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的教案15篇.docx





《初中生物的教案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的教案15篇.docx(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初中生物的教案15篇初中生物的教案1 教学目标: 1、 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 举出例子并初步培育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难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构造和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教学过程: 导入:先比拟仙人掌和一般植物的不同,分析为什么仙人掌的叶子退化成刺,得出结论是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同时学生分析刺猬、变色龙、竹节虫,得出除了环境影响生物之外,生物本身也能适应环境。 除了环境影响生物之外,生物本身也能适应环境。 分析书本P19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生物的形态构造或生活方式的特点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观看兔子和猫的双眼在头部
2、的位置,你能发觉什么问题? 从而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生物为了适应不同环境其形态构造都有所转变。 生物除了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环境。 过渡问题:那是否生物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呢?生物本身对环境有没有影响?学生举出例子,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植物对环境的影响,动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鼠妇疏松土壤,柳、杉树能汲取空气中的有害成分,帮忙净化空气,人类大量得排解废气、废水使环境受到污染) 讲解试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1。提出问题: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2。作出假设:_地,草地,茂盛的灌丛的空气湿度不一样。 3。制定规划:学校内测量_地,草地和茂盛的灌丛中的湿度。(_地指什么?灌丛指什么?) 4。填写P7空
3、气湿度记录表。并画出曲线图。 5。留意:假如_地或草地上有小水洼,测量湿度时,能把干湿计放在水洼边吗?测量灌丛的湿度时,能把干湿计放在地上吗? 初中生物的教案2 教学目标:描述细胞分裂的根本过程;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说出细胞分裂与生物生长的关系。关注细胞的讨论在防治癌症等方面的价值。 教学重点与难点: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描述细胞分裂的根本过程。 学习内容: 一、导入新课先复习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再从练习题中导入:一个小小的受精卵假如变成像我们这么大的人?从一粒种子到一颗大树,小鱼到大鱼,小宝宝到成人,主要是我们身内的细胞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从练习题中思索问题,思
4、索细胞在我们的身体变化中发生的变化。 二、讲授新课 (细胞的生长) (细胞的分裂) (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 1、细胞生长细胞体积的增大 2、细胞分裂细胞数目的增多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细胞的生长:新长出的细胞体积都很小,通过不断从四周环境中汲取养分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渐渐增大,但细胞不能无限制地增大,一局部细胞长到肯定大小,就会进展分裂。 细胞的分裂过程(示意图) 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终,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心,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
5、个细胞。 在没有示意图的状况下再让学生复述细胞分裂的过程。 在细胞核里面有染色体,染色体的变化是怎样的?举出果蝇的例子:原本8条,分裂成4条,再2条? 那怎样才能使分裂后的染色体数量与分裂前一样?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数量上先加倍,再进展分裂,从而保证它分裂后的数量与分裂前一样。 像人的染色体是46条,加倍后是92条,细胞的染色体在分裂时两个细胞的染色体数量是平均安排的,就是一个细胞有几条? 得出的结果是: 1 、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一样。 2 、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一样。 结论: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细胞在生长。细胞不会无限地生长,生长到肯定的程度就分裂
6、。 学生依据教师的提示说出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步骤。 不是,这样分裂后的染色体数量与分裂前的不一样。 可以先增多一倍。 46条。小结:生物体的生长包括两局部: 哪两局部?(提问) 留意:细胞分裂后的染色体形态、数目一样。一、细胞的生长 (细胞体积的增大,细胞不能无限地长大) 二、细胞的分裂 (细胞数量的增多) 练习:1、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_和_分不开的。 2、细胞分裂的步骤应当是( )细胞核分裂成两个细胞质分成两局部在细胞中形成新的细胞膜 A、 B、 C、 D、 3、细胞分裂的结果,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一样,这说明( ) A、DNA分子的数量没有发生转变 B、DNA分子的数量可能会转
