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防疫防控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及演练脚本.docx





《医院防疫防控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及演练脚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防疫防控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及演练脚本.docx(1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名目1. 医院院内疫情防控工作方案2. 医院冠疫情院内感染防控工作方案3. 医院疫情防控工作方案4. 医院冬春季冠疫情防控工作方案5. 疫情防控期间预检分诊、体温检测登记工作制度6. 医院疫情防控应急预案7. 医院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实施方案8.2023 医院冬春季冠疫情防控应急预案9. 医院疫情防控方案及应急预案10. 医院疫情防控工作总结11. 医院预检分诊发热患者疫情防控应急演练脚本12. 医院疫情防控工作总结报告13. 医院疫情防控就诊实施方案14. 医院疫情防控工作总结15. 医院冬春季冠疫情防控应急演练脚本16. 医院冠疫情医疗救治工作方案17. 医院疫情防控常态化点位责任分工18.
2、 冠疫情后备定点医院启动应急预案医院院内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医疗卫生气构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随着春节过后群众就诊人数的增加,防范疫情在医疗卫生气构输入和集中的形势特别严峻,加强院内疫情防控工作成为我院目前工作的重点。依据XX 省冠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第 91 号文件关于加强医疗卫生气构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状况,特制定本方案,内容如下:一、工作要求一高度重视疫情处置工作。提高思想生疏,强化组织领导,开展医院内部人员排查梳理。二依据省委疫情领导小组指挥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冠相关防控措施的通知、关于做好居家隔离人员相关工作的通知文 件精神,对本单位全部工作人员含医务人员、行政治理人
3、员、保洁、保安、餐饮、医疗废物处理及临床支持中心等后勤效劳人员和全部 病房住院患者及陪护、探视人员参照亲热接触者判定标准,进展旅行 史、接触史和安康状况全面排查,并认真做好登记记录。三实行住院患者书面告知制度,对于有外出旅行、消灭过发热或呼吸道病症、家人等亲热接触者有湖北旅行史等状况的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进展深入、重点排查。四对全部进入医院的人员含医务人员、行政治理人员、保洁、保安、餐饮、医疗废物处理和临床支持中心等后勤效劳人员以及住院患者及陪护探视人员进展体温检测,并做好登记。体温检测人员、登记场所依据医院的布局科学合理设置,有效分区,避开人员聚拢、集中,相关人员要结合实际做好个人防护。五严格
4、病人陪护和探视管控。实行病房 24 小时门禁治理,患者住院期间原则上不得离开病房。二、具体措施一内部人员梳理排查对我院全部工作人员含医务人员、行政治理人员、临时工、外包人员保洁、保安、洗衣房、养分食堂、医疗废物处理处、临床支持中心等是否出入湖北或有无疫区接触史进展逐一排查,做到不遗漏一人,其中人员排查登记工作由公共卫生科统一安排部署,做好排查状况统计并留存资料。二体温检测及登记针对全部进入医院人员含医务人员、行政治理人员、临时工、外包人员保洁、保安、洗衣房、养分食堂、医疗废物处理处、临床支持中心等以及住院患者及陪护、探视人员统一进展体温检测登记的工作要求:1、门急诊预检分诊处、住院部体温检测点
5、做好体温检测及登记工作;2、由公共卫生科在“XX 省发热病人预检分诊登记本”的根底上结合我院实际状况进展制定“来院人员体温检测登记本”;3、由办公室制作“个人体温检测登记卡”,全部职工必需保证每日至少两次的体温检测,并登记于“个人体温检测登记卡”;4、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体温检测工作由所在科室护理组负责,护理部负责病区体温检测登记本的制定及督导检查工作;5、感染性疾病科处于独立区域,该区域全部人员含医务人员、行政治理人员、保洁、保安、餐饮、医疗废物处理处、临床支持中心等后勤效劳人员体温检测及登记工作由科室自行负责;6、除正式职工外的其他工作人员如保安、保洁、洗衣房、养分食堂、医疗废物处理处、临床
6、支持等临时工或外包人员由分管科室负责体温检测登记工作;7、假设科室职工消灭发热应准时报告科室负责人,由科室负责人统一报揭露热门诊XX;8、门急诊预检分诊处与住院部一楼体温监测点,一旦觉察发热人员,不得允许其进入门诊大厅或病房楼,依据发热患者就诊流程引导其至发热门诊就诊。三住院患者及陪护探视人员梳理排查及管控全部病房住院患者及陪护探视人员由护理部统一安排部署。各科室对全部病房住院患者及陪护探视人员参照“亲热接触者判定标准”进展旅行史、接触史和安康状况全面排查。护理部负责制定“住院患者告知书”,内容包括防控学问宣传及相关法律责任告知,对有外地旅行、消灭过发热和呼吸道病症、家人等亲热接触者有湖北旅行
