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案集合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教案集合15篇.docx(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初中地理教案集合15篇初中地理教案1 新课程理念: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转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共性地学习,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现代教育心理学讨论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承受学问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下面我就海陆分布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当作案例来进展分析一下。 一、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剧烈的学习愿望 师:同学们,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早已广被承受,但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却是一个蔚蓝色的漂亮的星球。他说:“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
2、字,它应叫做水球。”那么究竟应当叫地球还是水球? 学生活动 1、观看地球仪和火箭升空的动画演示,觉得新颖 2、学习小组争论:是地球还是水球? 3、由学生争论后请学生代表发言,在此根底上教师归纳。 评析:问题是科学讨论的动身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觉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激发了学生剧烈的学习愿望,从而留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激发了学生勇于探究、制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二、动手观看 探究新知,观看思索,深入自学 1、师:引导学生旋转地球仪,开展“拥抱地球”活动,观看任何半球是陆地大还是海洋大?最终统计学生的拥抱结果
3、,从而得出结论。(海洋比陆地大) 2、师:这个结果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讲是很简单的,而古代人熟悉海陆分布有没有那么简单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熟悉几位闻名的探险家和他们为人类熟悉世界所作的奉献吧。 3师:看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 海洋大多分布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海洋还是陆地? 学生活动 1、随机的用双手拥抱地球,看看他们的右手大拇指所指的地方是海洋还是陆地。 2、观看展现 3、观看不同的地图进展分析推断 4、学生踊跃回答下列问题 师:无论是哪个半球,海洋面积总是比陆地大,接下来请学生在图中找出海洋有几种表示方式?(海、洋、海峡) 师:看完海洋,我们一起来看我们熟识的陆地吧。(引
4、导学生区分大陆、半岛、岛屿和大洲) 学生看图稳固陆地和海洋的各种表现形式,并回答下列问题 评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躯体、自己的感官、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学问和思想根底、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规律。正如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汲取物质养分一样,每个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汲取精神养分。这是别人不能代替,也不能转变的。教师不行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看、分析、思索,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把握任何一条规律。教师只能让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看、分析、思索,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把握事物进展变化的规律。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忱,培育和提
5、高学生读图的力量,使学生在使用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培育学生分析资料、提取信息、发觉问题、解决问题及快速猎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力量。学生也体会人类的熟悉世界是需要不断的探究和拼搏的,追求真理是人类的永久的目标。 三、师生互动 突出重点 1、师:在地球的广阔的海洋和陆地我们可以用六个字含盖全部。 (七大洲四大洋) 2、教师指导并和学生一起找七大洲四大洋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太大印北” 3引导学生观看思索争论各大洲的轮廓及分布特征 4、引导学生在空白图上填写七大洲和四大洋以及大洲的界限(大多数学生可以完成,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向组长和教师求助) 学生活动: 1、请一位同学带着全班学生
