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巩固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docx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巩固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巩固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1明大诰不仅对官员事前受贿作出了基础性的规定,也对事后受贿的行为作出了规定,还将官吏家人索贿纳入其中;此外,规定涉及官员的赃罪在具体量刑时不能适用赎刑。明代的这些规定()A反映出官吏腐败程度较为严重B旨在通过重典治吏维护专制统治C有效防止了官员对皇权的威胁D说明政府施政以整顿吏治为核心2宋朝科举考试严格限定考生户籍,不得随意“附贯”考试,士人在科举考试前必须有人为其担保、审核其籍贯、才学、品行、职业、年龄等信息,如考生出现上述违制行为,担保者则会受到处罚。以上规定意在()A革新科举考试的内容B提高士人的综合素养C杜绝考试过程的舞弊D净化科举考试的环境3有学者指出
2、,魏晋时期的门阀政治将人分为三六九等,门阀子弟与寒门子弟在社会地位上判若云泥,在九品中正制下,这种选官机会的不平等显得尤为严重。而科举制使大部分人能够参与到较为公平的选拔中。该学者旨在说明()A魏晋时期选官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B科举取士体现出相对的进步性C古代取士标准开始出现多样化趋势D唐代选官抑制了门阀士族扩张4礼记王制记载:“(西周)凡官民,(以民众中有才能的人为官)材必先论(考察)之,论辨(明白、清楚)然后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爵人于朝(指公开授予爵位),与士共之。”这反映了当时()A宗法制下等级森严B官吏管理制度严格C举贤传统仍受重视D官僚政治体系完备5汉代官吏升迁除逐级而进
3、外,还存在不按秩等次第、大幅度越级而迁或打破任期限制、短期内晋升的“超迁”特殊形态。尹湾汉墓简牍等出土资料显示,超迁不限于京官或地方郡县长吏,也包括郡县低级属吏甚至更基层的胥吏。这体现出()A察举选官制度确立B爵位等级观念淡化C上计制度不断完善D政治环境相对开放6西汉刺史虽“秩六百石”,但监察范围广泛,包括政、刑、民、选署等诸多方面,监察对象主要为地方郡国二千石官员,故有人评价道:“刺史位卑却权重,以贱治贵。”这一评价折射出,刺史制度()A阻碍了行政效率的提升B标志着行政权与监察权的分离C与儒家等级思想相违背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官员的监察7明朝洪武十七年(1384年),朱元璋下令“不拘额数,从实
4、充贡”,次年会试中,中举472人,是建朝以来取士最多的一次。明朝中期,科举取士规模缩小,定额在300人左右。嘉靖改革时期,进士人数又重新达到400人以上。明代科举进士人数的变化表明()A古代官僚政治趋向成熟稳定B科举的政治影响力不断提升C统治形势变化影响人才需求D中央加强对人才的选拔管理8西汉察举制下已经出现了秀才、明经等考试科目。隋朝正式废除九品中正制后增加经世致用的考查内容,最终形成秀才、明经、进士三科并立的选官制度。这主要有助于隋朝()A打击地方势力B强化儒家教化C形成向学风气D选拔实用人才9明清两朝时期,中国的读书人若以秀才计,大部分时间不下五十万,如果把童生也算在内的话,则以百万计;
5、他们中除少数人能在仕途上有所成就外,多数人成为在各地基层生活的知识分子。这说明科举制()A阻碍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B未能选拔出真正的人才C有利于文化在民间的传播D束缚了广大士人的思想10明代“三法司”是指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三法司”会审指重大刑狱要由三部门共同完成,刑部主审理、都察院主纠察、大理寺主驳正,这是当时重要的司法和监察制度。由此可见,明代()A实施严刑峻法政策B创新发展了古代的司法制度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D将制衡机制运用于司法领域11有学者指出:“(唐朝时)如果以资产作选举的标准,则等于承认兼并,亦即促成小自耕农为佃农。过去的经验,让这种趋势发展下去的话,各世族必攫取大帝国的税收来源
6、,使官僚组织僵化,因之而使全国瓦解。”作者意在说明 ()A增加资产缴纳户税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B分科考试的选官制度有利于维护政权的稳定C佃农一般较少受到契约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D部分节度使兼并役使州县形成藩镇割据势力12有思想家批评中国古代的某一选官制度是“以勇力之所加,而治智能之官,是以斩首之功为医匠也。”该制度为()A世官制B军功爵制C察举制D九品中正制13宋太宗时,文臣成为政事堂和枢密院长官的主要人选。文官占据了军队高中级将领的大部分职位,大战在即时也主要由文臣统军出战。边境州军长官也多由文官担任,甚至有的知县还兼任兵马都监、监押。这些举措()A保证北方边防安宁B造成了强干弱枝局面C有效
