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员培训教材质量管理标准.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内审员培训教材质量管理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审员培训教材质量管理标准.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内审员培训教材:质量管理标准 内审员培训教材:质量治理标准 0 引言 0.1 总则 采纳质量治理体系应当是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一个组织的质量治理体系的设计和实施受各种需求、详细目标、所供应的产品、所采纳的过程以及组织的规模和构造的影响。统一质量治理体系的构造或文件不是本标准的目的。 本标准所规定的质量治理体系要求是对产品要求的补充。“注”是理解和说明有关要求的指南。 本标准能用于内部和外部(包括认证机构)评价组织满意顾客、法律法规和组织自身要求的力量。 本标准的制定已经考虑了GB/T 19000和GB/T 19004中所说明的质量治理原则。 0.2 过程方法 本标准鼓舞在制定、实施质量治理
2、体系以及改良其有效性时采纳过程方法,通过满意顾客要求,增进顾客满足。 为使组织有效运作,必需识别和治理众多相互关联的活动。通过利用资源和治理,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项活动,可以视为一个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可直接形成下一过程的输入。 组织内诸过程的系统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及其治理,可称之为“过程方法”。 过程方法的优点是对诸过程的系统中单个过程之间的联系以及过程的组合和相互作用进展连续的掌握。 在质量治理体系中应用过程方法时强调以下方面的重要性: a)理解和满意要求; b)需要从增值的角度考虑过程; c)获得过程业绩和有效性的结果; d) 基于客观的测量,持续改良过程。 图1
3、所反映的以过程为根底的质量治理体系模式展现了4-8章中所提出的过程联系。这种展现反映了在规定输入要求时,顾客起着重要的作用。顾客满足的监视需评价顾客关于组织是否已满意其要求的感受的相关信息。该模式虽掩盖了本标准的全部要求,但却未具体地反映各过程。 注:此外,称之为“PDCA”的方法可适用于全部过程。PDCA模式可简述如下: P-筹划:依据顾客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为供应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 D-实施:实施过程; C-检查:依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展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 A-处置:实行措施,以持续改良过程业绩。 输入 输出 图释 增值活动 信息流 图1 以过程为根底的质量
4、治理体系模式 0.3与GB/T 19004的关系 GB/T19001和GB/T19004已制定为一对协调全都的质量治理体系标准,这两项标准相互补充,但也可单独使用。虽然两项标准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但具有相像的构造,以有助于他们作为协调全都的一对标准的应用。 GB/T19001规定了质量治理体系要求,可供组织内部使用,也可用于认证或合同目的。在满意顾客要求方面,GB/T 19001所关注的是质量治理体系的有效性。 与GB/T19001相比,GB/T 19004对质量治理体系更宽范围的目标供应了指南。除了有效性,该标准还特殊关注持续改良一个组织的总体业绩与效率。对于最高治理者盼望通过追求业绩持续改
5、良而超越GB/T19001要求的那些组织,GB/T19004推举了指南。然而,用于认证或合同不是 GB/T19004的目的。 0.4 与其他治理体系的相容性 为了使用者的利益,本标准与GB/T24001-1996相互趋近,以增加两类标准的相容性。 本标准不包括针对其他治理体系的特定要求,例如环境治理、职业卫生与安全治理、财务治理或风险治理有关的特定要求。然而本标准使组织能够将自身的质量治理体系与相关的治理体系要求结合或一体化。组织为了建立符合本标准要求的质量治理体系,可能会转变现行的治理体系。 () 篇2:内审员培训教材:质量治理体系要求 内审员培训教材:质量治理体系要求 GBT19001-2
6、023 质量治理体系要求 1范围 1.1 总则 本标准为有以下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治理体系要求: a) 需要证明其有力量稳定地供应满意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 b) 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良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与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加顾客满足。 注:在本标准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预期供应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 1.2 应用 本标准规定的全部要求是通用的,旨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供应不同产品的组织。 当本标准的任何要求因组织及其产品的特点不适用时,可以考虑对其进展删减。 除非删减仅限于本标准第7章中那些不影响组织供应满意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力量或
7、责任的要求, 否则不能声称符合本标准。 2 引用标准 以下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全部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以下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9000-2023 质量治理体系 根底和术语(idt ISO9000:2023)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纳GB/T19000中的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描述供给链所使用的以下术语经过了更改,以反映当前的使用状况: 供方 组织 顾客 本标准中的术语“组织”用以取代GB/T19001-1994所使用的术语“供方”,术语“供方”用以取代术语“分承包方”。 本标准中所消失的
8、术语“产品”,也可指“效劳”。 4 质量治理体系 4.1 总要求 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治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良其有效性。 组织应: a) 识别质量治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组织中的应用(见1.2); b) 确定这些过程的挨次和相互作用; c) 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作和掌握所需的准则和方法; d) 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作和监视; e) 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 f) 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这些过程所筹划的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良。 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治理这些过程 针对组织所选择的任何影响产品符合要求的外包过程,组织应确保对其实
9、施掌握。对此类外包过程的掌握应在质量治理体系中加以识别。 注:上述质量治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应当包括与治理活动、资源供应、产品实现和测量有关的过程。 4.2 文件要求 4.2.1 总则 质量治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 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b) 质量手册; c)本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 d) 组织为确保其过程有效筹划、运作和掌握所需的文件; e)本标准所要求的记录(见4.2.4)。 注: 1.本标准消失 “形成文件的程序”之处,即要求建立该程序,形成文件,并加以实施和保持。 2.不同组织的质量治理体系文件的多少与详略程度取决于: a) 组织的规模和活动的类型; b) 过程及其相互作
10、用的简单程度; c) 人员的力量。 3.文件可采纳任何形式或类型的媒体。 4.2.2 质量手册 组织应编制和保持质量手册,质量手册包括: a) 质量治理体系的范围,包括任何删减的细节与合理性(见1.2); b) 为质量治理体系编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用; c) 质量治理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述。 4.2.3 文件掌握 质量治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应予以掌握。记录是一种特别类型的文件,应依据4.2.4的要求进展掌握。 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所需的掌握: a)文件公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与相宜的; b)必要时对文件进展评审与更新,并再次批准; c)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
