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题:百色优秀传统民俗文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专题:百色优秀传统民俗文化.ppt(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百色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百色优秀传统民俗文化黄蓉黄蓉我国革命圣地之一的百色,地处我国革命圣地之一的百色,地处骆越文化和云贵高原文化的结合骆越文化和云贵高原文化的结合部,是世界壮泰语系民族的文化部,是世界壮泰语系民族的文化轴心地带,现已形成以平果嘹歌、轴心地带,现已形成以平果嘹歌、凌云壮族巫调音乐、田林的北路凌云壮族巫调音乐、田林的北路壮剧、和苗族的芦笙舞、田阳舞壮剧、和苗族的芦笙舞、田阳舞狮、隆林跳坡节、壮族织锦技艺狮、隆林跳坡节、壮族织锦技艺等壮族民间艺术为主体的多元的等壮族民间艺术为主体的多元的民族民俗文化。目前,这些民间民族民俗文化。目前,这些民间艺术已成为百色老区人民传播精艺术已成为百色老
2、区人民传播精神文明的主要载体。神文明的主要载体。n右江区:山歌右江区:山歌n田阳县:布洛陀文化田阳县:布洛陀文化n田东县:山歌田东县:山歌n平果县:嘹歌平果县:嘹歌n德保县:红枫文化德保县:红枫文化n靖西县:绣球文化靖西县:绣球文化n那坡县:黑衣壮文化那坡县:黑衣壮文化n凌云县:巫调音乐凌云县:巫调音乐n乐业县:唱灯戏乐业县:唱灯戏n田林县:北路壮剧田林县:北路壮剧n隆林县:跳坡节隆林县:跳坡节n西林县:句町文化西林县:句町文化 壮族山歌简称为壮歌,又称壮族民歌,一般指壮族人民用壮话演唱的民间歌谣。壮歌最早可以追溯到壮族原始社会时代狩猎时的呐喊。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壮民善以山歌
3、来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n布洛陀是壮族的一部布洛陀是壮族的一部古老而又内容丰富的创世古老而又内容丰富的创世史诗。它于史诗。它于2006年年5月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产名录。田阳布洛陀口传史诗田阳布洛陀口传史诗 布洛陀口传史诗布洛陀口传史诗是布洛陀文化的是布洛陀文化的精华部分,是壮族麽教的经文,它唱颂精华部分,是壮族麽教的经文,它唱颂壮族人文始祖布洛陀创造万物,规范人壮族人文始祖布洛陀创造万物,规范人间伦理道德,启迪人们祈祷还愿,消灾间伦理道德,启迪人们祈祷还愿,消灾祛邪,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等。祛邪,追求幸福
4、美好的生活等。嘹歌是壮族本土原创民间口碑文学的经嘹歌是壮族本土原创民间口碑文学的经典之作。典之作。壮族嘹歌是因为其唱法,每一壮族嘹歌是因为其唱法,每一句都有句都有“嘹嘹”作为衬词拖腔而得名。作为衬词拖腔而得名。这里的这里的“嘹嘹”有特定的含义。在壮语中有特定的含义。在壮语中“嘹嘹”是是“玩玩”、“玩耍玩耍”、“娱乐娱乐”、“玩乐玩乐”的意思。嘹歌被专家学者称之的意思。嘹歌被专家学者称之为为“一部未经刊行的壮民族古代原生态一部未经刊行的壮民族古代原生态的百科全书的百科全书”。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n德保地处“回归线绿洲”,
5、北回归线横跨县境,境内有许多神奇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特殊的人文景观。拥有以“德保”冠名的世界珍稀动植物种“德保矮马”和“德保苏铁”,德保矮马名扬天下,堪称“马中熊猫”,德保苏铁享誉全球,是珍贵的植物“活化石”,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境内有10万亩红枫林,是中国最美的“枫”景线和最大的枫林带,享有“德保红叶赛九寨”的美誉,堪称“南国红枫天堂”。n绣球是广西壮家人之定情物和吉祥物,绣球是广西壮家人之定情物和吉祥物,是广西极具特色的旅游工艺品之一,原是广西极具特色的旅游工艺品之一,原为壮族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信物。位于为壮族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信物。位于桂西南边陲,有桂西南边陲,有小桂林小桂林和和绣球之乡
