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篇.doc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篇.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阅历,初步熟悉钟面,会认读整时、半点。 2、在详细情境中,培育学生珍惜时间的观念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育学生初步的观看分析力量,体验与他人合作沟通的乐趣。 教学重点: 依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力量。 教学难点: 初步熟悉钟面,会认读整时、半时。 教具预备: 钟模型、多媒体课件。 一、猜谜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爱猜谜语吗?教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想猜吗? “滴哒滴哒,滴哒滴哒,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能告知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能告知我谜底是什么吗? 生:钟表 答对了。这
2、节课我们就共同来“熟悉钟表”(板书课题) 师:今日教师请来了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小明,和大家一样,也上一年级了。他今日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大家,大家愿不情愿帮忙他呢? 1、播放课件,提出问题。 2、我们看看这个方法行不行呢,连续看课件。 有了这个钟表,小明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这节课就来了解一下“小明的一天”。 二、合作沟通,总结阅历 1、熟悉钟面 师: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钟表,那么钟面上有什么呢?请大家仔细观看手中的学具钟面,说一说你发觉了什么。 师小结:小教师们懂得真不少,有的不仅会看钟面上的时间,还知道钟面上(出示钟面实物图)有12个数,有3根指针,又短又粗的一根叫时针,长一些的这
3、根叫分针,最长的这根叫秒针。 (过渡:我们熟悉了时针和分针,你知道这些表的时间吗?) 2、观看情境图,沟通阅历 (1)。认读整时、半点 屏幕出示“小明的一天”的生活情境。 师:这是小明一天的生活安排,请小朋友们试着在小组里说一说小明什么时间在做什么,你是怎样看钟面上的时间的? 师:谁来介绍小明在一天都做了些什么? 师:介绍得真清晰。教师告知你,几点也可以说成几时,例如6点起床,可以说成6时起床。 (2)。总结阅历,进一步加强对整时、半点的熟悉。 师:小朋友们知道小明在一天里都做了些什么,那你能给小明活动的这6个时间分分类吗?针对学生的答复进展评价和鼓舞。 师:按整时和半时来分,可以分成两类,6
4、时、8时、12时、下午4时是整时,7时半、8时半是半点。你们是怎样认读整时和半点的呢?利用自己的钟表模型,小组内沟通一下看法。沟通时要留意听别人是怎么说的,假如有不同意见,要等同学说完后再提出来。 师:由此可以发觉整时和半点有什么不同? 师小结:整时分针总是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半点时分针总指向6,比方说7时半,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7和8的中间 (3)良好作息时间的教育。 师:通过小明的一天,你对他有了哪些方面的了解?师小结:小明是一个有良好生活作息习惯的好孩子,盼望同学们也像小明那样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4)用两种方法表示时间 (过渡: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表) 1.熟悉
5、电子钟。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电子表。 学习同一时间用钟表和电子表怎么表示。师板演7时,7:00,学生板演8时、3时、6时用电子表表示 小结:小圆点后面是两个零,前面是几就是几时。 7时和7:00是一个时刻的两种写法,它们是一对好朋友。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找朋友的嬉戏好不好? 2、完成书上97页第2题连一连。 三、应用新知,拓展练习 1、认一认。播放课件 让学生独立说一说第97页“练一练”第1题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时间干什么。(用两种方法表示,并说出几时在干什么。) 2、拨一拨。 (1)让学生利用手中的钟表模型拨出以下时刻:一名学生在讲台上拨,其余学生在下面拨。 1时 9时半 3时 11时半 5时半
6、3、动脑筋。(过一小时是几时)播放课件 先让学生理解题,“过一小时是几时,就是用现在的时间+1。 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今日回家后,同学们也像小明一样,在爸爸妈妈的帮忙下,给自己制定一份合理作息时间表。 板书设计: 小明的一天 时针 短 分针指着12,时针指几读几时。 分针 长 分针指着6,时针刚过几就读几时半。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对“1”进展熟悉,并且从1引申到2、3、4的学习. 2.进一步体会数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3.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 教学重点 1.熟悉1、2、3、4体会数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2.了解1、2、3、4代
