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湓浦口(pn)憔悴(jio) 六幺(yo)慢捻(nin)B铮铮然(zhn)贾人(ji) 荻花(d)转徙(x)C虾蟆陵(h)嘈杂(co) 钿头(din)幽咽(y)D江浸月(jn)呕哑(y)嘲哳(zh )裂帛(b)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快弹数曲快:赶忙B曲罢悯然悯然:忧郁的样子C低眉信手续续弹续续:一个接一个D秋月春风等闲度等闲:随便地,轻易地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歌以赠之A遂命酒B浔阳江头夜送客C梦啼妆泪红阑干D商人重利轻别离4下列各
2、句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A是夕始觉有迁谪意B江州司马青衫湿C使快弹数曲D妆成每被秋娘妒5下列关于文中文化常识的相关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中的“左迁”是说作者贬官、降职了的意思。B“初为霓裳后六幺”中的霓裳六幺均为唐代的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C“予出官二年”中的“出官”是指京官外调,从京城调到地方,一般指被贬谪。D“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青衫”是指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后人常用“江州司马”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段一: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
3、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白居易琵琶行序)文段二:白居易,字乐天,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顾况。况能文,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贞元十四年,始以进士就试,礼部侍郎高郢擢升甲科,吏部判入等,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四月,宪宗策试制举人,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入第四等,授周至县尉、集贤校理。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自雠校至
4、结绶畿句,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同年登制举,交情隆厚。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疏入不报。六年四月,丁母陈夫人之丧,退居下邽。九年冬,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诏出,中书舍人王涯上
5、疏论之,言居易所犯状迹,不宜治郡,追诏授江州司马。(节选自旧唐书白居易传)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B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C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D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和,唐宪宗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首创年号。B京都,指唐朝首都长安。古人也把首都称作京
6、师,如登泰山记中“自京师乘风雪”。C字,即表字,人的别名,古人有名有字,字常用于自称,称呼别人时,以称名表示礼貌。D谪,指贬官降职,文段一中“左迁”与文段二中“贬为江表刺史”中的“贬”也有此意。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段一交代了琵琶行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B白居易自幼聪明过人,十五六岁时创作的文章就得到了当时著名文士顾况的赞许。C白居易与元稹交好,元稹被贬时他多次上疏极力劝谏,奏疏呈上却没有得到回复。D宰相武元衡被刺杀,白居易上疏请求抓捕刺客,却因越权进谏而被贬为江州司马。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
7、色衰,委身为贾人妇。(2)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10白居易为什么能得到章武皇帝的重用,请结合文段二简要概括。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
8、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巳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9、。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琵琶行并序节选)11对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弦弦掩抑声声思掩抑:低沉抑郁B梦啼妆泪红阑干阑干:纵横错乱的样子C如听仙乐耳暂明暂:暂时D却坐促弦弦转急却:退回(原处)12下列对诗歌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转轴拨弦三两声似诉平生不得志。”这是音乐的开始,琵琶女通过自己的演奏替诗人
10、诉说悲惨的遭遇和内心的哀愁。B“轻拢慢捻抹复挑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成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春风得意的青年时代。C“幽咽泉流冰下难此时无声胜有声。”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在暂歇中琵琶女心中深深的愁和怨在压抑着,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D“银瓶乍破水浆迸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公平之感与愤懑之情。13为什么白居易会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哀叹?诗歌表达了怎样的主题?四、情景默写14理解性名句默写。(1)琵琶行中“月”这一意象贯穿始终,对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具有重要的
11、作用。请写出诗中写到“月”的5个句子:_、_、_、_、_。(2)诗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_,_。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_,_。(3)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_,_。(4)运用拟声词写音乐由粗重急骤转向轻微委婉,而最终浊重和清脆兼而有之的诗句是:_,_。_,_。写音乐由婉转流畅变得阻塞压抑直至清冷凝滞的相关诗句是:_,_。_,_。(5)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却又戛然而止的诗句是:_,_。_,_。(6)在第二次音乐描写中表现琵琶女与诗人情感交流的诗句是:_,_。_。_,_。描写音乐间歇时诗人感受的诗句是:_,_。(
12、7)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之后的音乐效果的诗句是:_,_。(8)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_,_。(9)琵琶女年轻时人们对他的态度是:_,_。而当她年老色衰之后则_,_。(10)描写琵琶女委身贾人、独守空船、夜深梦醒啼泪的诗句是:_,_。_,_。(11)表现诗人听取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的感受的诗句是:_,_。_,_。(12)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_,_。写诗人被贬之后终日听杜鹃哀鸣,只能取酒独倾的诗句是:_,_。_,_。(13)在了解琵琶女身世以及感怀自己的身世之后,诗人请琵琶女再次演奏的诗句是:_,_。而琵琶女面对诗人的邀请:_,_。(14)