6、绣球之乡美称的靖西县,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美称的靖西县,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该县妇女所生产的绣球,由于其结构独该县妇女所生产的绣球,由于其结构独特、选料考究,且全部以手工精工制作,特、选料考究,且全部以手工精工制作,小巧玲珑,色彩鲜艳,小巧玲珑,色彩鲜艳,诚为广西绣球诚为广西绣球之上品,有口皆碑,如今也被人们当作之上品,有口皆碑,如今也被人们当作馈赠亲友之礼品,企事业单位则将其作馈赠亲友之礼品,企事业单位则将其作为对外宣传,开展公关之赠品。为对外宣传,开展公关之赠品。n靖西绣球讲究手工制作,做工精细,靖西绣球讲究手工制作,做工精细,多以红、黄、绿三色做底及面料。多以红、黄、绿三色做底及面料。绣
7、球大多为绣球大多为12瓣,每瓣皆绣上各式瓣,每瓣皆绣上各式吉祥物,除中间四瓣选材不拘外,吉祥物,除中间四瓣选材不拘外,其余则要求其余则要求上四瓣必挑飞禽,下四上四瓣必挑飞禽,下四瓣须为走兽瓣须为走兽。在。在绣球之乡绣球之乡靖西旧靖西旧州镇,由于该地的绣球结构独特、州镇,由于该地的绣球结构独特、选料考究,且全部以手工精工制作,选料考究,且全部以手工精工制作,小巧玲珑,色彩鲜艳,被称为小巧玲珑,色彩鲜艳,被称为广西广西绣球之上品绣球之上品。n黑衣壮是广西壮族的一个支系,黑衣壮是广西壮族的一个支系,主要集中在广西与云南边邻的那主要集中在广西与云南边邻的那坡县,按自称和语言划分有坡县,按自称和语言划分
8、有12个族群之多。黑衣壮以黑色为美,个族群之多。黑衣壮以黑色为美,并以黑色作为族群的标记,其独并以黑色作为族群的标记,其独特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特征越来越特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特征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受到世人的关注。凌云壮族凌云壮族72巫调音乐巫调音乐 凌云壮族的凌云壮族的“七十二巫调七十二巫调”已经已经有有800多年的历史,如今还在传唱,多年的历史,如今还在传唱,“七十二巫调七十二巫调”共有共有72个调子,用个调子,用来抒发壮族女性的内心感情。经过来抒发壮族女性的内心感情。经过不断的演变,如今的不断的演变,如今的72巫调演唱已巫调演唱已发展为个人独唱,多人合唱等形式,发展为个人独唱,多人合唱等形式
9、,内容增加为歌颂爱情、歌唱时事等内容增加为歌颂爱情、歌唱时事等丰富多彩的壮族民间生活,曲调上丰富多彩的壮族民间生活,曲调上有欢快抒情、轻歌慢语的,也有悲有欢快抒情、轻歌慢语的,也有悲痛凄切、摧人泪下的。痛凄切、摧人泪下的。演唱的过程中,往往配以绒扇、香包、演唱的过程中,往往配以绒扇、香包、铃铛、铜珠、脚踏声等为音乐配器,体铃铛、铜珠、脚踏声等为音乐配器,体现不同的风格和个性。凌云的现不同的风格和个性。凌云的72巫调巫调具有很高的音乐价值,上世纪具有很高的音乐价值,上世纪50年代,年代,巫调巫调情比天还净情比天还净、水源洞水源洞还曾还曾获得过自治区专业民间文艺汇演一等奖。获得过自治区专业民间文艺