7、史等状况的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要进展深入、重点排查。假设住院患者陪护人员消灭发热状况,本科室护理组要在“住院陪护体温检测登记表” 处做好登记及标识,并马上引导其至发热门诊就诊;住院患者消灭发热状况请感染科及发热门诊会诊,依据排查和安康状况,严格落实属地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做到该留观的留观、该隔离的隔离、该检测的检测,必要时转感染性疾病科救治。四个人防护依据文件要求,相关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未佩戴口罩人员不得进入门诊或住院部。由医院办公室依据文件要求制定提示牌置于门诊、感染性疾病科病房及住院部入口处。发热病人依据本院“发热患者就诊流程”至发热门诊就诊,疫情期间非发热病人一般门诊就诊流程及治理方
8、法由医务部负责制定。五严格病人陪护和探视管控由护理部负责做好病区陪护人员卡证治理工作,尽最大可能削减陪护人员,做到一人一卡证,无卡证制止入进入病房。三、督导检查分管领导、医务部、护理部、公共卫生科、医院感染把握科、门诊部要乐观开展院内疫情防控工作督查。以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处等部 门为重点,就防控工作方案、流程落实状况进展督查,对觉察的问题、隐患及薄弱环节要乐观进展整改。四、落实责任医院作为疫情处置的第一阵地,科主任作为疫情防控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提高责任意识,认真履行工作责任,强化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乐观落实工作方案,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序进展,打赢疫情阻击战。医院冠疫情院内感染防控工作方案为加
9、强对冠防控救治工作,依据有关防控精神,为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坚持准时觉察、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要求,结合本院实际状况,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医护人员防护指引一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标准预防措施,严格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要求,做好诊区、病区房的通风治理,依据诊疗护理操作中可能的暴露风险选择适当的防护用品。1. 可能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戴清洁手套,脱手套后洗手。2. 可能受到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戴护目镜/防护面屏、穿防渗隔离衣。3. 可能消灭呼吸道暴露时,戴医用外科口罩。二在严格落实标准预防的根底上,依据接诊患者疾病
10、的传播途径,参照医院隔离技术规(WS/T311)选择强化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或空气传播的感染防控,严格落实戴医用外科口罩 /医用防护口罩、戴乳胶手套等隔离要求。三在冠流行中高风险地区,依据接触在冠流行中高风险地区,依据接触冠风险,在标准预防的根底上增加飞沫隔离、接触隔 离的防护措施。在为疑似或确诊冠患者进展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 增加空气隔离防护措施。依据不同工作岗位暴露风险的差异,依据有 关文件要求选择防护用品,并依据风险评估适当调整,做到以下防护:1. 一级防护:预检分诊点,一般急诊留观区,门诊,一般病区,重症监护病房,亲热接触者医学观看区,医务人员医学观看区,隔离病区的潜在污染区工作人员
11、,以及进展一般患者手术,非冠患者的影像检查与病理检查,发热门诊及隔离病区外的安保、保洁、医疗废物转运等工作人员;一级防护用品主要包括: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工作帽、工作服、一次性乳胶手套或丁腈手套等。2. 二级防护:发热门诊及隔离病区内,隔离重症病区,疑似及确诊患者影像检查及检验,消毒供给中心对冠病区物品回收、清点及清洗时,疑似及确诊患者转运、陪检、尸体处置时,为疑似或确诊患者手术,冠核酸检测时承受二级防护措施。二级防护主要防护用品: 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一次性工作帽、穿防渗隔离衣或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或丁腈手套、鞋套等。3. 三级防护: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为疑似或确诊患者实施可产生
