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与基层组织微专题复习学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docx





《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与基层组织微专题复习学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与基层组织微专题复习学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微专题3 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与基层组织【主干梳理】时期地方行政体制基层组织周朝(1)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2)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秦朝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统一王朝的基础,促使贵族政治转变为官僚政治秦汉时期县下设乡、里,后代基本沿袭乡里制度汉朝(1)汉初实行郡县与郡国并行制,后导致七国叛乱;(2)汉武帝时颁行“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东汉晚期,“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隋唐(1)隋朝实行州、县二级制;(2)唐朝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唐中期后,朝廷在地方设节度使,后形成藩镇
2、割据势力,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宋朝(1)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并设通判负责监督;(2)将兵权收归中央;地方赋税除小部分留作地方开支外,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3)改道为路,又将隋唐时期作为军事管理机构的府变为一级行政区划,从而形成路、府、县三级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形成多级行政制度明清明初,废行省,设三司;明清时期,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实行里甲制,设甲长、里长【真题示范】考向1汉代刺史制度的作用(知识)(20221月浙江选考)汉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
3、辖区内巡行,年终赴京奏事。刺史秩仅600石,但能以卑临尊,监察秩2 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由此可知,西汉刺史的设置()A可以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B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是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D代表着社会履行监察官员的职能考向2汉代中央集权的加强(能力)(2022广东高考)“奉朝请”是两汉朝廷给予退休大臣和列侯、宗室、外戚的特殊待遇,被授予者特许参加朝会,地位也随之提高。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而是以“奉朝请”的名义留驻京师,封国大权操于国相,这客观上()A有助于遏制地方豪强势力的扩张B埋下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隐患C为外戚干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D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考
4、向3从历史解释角度分析历史概念(素养)(2021湖北高考)东汉永建二年(127年)汉顺帝征召知名隐士樊英,但樊英称病推辞。于是,皇帝下诏“切责郡县”,地方官府遂用公车将樊英送至都城。该责问方式体现了()A君权削弱 B中央集权C吏治腐败 D豪强崛起考向4制度建设维护国家统一(价值)(2021山东高考)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下表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时期调整概况汉景帝时期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汉武帝时期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为仆(秩千石)汉成帝时期裁撤内史;令相治民,与郡太守无异A.精简地方行政机构 B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5、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D废除郡国并行体制考点考向(1)在2022年高考中,“中央集权”的建设和加强措施是高频考查内容,高考多以历史概念的分析、新情境和新材料设计考查。(2)围绕历代加强中央集权这一主干知识,突出时代特色,如秦朝的郡县制、汉代的推恩令和刺史制度与王国问题解决是考试的重点,明清增加了对“边疆地区管理”亦可成为高考新考查内容。 注重中央集权的强化对国家统一的推动作用。命题感悟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是高考的重点命题区域,核心素养多关注对历史概念的解释,家国情怀也是命题的重要方向。【深化提升】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削弱诸侯势力针对部分诸侯王国辖地仍然较广的现实,汉武帝颁
6、布“推恩令”,允许并鼓励诸侯王“推私恩”将王国土地再行分封给子弟为列侯。此举没有像削藩那样招致反抗,效果则异曲同工。在一系列分化、打击措施下,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能参与政事,对中央政权的威胁基本解除。(2)打击地方豪侠豪强和游侠的不法行为严重地扰乱了社会治安,威胁到统治秩序的稳定。汉武帝一方面对地方豪侠采取强制迁徙的措施,迫使他们离开本土势力范围;另一方面又起用一批“酷吏”任地方官,对犯法的豪侠实施严厉镇压,很多豪强、游侠遭到夷灭之祸,其势力大为削弱。(3)设刺史监察地方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分别监察若干郡国。后来于近京畿七郡置司隶校尉,职权与各州部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