7、变 C、所含的遗传物质都不一样 D、新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已经加倍 4、细胞不断地从四周环境中吸取养分物质并转变成自身的物质,体积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 ) A、分裂 B、生长 C、成长 D、分生 进一步探究假如细胞不按规律地分裂,会有什么结果?指导学生自学书本P60,解决问题:什么叫癌变?癌变如何导致的?如何预防癌变? 教学反思: 对于细胞的生长,学生易于理解,但对于细胞如何进展分裂,怎样由一个变成两个,学生的概念还比拟模糊,在这方面可以用课件把每个步骤分解,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熟悉,对于细胞分裂的步骤有的学生还会弄混,应反复对这一问题进展复习、练习。对于染色体先加倍后再分裂这个概念,假如直接传授
8、,学生虽然承受,但很不理解,对于这一问题我的做法是:先让学生思索,分裂时人的染色体是不是由46条分裂成两个含有23条染色体的细胞,然后分裂成12.5条的染色体?学生对于这个问题产生了疑问,觉得不应当是这样分裂的,对于如何分裂后还保持每个细胞46条染色体,学生想到可以先把染色体的数量加倍,再进展分裂,这样分裂后每个细胞的染色体数量就跟原来的一样了。用这个方法启发学生,让他们自己找出方法,这样学生学得快,也记得牢。 对于这节课的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量地生长这个问题我没有具体讲,由于假如根据书本用篮球和乒乓球的外表积和体积相比的差异而得出细胞不能无限量地长大,这个问题学生很难理解,现在还没有想到更好的
9、方法让他们理解为什么细胞不能无限量地生长,觉得很圆满。 初中生物的教案3 教学目的 1使熟悉合理养分及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设计一份适合自己的合理食谱。 3培育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并使学生从中体会运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与喜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熟悉合理养分及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依据实际状况设计合理的食谱 教学预备: 搜集关于青少年生长发育现状问题、中日青少年身高比拟结果、牛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什么是养分配餐等。 学生: 1分成小组,选动身言人。 2搜集与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有关的资料和信息。 教学设计: 1学生阅读教师供应的资料,分小组争论资料后的相关问
10、题。 2教师组织学生进展全班的沟通和总结。 3学生分别在组内和班内沟通自己所搜集的有关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的资料和信息。 4各小组同学制定适合青春期学生的养分食谱。 5各小组的发言人在全班宣布本小组的养分食谱。 教学过程 教师:现在很多学校中午为同学们配送养分午餐,但是一些同学少吃或不吃学校配送的午餐,而吃便利面或是汉堡包,更有局部同学到校外的肯德基、麦当劳去吃洋快餐。这种饮食构造是否合理?对同学们的生长发育会产生什么影响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几个资料。 学生:阅读资料,小组争论思索题。 资料: 1。汉堡包造就了美国严峻超重超肥的一代,美国政府试图将国民脂肪摄入量从40%降至30%,却特别困难。而
11、目前,洋快餐正在向我国青少年大举进攻。局部青少年偏食洋快餐,那只是摄入了高脂肪、高糖、高热量,而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极少。一旦形成饮食习惯,将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的身体素养。 2。世界银行的统计说明,仅微量养分素缺乏,对进展中国家经济造成的损失,至少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据介绍,英国和西欧一些国家将1790年至1980年间经济的增长,归功于养分和状况的改善。而消退碘、维生素A和铁的缺乏,能提高人群平均10至15分。 3。我国自1985年到1995年对青少年生长发育与养分状况进展了10年动态调查,结果显示718岁青少年中,男生体重超重和肥胖者比例从2。75%升至8。65%,女生从3。38%升至7。1
12、8%;与体质亲密相关的肺功能、耐力素养和柔韧性素养水平下降。而在20世纪90年月后期,青少年肥胖者激增的趋势更加明显。那么,肥胖是养分过剩?不是。肥胖不仅不等于养分过剩,而且是养分缺乏的主要表现。 4。对正在旺盛生长的儿童青少年来说,身高是生长发育中最显而易见、最有代表性的指标。在通常状况下,身高顺当增长,说明孩子的养分良好,也没有受到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干扰。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个民族在遗传养分方面有很多相像之处。但中国男女718岁青少年身高和日本青少年全国平均身高的比拟结果清楚显示,中国青少年整体上身高较日本处于劣势。大体上,79岁比日本矮13 cm,1012岁矮34。5 cm。青春
13、中期后男、女消失分化,男生的劣势更明显,1315岁矮3。54。5 cm,1618岁矮23 cm;女生1315岁矮11。5 cm;1518岁差距为0。50。6 cm。 5。目前,我国大局部人群钙的摄入量仅能到达需要量的一半,我国儿童因缺钙引起的佝偻病和成年人的软骨病及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可达40%左右。奶中维生素B2含量丰富,喝一杯可到达每天需要量的23。3%;还含有少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B1和维生素C,且奶是碱性食品,可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奶的养分价值及利用率高,因此,男女老幼都相宜喝牛奶。世界上许多兴旺国家,人均牛奶摄取量特别高。因消化牛奶的速度比肉、鱼、蛋快,欧美人把牛奶当水喝。二次世界大战
14、后,日本人积极改善食物构造,号召每天喝牛奶。到上个世纪80年月中期,日本人的身高比大战前平均增长了10 cm,国际上评价道“一杯牛奶转变了一个民族”。 6。养分配餐在国外非常普遍,但在国内却尚未引起人们重视。什么是养分配餐呢?养分配餐:就是按人们身体的需要,依据食品中各种养分物质的含量,设计一天、一周或一个月的食谱,使人体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几大养分素比例合理,既到达均衡膳食。简洁讲,就是要求膳食构造多种多样,谷、肉、果、菜无所不备。 思索争论题: 1。中国和日本青少年身高差距的缘由是什么? 2。中国青少年普遍养分失衡的缘由是什么? 3。中国和日本目前在饮食构造上最
