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找质数》教案.docx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找质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找质数》教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找质数教案_北师大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95页主题图、96页例3、第96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通过观看、猜测、操作等数学活动,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展空间观念和推理力量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并能进一步体会利用转化的方法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并能解决生活中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自我展现、自我鼓励,体验胜利,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陶冶情操。培育学生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把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用公式解决实
2、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方法的多样化,体会转化的思想。 考点分析: 会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嬉戏引入新知讲授稳固总结练习提高 教学用具: 课件、多组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95页的主题图)。 教师:同学们在图中发觉了什么? 教师:车窗玻璃的外形是梯形。怎样求出它的面积呢? 二、通过旧知迁移引出新课。 教师:同学们还记得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怎么求吗? 1、指名能说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及三角形面积公式。并能简要说出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2、课件出示平行四边形面积、及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的过程,教师提醒转化方法:拼合法、割补
3、法 3、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又学习了三角形的面积,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能用学过的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三、提醒课题; 依据学生的答复,引出新课,梯形的面积。 板书课题-梯形的面积。 四、新知探究 1、师:依据前面的学习,我们把要讨论的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就能找到求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今日我们要讨论的梯形面积,可以怎样转化呢?下面我们就来实践操作一下吧。 2、请同学们翻开学具袋,看看里面的梯形有什么特点? 生:各种梯形,每种两个,每种梯形颜色一样。 教师提出要求 选择自己喜爱的梯形把它拼成我们学过的图形 想一想,拼成怎样的图形,利用怎样的方法拼成的? 它们的
4、高与梯形的高有怎样的关系,它们的底与梯形的上、下底有怎样的关系?它们的面积与梯形的面积有着怎样的联系? 先独立思索后小组沟通 生小组合作探究。师巡察指导,引导学生留意把转化前后图形各局部之间的关系找准。 3、(出示课件)现在画面展现的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重叠在一起,哪个小组能说一说刚刚你们将其拼成了什么图形?是怎样拼的?各小组推选1人向全班汇报过程与结果。(教师逐一配以课件演示。) 师引导得出如下几种推导思路:(师边利用课件演示边讲解) 思路一: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得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梯形面积的2倍,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相等,平行边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与下底
5、之和,从而推出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思路二:把梯形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与一个三角形,梯形的面积等于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与一个三角形面积之和,从而推出 梯形的面积 =上底高(下底-上底)高2 =(上底+下底)高2 思路三:沿梯形的一条对角线剪开,把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得出梯形的面积等于两个三角形面积之和,从而推出 梯形的面积 =上底高2下底高2 =(上底+下底)高2 教师引导学生对以上的推导结果进展比拟,最终得出“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师:假如上底用字a来表示,下底用b来表示,高用h来表示,那么梯形面积公式用字母公式可表示为什么?学生用字母表示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b)h
6、2 五、稳固提升 1、(出示课件),三峡水电站全景图及第89页例3并读题。同时出示水电站的横截面的简图(梯形)。提问,实际求什么? S =(a+b)h2 =(36+120)1352 =1561352 =10530() 2、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你发觉了什么? 六、总结结课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要计算梯形的面积,必需要知道几个条件?还要留意什么? 2、我们是怎样得出梯形面积的公式的? (二)教师总结 今日我们利用转化的思想推导出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会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梯形的面积 =上底高(下底-上底)高2 =(上底+下底)高
7、2 梯形的面积 =上底高2下底高2 =(上底+下底)高2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除得尽吗教案 教学内容 除得尽吗?(第151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蜘蛛和蜗牛每份爬行多少米,发觉余数和商的特点,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 2: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教学重点 熟悉循环小数,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教学难点 会正确表示循环小数,把握余数和商的特点以及它们和被除数 、除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师:动物王国要进行一场有意义的爬行竞赛,蜘蛛和蜗牛正在奋力的爬行着,请同学们仔细观看主题图,从中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学生找数学信息:蜘蛛3分爬行73米,蜗牛11
8、分钟爬行9.4米。2、师:同学们观看得很认真,依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蜘蛛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米? 生2:蜗牛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米? 生3:谁爬得快??师:下面我们就来讨论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1、估一估,谁爬得快一些?学生可能会汇报的几种状况:蜘蛛只用了3分钟就爬了73米,而蜗牛用了11分钟才爬了9.4米,蜘蛛用了较短的时间爬了较远的路程,而蜗牛用时较长路程却较短,所以蜘蛛爬得快;依据路程时间=速度,可以比照蜗牛与蜘蛛爬行的速度,733大约等于二十几,而9.411还不到1,所以很明显蜘蛛爬得快?2、师:蜘蛛和蜗牛每分钟爬行的速度究竟是多少呢?我们来算一算。同桌竞赛