10、汇演一等奖。唱灯戏唱灯戏主要流布唱灯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流布唱灯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乐业县汉族聚居的甘田、逻沙、的乐业县汉族聚居的甘田、逻沙、同乐、幼平等乡,以及毗邻的凌云同乐、幼平等乡,以及毗邻的凌云县的玉洪,田林县的浪平等地。其县的玉洪,田林县的浪平等地。其源流无文字依据,传说是在当地舞源流无文字依据,传说是在当地舞龙踩灯的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的。龙踩灯的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的。乐业县历来有唱灯舞龙的文化传统,乐业县历来有唱灯舞龙的文化传统,每年农闲时节或吉庆节日,有灯队每年农闲时节或吉庆节日,有灯队走村串户庆贺新春或恭贺建房、庆走村串户庆贺新春或恭贺建房、庆祝婚嫁等。祝婚嫁等。一般灯队由十
11、六人组成,有一丑一一般灯队由十六人组成,有一丑一旦,两个乐手和八个或十二个手持旦,两个乐手和八个或十二个手持彩灯的灯队。每个灯上除绘有花草彩灯的灯队。每个灯上除绘有花草虫鱼外,还分别写有虫鱼外,还分别写有“恭恭”、“贺贺”、“新新”、“禧禧”、“风风”、“调调”、“雨雨”、“顺顺”等字样,每等字样,每灯一字,舞灯时不断地摆出不同队灯一字,舞灯时不断地摆出不同队形的形的“恭贺新禧恭贺新禧”、“风调雨顺风调雨顺”字样,边舞边唱民间小调,内容是字样,边舞边唱民间小调,内容是祝愿吉庆,当地人称之为游村踩灯。祝愿吉庆,当地人称之为游村踩灯。北路壮剧北路壮剧 北路壮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集中北路壮剧历史悠
12、久,源远流长,集中体现了壮族人民的智慧结晶,在数百年体现了壮族人民的智慧结晶,在数百年的传承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的传承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北路壮剧是伴随着民族的和地域特色。北路壮剧是伴随着民族的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大多在婚嫁喜庆期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大多在婚嫁喜庆期间或节日、歌圩才登台演出。间或节日、歌圩才登台演出。北路壮剧的音乐风格古朴,洗练素北路壮剧的音乐风格古朴,洗练素雅,意味浓烈,曲调方面调式稳固雅,意味浓烈,曲调方面调式稳固明朗,旋律甜静优美,伴奏乐器马明朗,旋律甜静优美,伴奏乐器马骨胡音色高亢响亮,音色清脆,余骨胡音色高亢响亮,音色清脆,余韵悠远。演出时,念
13、、唱都用壮语,韵悠远。演出时,念、唱都用壮语,声腔全部用壮腔,成功地运用本民声腔全部用壮腔,成功地运用本民族的谚语、俚语、格言,修辞上以族的谚语、俚语、格言,修辞上以比喻为主,对仗工整,词汇丰富,比喻为主,对仗工整,词汇丰富,语言生动,押韵自然,在戏剧语言语言生动,押韵自然,在戏剧语言艺术方面独树一帜。艺术方面独树一帜。隆林跳坡节隆林跳坡节 每年农历初四至十五就是苗族的跳坡每年农历初四至十五就是苗族的跳坡时节,也是就居住在桂西山区的苗族人时节,也是就居住在桂西山区的苗族人民所特有的和最盛大的民间传统节日。民所特有的和最盛大的民间传统节日。每年跳坡时间和跳坡地点,都是历史以每年跳坡时间和跳坡地点
14、,都是历史以来就固定的。各地苗族同胞按传统习惯来就固定的。各地苗族同胞按传统习惯聚集到各个坡场尽情的开展娱乐活动,聚集到各个坡场尽情的开展娱乐活动,欢度春节,如今转化为古老民族大团结欢度春节,如今转化为古老民族大团结的盛会,那惊险刺激的爬坡杆、淳朴优的盛会,那惊险刺激的爬坡杆、淳朴优美的芦笙舞、浪漫怡情的跳月亮、令人美的芦笙舞、浪漫怡情的跳月亮、令人眼花缭乱的民族服饰,令人叹为观止。眼花缭乱的民族服饰,令人叹为观止。n西林县地处桂、滇、黔三省区边缘结西林县地处桂、滇、黔三省区边缘结合部,是广西西进和云贵东出的主要合部,是广西西进和云贵东出的主要门户之一,有着厚重而神秘的历史文门户之一,有着厚重
