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 选择题刷题-高三统编版历史三轮冲刺复习.docx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 选择题刷题-高三统编版历史三轮冲刺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 选择题刷题-高三统编版历史三轮冲刺复习.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选择题刷题-高三统编版历史三轮冲刺复习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北洋政府废除了中国自秦汉以来形成的官与吏之间的等级制,将除议员与军官以外的所有官员统称为文官。尽管文官仍有高等与普通之分,但从前从事具体行政事务的吏从此获得了文官的身份以及相应的地位、待遇与法律保障。这反映出当时()A文官制的等级差别消失B平等观念为多数人接受C民主政治得到一定发展D行政分工利于管理科学2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其第二十一条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
2、。”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在我国的全面推行和实施()A对公务员队伍结构变化的影响不大B避免了腐败现象的滋生C从源头确保了公务员队伍的高素质D极大提高女性社会地位3“最优等、及优等则升级中等,下等则留原级;最下等者减品行分数十分之一,若三次最下等者,即令其出学自高等小学堂以上,比照奏定奖励出洋游学日本学生章程,给予出身,分别录用考列最优等者,作为进士出身,用翰林院编修,检讨升入通儒院。如不愿入通儒院者,应由学务大臣查核该员才具,酌量分别委以京外要差,奏明请旨办理,以期及时自效。”对以上材料理解最合理的是()A是中国的选官制度进入新阶段的标志B为洋务运动培养了人才C保留有科举取士的残余D一直是清政府官
3、员选拔的主要方式4关于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有学者这样写道,据统计在清王朝覆灭之前,各部侍郎、部丞、参议及内阁属员中,出国留过学或出洋考察过宪政等有留洋经历的人,占百分之十四点九。针对中国兴学之初,沿用科举办法,学堂毕业者即授予实官的问题,1911年9月,清政府鉴于“东西各国学堂毕业与入官考试无不判为二事”,“拟自文官考试任用章程施行之日起,无论何项学堂考试毕业者,概不给奖实官,其游学毕业生之廷试,明年亦拟不复举行。”结合所学,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新式学堂或留学生毕业即任实官带有一定过渡性质新的官员录用方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府官员的结构“兴学之初”指晚清行“预备立宪”之初西方文官制度的引入终
4、结了留学毕业即授官的途径ABCD5201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录用担任一级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级层次的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这表明()A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B公务员考试的绝对公平C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D公务员考录工作法制化6城市是理解文明的基因。下表是近代南京城市发展部分简表,从中可以推断出()时间发展史实1890年曾国荃在南京创立江南水师学堂1895年修建下关江边公用轮船码头,抵制洋商码头1905年沪宁铁路南京车站建立1906年两江师范学堂建立1918年已停用的江南贡院大部分被拆除A南京临时政府废除了科举制B南京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C南京
5、见证晚清选官制的变革D南京城市交通呈现立体化趋势7清末新政官制改革中,各部院与直省纷纷选调学堂学生和留学回国人员,均以事功及专门知识、技术为选官用人的主要标准,摒弃了宋元以来选才用人重视品德及对圣贤义理阐释践行的传统。由此可见,清末官制改革()A受到西方影响B彻底摒弃旧制C由留学生推动D鼓励实业救国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延续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干部制度。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调配等工作中,首先强调政治标准,即干部要具有坚定的党性立场、为人民服务的职业道德、革命的精神和良好的修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干部制度强调政治标准()A忽视了干部的专业管理知识与业务能力B有利于构建和完善竞
6、争性干部选拔制度C有利于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带头作用D忽视了改变干部队伍来源的结构性缺陷9下表是19782011年我国部分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内容。这些改革()19781986年明确提出干部“四化”的方针;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等19871999年提出分类管理改革,颁布实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20002011年制定实施改革纲要,颁布实施公务员法A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组织保障B促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成C变革了党管干部的组织原则D逐步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建设101929年国民政府颁布的考试法规定的笔试应试科目,主要有国父遗教(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大纲及三民主义)、国文、中国历史及地理、宪法(宪法未公布前笔试中华民国训政