9、:一人计算蜘蛛的速度,一人计算蜗牛的速度,看谁算得又准又快。3、学生会发觉怎么除也除不尽,小组合作争论:除得尽吗?余数、商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发觉:余数和商重复消失,总也除不尽。由于余数重复消失所以商也会重复消失,连续除下去总也除不尽,商的小数局部有时一个数字重复消失,有时几个数字重复消失。4、师介绍:像24.333?,0.85454?这样从小数局部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消失,这样的小数叫作循环小数。5、介绍写法。在国际上有一种通用的表示循环小数的简便方法,那就是在循环小数中,假如是一个数字重复消失,就在这个数字上面点一个点;假如是几个数字重复消失
10、,就在首尾两个数字上面各点一个点。6、试着将下面的循环小数用这种方法表示出来。 24.333?,0.85454?7、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依据需要,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试着将24.333?,0.85454?保存两位小数。 三、稳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15页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哪几题的商是循环小数。 2、完成教材第16页练一练第1、2、4题。 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除得尽吗?蜘蛛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米?733=24.333?蜗牛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米?9.411=0.85454?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除得尽吗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516页。
11、教材简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系统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除法、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以及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本课中,教材创设了蜘蛛和蜗牛两动物爬得快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觉某些除法中余数和商的特点,从而进一步探究它们的规律,在这一过程中熟悉循环小数。有关循环节、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是在“你知道吗”中呈现的,标准对此不作要求。教学目标:1.通过计算发觉余数和商的特点,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2.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3.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育观看与比拟、分析与概括的力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力量。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1.师生做拍手嬉戏师: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嬉戏,下面请跟我一起拍
12、手(先拍一下手,再拍两下手)。2.你能接着画下去吗?(出示: )师:你知道下一个将画什么吗?你是如何知道的?生:我发觉上面的是2个1个依次消失,所以我认为接下来是。(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做嬉戏的形式。在缓和学习气氛的同时初步感受什么是依次,为学生接下来学习循环小数做好预备。)二、探究新知1,提出问题(出示情境图)师:你们从图中获得了什么信息?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蜘蛛3分钟爬行73千米,蜗牛11分钟爬行9.4千米,它们谁爬行得快?师:如何可以知道它们谁爬行得快?怎样列式?生1:可以比拟它们的速度。生2:蜘蛛的速度可以用733来计算,蜗牛的速度可以用9.411来计算。2.解决问题以小组为单位选
13、择其中一个算式进展计算。边做边思索:通过计算,你发觉什么问题?这两道题里商的小数局部和余数有什么特点?你们如何表示这样的商?3.汇报沟通全班沟通:师:请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你们组的结果,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来?生11:我们发觉怎么除也除不尽,733的余数始终是1,商始终是3。生2:那你们这道题的商的横式是怎么写的?生1:733=24.33.生2:为什么写省略号?小数局部重复消失的数字应写几个?生1:写省略号表示除不尽;重复数字我们认为写2个比拟适宜,由于写少了不能表示依次重复消失的特点,写多了麻烦也没有必要。(生依次汇报)熟悉循环小数师:观看这两个商,想一想:这两道题和我们前面的计算题有什么不同?
14、生1:前面的计算题都能算得完,这两道题除不尽。生2:这两道题的商中有数字依次重复消失。师:像24.33、0.85454等都是循环小数。谁能说一说循环小数有什么特点?(生说,师板书:依次、不断、重复。)(设计意图:以计算为载体,让学生在观看、比拟、分析的过程中对“除不尽”、“商中的小数局部有些数字重复消失”有详细的感性熟悉,初步熟悉循环小数的特点。)4.举例师:前面我们熟悉了循环小数,你能说出一个循环小数吗?生1:0.11生2:8.1212生3:5.4444生4:这个不是循环小数,它到第四个4后就没有了。生5:9.52765276生6:这个数的小数局部有4个数字重复消失也是循环小数吗?师:观看这
15、些循环小数,想一想:小数局部分别从哪一位开头有几个数字依次重复消失?引导学生发觉:循环小数中的小数局部从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消失。师:同学们在自己举例中,不断沟通、争论,对循环小数的熟悉越来越清楚和完善,真了不起。(设计意图:学生是学校的主体。课堂中应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探究空间和独立思索的时间,基于此我设计了让学生自己举循环小数的例子,并就所举的例子绽开争论,从而使学生更清楚、完善的熟悉循环小数。)5.自学循环小数的简便表示法。学生看书第16页的“你知道吗”,自学循环节及小数的简便写法。6.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师:对于循环小数我们依据需要,可以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
16、值,如:24.33保存两位小数就是24.3324.33,0.854854保存两位小数就是0.8548540.85。师:那么现在你们能知道谁爬得快吗?生:蜗牛慢,蜘蛛快。三、稳固练习1下面哪些数是循环小数?0.666 1.48383 4.2525 0.18758752.计算下面各题,哪些商是循环小数?38 43 109 24 14.211 0.49 17 563.猎豹是动物中的短跑冠军,速度可以到达100千米/时,照这样的速度它平均每分钟能奔驰多少千米?(设计意图:在练习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循环小数本质特征的理解和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循环小数有了那
17、些熟悉?板书设计:除得尽吗像24.33、1.85454等都是循环小数依次、不断、重复24.33保存两位小数就是:24.3324.330.854854保存两位小数就是:0.8548540.85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规划 一、学生状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6人,其中男生有24人。通过一学期的相处,发觉学生的学习习惯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成绩不抱负,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后进生面广。针对消失的问题,本学期我想从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着手,重点抓学生的作业,在作业中找出每个学生的缺乏,从而进展补差提优。其次,建立争星榜,引进鼓励机制。第一,学生依据上学期成绩建立目标,与每次考试成绩进展比拟,兑换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找质数 北师大 年级 上册 数学 质数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