6、熟悉七大洲、四大洋 2、让全体同学依据世界地图,说出主要大洲的分界限。 3、用简洁的几何图形绘制各大洲的轮廓以及和四大洋相对位置 4、各小组在空白图上填写七大洲四大洋以及大洲的界限 评析:师生互动有利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学生是熟悉的主体,进展的主体。教师为学生的熟悉和进展供应种种有利条件,通过启发、引导、讲解、示范、催促、评价等等手段,使学生知道“应当学”和“怎么学”,使学生从情愿学、喜爱学到离开了教师也能学,这就是敬重学生的主动精神。教师因势利导,给学生自读、思索、质疑、熟悉、练习等独立活动的时机,让学生活动成为“多向”的信息沟通,教学过程成为“立体构造”。教学过程中,学
7、生自己阅读、独立思索、相互谈论如能和教师释疑和谐运转,学生不仅能学得深刻,而且能在获得学问的过程中,提高思维力量,增加自我意识,充分发挥主动精神。 初中地理教案2 教材分析: 对一个省区的介绍,其自然环境的概述是必不行少的,是介绍其他各方面的根底。本区首先介绍了海南省自然环境。从教材左上角的一幅小图介绍海南省在我国的位置,结合地图,可看出其地理位置特征,随后介绍了其范围和海南岛面积。教材通过“海南岛地形图“结合文字描述介绍了海南岛的地形特征和水系特征。地形和水系特征是相辅相成的,中高周低的 地形特点使海南岛水系呈放射状流人南海。海南省地处热带,属热带季风气候,同时又受海洋影响,具备肯定的海洋性
8、气候特征。总的来说是以冬季暖热,夏季高温多雨为主要特征。这种气候特征打算了海南省农业以热带作物为主,加之风景秀丽,使其成为我国热带风光旅游胜地。从这一角度看,海南气候特征是本节难点。海南省独特的。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和“丰 富的旅游资源“是本节的重点。浓郁的民族风情,是与居住在海南岛上的黎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相关联的,也是海南旅游资源的一局部。 教学建议 新课导人: 方案: 在我国南部有一 岛屿,因交通闭塞,人烟稀有,历代封建帝王都将此作为流放犯人的地方,内陆的,人们把它视为天之涯,海之角,有去无回,故有“天际海角“之称。你知道它是我国的哪一岛屿吗? 方案: 用多媒体播放海南
9、的蓝天碧海、沙滩椰林、红树林、珊瑚礁等热带风光及具有海南特色的黎村苗寨、篝火欢歌等民族风情的录像片。引人对海南省新课的讲授。 在叙述海南省 “自然环境“时,可按以下步骤进展: 1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现“中国 政区“图(或出示“中国政区“挂图X请一个学生指出海南岛、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2结合地图说出海南岛的地理位置。(海南岛是我国其次大岛,位于 祖国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相对,东部和南部濒临南海,是我国最年轻省份,也是省级经济特区。 3展现“海南岛地形“挂图,进展以下练习: (1)找出五指山、万泉河、黎母岭、昌化江、南渡江。 (2)海南岛地形有何特点?水系有何特征
10、 ? (3)这种地形特点同水系特点有何关系?(海南岛中高周低的地形特点,打算了海 南岛水系呈放射状流人南海。 3结合 “中国政区“图,请学生描述一下海南所处纬度区域、当地的气候特点。(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气候,同时又深受海洋影响,高温多雨为其主要气候特征。全年无冬,最冷月 的平均温度为1624。 在叙述海南省“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时,按以下步骤进展: 方案: (1)为什么海南省农业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 2)海南省有哪些主要热带作物? (3)海南省有哪些热带水果? (4)为什么海南渔业资源丰富?你知道有哪些水产品吗? (5)完成教材 p67活动题1,了解海南丰富的盐业资源。 方案: 2用多媒
11、体展现自然橡胶、椰子、胡 椒、咖啡、腰果、剑麻、槟榔、菠萝蜜、芒果等热带作物画面 。 3出 示椰子、胡椒、腰果、摈榔、菠萝蜜等实物。(教师可去超市预先购置) 叙述海南省“旅游资源“时,可按以下步骤: 1用多媒体播放海南的蓝天碧海、沙滩椰林等热带迷人风光,及黎村苗寨,黄火欢歌的民族风情片段。教师可补充叙述:在现代旅游业中,有所谓“三S“指的是太阳、海洋和沙滩这三种最受人 们欢送的旅游资源,而此三者都与海 滨有关。中国海滨旅游最大的潜力在海南,这里一年四季都相宜海水浴。 2争论:海南有哪些丰富的旅游资源?(对比教材“海南岛地形“图) 3、指导学生完成教材P66活动题3和P67活动题2。 附板书:
12、一、自然环境特征 1地理位置 2范围面积 3地形特点 4水系特征 5气候特点 二、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 三、丰富的旅游资源 1秀丽的热带风光 2浓郁的民族风情 初中地理教案3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第2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了解欧洲西部是世界上资本主义经济进展最早,目前经济进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欧洲西部各国工业部门齐全,工业中心多;农业不占重要地 位,但生产水平高,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较好。 2、力量目标:了解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业最富强的地区,能分析其缘由,熟识本区的主要旅游资源或旅游景点的分布。 3、教育目标: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学习,可以扩展学生严结合增加旅游地理学问。 重点、