7、表什么. 教学难点 了解1、2、3、4代表什么. 教具预备 课件、补充资料“结绳计数”,学生每人一张数字卡片,教师1-10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你们知道古代人是怎么数数的吗?(演示课件:结绳计数) 2.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帮忙他吗? (点评:以结绳计数的故事引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知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活动(二) 1.今日教师带大家到一座漂亮的小山村去旅游(板书“1”),你们想去吗?乡村的早晨特别美,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点评: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1”的概念.) 2.(演示课件:漂亮的山村)请你们认真观看,1可以表示什么?(小组争论) 3.集体沟通:
8、学生可能说:一条狗、一棵树、一艘船、一间房、一个小孩、一座山、一个太阳、一户人家、一棵草、一个萝卜、一筐萝卜、一条小路、一条河、一群鸟 4.平常,你还在什么时候会说到或用到“1”? (点评:发散思维.联系生活实际学习.) 5、谁能总结一下,“1”都可以表示什么? (1即可以表示个体,又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集合,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 活动(三) 在生活中,我们还常常用到2、3、4等数字,这些又可以表示什么呢? (点评:由“1”的学习,引申到2、3、4的学习,学生借助已知的方法自主学习.) 活动(四) 1.建小足球队:学校的操场多宽阔啊,你们想不想去活动活动?我们就来组建一支
9、小足球队. 2.你们看,教师这里有许多的数字,(数字朝下)谁情愿参与足球队,请你抽取一张数字纸片,把它贴在胸前.(10个同学贴好数字,按上台挨次站成一排) 3.同学们,台上有几名运发动?他们衣服上的数表示什么? 4.假如让他们排成一队,可以怎么排?(学生争论) 方法一: 1、2、3、4、5、6、7、8、9、10 方法二: 1、3、5、7、9、2、4、6、8、10 方法三: 10、9、8、7、6、5、4、3、2、1 (学生说出其中一种,台上小队员排队) 5.教师扮演记者采访:请问,你是几号运发动?你排在第几个? 6.请同学扮演小记者,向运发动提问. 7.除了这种方法,你还有别的方法帮他们排队吗?
10、 (10人一组活动:把自己座位里的数字贴在胸前,然后大家争论可以怎样排队,站成一队) 8.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是怎么排队的?其它小组可以当小记者提问. (点评:组建小足球队,调动学生参加的意识与活力.在教师示范性的采访后,学生在仿照提问中,感知序数.) 活动五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你准备向谁学习他的什么优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篇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45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1的物体,熟悉110的数;理解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分; 2、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展沟通。 3、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11、教学重点】正确数出数量是1的物体 【教学难点】理解基数、序数联系和区分。 【教具预备】课件、1-10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活动一:猜一猜 活动目标:通过猜一猜活动,激发兴趣,活泼思维。 活动过程: 1.小朋友们喜爱小动物吗?今日有一位小动物要和我们一块儿学习,你猜它是谁? 2.究竟是哪一种动物呢?它有两只长耳朵四条腿,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得意。(电脑出示:小白兔) 3.得意的小白兔给我们带来一幅漂亮的图画:(略) 设计意图:依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教学首先从创设“猜猜看它是什么动物”这一好玩的情境动身,激发学生的探究_,使学生行为产生强大的内张力,并以昂扬的心情投入学习 活动二:夸夸漂
12、亮的家园 活动目标:经受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熟悉1-10的数;能正确数出数量是1的物体,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通过夸夸漂亮的家园活动,启迪才智,拓宽思路,培育观看力量,丰富想象力量。 活动过程: 1.(指着画面)这真是-个漂亮的家园,生活在这样的家园里,小白兔肯定感到很欢乐。同学们认真观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2.谁能说出图上哪些东西的个数是“1”?(生自由说) 3.师小结:刚刚小朋友们说了许多的个数是“1”的事物,都可以用“1”来表示。(电脑出示“1”)“1”的威力可真大,它可以表示单个的一个萝卜;可以表示由很多个萝卜组成的一筐萝卜;还可以表示一座高山,一颗小草等。 (电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一年级 上册 数学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