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案范文5篇.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中物理教案范文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教案范文5篇.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初中物理教案范文5篇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熟悉滑轮,知道滑轮的作用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2、培育学生的试验力量和分析综合力量。 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只有把握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二、教学预备 分组试验材料:滑轮二个、铁架台、细绳、钩码、测力计。 演示材料:同分组材料一套。大滑轮一个、粗麻绳二根(组装动滑轮、拔河用)。挂图或幻灯片三张(旗杆上定滑轮图;吊车上定滑轮、动滑轮图;滑轮组示意图)。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谈话:你知道旗杆上有个什么装置,能帮我们比拟简单地把旗子升上去?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熟悉滑轮的构造及种类 (1
2、)讲解: 安装在旗杆顶上的这种边缘有槽,能围绕轴转动的轮子叫滑轮。 (出示滑轮、讲解) 滑轮也是一种简洁机械。(板书课题) 滑轮有二种,(出示滑轮组示意图)固定在支架上的滑轮叫定滑轮。 不固定被套在槽里的绳子拉着,与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2)提问,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滑轮? 2、指导学生熟悉定滑轮的作用 (1)争论:你认为旗杆顶上的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2)试验1(定滑轮不省力)。 演示介绍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学生分组试验(绳子两端各挂钩码) 学生装汇报试验结果。(绳子两端各挂1个钩码,保持平衡) 争论:说明什么?(说明不省力,也不费劲) (3)争论 谈话:既然定滑轮没有省力的作用
3、,那么高高的旗杆顶上安装它必定会有其它作用,你知道什么?(分组争论 后汇报)向下用力,旗子向上升。工作便利。 (4)教师小结: 通过以上的试验和争论,我们知道定滑轮虽然没有省力的作用,但它可以必变用力的方向,使工作便利。 3、指导学生熟悉动滑轮的作用 (1)争论:动滑轮有什么作用?(教师盼望学生能提出动滑轮工作不便利,动滑轮能省力。) (2)演示试验(嬉戏:拔河)。 (在墙上固定绳子的一端,组装动滑轮让一名弱小同学,利用动滑轮作用与一名有力同学拔河,弱小同学胜。) (去掉动滑轮装置拔河弱小同学败) 嬉戏后教师质疑:这是为什么呢? (3)试验2(动滑轮省力)。 分组测量提起一个钩码和一个滑轮时所
4、用的力。 测量后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记录下来。 分组试验。(要求学生独立组装独立操作。) 汇报试验结果,教师板书记录下来。 争论:通过以上讨论你认为动滑轮有哪些作用?(动滑轮有省力的作用) 4、指导学生熟悉滑轮组的作用 (1)通过以上讨论我们知道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填出课本P48结论)。 (2)争论:定滑轮、动滑轮各有什么优点?各有什么缺点? 怎样使用才能把两种滑轮的优点结合起来既省力又便利? (3)分组试验:学生独立组装滑轮组试验。 (用钩码试验时教师 要留意动滑 (4)教师小结:把定滑轮及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的装置叫滑轮组。滑轮组就可以发挥定滑轮和动滑轮各自的优点。 (学生填写P49结论)
5、 (三)稳固 提问:吊车上都用了哪种滑轮?它有什么作用?(出示吊车图) (四)布置作业 观看你的四周哪些地方应用了滑轮? 初中物理教案范文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简洁电路在生活中的运用实例、 2、会依据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简洁电路的构造、 3、通过简洁电路的设计和线路连接,熬炼学生的思维力量,培育学生的动手力量和科学素养、 二、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简洁电路设计的思路和详细方法,设计电路是难点,试验中的难点是如何正确地连接电路。 三、教学方法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争论和沟通生活中采纳简洁电路的实例、 四、教学仪器 天鹅城堡电路模型 学生试验电路元件(包括两节电池、两个单刀开关、一个灯
6、泡和灯座、一个蜂鸣器、六根导线) 五、教学程序设计 1、引入 迪斯尼城堡大家都听说过吧?!它的原型取自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新天鹅城堡,这是新天鹅城堡的模型。这么浩大的建筑,要看管起来相当困难,为此,我们今日就来为新天鹅城堡设计一个报警系统。 2、主要内容:报警电路设计和学生连接试验电路图 例题:设计报警电路 闭合报警系统的开关S时,指示灯亮,报警铃不响;当不速之客进入大门时,报警铃响。 以天鹅城堡报警电路为例,介绍简洁电路设计的步骤分为五步:第一步是分析需要哪些电路元件;其次步是分析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第三步是推断开关和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第四步是画出电路图,再连接电路图;第五步是对比检查
7、。 在学生画出电路图后,对电路图中存在的问题进展分析,以对称性和对应性为原则,对学生电路图进展优选和评价。还应对例题的设计思路重新梳理,弥补学生设计电路时思维和熟悉上的缺乏。 在学生试验前,应先强调试验中需要留意的问题:这是一个蜂鸣器,红色导线这端是正极;连线的过程中开关要始终处于断开状态;接线时,先摆位,再顺次连接;若遇到并联时,先连接其中一条支路;要试触。 在学生试验中应准时发觉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展指导,可以让已完成试验的同学去帮忙试验未完成的同学完成试验,使学生课堂上的时间能够充分利用。 3、课堂练习:安全带未系提示电路 45秒的公益广告Heaven can wait, belt up!