13、难点 教学重点: 欧洲西部各国工业部门齐全,工业中心多;农业不占重要地位,但生产水平高,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较好。 了解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业最富强的地区,能分析其缘由,熟识本区的主要旅游资源或旅游景点的分布 教学难点: 欧洲西部各国工业部门齐全,工业中心多;农业不占重要地位,但生产水平高, 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较好。 教学方法: 综合法、读图分析法、比照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 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 挂图、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上节课内容。 请同学说说欧洲的地理位置和轮廓、地形。(学生回忆,并回答下列问题。) 二、导入新课: 欧洲西部的各个国家所具有的自然地理特征简洁易记,但是欧洲西部在
14、世界上最突出的地位还在于欧洲西部的经济和旅游业。 学生活动:幻灯演示欧洲的特产和风景让学生说说。 三、教授新课: 板书:一、雄厚的经济实力 (对比书54页图简 单介绍资本主义的进展史。) 1、欧洲是资本主义经济进展最早的大洲,目前经济进展水平仍 居各大洲首位。 (指导学生读统计图。) 2、欧洲西部各国工业部门齐全。 3、农业不占重要地位,但生产水平高,种植业和畜牧 业结合较好。 (简洁介绍,结合幻灯让学生了解) 法国、英国、荷兰、丹麦等国有兴旺的农牧业 利用书55页阅读材料了解欧洲局部国家的特色产业 瑞士钟表 瑞典 造船、汽车、机 器制造业 丹麦畜产品“欧洲的牧场 和食品库” 挪威水产品 荷兰
15、鲜花(尤其是郁金香) 板书 二、富强的旅游业 1、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业最富强的地区简洁分析其缘由, 2、主要旅游资源或旅游景点(通过幻灯让学生观赏) 挪威陡峻幽深的峡湾,午夜的太 阳 瑞士“世界公园”的称号、冰雪皑皑的山峰、世界表都伯尔尼 西班牙阳光绚烂的海滩、精彩的斗牛表演 法国田园风光、“艺术之都”巴黎、埃菲尔铁塔、罗浮宫、巴黎圣母院 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千年古都”罗马、庞贝古城、狂欢节 奥地利“音乐之都”维也纳 德国慕尼黑的啤酒节 小结: 总 结本节课所学学问 作业: 目标检测相关内容。 教学后记: 本节课的内容比拟简洁,可以通过大量的材料指导学生自学。在 今后的叙述中,可以让学
16、生自己讲课,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初中地理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 了解东南亚处东方“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两种热带气候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农作物及分布;了解东南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人口构成;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兴旺的旅游业。 2、力量目标: 学习搜集资料,制作地理演示文稿。依据图和相关资料,分析东南亚在世界交通的地位,初步学习分析一地的地理位置及重要性;结合中南半岛地形、河流特点,分析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找出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3、情感价值目标: 培育敬重不同地区文化和传统的意识;通过了解华人和华侨对所在国经济建立和我国经济建立做出的奉献,
17、增加民族骄傲感。 二、教学重点: 东南亚的重要地理位置及物产。 三、课前预备 1、将全班学生分为四个小组(位置交通、气候与农业、自然条件与城市分布、华人华侨及风光导游)。 2、向各组布置阅读教材图文,上网搜集资料,制作演示文稿的任务。 3、教师对学生搜集资料、制作过程予以指导和帮忙,并预备一些学生有可能忽视、不清或需强调的问题向学生提问、补充,或给学生以提示。 四、教学过程 1、位置交通组展现活动 (1)演示文稿:图“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东南亚政区”,“马六甲海峡的航线” 文字说明:位置:亚洲东南部,23?N10?S,90?E140?E 组成:两大局部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在世界交通的地位
18、: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其中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2)组间互动:请其他组的同学在投影屏幕前据图熟悉和查找教材P28活动1中的有关内容;在屏幕前据图指出马六甲海峡连接的地区。 (3)师问:“为什么有人说马六甲海峡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线?这条航线对我国有没有重要意义?” 生答:日本是个矿产资源极为贫乏的国家,我们在网上看到过,日本进口物资的一半,进口原油的80%以上均从该海峡输入,马六甲海峡被日本人称为“经济命脉“ 师补充: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进展,能源需求量巨大,尤其是石油已远远满意不了需求,进口量巨大,其中从
19、中东和非洲地区进口的石油数量占进口石油总量的70%以上,全部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另外,我国与东南亚、西亚和非洲等地区的其他贸易运输也要经马六甲海峡航线,因此,马六甲海峡对我国的能源安全和贸易畅通意义特别重大。 2、气候与农业组展现活动 (1)演示文稿:图“曼谷年内各月气温柔降水量”,“新加坡年内各月气温柔降水量”,“亚洲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的天气示意”,“东南亚居民喜食米饭”,“东南亚的梯田”,“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东南亚的橡胶种植园”,“东南亚的油棕种植园”,“东南亚的椰林”,“马尼拉蕉麻” 文字说明:东南亚地区处在赤道四周的低纬度地区,属于两种热带气候类型。曼
