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期末下册知识点.doc





《初一地理期末下册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地理期末下册知识点.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初一地理期末下册知识点 1.初一地理期末下册学问点 自然环境 1.亚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周边的海洋: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 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 3.大洲分界限:亚欧分界限: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分界限:苏伊士水道;亚洲和北美洲分界限:白令海峡(南、北美洲分界限:巴拿马水道) 4.亚洲6个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着重了解不同分区的一些主要国家,如东亚:中国、日本等 5.亚洲地势特点: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亚洲的河流特点: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6.
2、亚洲之最: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的山脉;珠穆朗玛峰世界峰;青藏高原世界的高原,誉为“世界屋脊”(区分于世界的高原巴西高原);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的淡水湖;里海(咸水湖)世界的湖泊(区分于世界面积的淡水湖苏比利尔湖);阿拉伯半岛世界上的半岛;马来群岛世界的群岛;陆地外表最低点:死海;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最长的水道:京杭水道 7.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特点:简单多样,季风气候显着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各种气候的特点: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 分旱季和雨季 亚 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低温少雨 温带季
3、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严寒枯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 全年降水少 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枯燥,冬季温柔多雨 人文环境 1.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洲,约40亿。占世界61%。 2.亚洲人口稠密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其中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日本、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6个国。 3.世界各大洲或地区按人口数的多少排序为: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和大洋洲。按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凹凸排序为: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欧洲。 4.亚洲人口过多,对资源环境产生了沉重压力 5.亚洲大小民族有100个左右,约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 6.亚洲是人类文明的发源
4、地:有发源于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华夏文化; 发源于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河流域文化;发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因其由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冲击而成,故又称“两河流域”)的古印度文化。 7.人类文明发祥地形成缘由:因其适的温带或热带气候、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而分别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8.经济进展的差距:亚洲除日本是兴旺国家外,其余国家为进展中国家。各国经济进展的差异很大。主要缘由是:除日本外,各国过去长期患病殖民统治,工业根底一般较薄弱。从20世纪70年月开头,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经济进展较快。 9.三类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是农业,其次产业是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流通部门和效劳部门(
5、除农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的)。 日本 1.领土组成:由本州、北海道、四国、九州四大岛屿及上千小岛组成,统称日本群岛。b太平洋、a日本海,c濑户内海;A北海道、B本州岛、C九州岛、D四国岛人口1.27亿多,面积37.7平方千米 2.自然环境:日本地形特点: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丘陵占国土总面积的3/4。关东平原为的平原。的岛屿为本州岛,的山峰为富士山,富士山为活火山。的海港神户和横滨。多火山、地震。森林和水力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 3.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北部)和亚 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具有海洋性特征,冬季温柔夏季凉快 4.主要城市:首都东京,两大港口横滨和神户;名古屋、大阪、广岛、北九州
6、、长崎 5.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非常有利。 6.日本多火山、地震,缘由:日本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交界的地方,地壳活动频繁。 7.日本兴旺的加工贸易经济产生的背景: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有优良港口便利运输,所以形成了以出口加工为主的经济。日本是经济兴旺的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机械、电子、化学、纺织等 8.工业分布: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工业分布的缘由: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产品主要出口沿海多平原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消费地。主要工业区:(由北至南)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
7、业区、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 9.进展工业的条件: 有利:(1)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素养较高;(2)科技力气雄厚; (3)多优良港口,有利于进展对外贸易 不利:(1)日本地域狭小,矿产资源贫乏,绝大局部依靠进口。 (2)国内市场狭小,产品大局部靠出口(3)多火山、地震; 10.渔业:捕鱼量常居世界第一,北海道渔场为四大渔场之一 11.日本的文化特点:东西兼容,民族为大和族 2.初一地理期末下册学问点 一、极地地区 1.地理位置: 北极地区:北纬66.5o(北极圈)以北的广阔地区,包括北冰洋的大局部,以及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的陆地和岛屿,北冰洋是世界是纬度、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南极
8、地区:南纬66.5o(南极圈)以南的广阔区域,包括南极大陆,以及四周的海洋。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跨经度360o,是纬度的大洲和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被三大洋围绕,按顺时针方向,即由西向东南的方向是: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南极洲与南美洲、非洲、大洋洲三大洲隔海相望,其中,南极大陆距南美洲最近。 2.气候: 南极地区气候特征:酷寒、枯燥、烈风。缘由:南极地区处在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很小,阳光微弱,一年之内地面承受的太阳光最少;海拔高,地表被立雪掩盖,反射了局部太阳辐射;低温使南极大陆形成了强大的高压中心,降水稀有而风力很大。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储存着世界上最丰富的固体淡水资源。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一 地理 期末 下册 知识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