11、状态得到识别; d)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 e)确保文件保持清楚、易于识别; f)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掌握其分发; g)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若因任何缘由而保存作废文件时,对这些文件进展适当的标识。 4.2.4记录掌握 应建立并保持记录,以供应符合要求和质量治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记录应保持清楚、易于识别和检索。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爱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所需的掌握。 5 治理职责 5.1 治理承诺 最高治理者应通过以下活动,对其建立、实施质量治理体系并持续改良其有效性的承诺供应证据: a) 向组织传达满意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b)
12、制定质量方针; c) 确保质量目标的制定; d) 进展治理评审; e) 确保资源的获得。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最高治理者应以增进顾客满足为目的,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意(见7.2.1和8.2.1)。 5.3 质量方针 最高治理者应确保质量方针: a) 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 b) 包括对满意要求和持续改良质量治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 c) 供应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 d) 在组织内得到沟通和理解; e) 在持续相宜性方面得到评审。 5.4 筹划 5.4.1质量目标 最高治理者应确保在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包括满意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见7.1 a)。质量目标应
13、是可测量的,并与质量方针保持全都。 5.4.2质量治理体系筹划 最高治理者应确保: a) 对质量治理体系进展筹划,以满意质量目标以及4.1的要求。 b) 在对质量治理体系的变更进展筹划和实施时,保持质量治理体系的完整性。 5.5 职责、权限和沟通 5.5.1 职责和权限 最高治理者应确保组织内的职责、权限得到规定和沟通。 5.5.2 治理者代表 最高治理者应指定一名治理者,无论该成员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如何,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 a)确保质量治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b)向最高治理者报告质量治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良的需求; c)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意顾客要求的意识。 注:
14、治理者代表的职责可包括与质量治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 5.5.3 内部沟通 最高治理者应确保在组织内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并确保对质量治理体系的有效性进展沟通。 5.6 治理评审 5.6.1 总则 最高治理者应按筹划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治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相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应包括评价质量治理体系改良的时机和变更的需要,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应保持治理评审的记录(见4.2.4)。 5.6.2 评审输入 治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 a)审核结果; b)顾客反应; c)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 d)预防和订正措施的状况; e)以往治理评审的跟踪措施; f)可能影响质量治
15、理体系的变更; g)改良的建议。 5.6.3 评审输出 治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与以下方面有关的任何打算和措施: a)质量治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良; b)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良; c)资源需求。 6 资源治理 6.1 资源的供应 组织应确定并供应以下方面所需的资源: a)实施、保持质量治理体系并持续改良其有效性; b)通过满意顾客要求,增进顾客满足。 6.2 人力资源 6.2.1 总则 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阅历,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应是能够胜任的。 6.2.2 力量、意识和培训 组织应: a)确定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所必要的力量; b)供应培训或实行其他措施以满意这些需
16、求; c)评价所实行措施的有效性; d)确保员工熟悉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实现质量目标作出奉献; e)保持教育、培训、技能和阅历的适当记录(见4.2.4)。 6.3 根底设施 组织应确定、供应并维护为到达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根底设施。适用时,根底设施包括: a)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的设施; b)过程设备(硬件和软件); c)支持性效劳(如运输或通讯)。 6.4 工作环境 组织应确定和治理为到达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 7 产品实现 7.1 产品实现的筹划 组织应筹划和开发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产品实现的筹划应与质量治理体系其他过程的要求相全都(见4.1)。 在对产品实现进展
17、筹划时,组织应确定以下方面的适当内容: a)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 b)针对产品确定过程、文件和资源的需求; c)产品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产品接收准则; d)为实现过程及其产品满意要求供应证据所需的记录。 筹划的输出形式应适于组织的运作方式。 注: 1.对应用于特定产品、工程或合同的质量治理体系的过程(包括产品实现过程)和资源作出规定的文件可称之为质量规划。 2.组织也可将7.3的要求应用于产品实现过程的开发。 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7.2.1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确实定 组织应确定: a)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要求; b)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
18、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 c)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d)组织确定的任何附加要求。 7.2.2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组织应评审与产品有关的要求。评审应在组织向顾客作出供应产品的承诺之前进展(如:提交标书、承受合同或订单及承受合同或订单的更改),并应确保: a)产品要求得到规定; b)与以前表述不全都的合同或订单的要求已予解决; c)组织有力量满意规定的要求。 评审结果及评审所引起的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见4.2.4)。 若顾客供应的要求没有形成文件,组织在接收顾客要求前应对顾客要求进展确认。 若产品要求发生变更,组织应确保相关文件得到修改,并确保相关人员知道已变更的要求。 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审员 培训教材 质量管理 标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