12、气溶胶操作、手术、冠核酸检测时可承受三级防护;为疑似或确诊患者实施尸体解剖时承受三级防护。三级防护主要防护用品:正压头套或全面防护型呼吸防护器、穿防渗隔离衣或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或丁腈手套、鞋套等。四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有关标准。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准时更换。五按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要求实施手卫生,戴手套前应当洗手,脱去手套或隔离服后应当马上流淌水洗手。二、环境物体外表清洁与消毒1.防控要点(1) 加强日常环境物体外表清洁和消毒工作,消退污染的环境物体外表的传播隐患。(2) 依据单元化操作的原则,强
13、化高频接触物体外表的清洁与消毒。(3) 严格执行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制度,有明显污染的状况下, 应先去污,再实施消毒;消毒可选用 500mg/L 含氯消毒液,或承受同等杀灭微生物效果的消毒剂。(4) 物体外表擦拭宜承受有效消毒湿巾,也可使用超细纤维抹布。地面清洁消毒宜使用超细纤维地布;清洁工具做到分区使用,保持清 洁工具清洁与枯燥, 使用过的或污染的保洁工具未经有效复用处理, 不得用于下一个患者区域或诊疗环境,防止发生病原微生物穿插污染。(5) 预防消毒与随时消毒相结合。医疗区域预防消毒至少1 次/ 天,中高风险区域至少 2 次/天发热门诊;有明显污染随时消毒。高频接触的物体外表应增加消毒频次如
14、门把手、电源开关、电梯按钮等。2. 终末清洁与消毒(1) 患者一旦出院或转科,应马上对病房或患者区域进展环境终末清洁与消毒工作,有效阻断病原微生物传播。(2) 应有序实施以“床单元”为单位的终末清洁与消毒工作,从医用织物到环境物体外表,先清洁、后消毒,从上到下,从相对清洁物体外表到污染物体外表,去除全部污染与垃圾。可搬离的医疗设备与家具,应在原地实施有效清洁与消毒后,方可搬离。(3) 消毒可选用 500mg/L 含氯消毒液,或承受同等杀灭微生物效果的消毒剂;有明显污染时先去污染再消毒。3. 疑似或确诊冠患者接触物体外表、地面的清洁与消毒(1) 觉察疑似或确诊冠患者时,在患者离开该环境后,应对患
15、者所处四周环境的物体外表、地面进展清洁与消毒,消毒可选用1000mg/L 含氯消毒液至少作用 30 分钟,或承受同等杀灭微生物效果的消毒剂。如为留观病房则每日消毒不得少于 2 次。(2) 有可见污染物时,应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去除污染物,再用 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或 500mg/L 的二氧化氯消毒剂等进展擦拭消毒,作用 30 分钟。(3) 保持环境清洁、整齐。4.留意事项(1) 遵循“五要、六不”原则。“五要”,即:隔离,病区要进展定期消毒和终末消毒;医院人员密集场所的环境物体外表要增加消毒频次;高频接触的门把手、电梯按钮等要加强清洁消毒;垃圾、粪便和污水要进展收集和无害化处理;要做
16、好个人手卫生。“六不”, 即:不对室外环境开展大规模的消毒;不对外环境进展空气消毒;不直接使用消毒剂对人员进展消毒;不在有人条件下对空气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不用戊二醛对环境进展擦拭和喷雾消毒;不使用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进展预防性消毒。合理使用消毒剂,科学标准实行消毒措施,同时避开过度消毒。(2) 使用合法有效的消毒剂,消毒剂的使用剂量、作用时间和留意事项参考产品使用说明。(3) 消毒剂对物品有腐蚀作用,特别是对金属腐蚀性很强,对人体也有刺激,配制消毒液、实施环境清洁消毒措施时,应做好个人防护。三、医用织物的清洁与消毒1.遵循原则应严格遵循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标准WS/T 508-2023的要
17、求。2. 感染防控要点(1) 应保持清洁卫生。(2) 住院患者、急诊室患者应一人一套一更换,衣服、床单、被套、枕套至少每周更换 1 次;遇污染时应随准时更换;更换后的医用织物应准时清洁、消毒;枕芯、被褥、床垫应定期清洁、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准时更换,清洁、消毒。(3) 门诊诊间、治疗间的床单至少每天更换,如就诊人数较多, 半天更换,有污染随时更换;如可能接触患者粘膜如妇科检查等 的,应一人一换,或使用隔离单如一次性中单等。(5) 医务人员工作服应保持清洁,定时更换,如遇污染应随时更换;专用工作服专区专用,至少每日更换,遇污染应随时更换。(6) 使用部门应备有足够的被服收集袋桶,分别收集感
18、染性织物、脏污织物及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被服;织物收集袋桶应保持密闭。(7) 有明显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染的被服,多重耐药菌或感染性疾病患者使用后的被服视为感染性织物,由产生的部门负责放置在专用袋中并有警示标识,洗衣部门需分开单独清洗消毒。(8) 明显污染且无法清洗的织物可按医疗废物处理。(9) 被服的收集运送车与干净被服发放车应分车使用,并有明显标志,收取和发放车辆应专用,并应密闭运送防止二次污染。(10) 应分别设有相对独立的使用后医用织物接收区域和清洁织物储存发放区域,标志应明确,避开穿插污染。3. 疑似或确诊冠患者接触织物的清洁与消毒(1) 当觉察有疑似或确诊冠患者,使用后的床单、被套