20、谷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510月是雨季,114月是旱季,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新加坡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马来群岛。 (2)组间互动:请其他组的同学一起分析两种热带气候的特点及主要分布区;对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天气过程进展描述;在屏幕前指认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 (3)据图介绍:大家吃过泰国米吗?很香!东南亚人民的主食和我国南方人一样,也是大米饭。水稻是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东南亚湿热的气候条件,还相宜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这里是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产地 (4)导游:请大家参观东南亚热带作物种植园(据查阅资
21、料对图片进展讲解)。 (5)师问:东南亚为什么以水稻为主要的粮食作物? 生答:教材有说明,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生长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生产需投入大量劳动力。东南亚人口稠密,耕地少,气候高温多雨,所以必定选择水稻作为粮食作物。 3、自然条件与城市分布组展现活动 演示文稿:图“中南半岛的地形、河流与城市的分布” 文字说明:中南半岛山脉河流由北向南延长,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河流上游流经山区,水流湍急,富水力,交通不便,下游河谷展宽,形成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交通便利,人口稠密,是重要农业区;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4、华人华侨及风光导游组展现活动 (1)演示文稿:图“新加坡、马来西亚华
22、人比重” 文字说明:华人中国人旅居国外,取得所在国国籍的,称为华人; 华侨中国人旅居国外,仍保存中国国籍的,称为华侨; (2)介绍:大家听说过“下南洋”吗?“南洋”就是指东南亚地区,“下南洋”指的是过去我国广东、福建沿海一带人民到东南亚一带去谋生。现在东南亚是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东南亚地区的华侨华人占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的80%以上,他们之中绝大多数已参加当地国籍,成为居住国公民。东南亚的华侨华人不但与当地人民一道披荆斩棘,艰难创业,遵守法律,和谐共处,为居住国的经济进展与社会进步作出了卓越奉献;而且他们在融入当地社会的同时,与祖籍国交往亲密,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建立和推动居住国与我国的友好关
23、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3)演示文稿:图“越南的下龙湾”,“花园城市新加坡”,“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曼谷佛塔”,“缅甸仰光的大金塔”,“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等 民俗风情:“沙爹、加厘饭、干加厘牛肉”,“水果天堂”。 (4)介绍:东南亚进展旅游业有很大优势,有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众多漂亮的沙滩和岛屿,很多名胜古迹和独特的风土人情,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新马泰旅游是近些年来国人出国旅游的一大热点。现在请大家跟着导游一起观光(对图片及当地民俗风情的内容加以讲解)。 师总结:各组的展现活动特别精彩,表达了同学们的才智和才能及团结协作的精神。庆贺大家的学习和展现活动取得胜利。 五
24、、课后作业: 随常练习其次节 六、课后小结: 第一课时 板书设计: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1、地理位置:纬度位置10S23、5N 2、范围:中南半岛,马来群岛(11个国家) 二、地形特征 1、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马来群岛:地形坎坷,河流短促,平原少,火山多。 三、十字路口的位置: 1、用图示的方式描述东南亚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 2、介绍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其次课时 板书设计: 四、物产和旅游资源: 1、主要物产:橡胶、椰子、油棕、水稻、锡、石油等。 2、物产的分布:P15活动。 3、旅游资源:介绍新、马、泰的旅游资源。 五、华人、华侨: 1、华人:中国人旅居国外,取得所在