8、叙述了安全带的重要作用,因此,安全带未系提示电路具有保障生命安全的重要作用,不容无视! 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行驶时,驾驶员必需使用安全带,安全带未系提示功能电路的原理是:司机坐在座位上,相当于闭合开关S; 系好安全带,相当于闭合开关S1; 当司机坐上座位,若未系好安全带,指示灯亮;若系好安全带,指示灯熄灭。请依据以上要求画出电路图。 六、小结 对课堂中学到的学问和学生试验中存在的问题进展小结。 七、思索题: 车门未关提示电路 汽车仪表盘上都有一指示灯,用它提示司机车门是否关好.四个车门中只要一个车门没有关好,该指示灯就会发光,请设计电路图。 初中物理教案范文3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
9、当导体中有快速变化的电流时,四周空间会有电磁波向外传播,借助于电磁波可以传输信号。 2.使学生知道电磁波的频率、波长的初步概念,能记住波长和频率的关系,能记住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二)教具 粗棉绳一根(用5根粗棉线搓在一起构成)、金属锉刀一把、电池、导线、半导体收音机一台、画有收音机刻度板的小黑板。 课前要求有条件的学生自带一个小半导体收音机。 (三)教学过程 1.电磁波 用类此推理的方法,由机械波引出电磁波。 我们把导体中快速变化的电流在四周空间产生的波叫做电磁波(板书)。 无线电通信正是利用电磁波来传输信号的。 2.电磁波的频率 就水面波来说,振源(木杆)每上下振动一次,水面上就消
10、失一个波峰(凸起局部)和一个波谷(凹下局部)。在1秒钟内木杆振动的次数越多(即振动越快),水面上消失的波峰(或波谷)数也越多。 我们再观看一下绳上形成的波。 演示用手捏住竖直下垂绳子的上端,沿水平向左右先后做快慢不同的振动,可以看到,当振动较快时,从绳子上端每秒钟消失的波峰(或波谷)数较多;当振动较慢时,从绳子上端每秒钟消失的波峰(或波谷)数较少。 在以上状况下(指水波和绳上形成的波),1秒内消失的波峰(或波谷)数,叫做频率。它的单位名称叫赫兹(Hz),简称赫,常用频率单位还有千赫(kHz)和兆赫(mHz)。 1千赫=103赫 1兆赫=106赫 跟水波和绳上形成的波类似,电磁波也有自己的频率,
11、电磁波的频率由电路中每秒电流变化的次数(或说每秒种电流振荡的次数)打算。 3.电磁波的波长 像前面那样,再做一次用绳子形成波的演示,让学生认真观看:当转变振动的快慢时,不但波的频率发生转变,而且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也不一样。 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的距离,叫做波长。 由上面的演示还可看出,手捏住绳第一次振动消失一个波峰,其次次振动又消失一个波峰,而此时第一个波峰已向下传播了一段距离,这个距离恰好是一个波长。因此,也可以说波长等于每振动一次波峰沿波的传播方向传播的距离。波长的单位是米。 电磁波也有自己的波长,电磁波的波长表示电磁波每振动(或说振荡)一次传播的距离。 4.波长、频率、波速
12、三者间的关系 波速表示波传播的快慢,由教材上水波在1秒内传播的波形图可以知道: 波速=波长频率 对电磁波来说,同样有 波速=波长频率 电磁波的波速和光速一样,在空气或真空中每秒传播的距离约30万千米,记为3108米/秒。在空气或真空中,各种频率的电磁波的波速是一样的,所以,频率越高的电磁波,它的波长就越短。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电磁波(无线电波)波段划分表。 5.布置作业 课外观看一台多波段收音机的选台指示盘,留意看各波段都在哪些频率范围和波长范围?把对应的波长和频率相乘,看看是不是等于光速? (四)设想、体会 电磁波一节的教案,以演示为根底,有意识地突出振动和波的形成的关系。通过观看分析水波
13、和绳上形成的波,让学生初步了解波的频率和波长的物理意义,再运用类比方法引出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以及波速、波长、频率三者间的关系,并留意引导学生初步建立在空气或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与光速一样的观念。 初中物理教案范文4 三维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了解光信号和电信号的转换过程; (2)了解电视信号的录制、放射和接收过程; (3)了解雷达的定位原理。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的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电磁波在信息社会的作用。 教 学难点:电磁波在信息社会的作用。 1、电视和雷达 (1)电视 电视的历史: 1927年,美国人研制出最早的电视机。1928年,美国通用公司生产出第一台电视机。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物理教案 范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