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 世界资本主义政策的调整 知识梳理-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docx
《专题14 世界资本主义政策的调整 知识梳理-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4 世界资本主义政策的调整 知识梳理-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世界资本主义政策的调整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2)主要原因:生产与销售的矛盾。资本家攫取了高额利润,国民贫富差距扩大,财富集中在少 数人手里,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资本家被眼前的利润所驱使,盲目扩大生产。 2.导火线:人们怀着一夜暴富的梦想,醉心于股票等投机活动。1929 年 10 月 24 日,美国华 尔街股票市场股价狂跌。股票持有者疯狂抛售股票,股市崩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3. 表现: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人锐减,很多
2、人濒临破产。4. 特点涉及范围广:从美国开始,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持续时间长:从1929年开始,持续到1933年破坏性大: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失业人数超过三千万5. 影响(1)对于资本主义国家:重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加深了社会危机,法西斯势力乘机崛起。(2)对世界局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贸易保护,加剧了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矛盾更加尖锐;帝国主义进一步加强了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激起当地民众更强烈的反抗。二、罗斯福新政1.背景 (1)“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美国总统胡佛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 预。,危机不但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社
3、会矛盾更加尖锐,社会动荡不已。 (2)1933 年 3 月,民主党人罗斯福就任总统。 2.措施 整顿财政金融:令银行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 工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要求工业各行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章程,规定生产规 模、价格水平、工资标准和工时,防止生产过剩。 农业:减耕减产,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 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推行“以工代赈”, 以增加就业。3.特征立法推行,国家干预4.实质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5.影响(1)新政虽未能完全消除危机,但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4、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回复和改善。(2)在一定程度 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缓解了社会危机;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3)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三、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战后国家干预经济的加强(1)背景世界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凯恩斯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罗斯福新政的成功提供借鉴。(2)措施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以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解社会生产:(3)成就20 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