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中液态有机肥料使用可行性分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农业生产中液态有机肥料使用可行性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生产中液态有机肥料使用可行性分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农业生产中液态有机肥料使用可行性分析 农业生产中液态有机肥料使用可行性分析 引言 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进展快速,已经成为促进农村经济进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的重要经济支柱,但同时,畜禽养殖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处理不当会引起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畜禽养殖废水是一种富含 N、P 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直接排放或受雨水冲洗进入水体,会造成地表水、地下水及农田的严峻污染。养殖废水中的大量含氮化合物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通过氨化、硝化等化学反响过程形成 NO3-N 下渗到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中硝酸盐含量过高,使水质不能用于饮用,严峻影响人体安康。猪场废水是典型的高浓度富磷废水,磷是农业生产必需的养分元素,其回收利
2、用对于农业可持续进展和掌握水体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奶牛场废水中包含约 93%的水、0.7%的蛋白质、0.3%的脂肪、45%的乳糖和 0.50.6%的盐分,养分含量较高,具有很高的回用价值。家禽废水由于氨氮浓度、有机物浓度与总磷浓度较高,直接排放不利于生态农业的进展。发酵工艺可将养殖废水发酵制作液态有机肥以进展资源化利用,文章设计不同试验,讨论液态肥的施用对土壤养分元素累积、水稻生理生长的影响,旨在为液态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供应理论和实践依据。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为水稻。供试肥料为生物有机液态肥料,分别为液态肥 Z、液态肥 N、液态肥 Q,三种液态肥养分含量如表
3、1 所示;液态肥Z 为以养猪废水为原料发酵制成,液态肥 N 和液态肥 Q 分别以养牛废水和家禽废水为原料发酵制成。 试验装置采纳水桶,在桶一端壁自下而上每 0.15m 有排水管与水套相连,以人工掌握土壤水分。试验用土为南京当地的稻田土壤,风干后过 2mm 筛,按容重为 1.30g/cm3装入水桶,每桶土壤重量约为8kg.处理间为随机区组设计,重复 2 次。水稻种植密度为 70 株/m2.不同类型液态肥的施用量如表 2 所示,单独一种类型液态肥采纳两种施用量,分别是 8kg/亩和 12kg/亩。 1.2 试验方法 在水稻生长期间,单个处理每 15d 采集土样一次,取样深度为0-20,20-40c
4、m,并测定土壤根本理化性质。水稻成熟后,采集植株测定单位面积植株氮、磷累积量。主要测量指标包括: (1)土壤养分测定:速效氮测定(采纳碱解集中法);速效磷测定(采纳 NaHCO3浸提-钼锑抗比色法);有机质测定(采纳重铬酸钾氧化法)。 (2)土壤孔隙度测定:称重法。 (3)土壤 pH 值测定:采纳 PH 值速测仪对不同土层土壤 PH 值进展测定,型号为 METTLER TOLEDO FE20. (4)土壤阳离子交换量:NH4Cl-(NH4)2C2O4法。 (5)植株养分测定:全氮(H2SO4-H2O2消煮,奈氏比色法);全磷(H2SO4-H2O2消煮,钒钼黄比色法)。 2 试验结果与争论 2.
5、1 液态肥施用对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一般氮素在土壤中以有机化合物的形态存在,依靠土壤中含氮有机物的不断分解转化成无机态氮化合物,速效氮的特性是易溶于水,也称水解氮,是速效性养分,供植物汲取,吸湿性强,其含量的多少是短期供氮水平的指标,氮是植物生长发育不行或缺的养分元素之一,测定土壤中速效氮的含量对植物的施肥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表 3 所示为液态肥施用下土壤速效氮含量随移栽时间的动态变化,总体来看,土壤速效氮含量呈上升趋势,增幅在 1.11%-5.53%,峰值消失在 15d,45d 和 75d,说明基肥、追肥和穗肥的施用对土壤速效氮含量的增加有显着作用,75d 之后土壤速效氮含量呈下降趋势,
6、但降幅不明显,105d 时土壤 0-20cm,20-40cm 速效氮含量大于同土层基土速效氮含量。基土 0-20cm 土层的速效氮含量为 113.7mg/kg,移栽 15d 后(即基肥施用后),速效氮含量的增幅在 9.6%-17.5%,其中处理 N2 增幅最大,Q2 次之,为 14.9%;基土 20-40cm 土层速效氮含量为 107.4%,移栽 15d 后(即基肥施用后),土壤速效氮含量的增幅在 8.65%-12.01%,仍以处理 N2 最大。三组处理相比,结果说明,液态肥 N2 处理效果最好。 土壤速效磷作为土壤有效磷贮库中对作物最为有效局部,能直接供作物汲取利用,因而是评价土壤供磷力量的
7、重要指标。表 4 所示为土壤速效磷的动态变化,与土壤速效氮变化规律较为相像,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峰值点消失在移栽后 15d,45d 和 75d,说明施肥对于土壤中速效磷含量的增加有显着影响。0-20cm 土层的速效磷增幅总体高于 20-40cm,说明液态肥的施用对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的作用主要表达在表层土壤,计算发觉,移栽后 105d,0-20cm 不同液态肥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增幅为 5.32%-19.29%,20-40cm 不同液态肥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增幅为 1.02%-7.63%,液态肥 N 与液态肥 Q 土壤 20-40cm 速效磷含量根本没有变化。对不同液态肥之间土壤速效磷含量状况比照发
8、觉,移栽后 105d,0-20cm 土壤速效磷含量最高的处理为 N2,到达 35.87mg/kg,Q2 次之,为 34.27mg/kg,说明液态肥处理 N 与液态肥处理 Q 对增加表层土壤速效磷含量效果显着。 2.2 液态肥施用对土壤根本理化性质的影响 土壤容重用来表示单位原状土壤固体的重量,是衡量土壤松紧状况的指标。容重的大小是土壤值低、构造、孔隙等物理性状的综合反映,同时也受外部因素,如降雨、灌水、耕作活动的影响。一般对于同一质地的土壤来说,容重的大小,则可以大体反映出土壤构造状况。容重越小(不低于 1.14),土壤越疏松,构造性好,反之,说明土壤紧实,构造性差。表 5 中所示施用液态肥前
9、后土壤容重的变化。CK处理容重各土层容重均有所上升,尤其是最下层(0-60cm)土壤容重,上升幅度最大,到达 8.46%,试验完毕时,该层土壤容重为 1.41g.cm-3,说明比拟其他土层而言,该层土壤构造性较差;施用液态肥的处理,容重整体呈下降趋势,各土层容重变化规律较为全都,0-20cm土层容重最小,20-40cm 土层次之,40-60cm 土层容重最大。施用液态肥后,土壤容重的降幅在 0.71%-7.69%,其中 Q1 降幅较小,0-20cm,20-40cm,40-60cm 分别降低了 3.08%,2.31%,0%,说明液态肥 Q 虽有改进土壤容重的效果,但相比其他处理而言效果较差;N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生产 液态 有机肥料 使用 可行性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