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外活动计划汇编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课外活动计划汇编5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关于课外活动计划汇编5篇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解除学生在学生上枯燥和紧急的心情,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才智,使学生能够得到德智体美劳全面进展教育,几年来,我校极大的开展课外活动教育。音乐课兴趣小组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音乐小组开展了合唱队、舞蹈队、口风琴等活动小组,大大的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素养修养。 一指导思想 从学生的兴趣、力量和需要动身,结合学生的生活阅历,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及审美认知规律,供应感音乐、表现音乐、制造音乐及学习音乐文化学问的时机,为学生终生学习和音乐审美素养的可持续进展奠定根底。 二活动目标 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
2、的音乐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进展音乐感受与鉴赏力量、表现力量和制造力量,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三详细安排: 1. 组织学校的合唱队。合唱队成员初一年级同学自由选择,在声乐方面有特长的同学参与,、每周活动两次,每周一和周二下午活动课由秦欣教师组织训练。主要训练学生统一发音位置,练习合理呼吸,咬字吐字清楚,声音独立稳定。练习曲以简到难,有小到大,循序渐进,并汲取新成员。 2 组织学校的舞蹈队,舞蹈队的学生由负责舞蹈的教师选择,在舞蹈方面有特长的和比拟喜爱舞蹈的同学参与,每周三和周四下午活动课由秦欣教师组织训练。主要以根本功为根底,熬炼形体,加强韵律感。逐步渗透
3、各种风格和民族舞蹈的根本要领和音乐节奏的特点。实行集体辅导,个别订正。在训练肯定时间有了肯定的根底后,进入规定动作训练,在进展规定曲目动作练习。 3. 组织学校的器乐队。器乐队成员初二年级全体学生参与,每周一和周三活动课183至188班,周二和周四活动课189至194班,由张翼教师负责。乐队要在上学期的根底上,进一步训练音准,并把握多种常用曲调,合奏多首小乐曲。 辅导教师要仔细的预备好每一次活动,保证训练时间、保证人员到位,所教学问通俗易懂并有肯定的兴趣性,使音乐兴趣活动小组开展的具有生动性、活泼性。 课外活动规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科技活动的总目标是扩大学生的学问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
4、育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成为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一代新人。 二、学生状况分析 作为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讲,本册课本是科技活动课的起始册,学科熟悉尚没有形成,更无从谈起科技活动兴趣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故此对学生的学问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技活动兴趣的培育和简洁有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要培育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索习惯,逐步养成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 三、教材分析 科技活动教材包含了试验探究、科技制作、科技应用、专题讨论和创新创造等方面的内容。由此盼望能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科学讨论、科技创造、制作科技作品的方法
5、,了解科技学问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了解我国历史上的科技成果及现在科学技术进展状况。每方面的内容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分别安排在各教材中供选择。教材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以学生为主体,突出科学性、制造性、趣味性和地方性,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特殊是一些反响现代科技成果和与人们生活、生产严密联系,操作性强的内容,让学生亲自参加社会调查、开展科学讨论、进展科学探究和制作,从而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育。 四、教学目标 1、学问层面:通过学生的实践和探究,丰富自身的学问积存。 2、力量层面:培育学生独立思索力量和发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培育
