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19 青山不老》优质课教学设计.doc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19 青山不老》优质课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19 青山不老》优质课教学设计.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六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第 1 页 共 11 页1919 青山不老青山不老 【教材分析】 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 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 15 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造福于后代。 文章层次井然,内容清晰。课文先描写了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山 林景观,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喜人画卷,喻示老人绿化 山林、改造山沟所取得的成绩;接着作者从两方面补充介绍了山林改 造的背景状况:通过山沟的大环境(即自然条件)的恶劣险峻,来衬 托改造山林的艰难困苦;
2、通过老农生活条件的简陋艰辛,突出老农植 树造林的难度之大、态度之坚决;通过村干部的补充介绍、老农的陪 同参观,展现了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成绩;最后以 作者自身的心灵感触提升全文,点出文章的中心意旨。 课文语言简练、生动,借助比喻、拟人等表现方式,将山沟里绿 树成荫、枝繁叶茂、错落有致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展示的还 有老农为创造这片绿洲所付出的千辛万苦,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老农 的勇敢和所创造的巨大生态价值。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从这位普通的山野农夫身上看到我国人民在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上的坚强决心,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拓宽学生的认识角度;二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
3、文,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课题课题11.宇宇 1919 青山不老青山不老12. 课型课型略读课文 授课授课 时间时间1 课时 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1.通过初读课文,了解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了解奇迹是在何种情况下创造的。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3.通过大、小环境和老人创造的环境的对比,体悟“青山不老”的内在含义。【部编版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六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第 2 页 共 11 页4.感悟老人的精神,产生对老人的崇敬感,有传承老人的精神的愿望。教学教学 重点重点1.知道
4、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了解奇迹是在何种情况下创造的。2.感受老人的精神,产生对老人的崇敬感,有传承老人的精神的愿望。教学教学 难点难点理解“青山不老”的内在含义。教具教具 准备准备课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导入导入 ( ) 分钟分钟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课前已经请大家查阅了资料,在你的印象中,晋西北是个怎样的地方呢?2. 【出示课件 2】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 81 岁的老人,他从 65 岁开始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板书:青山不老)齐读课题。 教师点明今天学习的内容是讲一位 81岁老人创造奇迹的事情,学生急于了解这一切,所以能专心投入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新课新课 教学教学
5、( ) 分钟分钟二、教学新课(一)检查预习大家都已经预习过课文了,现在我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1.出示词语:【课件 3】肆虐 盘踞 淤泥 劲挺 荡漾 绿洲风雨同舟 三番五次 不紧不慢 如臂如股谁来读一读这些词?指名读,师生评价,纠正。生齐读一遍。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课文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将毕生的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用 15 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创造了一片绿洲,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子孙后代。)【部编版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六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第 3 页 共 11 页(二)了解奇迹,感悟精神1.让我们现在一起真正走近这位老人,走进这不老的青山。这是一篇略
6、读课文,学习略读课文,我们一般可以从哪里入手?(课文前的链接导语)(1)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2)这一奇迹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造的?(3)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2.了解奇迹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老人到底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奇迹呢?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一句话来说明。(1)学生找出第四自然段的第二句话,出示句子:【课件 4】15 年啊,绿化了 8 条沟,造了 7 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2)理解“了不起”请大家自己读读这句话,想想“奇迹”是什么意思?那这句话中“了不起的奇迹”指的是什么?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了不起”?指名学生回答体会到的“了不起”含义,重
7、点引导把握这 4 个数字(将数字圈红):点拨:你能想象老人种了多大面积的树林吗?十五年 八条沟 七条防风林带 三千七百亩林网看到这样的一组数据,你心里有什么想法吗?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老人 15 年、5000 多个日日夜夜的枯燥岁月;这一连串的数字面前却是满山遍野的绿。这就是生:“奇迹”,一个了不起的奇迹!(3)请同学们一起再来读一读,把这一奇迹展示出来。3.明白创造奇迹的艰难,感悟老人的精神那么,这样一个了不起的奇迹是在什么情况下创造的呢?(1)请大家默读课文的 23 自然段,细细找一找,找向学生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有章可循。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能使学生长期受益,这也是新课标里要求的
8、。出示重点词语,加深理解课文,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和内心世界。【部编版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六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第 4 页 共 11 页到后标上序号,并写一写批注。师巡回了解情况。(2)反馈,共同评议。第 2 自然段的教学学生提出“这个了不起的奇迹是老人在自然环境极为恶劣的情况下创造的”时,转入第 2 自然段的教学。(板书:大环境)A.学生说后,出示句子。【课件 5】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B.指名学生回答,按以下模式进行评议:请自由读读这句话,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里的环境,你会用什么?
9、(板书:恶劣)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点拨:“肆虐”, 什么叫“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文中指西伯利亚大风经常吹刮,给当地造成很大的破坏和损失。课文中指什么东西在哪里肆虐?在这里狂风肆虐到什么程度我们来看看?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关键把握“县志”(二字,让学生明白县志中的内容是真实的。)志:文字记录;县志:记载一个县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的专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请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来说一说。几百斤重的牛马都能吹到天上,更别说人了,除了狂风肆虐,这里还有什么肆虐? (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出示图片【课件 6】晋西北环境、风
10、景图片。看,这就是晋西北,黄沙漫漫,山野荒荒,干旱,霜冻,沙尘暴肆虐,据有关资料记载,晋西北气候恶劣,植被稀少,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属于沙尘暴高发区,素有“一年抓关键句子,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这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读懂“县志”记载的事实,可以对晋西北的恶劣环境了解得更深。这一事实能烘托出老人不怕艰苦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部编版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六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第 5 页 共 11 页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的说法。右玉县老城 12 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埋没,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许多村庄,由于风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迁一次。听了这样的
11、介绍,你有什么想说的吗?C.教师总结:在这样险恶的大环境下,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却创造出了这样的一个奇迹,真是不简单啊!我们不由得赞叹生读(15 年啊,绿化了 8 条沟,7 条防风林带,3700 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教学第一段当作者带着对晋西北环境恶劣,荒无人烟的印象来到老人居住的山沟里时,他却看到了A、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山沟?B、你觉得这山沟怎样?(生答:绿、美、舒适、树木大等)C、现在,我坐在土炕上感受着这份舒适、这份惬意,而这里在以前却是穷山恶水,荒无人烟的死亡之地,而就在这如此恶劣的环境里,这位老人却 15 年如一日植树造林
12、,创造出这一片青山秀水。这真是一个奇迹(生讲),对着这奇迹,我们不由赞叹生读(15 年啊,绿化了 8 条沟,7 条防风林带,3700 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过渡:老人用他的坚毅抵住了环境的恶劣,而他生活的小环境又有着怎样辛酸的故事呢?(板书:小环境)第 3 自然段的教学学生交流,反馈:老人是在孤单的情况下创造出这个奇迹的?说说从哪里体会到的(一排三间房,只剩下老人一人。)在了解到晋西北恶劣的大环境之后,再来引导学生看看老人面临的小环境,培【部编版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六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第 6 页 共 11 页引导学生重点把握:“a.独自一人的孤单;b.生活的简单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六年级 语文 19 青山不老 优质课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