供了一种更为清晰,便于理解组织成员的行为的途径。四、成就需要理论n麦克利兰从另一侧面阐明了三类基本激励需要,他把人类的高层次的需要划分为权利、对归属或社交、以及对成就的需要。1、基本需要n对成就的需要:有成就需要的人,对胜利和成功有强烈的要求。n对权力的需要:具有较高权力欲的人对施加影响和控制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这样的人一般寻求领导者的地位,他们常常表现
9、出喜欢争辩、健谈、强有力、直率和头脑冷静,并且善于提出问题和要求。n对归属或社交的需要:具有归属和社交需要的人,通常从友爱、情谊、人际之间的社会交往中得到欢乐和满足,并总是设法避免因被某个组织或社会团体拒之门外而带来的痛苦。2、高成就需求者的特征(1)高成就需求者喜欢面对需要他本人负责解决的问题的挑战。(2)高成就需求者倾向于承担中等程度的风险。(3)高成就需求者希望得到对他们工作业绩的具体反馈。3、培养高成就需求(1)个体应努力获得有关自己工作情况的反馈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将提高自己获得成功的信心,从而追求成功的欲望将近一步加强(2)个体应该选择一种获得成功的模式,例如模仿杰出人物的做法。(3
10、)个体应当寻求改变自己的形象,把自己设想为某一个追求成功和刺激性挑战的人。(4)个体要根据现实情况审时度势,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避免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4、评价n成就需要理论尚不能完全说明人们为什么有成就愿望,这是该理论的最大不足。n大多数关于这一理论的研究,均把重点放在鉴别和试图发展成就愿望上。n但是另一方面,成就需求激励理论在帮助我们理解高成就需求者的特征以及管理者如何提高下属的成就愿望方面是非常有用的。五、内容型激励理论的比较自我实现尊重爱与归属安全生理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成长相互关系生存成就权力归属内容型激励理论的相同点1以需要为核心。2把需要进行分类。3强调了高层次的需要。4强调了人在工
11、作中的积极性。内容型激励理论的不同点:1、需要的类型2、研究的出发点3、需要的特点4、需要层次的发展变化 第三节 过程型理论一、期望理论二、公平理论三、目标设置理论四、强化理论一、期望理论n工作激励的期望理论源自卢因和托尔曼所提出的认知观点及古典经济理论的效用概念。然而,第一个使这一理论系统化和模式化的是佛隆,他在批评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的基础上,于1964年首先提出这一理论。期望理论假定n个体是有思想、有理性的人。对于他们生活和事业的发展,他们有既定的信仰和基本的预测。因此,在分析激励雇员的因素时,必须考察人们希望从组织中获得什么以及他们认为他们如何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期望理论的基本点(1)
12、个人如果有了特定目标,为了预定目标的实现,必须采取某种行动;(2)个人在最终采取某种行动之前,还会对各种可能采取的行动加以比较、权衡,并最后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最有可能达到预期目标的行为方案。1佛隆的期望模式n激励水平=效价(V)*期望值(E)n效价:指的是个人对自己所要采取的行动将会达到的某一成果或目标的偏爱程度,也可理解为个体对某一预期成果或目标的重视程度和评价高低,是个体对这一成果或目标之有用性的主观估计。n期望:指的是某一特定行动将会导致预期成果(或目标)的概率。也即个人据其经验对自己所采取的行动将会导致某种预期的成果之可能性的主观估计。n期望是一种概率,其数值范围0E1。与效价概念相类似
13、,当E=0时,无动力可言;当E0时,有一定的动力,当E=1时,个人认为有完全成功的把握,动力最大。2基本观点人将在以下条件下做出努力:(1)努力工作导致良好的绩效;(2)好的绩效导致报酬(奖励);(3)报酬(奖励)满足一项重要需要;(4)需要的满足强度足以使人认为努力是值得的;(5)主观可能性很高,足以获得报酬;(6)如果获得报酬的可能性很低,那么,报酬就应该很高;n一般来说,以上六条件同时具备才能产生被激发的行为。4在管理中的运用n通过期望理论,我们可以看到努力与绩效的关系、绩效与奖励的关系以及奖励和个人目标之间的关系。管理者在理念上必须重视这三个关系的协调。n在具体操作中管理者可以做到:(
14、1)管理者可以引导下级自觉地评价自己努力的结果(绩效)和自己的绩效的结果(报酬);(2)管理者可以通过指点、指导和参加各种技术培训的办法,提高下级的期望值;(3)管理者可以人为的制造氛围,使下级对某一项需要的强烈程度得到提高;(4)管理者必须使报酬与组织所明确的行为相联系;(5)管理人员应重视使组织的特定报酬同职工的愿望相符合。5评价n期望模式有助于管理者理解和分析员工们的激励状况,并认识到有关的变因。同时此理论也深受组织行为学家的欢迎,这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一理论能够被实践经验验证,这一理论清楚地说明了个体受到激励的原因。二、公平理论n作为公平理论,其代表人物是亚当斯。n公平理论描述了这样的一
15、种常见的现象:职工们对自己是否受到公平合理的对待十分的敏感。个人在组织中更加注意的不是他所获得报酬的绝对值,而是与别人相比较的相对值。大多数人往往喜欢不断地在他的生活中和他人进行比较,并对公平与否程度做出判断。n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作动机激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比较、做出判断,并据以指导行动的过程。1公平模式n公平理论认为当人们把自己的报酬和投入之比与其他人的报酬和投入之比相比较时,如果两者之间存在差距,他们将因此受到激励(或刺激)而多做或少做工作。n即:Op/Ip:Oo/Io nOp:表示个人对自己所获奖酬的感觉。nOo:表示个人对他人所获奖酬的感觉。nIp:表示个人对自己所作贡献
16、的感觉。nIo:表示个人对他人所作贡献的感觉。感到不公平的原因:(1)人们没有运用统一的度量衡去做比较;(2)人们在心理上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过低估计别人的工作绩效,过高估计别人工资收入的倾向;(3)比较的结果受主体当时情绪的影响。减轻不公平感的措施(1)改变自己的投入;(2)改变自己的报酬;(3)改变自我认识;(4)改变对其他人的看法;(5)选择另一个不同的比较对象;(6)离开工作场所。工资报酬方面的不公平感对员工劳动态度的影响(1)在计时工资制下,当员工感到报酬过高时,他会以提高质量,改进质量,即增加自己对工作的“付出”,来消除不公平感;当感到报酬过低时,就会降低产量、质量以减少“付出”,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心理学第2版 第3章 激励理论 管理心理学 激励 理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