6、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力量;培育学生的实践力量和人际交往力量;培育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力量;培育学生的创新力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激发学生实践、探究的兴趣;培育学生求真务实,大胆质疑,勇于开拓的学习情操,构建学生关怀他人、关怀社会、关怀地球、关怀生态环境的道德堡垒。 五、教学措施 1、把科技活动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技活动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技活动学习。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 六、课时安排 1、
7、吹泡泡的科学1课时 2、水会溢出来吗1课时 3、向上流的水1课时 4、奇异的吸水瓶1课时 5、显字小魔术1课时 6、纸飞机1课时 7、返回式滚筒1课时 8、看不见子弹的枪1课时 9、小鸡啄米1课时 10、电子计算机1课时 11、身边的英特网1课时 12、电子书1课时 13、什么是创造制造1课时 14、细心选题1课时 课外活动规划 篇3 在大学,课外活动是进展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组织力量,通过相互合作,培育集体主义精神。为丰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现制定本学期的课外活动规划。 一、根本状况分析 现在大学生的体质正在不断下降,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开展适当的课外活动
8、是有用的,而且是必要的。大学生们很喜爱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在以前的活动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得到了很好的熬炼,在思想上显得更加团结,在体质上更加强健,这是良好的反映。但也看出班干部在组织上还有点无序,大学生在活动中还不能守好规章,自律意识不强。 二、活动目标: 1、使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动手意识,培育探究科学的信念,进展大学生制造生活美的力量。 2、丰富大学生的课内外生活,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为大学生的进展供应可能。 3、加强活动的规划性,严密组织,提高活动效果。 三、活动措施: 1、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文艺活动,如:跳绳、踢毽子、新年文艺演出等,丰富大学生的课外生活。 2、利用班级图书角,组
9、织开展读书活动。 3、在重大节日,开展适应节日特点的活动。 4、保证活动时间,在每天的课外活动中,让大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展活动,切实到达活动目的。 5、做好活动的记录,在每次活动后都对活动的状况进展记录、总结。发觉问题准时改正,为后面的活动打好根底。 6、抓好个别辅导,让个别差的大学生在原来的根底上得到提高。 7、发扬集体精神,使每一个大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8、发挥年级组的合力,组织适合大学生活动的班级集体工程,增加班级的分散力。 课外活动规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进展为指导,创设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学
10、习兴趣,进展共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安康、全面进展。 二、目的意义 课外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长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推动素养教育的一个重要表达。兴趣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为学生供应一个自主进展的时间与空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活动,符合广阔学生家长的意愿,学生通过活动,能获得很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学问、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展共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安康进展。 三、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课外兴趣小组活动领导工作小组。校长任组长,班主任为成员。领导工作小组主要做好以下工作内容:制订好活动方案,落实详细的活动小组,提出明确的活动要求
11、;依据实施状况准时总结,准时调整有关兴趣小组(内容、指导教师、学生等等);每天查看每组活动是否开展,活动是否正常,存在什么问题,定期召开会议,进展沟通、总结,努力使兴趣小组活动开展的富有成效。 四、详细活动安排 (一)课外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闫涛组员:各班班主任。(二)活动时间每天下午第三节课。(三)活动内容依据学校的实际状况,本着“活动应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协作,相互促进;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照看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因地、因校制宜”的原则。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全校师生人人参加,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进步,可分成低段组(13年级)、高段组(4
