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docx
《初中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初中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初中中考数学必考学问点总结1 圆的定理: 1不在同始终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2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推论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推论2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4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5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6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7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8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
2、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9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0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假如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中考数学学问点复习口诀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同号相加一边倒;异号相加“大”减“小”, 符号跟着大的跑;肯定值相等“零”正好。 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法则不能忘,只求系数和,字母、指数不变样。 去、添括号法则 去括号、添括号,关键看符号, 括号前面是正号,去、添括号不变号, 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添括号都变号。 一元一次方程 已知未知要分别,分别方法就是移,加减移
3、项要变号,乘除移了要颠倒。 平方差公式 平方差公式有两项,符号相反切记牢,首加尾乘首减尾,莫与完全公式相混淆。 完全平方公式 完全平方有三项,首尾符号是同乡,首平方、尾平方,首尾二倍放中心; 首尾括号带平方,尾项符号随中心。 因式分解 一提(公因式)二套(公式)三分组,细看几项不离谱, 两项只用平方差,三项十字相乘法,阵法娴熟不马虎, 四项认真看清晰,若有三个平方数(项), 就用一三来分组,否则二二去分组, 五项、六项更多项,二三、三三试分组, 以上若都行不通,拆项、添项看清晰。 单项式运算 加、减、乘、除、乘(开)方,三级运算分得清, 系数进展同级(运)算,指数运算降级(进)行。 一元一次不
4、等式解题步骤 去分母、去括号,移项时候要变号,同类项合并好,再把系数来除掉, 两边除(以)负数时,不等号改向别忘了。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大大取较大,小小取较小,小大、大小取中间,大小、小大无处找。 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一次肯定值不等式的解集 大(鱼)于(吃)取两边,小(鱼)于(吃)取中间。 分式混合运算法则 分式四则运算,挨次乘除加减,乘除同级运算,除法符号须变(乘); 乘法进展化简,因式分解在先,分子分母相约,然后再行运算; 加减分母需同,分母化积关键;找出最简公分母,通分不是很难; 变号必需两处,结果要求最简。 中考数学学问点归纳:平面直角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 1、平面直角坐标系
5、在平面内画两条相互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就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其中,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铅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两轴的交点O(即公共的原点)叫做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建立了直角坐标系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为了便于描述坐标平面内点的位置,把坐标平面被x轴和y轴分割而成的四个局部,分别叫做第一象限、其次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留意:x轴和y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2、点的坐标的概念 点的坐标用(a,b)表示,其挨次是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中间有“,”分开,横、纵坐标的位置不能颠倒。平面内点的坐标是有序实数对,当时,(a,b)和(b,a)是两个不
6、同点的坐标。 初中中考数学必考学问点总结2 函数 位置确实定与平面直角坐标系 位置确实定 坐标变换 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特征 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坐标的符号与点的象限位置 对称问题:P(x,y)Q(x,- y)关于x轴对称P(x,y)Q(- x,y)关于y轴对称P(x,y)Q(- x,-y)关于原点对称 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函数的定义 函数自变量、因变量的取值范围(使式子有意义的条件、图象法) 56、函数的图象:变量的变化趋势描述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 一次函数的定义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一次函数的图象:直线,画法 一次函数的性质(增减性) 一次函数y=kx+b(k0)中k、b符号与图象位置 待
7、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一设二列三解四回) 一次函数的平移问题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图象法) 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1)一次函数与方程综合(2)一次函数与其它函数综合(3)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的综合(4)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 初中中考数学必考学问点总结3 一、目标与要求 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有关概念,一般式ax2+bx+c=0(a0)及其派生的概念,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决一些简洁题目。 2.把握通过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把握依据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的方法,应用娴熟把握以上学问解决问题。 二、重点
8、1.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它有关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并用这些概念解决问题。 2.判定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根; 3.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4.运用开平方法解形如(x+m)2=n(n0)的方程,领悟降次转化的数学思想。 5.利用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解决这个问题. 三、难点 1.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解题。 2.通过提出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再由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迁移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3.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的争论。 4.通过依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形如x2=n,学问迁移到依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形如(x+m)2=n(n0)的方程。
9、5.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方程解与实际问题解的区分。 6.由实际问题列出的一元二次方程解出根后还要考虑这些根是否确定是实际问题的根。 7.学问框架 四、学问点、概念总结 1.一元二次方程: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有四个特点: (1)含有一个未知数; (2)且未知数次数最高次数是2; (3)是整式方程。要推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先看它是否为整式方程,若是,再对它进展整理。假如能整理为 ax2+bx+c=0(a0)的形式,则这个方程就为一元二次方程。 (4)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
10、2+bx+c=0时,应满意(a0) 3.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ax2+bx+c=0(a0)。 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化成ax2+bx+c=0(a0)后,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初中中考数学必考学问点总结4 圆与弧的公式: 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 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 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 内公切线长=d-(R-r)外公切线长=d-(R+r) 两圆外离dR+r两圆外切d=R+r两圆相交R-rr)两圆内切d=R-
11、r(Rr)两圆内含dr) 定理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定理把圆分成n(n3):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 定理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假如在一个顶点四周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n-2)(k-2)=4 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 因式分解公式: 公式:a3+b3+c3-3abc=(a+b+c)(a2+b2+c2-ab-bc-ca) 平方差公式:a平方-b平方=(a+b)(a-b) 完全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中考 数学 必考 知识点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