25、国国籍的,称为华人。 2、华侨:中国人旅居国外,仍保存中国国籍的,称为华侨。 3、东南亚是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华人和华侨总数在20xx万人以上。 初中地理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 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分别的若干证据的分析,培育学生观看、感知、分析、归纳、表达等认知力量。 2. 力量目标 通过对相连证据的找寻方向的探究,提高学生讨论手段的科学性、指向性,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3. 情感目标 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讨论,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海陆变迁的缘由 2使学生了解大陆漂移假说以及其提出的过程 教学重点
26、: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一些现象 教学难点:查找大陆源移的证据 教学方法:演示、分析、争论、推理为主的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海陆是变迁的 导入:地中海曾经有座漂亮的小岛,它有一个神奇而奇怪的名字“幽灵岛”,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这么漂亮的小岛却有一个奇怪的名字呢? 幽灵岛毕竟从何而来,又因何而去呢?莫非真的是幽灵在作怪吗? 今日我们就揭开幽灵岛的神奇面纱. 师: 在我们生活的漂亮星球上,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陆地和海洋也不例外。歌曲引出“沧海桑田“这个成语。 提问:“沧海桑田“是什么意思? 生:大海变成耕种田,耕种田变成大海。比方世事变化很大。 师:其实它的原意就是
27、指海陆的变迁。其实古人久已觉察到海陆是变迁的,因而在我国就有了“沧海桑田“的成语。 二、海陆变迁的方式 师:海陆变迁的缘由是什么呢?出示海陆变迁的动态课件。(可以出示地中海、喜马拉雅山、我国东部海底、荷兰围海造田图片。) 活动:(观看、分析、争论) 提示:1、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2、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觉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白什么问题? 3、我国东部海底发觉古河道及古井等人的总称活动的遗迹反映了该海疆已往是什么状态?) 4、荷兰的国土面积在已往的百年中为何在不停扩大? 师:请同学们总结海陆变迁的方式? (总结)生:变迁方式有三种:1.地壳变更;2.海平面升降;3.人的总称活动
28、。 师:海陆是变迁的,七大洲四大洋是不是就是固定不变的呢? 20世纪地理科学史上发生了剧烈的争辩。时机总是垂青擅长观看、思索的人。犹如牛顿坐在树下看到苹果落下建立了自由落体运动定律一样,这一次是1个躺在病床上的气象学家解决了这个问题。 下面咱们来阅读一下魏格纳与大陆飘逸假说。 生:阅读。 三、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假说过程 师:魏格纳发觉非洲大陆、美洲大陆轮廓吻合后能不能直接提出它们原先是连在一起的?为何?同学们都学过剪纸可否用这种剪纸的方法证明一下你的观点。 生:争论,用剪刀、白纸活动。 师:到各处观看,指导。 师:谁能把你们争论的方法演示一下呢? 生:上前演示。 师:结合学生演示评价。事实说明
29、不能看到轮廓吻合就主观认为二者是连接在一起的。咱们同窗做事也是一样,要留意仔细求证,不能想固然。谁来介绍1个魏格纳查找证据的过程? 生:(简洁介绍)魏格纳终身为科学而献身。 师:从魏格纳发觉并创立大陆漂移假说的过程,你能得到什么启发呢? 生:仔细观看,大胆质疑,敢于创新,勇于实践。 四、大陆漂移假说观点 师:魏格纳用生命的代价换来了大陆漂移假说的建立,现在咱们就来看一看大陆漂移假说。(出示大陆漂移课件)它的根本观点是什么? 生:两亿年前,各大洲是连在一起的,它的四周是一片汪洋。后来才分裂为几块,(南北美洲向西漂移,非洲向北漂移,大洋洲向东北漂移,南极洲向南漂移。)缓慢漂移渐渐形成今日的构造。
30、师:对比现在的世界地图看一看大西洋是怎样形成的?太平洋有什么变化? 活动:分组争论。 总结: 生:之前没有大西洋,后来非洲、欧罗巴洲与南北美洲逐步漂移开才形成大西洋。 生:太平洋在渐渐缩小。 师:太平洋将来会怎样呢? 生:会消逝。 师:据科学家考证,在白雪皑皑的南极洲地下埋藏着大量的煤矿,为何会消失这种现象? 学生活动:争论。总结: 生:煤是树在高温高压下经过很长时间形成的,树是生活在暖和潮湿的地方。说明南极大陆之前不在这里,而是在1个暖和多雨的地方,后来才漂移到这里的。 师:全部刚刚咱们争论的问题都可以证明大陆漂移假说的成立,魏格纳用生命代价收集证据,验证了大陆漂移假说的正确性。这给咱们以很
31、大启迪,同学们前面讲的都很好。咱们对大陆漂移假说探讨这么多还有什么疑心吗? 生:大陆为何会漂移?是什么推动它漂移的呢? 师:提的很好。大家回去后收集质料,下节课咱们一起争论,好吗? 练习:1、海陆变迁的缘由是什么?主要有哪几种? 2、大陆漂移学说是谁提出来的、在什么时候? 3、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依据是什么? 总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海陆变迁的缘由和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依据和验证过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来验证假说的正确性。最终由教师总结得出结论。 初中地理教案6 【教学目标】 1、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地形名称,并能够说出其分布特点;通过各种途径