13、在琵琶女第三次音乐演奏之后诗人的表现是:_,_。(15)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_,_。(16)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琵琶行中的一句“_,_”,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17)“_ ,_”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18)古人常化用前人诗文为己用,如吴激人月圆中“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张先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_,_”。(19)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白居易琵琶
14、行中的“夜深忽梦少年时,_。”(20)白居易琵琶行中运用一系列贴切生动的比喻描绘劈啪声,被誉为古典诗歌中描写月声的绝唱。如“大弦嘈嘈如急雨,_。嘈嘈切切错杂弹,_”,“_,幽咽泉流冰下难”。(21)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_,_”表现琵琶女年长色衰后寂寞处境的诗句是“弟走从军阿姨死,_。门前冷落鞍马戏,_”,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清心情的诗句是“_,_”,既表现全诗的主旨,又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的诗句是“_,_”。(22)琵琶行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_,_”。(23)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
15、。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些诗句是“_,_ ”。(24)琵琶行中用“比”的手法,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如表现急切而愉悦情调的句子是“嘈嘈切切错杂弹,_”,表现旋律轻松而流畅的句子是“_”,表现热烈紧张场面的句子是“银瓶乍破水浆迸,_”。乐曲的终止也写得很好:“曲终收拨当心画,_。”使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25)白居易琵琶行中“_,相逢何必曾相识”交代了他与琵琶女产生情感共鸣的原因。(26)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_,往往取酒还独倾”,表现出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27)酒本是一种饮料,但在中国却有着历史悠久的酒文化
16、。在古代诗人笔下,与酒有关的诗句不胜枚举。白居易琵琶行中就有“春江花朝秋月夜,_”的诗句,表明天涯沦落人的孤寂。(28)古代诗文中有许多今昔对比而感慨横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弟走从军阿姨死,_。”(29)王家卫的电影从拍摄到公映时间周期长,他又对拍摄的内容隐讳莫深,会让人想起琵琶行中那两句“_,_。”(30)陆机文赋指出,写作的奥秘之一是“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白居易琵琶行的警策语是“_,相逢何必曾相识。”(31)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描写丝竹乐器演奏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幽咽泉流冰下难。”(32)古典文学中“月”往往表达一种寂寥之情、凄凉之感。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醉不成欢
17、惨将别,_。_,主人忘归客不发。”月色朦胧迷离,恰似诗人当时的心境,这个“月”真切地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悲凉心情。(33)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_,_”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34)有些人离家在外,一时生活不太如意,当偶然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时,往往会发出琵琶行中“_,_”的感喟。五、语言运用写琵琶女自诉身世,详昔而略今;写自己的遭遇,则压根儿不提被贬以前的事。这也许是意味着以彼之详,补此之略吧!比方说,琵琶女昔日在京城里“甲”的情况和作者被贬以前的情况是不是有某些相通之处呢?同样,他被贬以后的处境和琵琶女“乙”以后的处
18、境是不是也有某些类似之处呢?看来是有的,要不然,怎么会发出 “丙”的感慨?15甲处最恰当的引文是:()A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B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C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D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色等闲度16乙处最恰当的引文是:()A弟走从军阿姨死B梦啼妆泪红阑干C老大嫁作商人妇D秋月春风等闲度17丙处最恰当的引文是: ()A江州司马青衫湿B如听仙乐耳暂明C同是天涯沦落人D杜鹃啼血猿哀鸣第5页 共8页 第6页 共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答案:1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A.“憔悴”的“憔”应读“qi
19、o”;B.“贾人”的“贾”应读“g”;D.“江浸月”的“浸”应读“jn”。故选C。2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与运用能力。A.快:畅快。故选A。3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例句:名词作动词,作歌。A.名词作动词,摆酒席。B.名词作状语,在夜里。C.名词作状语,在梦里。D.形容词作动词,看重,轻视。故选A。4C【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能力。A项,被动句,迁谪,被贬谪。语意为这天晚上才觉得有被贬谪的意味。B项,被动句,湿,被打湿。语意为我江州司马青衫衣襟被泪水打湿。C项,省略句,应为“使之快弹数曲”。语意为让她又弹几曲。D项,被动句,被秋娘
20、妒,被同行歌妓们嫉妒。语意为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故选C。5B【详解】本题考查记忆、理解文学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文书的名称、官场的礼节、朝廷的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解答此类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B项,“霓裳六幺均为唐代的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说法错误。霓裳指的是霓裳羽衣曲,唐代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六幺,又名绿腰录要乐世,在初唐睿宗时期由西域传入中国,在流传过程中发展成为大曲、器乐、舞蹈等艺术形态。六幺并非唐玄宗所制。故选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