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案范文5篇.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中地理教案范文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教案范文5篇.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初中地理教案范文5篇 教学目的: 学问目标: 使学生把握地球自转的含义、方向和周期,理解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 使学生把握地球公转的含义、方向和周期,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拟分析二分二至时太阳照耀状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特点。 力量目标: 使学生学会用地球仪和光源演示地球的自转; 使学生初步学会画一幅简洁的地球公转示意图。 德育目标: 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的,地球上很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运动有关,从而对学生进展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教育,培育学生喜爱科学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根本特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2、教学难点: 地球上的季节变化。 教具: 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小型地球仪(学生可自带)、手电筒(学生可自带)、自制课件等。 教学方法: 自学法、讲授法、演示法、读图法、问答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阅读:学生一起朗读阅读材料是天转还是地转,引入本课内容。 演示:教师用教具演示“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同步)”,请学生观看。 自学:学生自学本课数分钟。 二、讲授新课 投影:地球自转动画 提问:地球自转的含义、方向和周期。 投影:从不同角度观看地球自转 提问:假定地球不自转,太阳照在地球外表上,会消失什么现象? 演示:要求学生利用自带地球仪、手电筒、演示地球自转,并观看地球外表不同地点
3、昼夜交替的状况。 提问: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0页中“畅畅和姨妈的问候”并思索产生时间差异的缘由的初步印象。 叙述:教师利用地球仪和光源演示出昼夜两半球的范围,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使地球不同地区产生了时刻差异。 提问:地球公转的含义、方向、周期。 投影:从地球公转姿势动画得出地球公转及其重要特征 投影:通过动画和图片讲解地轴和地球公转轨道面的交角 投影:通过地球公转动画、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太阳直射动画及太阳直射点移动动画,讲解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移动,利用表格引导学生观看和思索。 填写二分二至日 太阳直射点纬度 南北半球获得光热状况 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提问
4、:第12页活动2(通过动画讲解)。 归纳由于地球公转,地球上所承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随季节有规律变化形成四季。 投影:地球的五带图 提问: 五带的名称和范围; 各带内承受太阳照耀状况和气候最明显特征; 我国大局部陆地位于五带中哪一带。 小结学生小结本课所学内容。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点评:该教案工程齐全,教学目的明确,教学过程清晰,板书干净,教学环节清晰,提问恰当,教师示范性强。教学过程略显简洁。 初中地理教案范文2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多方面培育学生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的力量,使学生领悟把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明确把握地图学问和技能,也是今后建立祖国所应具备的文化
5、素养之一。 学问和力量 1.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以及等高线等根底学问。 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识别方向。 3.初步学会在各种地形图上推断地势凹凸起伏状况,以备将来能用在生活和生产上。 4.在地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 5.用比例尺量算距离,在地图上识别方向、填绘常用图例和注记。 6.在各种地图上,学会推断地势起伏凹凸的方法,提高读图分析力量。 7.能够使用目的(如旅游)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 8.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重点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
6、线段比例尺。 2.经纬网地图上区分方向。 3.用海拔计算地面高度。 4.等高线稠稀与坡度徒缓。 5.分层设色地形图。 教学难点 1.比例尺大小的判别以及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2.在经纬网地图上区分方向。 3.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各种地表形态。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地图的根本要素比例尺和方向,但是,要和地图“对话”,猎取我们所需的信息,这是不够的,还必需熟悉和熟识地图的“语言”图例。 板书 地图的根本因素图例 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 什么是图例? 指导阅读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3图1.22中有关图例的文字说明,以及课本P14第3自然段,使学生知道图例是指: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
7、物的符号,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文字和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数字,又称注记。 组织活动 1.让学生看课本P14图1.24“一些常用图例”,自己想方法尽快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 2.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相互沟通记忆的好方法。教师赐予指导启发,如点状的符号有哪些?分别表示什么地理事物?线状的呢?面状的呢?等等。 3.教师可用电脑逐个展现各种图例,让学生识别,也可用课前预备的“图例卡片”,进展“找朋友”或“对号入座”等嬉戏。 4.组织学生进展绘制自己居住房间平面图的竞赛,看谁画的又符合实际又美观,图上要有比例尺、方向以及自己设计的图例等要素。 评价点拨 展现若干学生绘制的平面图,点拨评价后说明记住图例当然很
8、好,但地图一般都附有图例,所以也不需去死记硬背,关键是要把握识图的方法和步骤。结合绘图中的问题,强调在绘图和填图时,图例要标准精确,特殊是注记,应当字体清楚匀正,大小适宜,排列应“横写自左向右,竖写自上而下”,点状事物不离点,线状事物也是线,面状事物不出面。 小结过渡 同学们,比例尺、方向、图例是地图的三个根本要素,只有娴熟把握了这些阅读地图的根底学问和根本技能,才能很好地与地图“对话”,从地图上猎取信息。 板书 二、从地图上猎取信息 提出问题 1.当前人们的哪些社会活动会用到地图,各需要什么样的地图? 2.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展,你是否知道人们除了 利用地图之外,还有哪些方法、手段,能够更加
9、快速和精确地获得有关地表环境状况的信息? 争论沟通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9第1和第3自然段以及阅读材料“地图家族一览”,以学习小组争论沟通,列举说明。 评价点拨 教师依据学生发言状况评价后小结点拨。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地图,如气候分布图、农作物分布图、工业区或工业城市分布图、铁路、大路分布图、旅游景点分布图、商业中心分布图、政区图、军事地图等。 依据地图的内容,通常可以划分为一般地图和专题地图两类。一般地图是反映自然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地图,概括程度高,多为小比例尺地图。专题地图则是依据特地用途着重反映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地图。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特殊是计算机在地图绘制中的广
10、泛应用,消失了很多新型的地图,地图家族中新贵族不断涌现,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使传奇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变成了现实,人们能够更快、更精确地传输和猎取地理信息,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 依据目的和需要,选择和使用地图,查找和获得所需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好习惯。特殊是地理课的学习过程中更是离不开地图,正如人们说的那样:“地图是地理的眼睛”,如何才能充分利用地图学好地理呢? 争论引导 教师组织学生争论沟通地图在自己学习地理过程中的体会后进一步引导: 1.运用地图的方法上课时要做到左图右书,图文结合,养成读图、用图的好习惯。 2.运用地图的步骤: 看和指在图上找到所学地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地理 教案 范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