15、而神秘的历史文化底蕴。据汉书记载,化底蕴。据汉书记载,2000多多年前,在现今的桂西北和滇东南一片年前,在现今的桂西北和滇东南一片广阔地域,有一个与当时古滇国和夜广阔地域,有一个与当时古滇国和夜郎国齐名的国家叫古句町国,系中国郎国齐名的国家叫古句町国,系中国西汉时期西南三大番国之一。西汉时期西南三大番国之一。n句町是春秋战国时代由部落联盟发展而成句町是春秋战国时代由部落联盟发展而成的一个古老国家;的一个古老国家;古代“句”同“勾”,“句町”是壮语的音译,意为“九部落联盟”或“红色的藤蔓”等意思。其主体民其主体民族为壮傣民族先民;该王国属于奴隶制社族为壮傣民族先民;该王国属于奴隶制社会。会。句町
16、国在历史上因为维护汉朝中央政权的权威和国家统一而被汉书多次予以载录。从西汉时期起,直到东晋时方才从史书中消失,共存了500多年的历史。n n其他民俗其他民俗田林瑶族铜鼓舞田林瑶族铜鼓舞 铜鼓舞是木柄瑶人民创造的一种民铜鼓舞是木柄瑶人民创造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是深受广大瑶族人民喜间舞蹈形式,是深受广大瑶族人民喜爱的地方艺术。流传于田林县潞城瑶爱的地方艺术。流传于田林县潞城瑶族乡,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是族乡,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是祖国文化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美丽的山祖国文化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美丽的山花。铜鼓是木柄瑶祖先迁徙携带的宝花。铜鼓是木柄瑶祖先迁徙携带的宝物,一直被视为神灵。每年农历正月物
17、,一直被视为神灵。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至二月初二全寨都要跳铜鼓舞,初二至二月初二全寨都要跳铜鼓舞,纪念先人,欢庆节日,祈求健康长寿、纪念先人,欢庆节日,祈求健康长寿、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五谷丰登。苗族芦笙舞苗族芦笙舞隆林苗族芦笙舞隆林苗族芦笙舞 芦笙舞,又名芦笙舞,又名“踩芦笙踩芦笙”、“踩歌堂踩歌堂”等,因用芦等,因用芦笙为舞蹈伴奏和自吹自舞而得名。笙为舞蹈伴奏和自吹自舞而得名。它流布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它流布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等地的苗、侗、布依、水、仡佬、等地的苗、侗、布依、水、仡佬、壮、瑶等民族聚居区,是南方少数壮、瑶等民族聚居区,是南方少数民族最喜爱、分布最广泛的一种民
18、民族最喜爱、分布最广泛的一种民间舞蹈。间舞蹈。田阳舞狮田阳舞狮 田阳壮族舞田阳舞狮狮,有高难、田阳壮族舞田阳舞狮狮,有高难、惊险、奇美的特点,体现浓郁的民惊险、奇美的特点,体现浓郁的民族特色。有史料记载以来,它已经族特色。有史料记载以来,它已经流传了流传了450多年,并逐渐由建国初多年,并逐渐由建国初期以拜年、庆典、助兴为主的地面期以拜年、庆典、助兴为主的地面舞狮发展到拥有舞狮发展到拥有“狮子上金山狮子上金山”、“狮子过天桥狮子过天桥”、“刀尖狮技刀尖狮技”、“高桩飞狮高桩飞狮”、“金狮雄风金狮雄风”等一等一系列绝技的高空表演,并频频涉足系列绝技的高空表演,并频频涉足体坛,誉满全国及海外。体坛
19、,誉满全国及海外。壮族织锦技艺壮族织锦技艺 从史料和人文壮族织锦技艺资料从史料和人文壮族织锦技艺资料现象去考证,靖西壮锦起源于汉代,现象去考证,靖西壮锦起源于汉代,形成于唐宋时代,普遍盛行于明清形成于唐宋时代,普遍盛行于明清时期。明朝时期列为朝廷名贵贡品。时期。明朝时期列为朝廷名贵贡品。到清末和民国初期处于衰落阶段。到清末和民国初期处于衰落阶段。壮锦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是四大壮锦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是四大名锦中唯一的少数民族织锦。名锦中唯一的少数民族织锦。壮锦,一般是用麻线或棉线染上各种色壮锦,一般是用麻线或棉线染上各种色彩,以原色麻线或棉线为经,以染色麻彩,以原色麻线或棉线为经,以染色麻线或
