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消毒指南.docx





《内镜消毒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镜消毒指南.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附件内镜与微创器械消毒灭菌质量评价指南试行为标准医疗机构内镜消毒灭菌工作,保障内镜与微创技术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依据卫生部消毒治理方法、医院感染治理方法及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标准,制定本指南。本指南适用于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各类医疗机构。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将内镜与微创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纳入医疗质量治理,加强监测和监视。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内镜消毒灭菌工作的监视治理。第一章根本要求一、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和完善内镜室 治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二、从事内镜诊疗和内镜消毒灭菌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 具备内镜消毒灭菌方面的学问,定期参与相关的医院感染
2、治理学问培训,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三、内镜的消毒灭菌应当与内镜的诊疗工作分开进展,分 设单独的消毒灭菌室和内镜诊疗室,消毒灭菌室应当保证通风良好。内镜诊疗室应当设有诊疗床、吸引器、治疗车等根本设施。四、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室进展;上消化道、下消化道内镜的诊疗工作不能分室进展的,应当分时间段进展; 不同部位内镜的消毒灭菌工作的设备应当分开。五、灭菌内镜的诊疗应当在到达手术标准的区域内进展,并依据手术区域的要求进展治理。六、工作人员消毒灭菌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 包括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等。七、依据工作需要,依据以下要求配备相应内镜及消毒灭 菌设备:一内镜及附件
3、:其数量应当与医院规模和接诊病人数相适应,以保证所用器械在使用前能到达相应的消毒、灭菌合格 的要求,保障病人安全。二根本消毒灭菌设备: 包括专用流淌水消毒灭菌槽 四槽或五槽、负压吸引器、超声清洗器、高压水枪、枯燥设备、计时器、通风设施,与所承受的消毒、灭菌方法相适应的必备的消毒、灭菌器械, 50 毫升注射器、各种刷子、纱布、棉棒等消耗品。三消毒灭菌剂:多酶洗液、适用于内镜的消毒剂、 75% 乙醇。八、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必需遵照以下原则:一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人 体无菌腔室的内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必需灭菌。二凡穿破黏膜的内镜附件
4、,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等, 必需灭菌。三凡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黏膜接触的内镜, 如喉镜、气管镜、支气管镜、胃镜、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10镜等,应当依据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标准的要求进展高 水平消毒。四内镜及附件用后应当马上清洗、消毒或者灭菌。五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剂、消毒器械或者其他消毒设 备,必需符合消毒治理方法的规定。六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时间应当使用计 时器把握。七制止使用非流淌水对内镜进展清洗。九、内镜室应当做好内镜消毒灭菌的登记工作,登记内容 应当包括,就诊病人姓名、使用内镜的编号、清洗时间、消毒时间以及操作人员姓名等事项。十、医院感染治理部门应当依据本指南,负责对本机
5、构内 镜使用和消毒灭菌质量的监视治理。其次章软式内镜的清洗与消毒十一、软式内镜使用后应当马上用湿纱布擦去外外表污物, 并反复送气与送水至少 10 秒钟,取下内镜并装好防水盖,置适宜的容器中送消毒灭菌室。清洗步骤、方法及要点包括:一水洗 1将内镜放入清洗槽内:(1) 在流淌水下彻底冲洗,用纱布反复擦洗镜身,同时将 操作部清洗干净;(2) 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刷洗时 必需两头见刷头,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3) 安装全管道灌流器、管道插塞、防水帽和吸引器,用 吸引器反复抽吸活检孔道;(4) 全管道灌流器接 50 毫升注射器,吸
6、清水注入送气送水管道;(5) 用吸引器吸干活检孔道的水分并擦干镜身。 2将取下的吸引器按钮、送水送气按钮和活检入口阀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3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使用后,先放入清水中,用小刷刷 洗钳瓣内面和关节处,清洗后并擦干。4清洗纱布应当承受一次性使用的方式,清洗刷应当一用一消毒。二酶洗 1多酶洗液的配置和浸泡时间依据产品说明书。2. 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酶洗槽中,用注射器抽吸多酶洗液100 毫升,冲洗送气送水管道, 用吸引器将含酶洗液吸入活检孔道,操作部用多酶洗液擦拭。3. 擦干后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多酶洗液浸泡,附件 还需在超声清洗
7、器内清洗 10 分钟。4. 多酶洗液应当每清洗 1 条内镜后更换。三清洗1. 多酶洗液浸泡后的内镜,用水枪或者注射器彻底冲洗各 管道,以去除管道内的多酶洗液及松脱的污物,同时冲洗内镜的外外表。2. 用 50 毫升的注射器向各管道冲气,排出管道内的水分, 以免稀释消毒剂。十二、软式内镜承受化学消毒剂进展消毒或者灭菌时,应 当依据使用说明进展,并进展化学监测和生物学监测。十三、承受 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或者灭菌时,应当将清洗擦干后的内镜置于消毒槽并全部浸没消毒液中,各孔道用注 射器灌满消毒液。非全浸式内镜的操作部,必需用清水擦拭后再用75%乙醇擦拭消毒。十四、需要消毒的内镜承受 2%碱性戊二醛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消毒 指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