12、5年级)同时开展。 1、以班为单位活动内容: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及兴趣爱好,低段组课程可以设置如下: 室内活动:背诗竞赛、写字竞赛、朗读竞赛、音乐辅导、美术辅导、学困生辅导等内容。 室外活动:体育嬉戏、跳绳、棋类(以跳棋为主)、羽毛球、沙包、传统趣味体育等内容。 高段组课程可以设置如下: 室内活动:背诗竞赛、写字竞赛、朗读竞赛、音乐辅导、美术辅导、学困生辅导、读书、试验指导、英语口语竞赛等内容。 室外活动:乒乓球、篮球、跳绳、棋类(以跳棋为主)、羽毛球、嬉戏、传统趣味体育等内容。 2、学校活动内容:依据本校状况组织社团或兴趣小组,除了组织相关的艺体活动小组外,还成立各学科兴趣活动小组,
13、以更好地延长课堂学习学问,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效劳于教育教学。比方:科技小组、语文兴趣小组、数学兴趣小组、英语兴趣小组、读书小组、诗文小组、剪纸小组、手抄报小组、儿童画小组、书法小组、朗读小组、环保小组等,通过兴趣小组活动培育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扩大学生求知领域、激发学生制造力量,使他们在欢乐中成长。 (四)活动形式:课外活动分学校和班级两种活动方式。 1、班级活动:组织活动必需由教师分工负责,学生有组织、有规划的活动,不得随便活动,活动内容以班为单位做好规划,由班主任每周填写活动规划表,周一上交学校存档,作为教办和学校检查落实状况的依据。 活动时间要求:单周:一、三、五(低段:室外活动
14、;高段:室内活动。)二、四(低段:室内活动;高段:室外活动)双周:一、三、五(低段:室内活动;高段:室外活动。)二、四(低段:室外活动;高段:室内活动) 2、学校活动:学校组织的各社团或小组活动由学校统一安排时间,并仔细安排好活动内容,准时地做好相关记录,整理好兴趣小组档案。依据学校实际状况,保证每次活动质量。 五、活动组织 1.学校成立课外活动领导小组,依据学校实际条件,设置活动工程,统一 安排活动的开展。 2.各小组的活动要做到“三定”(即定内容、定地点、定人员),活动有规划、有实施步骤;活动内容切实可行,有利于学生的安康进展;辅导教师做好活动状况记载和活动小组学生的治理工作。 3.学校课
15、外活动领导小组加强督导,仔细巡察,切实保证活动开展的时间和活动效率,杜绝将兴趣小组活动时间移作它用。 辅导教师要不断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踏踏实实地做好辅导工作,不断开拓,勇于创新,发扬奉献精神,为深化素养教育,促进我街道小学生的全面进展做出奉献。 课外活动规划 篇5 一、课外活动目标: 1、获得亲身参加社会探究活动的体验,在生活中得到领悟和内化。 2、通过小课题的讨论,培育学生的求异思维,提高发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3、学会共享与合作,在活动中培育成员之间协作精神。 4、培育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以求实、仔细的态度从事各项探究、钻研活动。 5、培育对社会的责任心和
16、使命感,目标的设计和问题的讨论将会对行政的决策起着肯定的作用。 二、课外活动的实施: (一)实施的根本要求: 1、全员参与-要求全体同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2、任务驱动-小课题组成员都有明确的目标任务。 3、形式多样性-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小课题的讨论活动。 4、课内外结合-要充分利用节假日的有利时机开展活动。 (二)实施的一般程序: 1、进入问题情景阶段。目的在于做好背景学问的铺垫,激活学生原有的学问储藏,供应讨论范围,诱发探究动机。鼓舞学生从多角度去分析和思索问题,进入探究问题的状态,形成详细讨论方案。 2、实践体验阶段。在开放情景中主动搜集和加工处理信息,小组合作与各种形式的人际交往
17、、沟通,以科学态度解决实际问题,从肯定角度熟悉环境、熟悉自我。 3、表达和沟通阶段。学生将自己或小组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进展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口头报告材料。成果的表达方式要多样化,学生通过沟通、研讨与同学们共享成果。 三、活动的评价: (一)评价的一般原则: 1、正面评价。主要对学生开展工程作业的积极态度、兴趣、动机等方面去评价。 2、重视过程。着重评价学生开展工程作业详细过程的内心感受、实践力量和操作技能。 3、强调应用。看重学生的工程作业的实际应用。 4、关注体验。重在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的内心感受。 (二)综合实践课评价的特点: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2、评价内容的丰富和敏捷性:参加综合实践课活动的态度;在综合实践课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状况;对学习和讨论方法、技能的把握状况;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力量的进展状况。 3、评价手段和方法的多样性。 四、成果形式: 各组同学在有关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理论钻研、实践访谈、社会调查、阅历总结等形式开展小课题讨论,以类似于课题讨论的形式,积极参加,重在学生内心感受,形式可以是小论文、调查报告、访谈录、图片或录象资料、实物或模型、小制作、展品、一场主题演讲、一项活动设计的方案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