7、预防内部动乱D实现了分化事权目的14按唐制,官员考核标准为“四善二十七最法”。“四善”为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秤、 恪勤非懈;“二十七最”是根据各部门职能不同,分别制定最高标准进行考核,定出不同等级,每个等级都有相应的奖惩办法。这表明,唐代官员考核()A注重官员品德和政绩B扩大了官吏的选拔范围C程序已经成熟和完备D意在监察州县各级官吏15北宋真宗、仁宗年间,原来的注疏经学不受待见,社会上兴起了以新见地解读经书真意的新学风,这种风气逐渐风靡天下,形成所谓的“宋学”,这个学界动态很快反映到朝廷政策之中,就有了新科明经考试制度。由此反映了宋代()A科举制度的功能弱化B科举制适应时代发展C完善了考
8、试录取程序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16董仲舒曾向汉武帝进言: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以给宿卫(担任皇帝的警卫),且以观大臣之能;所贡贤者有赏,所贡不肖者有罚。这一建议()将选官权收归中央才学成为选官的首要标准与察举制形成有关有利于加强对官员的监察ABCD17材料一:随着空前统一的新王朝出现,高度集中的皇权巩固,需要不断地削弱地方士族势力,选拔新的文化官僚来接替士族手中的权力,充实国家对地方的控制。隋文帝在吏部收归对地方官吏选举权的同时,有意打破维护士族利益的察举制,取消“以族取人”的门户界限,充分发掘和利用察举制中试策考试的公平竞争因素,将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最重要标准,分
9、科选拔和任免治理大一统国家的文官队伍。张希清等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材料二:在建文二年至水乐二十二年9科殿试中,明廷共录取进士1939人,其中南方6直省共1622人,占同期全国进士总数的83.65这种进士地理分布呈现出南北相差悬殊的局面,不仅严重压抑了落后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脱颖而出,而且不利于明朝加强对全国尤其是边远落后地区的统治,增强边远落后地区对朝廷的向心力。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洪熙元年(1425年)四月,仁宗谕礼部臣曰:“科举之士,须南北兼取。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比累科所选,北人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自今科场取士,以十分论,南士取六分,北士四分。尔等其定设各布政司名数以闻。”郭培
10、费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明代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科举制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明朝科举取士“南北兼取”的背景及意义。18景泰二年(1451年)户科给事中李侃等奏:今年会试,礼部奏准取士不分南北。臣等切惟,江北之人文词质实,江南之人文词风赡,故试官取南人恒多、北人恒少。洪武三十年,太祖高皇帝怒所取之偏,选北人韩克忠等六十一人赐进士及第、出身有差。洪熙元年,仁宗皇帝又命大臣杨士奇等定议取士之额,南人什六、北人什四。今礼部妄奏变更,意欲专以文词多取南人,乞敕多官会议,今后取士之额虽不可拘,而南北之分则不可改。对此,礼部回复:“顷者诏书,科举自景泰元年为始,一遵永乐年间例行。本
11、部查得,永乐二十年间,凡开八科,所取进士皆不分南北。已经奏允。今侃称礼部变更,意专以文词多取南人。夫乡举里选之法,不可行矣,取士若不以文,考官将何所据?且北方中土人才所生,以古言之,大圣如周公、孔子,大贤如颜、曾、孟,皆非南人。以今言之,如靖远伯玉骥,左都御史玉翱、玉文,皆永乐间不分南北所取进士,今岂可预谓北无其人?况本部止遵诏奏书行,即不曾奏请多取南人、少取北人。今各官所言如是,乞敕翰林院定议。”命遵诏书行,侃等所言不允。摘编自明英宗实录等请回答: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你对上述分歧的认识。试卷第5页,共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答案:1B【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根
12、据受贿时间的不同,明大诰区分官员事前受贿、事后受贿以及家人索贿的情形,并都给出处理办法,另外规定“涉及官员的赃罪在具体量刑时不能适用赎刑”。综合看来,明朝的这些规定旨在通过重典治吏维护专制统治,B项正确;明大诰中对官吏受贿做规定并不代表明代官吏腐败的严重,排除A项;“有效防止了”过于绝对,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建政府施政是以维护皇权统治为核心的,排除D项。故选B项。2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宋朝科举考试严格限定考生户籍,并要求有人为士人担保,这些规定的主要目的是净化科举考试的环境,维护科举制的公平公正,D项正确;宋朝科举考试严格限定考生户籍,未涉及科举考试内容的革新,排除A项;材料中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