20、棉线为纬,用本地木制的土织机手线或棉线为纬,用本地木制的土织机手工精编而成。壮锦种类齐全,花纹图案工精编而成。壮锦种类齐全,花纹图案多种多样。据调查统计,壮锦有三大种多种多样。据调查统计,壮锦有三大种类,类,20多个品种,多个品种,50多种花纹图案。多种花纹图案。南路壮剧南路壮剧 广西南路壮剧流行于使用壮语南广西南路壮剧流行于使用壮语南部方言的靖西、德保、那坡、大新部方言的靖西、德保、那坡、大新等县。源于当地民间歌舞,因受提等县。源于当地民间歌舞,因受提线木偶戏的影响,最初为唱做分开线木偶戏的影响,最初为唱做分开的的“双簧式双簧式”演唱形式,后逐渐丰演唱形式,后逐渐丰富发展而为戏曲形式。唱时常
21、用富发展而为戏曲形式。唱时常用“呀哈嗨呀哈嗨”衬腔,故又叫衬腔,故又叫“呀嗨戏呀嗨戏”。瑶族长号瑶族长号凌云瑶族长号凌云瑶族长号 在刀耕火种的年代,在刀耕火种的年代,因毒禽猛兽时常出没,瑶族长号是因毒禽猛兽时常出没,瑶族长号是瑶民族充当威慑野兽、通知同伴前瑶民族充当威慑野兽、通知同伴前来共同抵御灾难的武器和通讯工具。来共同抵御灾难的武器和通讯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长号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长号已经抛弃了这些功能,演变成瑶族同胞抛弃了这些功能,演变成瑶族同胞自娱自乐,迎接宾客和欢呼庆典的自娱自乐,迎接宾客和欢呼庆典的乐器。乐器。扁担舞扁担舞 壮族的扁担舞担舞,是一种群众壮族的扁担舞担舞
22、,是一种群众自娱性民间舞蹈形式。打扁担时,自娱性民间舞蹈形式。打扁担时,至少四人一组,多则十人、八人均至少四人一组,多则十人、八人均可,在一条长板凳上互相敲击。内可,在一条长板凳上互相敲击。内容表现插秧、收割、打谷、舂米等容表现插秧、收割、打谷、舂米等劳动过程和欢乐情绪。舞时,仅以劳动过程和欢乐情绪。舞时,仅以竹筒的敲击声作伴奏,其形式与高竹筒的敲击声作伴奏,其形式与高山族的杵乐有些相似。山族的杵乐有些相似。隆林彝族火把节隆林彝族火把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居住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居住在隆林境内的彝族群众的隆林境内的彝族群众的“火把节火把节”。这天一早,各村寨的群众都早早地这天一早,各
23、村寨的群众都早早地杀鸡、宰鸭、煮腊肉和蒸糯米饭,杀鸡、宰鸭、煮腊肉和蒸糯米饭,然后把各种食品都包上一点,便不然后把各种食品都包上一点,便不约而同地爬到村寨边最高的一座山约而同地爬到村寨边最高的一座山顶上去,举行顶上去,举行“喂布谷鸟喂布谷鸟”的祭纪的祭纪仪式。仪式。入夜,全村寨的群众又举着火把,入夜,全村寨的群众又举着火把,在自家的田头地边转,驱逐害虫,在自家的田头地边转,驱逐害虫,以保农作物丰产。尔后,男女老少以保农作物丰产。尔后,男女老少即在村头的草坪上燃烧起熊熊的篝即在村头的草坪上燃烧起熊熊的篝火,人们都围着火堆欢歌载舞,通火,人们都围着火堆欢歌载舞,通霄挞旦,尽情地歌唱丰收和新生活。霄挞旦,尽情地歌唱丰收和新生活。三月三歌圩三月三歌圩壮族歌圩是壮族人民的传统歌节。歌壮族歌圩是壮族人民的传统歌节。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多的三、五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多的三、五天,地点多数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天,地点多数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以未婚男女为主体,但各族群众都来以未婚男女为主体,但各族群众都来参加助兴,人山人海,热热闹闹。参加助兴,人山人海,热热闹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