32、感知我国的地形特征,积存丰富的地形表象;能够结合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并适当地运用数据,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初步说明地形要素在我国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增加对我国“根本地形国情”的奇怪心,提高学习地形的兴趣,提高对我国不同地形的审美情趣,增加喜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概括我国地形和地势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 学会分析我国地形和地势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预备】 教师:预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备地理教材、地图册、其他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上一章所学习的有关中国的人口、民族等学问。 2、过渡
33、:爱美之心古往今来,人皆有之,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就形成了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中国山水诗词等,这些都是源于人们对于大自然的喜爱。那么今日我们也来学习中国的自然环境,感受祖国河川的壮丽吧! 二、讲授新课 板书:地形和地势 (一)地形类型特点 初一时同学们学习了根本地形类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陆地外表的地形类型主要有哪些?共有多少种? 主要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 2、对于这五种根本地形类型,同学们把握的怎么样呢?我要来测试一下大家。 活动:看图片识地形。首先请同学们看景观图片,识别一下其中展现的分别是哪种地形类型。分别是平原、丘陵、高原、盆地、山地。 3、明确地
34、形类型和地形区的区分。 地形类型指的是地形的种类;地形区是某种地形类型的详细区域。 练习稳固:连线题 左边一列是不同的地形类型和地形区的名称,请同学们选择序号,然后再填入右边相应概念的框子里。 那么属于地形类型的有哪些呢? A平原、D高原、E盆地,它们是五种根本地形类型中的三个,而B华北平原、C东北平原就属于详细的地形区了。 4、请同学们读中国地形图找出五种地形类型对应的地形区,每种至少两个。 由此可见,五种根本地形类型,在我国都有多个相应的地形区。说明我国地形在种类方面具有什么特点呢?地形类型多样(板书) (二)熟悉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1、熟悉山脉走向和我国主要山脉 (1)既然我国的地形类
35、型简单多样,那我们就分类来熟悉和了解主要的地形区。看五种地形类型图,感受:从哪种地形开头呢? 引导:再类比一下,打算我们人类形态、能直立行走的关键是什么?(骨架)。那么构成地形的骨架的是哪种地形类型呢?请同学们观看23页图2、2来感受一下。我们可以看出是山脉,纵横交叉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所以熟悉我国简单的地形就从山脉开头。 初中地理教案7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阅读等温线分布图,概括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 2说出1月0C等温线的大致分布。 3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4读图说出我国主要的温度带及其大致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我国一、七月平
36、均气温分布图,进一步学会推断、分析等值线分布图,初步学会分析形成气温特点的缘由。 从一月等温线图上,找出1月0C等温线的大致分布。 进一步学会运用地图猎取地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气温及温度带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我国疆域宽阔,地区差异大的特点。 2通过气候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的分析,进一步明确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2我国1月0等温线的分布。 3我国温度带的分布。 【教学难点】 阅读我国一月、七月气温分布图,分析概括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教具预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本节教学1课时。 【教学过程】
37、(新课引入) 你喜爱旅游吗?国庆节去哪里旅游了?你穿的衣服和现在有什么不同?(依据学生的答复,引入新课) 【请你当参谋】 大连的小红同学也很喜爱旅游,今年,她准备到哈尔滨的奶奶家过春节,你能告知她需要预备哪些服装吗?姑姑说,可能还要带她去广州玩,她还要另外做哪些预备? 【承转】同是春节,为什么到哈尔滨和广州穿的衣服差异这么大呢? 【指导读图】我们比拟一下哈尔滨和广州两地冬季的气温。(课件展现哈尔滨和广州气温曲线图)计算哈尔滨和广州两地1月份气温相差多少? 【转折过渡】两地1月气温相差近35,难怪两地在衣着上相差那样悬殊。 要了解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的详细状况,还要看我国的1月平均气温图。初一我