15、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4。你认为当今青少年学生的饮食构造特点是什么? 5。青少年必需的养分以及合理的养分构造是什么? 教师:组织学生在全班进展沟通。 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阐述小组意见。 教师: 1、请你对目前学生的不良饮食构造和习惯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 2、请你结合自己的学问和相关资料告知大家,应当从哪些方面关注食品安全。 学生:小组争论,全班沟通。 教师:请你运用自己所了解的有关养分和饮食的学问,作为自己的青春期养分师,制定一个适合你的、合理的养分配餐食谱。 学生:小组争论,制定食谱,全班沟通。 课后小结 本节课以资料分析为引子,提出合理养分、合理养分对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作用与影响、食品安全、
16、青少年养分配餐等问题;通过学生分组争论、全班沟通的形式仔细而细致的分析了相关问题;最终通过做自己的青春期养分师,运用所学学问和了解的信息,制定适宜的、合理的养分配餐食谱,解决了问题。既实现了学问目标又培育了力量,同时使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欢乐。 例题 1以下属于细菌性中毒的是: A。吃了有毒蘑菇 B。误食了亚硝酸钠 C。吃了腐烂的食物 D。吃了发芽的马铃薯 【答案】C。 【分析】细菌性中毒指吃了被病菌污染的食物引起的中毒,简单混淆的是A。吃有毒的蘑茹是真菌性食物中毒,细菌和真菌不是一类物质,亚硝酸是有毒的物质,马铃薯的芽是含有有毒成分,它们都是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2合理膳食是指 A。蛋白质是构
17、成细胞的根本物质应当多吃 B。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应多吃 C。应以肉类、蔬菜、水果为主 D 初中生物。各种养分物质的比例适宜,相互搭配 【答案】D 【分析】由于不同的食物中含有养分物质不同,所以一餐的食物,既要满意人体生长发育和各种生命活动需要,又要留意养分的种类和比例。挑食、偏食会引起养分不良,影响发育。食物一般分为谷类、肉类、蔬菜水果类、奶和奶制品类,谷类含淀粉多一些,肉类含蛋白质和脂肪多些,蔬菜水果含维生素和无机盐多一些,奶和奶制品含脂肪、局部维生素和钙等。 3小明昨天刚参与完学校的运动会,取得了优异成绩,为了庆祝,父母带他到一家饭店饱餐一顿,有虾、有蟹、有小明最爱吃的土豆丝,结果史上
18、小明往厕所跑了7、8趟,父母身体也有不适。请分析一下可能的缘由是什么? 【分析】这是一道联系实际的问题。分析可能的缘由从食物方面找,可能是土豆丝发了芽而引起的非细菌性食物中毒;也可能是吃了被污染了的虾、蟹造成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也有可能是餐具有卫生问题造成的。 初中生物的教案4 学习目标 1、了解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2、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重点 非生物因素,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难点 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 学习方法 叙述法,探究法,分析法。 学习过程 引入新课 环境:生物的生存空间 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
19、素。 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 自主学习 活动1、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争论:探究活动的一般步骤是: 结论: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互助:企鹅孵卵竞争:梅花鹿在xx时捕食:狮捕与班马 共栖:海葵与蟹寄生:蛔虫与人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爱护色:壁虎、北极熊 拟态:竹节虫戒备色:胡蜂、河豚、夹竹桃 活动2: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 争论: 1、为什么实测不同地点的温度和湿度时干湿计放置的位置不同? 2、为什么每个实测地点要记录3个数据的平均值? 上述实测地点中,获得的哪组数据起着对比作用? 初中生物的教案5 教师寄语: 勤观看,多调查,增学问,拓视野! 学问目标: 学生能说出调
20、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行归类。 力量目标: 学生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育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力量。 情感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加爱护生物资源的意识,熟悉到爱护环境要从爱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头。 学习重点: 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培育学生的调查力量及分工合作力量。 学习难点: 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态。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我国的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这就是_,人口普查也是_。 二、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熟悉了生物的特征,课下每个小组都对我们学校的生物做了调查,请各小组把你们的调查方法和结果进展展现,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生物 教案 1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