19、等马上装入用双层专用袋鹅颈结式包扎,并贴有警示标识,密闭转运并集中进展消毒、清洗;(2) 一次性床单等,使用后当作医疗废物处理。(3) 明显污染且无法清洗的织物可按医疗废物处理。4.留意事项(1) 实施病人单元整理、更换、清洁、消毒和洗衣时应做好个人防护。(2) 医用织物收集过程避开扬尘和二次污染。四、室内空气清洁与消毒1. 感染防控要点(1) 可选择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进展有效空气交换,每日通风23 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室内也可配置人机共存的空气净化消毒机;有人状况下不能使用紫外线灯辐照消毒和化学消毒。(2) 负压隔离病房,在保证有效换气次数的前提下,不必额外增加空气消毒措施。在患者出
20、院或转科后,对腾空的负压病房做好环境物体外表终末清洁与消毒的根底上,如有干净系统可连续开启通风机组自净 1 小时后使用。2. 疑似或确诊冠患者所处室内空气的清洁与消毒(1) 当觉察有疑似或确诊冠患者时,在患者离开该环境后,应对患者所处室内环境进展通风与清洁消毒。(2) 疑似或留观患者应单间隔离,并通风良好,可实行排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也可承受人机共存的空气消毒机进展空气消毒。无人条件下可用紫外线等对空气行消毒,用紫外线消毒时,可适当延长照耀时间到 1 小时以上。(3)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将患者安置到负压隔离病房。3.留意事项(1) 留意诊疗场所的气流组织,应从清洁区域流向污染区域。(2)
21、 选择的空气消毒设备,应符合有关治理规定,并依据使用说明。(3) 留意人员保暖。五、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与消毒1.感染防控要点(1) 依据行业标准要求做好复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收集、清洗、包装、灭菌或消毒、储存、运送的全流程工作,确保复用器械的使用安全。(2) 应实行集中治理方式,全部复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由消毒供给中心负责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和供给。内镜中心、口腔科等科室的复用器械的清洗消毒,可按相关行业标准处理,也可集中由消毒供给中心处理。(3) 使用后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在使用部门应先就地预处理,去除肉眼可见污染物,准时送消毒供给中心集中处理;无法准时 送消毒供给中心的
22、器械和物品可使用器械保湿剂或准时进展初步清洗。消毒供给中心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理程序,被朊毒体、气性坏疽 及突发不明缘由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消 毒。耐湿、耐热的器械、器具和物品首选热力消毒或灭菌方法。不耐 热物品可选择化学消毒剂或低温灭菌设备进展消毒或灭菌。(4) 使用的医疗器械与物品,应先了解材质与性能,选择适宜的灭菌或消毒方法。(5) 血压计、听诊器、输液泵等医疗用品处理同物体外表。2.疑似或确诊冠患者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与消毒(1) 可复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去除可见污染物后马上承受双层专用袋逐层密闭包装,做好标识,密闭运送至消毒供给中心集中进展处
23、理;消毒供给中心可实行先消毒,再处理。(2) 或使用后马上使用有消毒杀菌的医用清洗剂或 1000mg/L 含氯消毒剂浸泡 30 分钟,承受双层专用袋逐层密闭包装,做好标记,密闭运送至消毒供给中心集中进展处理。(3) 灭菌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物品可选择化学消毒剂或低温灭菌设备进展消毒或灭菌。(4) 建议使用一次性餐饮具,如非一次性餐具,可用有效氯为 500mg/L 含氯消毒液浸泡 30 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4.留意事项(1) 首选机械清洗、消毒,手工清洗留意个人防护。(2) 留意医疗器械处理间的环境通风、清洁与消毒。(3) 防止运送中再污染。六、医疗废物治理1.感染防控要点(1) 收集: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防疫 工作方案 应急 预案 演练 脚本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