38、们学过世界气温分布,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等温线?同一条等温线上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 【指导读图】读“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图”答复以下问题: 1在图上找出秦岭-淮河,秦岭-淮河一线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度?在图上用笔描绘出来0等温线,说出0等温线的大致分布。 2从秦岭-淮河一线往北,气温变化趋势如何?漠河的气温大约是多少度?从秦岭-淮河往南气温变化趋势如何?海口的气温大约是多少度?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约是多少度? 【概括总结】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从今线往北温度越来越低,漠河的平均气温大约是-28以下。从今线往南气温越来越高,海口的气温大约是16以上。我国南北之间的温差约为44以上。
39、 【板书】南北气温的差异 一、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很大。 【启发提问】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这么大呢? 【观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演示 【归纳】我国南北跨纬度很大。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我国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阳光小角度斜射。再加上北方昼长也比南方短,自然北方获得的太阳光热就比南方少了。另外,冬季风南下,我国北方首当其冲,严寒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寒冷。 【结论】因此,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很大的主要因素是纬度的影响。 【启发提问】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很大,那么夏季气温是不是相差也很大呢?我国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呢? 【引导读图】用同样方法,分析我国7月平均气温图。读图要求(
40、可要求学生依据读1月平均气温图的方法,分组争论,列出读图提纲): 漠河的7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海口的7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我国南北气温相差大约多少摄氏度? 找出我国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在哪儿?那里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为什么这里是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学生读图争论答复。 【指图总结】 (1)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局部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说明我国普遍高温。 (2)漠河的7月平均气温为16以下,海口的7月平均气温为28以上。我国南北平均气温相差仅为12左右,气温差异不大。 (3) 7月我国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在青藏高原内部,大约在8以下。由于青藏高原地势很高
41、,故青藏高原内部成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板书】二、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除外)。 【启发提问】为什么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呢?依据刚刚学过的分析冬季气温分布的缘由的方法,同学们课下可以争论夏季气温分布的缘由。 【承转】依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5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 请同学们看书上“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 【指导读图】说明读图要求,指导读图方法: (1)我国共划分哪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 (2)这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分别分布在哪些主要的地区? (3)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限,大致与1月份的哪条等温线全都(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 (4)我们这个地区属于哪个温度带,东北平原、黄河中下游地区、海南岛、长江中下游地区、青藏高原地区各属于哪个温度带。 【板书】三、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启发提问】不同的温度带对我们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分小组争论答复】(课件提示) (1)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的果树有什么不同? (2)在不同的温度带内,作物能够成熟的次数有什么不同? (3)南北气温的差异在传统民居的建筑上有什么差异? (4)你还能说出哪些不同? 【练习与小结】(课件) 板书设计 南北气温的差异 一、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很大。 二、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除外)。 三、温度带的划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