7、时期约法)、地方自治等五项。考试法中的这些规定()A说明民国教育水平发达B利于提高官员政治素质C标志着公务员制度建立D旨在应对日本侵华需要11晚清学部曾奏请令各省督抚广加延访,“凡专门学成回国在十年以上,学力素优,复有经验者,肿举实绩,或征其著述。经核定择其著述卓然成家,成绩确然其见者,赐予出身,以奖励后进”,这一奏请得到晚清政府同意。由此可见()A晚清政府采用分科考试和甄别来选拔官员B学堂选官是晚清选官制度变革的重要内容C留学毕业生选官是晚清官员选拔方式之一D晚清已采用考试方式,建立文官运行机制12南京国民政府的各类各级文官选拔考试都把国民党党义作为必考科目,党义不及格者无论其他各科成绩如何
8、都不能录取,但各地方实力派以自行举行文官考试的方法与中央对抗。这表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A实施过程中出现拉帮结派的现象B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C实行中央统一管理下的分类管理D无法真正实现文官中立地位131903年清政府创办译学馆,译学馆开办章程中明确规定,对学生的要求是“通一国之语文,而周知环球万国之情势,体用兼备,本末交修。”这反映出()A清政府开始践行中体西用思想B中国思想层面的变革呼之欲出C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新动向D清政府的近代化意识增强14有学者对晚清时期选官制度的变革提出以下论述:“据统计,在清王朝覆灭之前,各部侍郎、部堂、参议及内阁所属成员中,有出国留学经历或参与过考察西
9、洋宪政的人占百分之十四点九。针对中国兴西学之初,沿用科举办法,学堂毕业者亦可授予实官的问题,1911年9月,清政府鉴于“东西各国学堂毕业与入官考试无不判为二事”,“拟自文官考试任用章程施行之日起,无论何项学堂考试毕业者,概不给奖励实官,其游学毕业生之廷试,明年亦拟不复举行。”该学者的叙述意在说明()学堂选官制度带有过渡性质西方文官制度引入结束了留学生毕业即授官途径科举制将读书与做官相结合新的官员录用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官员结构ABCD15孙中山先生曾说:“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近代以来我国又借鉴西方文官制度,逐渐形成了具有
10、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以下对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历程排序正确的是()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堂选官采用考试和甄别实行干部制度ABCD161953年,中共中央做出关于加强干部管理工作的决定,实行分部分级管理干部的制度(如下表)。这一制度()分部管理按工作需要将全体干部分类,在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由各部门分别进行管理分级管理由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分工管理各级干部A体现了党管干部原则B创立了新的干部管理原则C重视发挥地方积极性D以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前提171983年后,我国根据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不同情况,探索与厂长、所长负责制相配套的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体制,提出放活对专业技术人员管理
11、,促进科技人员在一定范围内的合理流动,鼓励科技人员到农村承包、创办乡镇企业。这一探索()A体现了干部分级管理B顺应了改革开放的需要C弱化了对干部的管理D推动了干部任用制度化181905-1911年,关于留学生的洋科举,清政府先后举办了6次,共录取1 388人。被录取者除了有老的科举称号外,还会因所学专业被冠以新的称号,如“工科举人”“商科进士”等。清政府此举()A巩固了科举制度的地位B保障了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C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D引发了崇洋媚外的社会思潮191897年,因听闻科举欲求变新,浙江很多人纷纷购买主张维新的时务报,以备应试,但很少有人“真能潜研精讨以究中西治乱、强弱之故”;当年科举
12、考试“犹然故辙”,购报者遂意兴索然。此现象说明当时的科举()A侧重选拨时务人才B极大促进西学传播C尚未发生实质变化D深刻推动制度革新20下图为1898年点石斋画报刊登的时政画时文鬼。画中作者配文:“国家以制艺取士,历二百余年,一旦忽改为策论,士子半生学历尽付东流,不免同深扼腕士习之陋,大率如此,可笑也夫。”这反映了()A地方士子反对废除科举B传统观念阻碍社会变革C改革断送士人政治前途D改试策论违背历史潮流试卷第5页,共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答案:1C【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北洋政府实行文官制度,淡化了等级制度,并给之前从事具体行政事务的吏以相应的地位、待
13、遇与法律保障,这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C项正确;“等级差别消失”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材料没有述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平等观念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不是在强调行政分工,排除D项。故选C项。2C【详解】根据“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可得出公务员通过考试录用,有利于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文化素质,C项正确;这种做法使更多知识分子进入到公务员队伍中,对结构改变较大,排除A项;这一做法并不能避免腐败现象,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针对女性,排除D项。故选C项。3C【详解】根据材料“考列最优等者,作为进士出身,用翰林院编修,检讨升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