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密度教案范文5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中物理密度教案范文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密度教案范文5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初中物理密度教案范文5篇 一、教材分析: 本试验是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应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分析试验应当测量的物理量以及选择的仪器,并进而明的确验的原理。本节试验力量的培育重点放在试验设计力量上,因而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依据试验原理,试验所选择的仪器以及试验要测定的对象引导学生自己设计试验步骤,自己设计试验表格,并依据测量结果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个测定性试验,通过这一试验学生明的确验原理,加深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并通过试验学生能依据给定的仪器进展试验设计、进展表格设计、以及动手操作。本节试验所需仪器设备较多,通过本节课教学有意识地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工作习惯,培育学生与他人
2、合作的意识和团队精神。用2课时。 二、学情分析: 学生具有了肯定的试验根本操作力量,会使用天平和量筒;具有初步的观看和分析力量,但比拟习惯教师给什么记什么。缺乏主动性和探究精神,活性思维和动手力量较差。 三、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进一步熟识天平的构造及其使用。 2.会用天平天平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的过程和方法。 过程和方法 1.通过试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3.通过对物质密度的测定,学生对间接测量有感性的熟悉。 4.学生知道试验原理和试验目的、明白试验步骤的状况下,有目的、有规划的进展
3、操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对物质属性的熟悉有所拓展。 2.培育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学生乐于用试验方法探究物理现象中的规律。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密度的概念、测量和应用;比值定义法的试验方法。 2.教学难点: 学生亲自动手、合作获得多种物质的多组数据,进展归纳总结,得出密度的概念。 五、学习情境设计: 故事情境引入,问题情境引导思索进入探究、合作学习之中。 六、教学媒体资源的设计: 在多媒体教室进展;采纳PPT课件;多组实物的天平、量筒、木、铁;试验表格。 七、教学策略与活动设计: 采纳讲授法、试验法、协作式、问题解决式多种策
4、略组合的教学模式 八、教学过程: 1.密度概念的引入 公元前245年,为了庆祝盛大的月亮节,赫农王给金匠一块金子让他做一顶纯金的皇冠。做好的皇冠尽管与从前的金子一样重,但国王还是疑心金匠掺假了。他命令阿基米德鉴定皇冠是不是纯金的,但是不允许破坏皇冠。 这看起来是件不行能的事情。在公共浴室内,阿基米德留意到他的胳膊浮出水面。他的大脑中出现出模糊不清的想法。他把胳膊完全放进水中,全身放松,这时胳膊又浮出水面。他从浴盆中站起来,浴盆四周的水位下降;再坐下去时,浴盆中的水位又上升了。他躺在浴盆中,水位变得更高了,而他也感觉到自己变轻了。他站起来后,水位下降,他则感觉到自己变重了。肯定是水对身体产生向上
5、的浮力才使他感到自己变轻了。他把差不多同样大小的石块和木块同时放入浴盆,浸入到水中。石块下沉到水里,但是他感觉到木块变轻了。他必需要向下按着木块才能把它浸到水里。这说明浮力与物体的排水量(物体体积)有关,而不是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在水中感觉有多重肯定与水的密度(水单位体积的质量)有关。阿基米德在此找到了解决国王问题的方法,问题的关键在于密度。假如皇冠里面含有其他金属,它的密度会不一样,在重量相等的状况下,这个皇冠的体积是不同的。把皇冠和同样重量的金子放进水里,结果发觉皇冠排出的水量比金子的大,这说明皇冠是掺假的。 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些试验: a.将涂有同种颜色、同体积的两物体放在托盘天平的两个
6、盘上,结果天平失去平衡。 b.取同体积的水和酒精倒入质量相等的两个空烧杯中,然后分别放到天平的两个盘上,结果天平也失去平衡。 两物体的体积一样,质量不同;水和酒精的体积一样,但质量不同。 这说明不同物质在体积一样时,质量是不同的。 现在我们只知道了涂有同种颜色的两个物体不是同种物质,还不知道它们各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讨论:对于同一种物质来说,它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试验来讨论: 我们取大小不同的形状规章的小木块和小铁块,然后用天平称出铁块或木块的质量,用刻度尺测出其体积,并计算第一个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将这些数据填入绘制的表格中:我们对上面的试验数据进展分析,
7、看看能得出什么规律? 不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我们取大小不同的形状规章的的两个铁块,然后分别用天平称出两个铁块的质量,用刻度尺分别测出其体积,并计算出大小两个铁块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将这些数据填入绘制的表格中:我们对上面的试验数据进展分析,看看能得出什么规律? 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一样的。 分析与与论证:学生分组争论,引导学生思索单位体积的木块、铁块的质量的关系?对试验表格的数据进展处理得出: 单位何体积木块的质量是一样的。 单位体积铁块的质量是一样的。 单位体积木块和铁块的质量是不同的。 2.密度的概念 不同物质在体积一样时,质量是不同的。不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8、。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一样的。 在物理学中为了表示物质的上述特性,将某种物质单位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3.密度公式与密度单位密度=质量/体积 指导学生阅读书上的密度公式、单位及密度表,熟识常见的物质的密度。 单位转换:训练(1)7.9103/m3=g/cm3(2)2.7g/cm3=/m3 推断: (1)大铝块的质量为4,小铝块的质量为1,则大铝块的密度大于小铝块的密度。() (2)一杯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下的酒周密度为原来的一半。() 想一想:一个铁球的质量是15.8克,体积是2立方厘米。则铁球的密度是多少? 练一练:酒精和煤油的密度都是0.8*103/m3,那么能装下1千
9、克水的瓶子,肯定能装下1千克的(?) A酒精B煤油C酱油D豆油 课堂稳固 1.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 2.密度是表征物质特性的物理量,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同种物质,在肯定的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随质量的大小或体积大小的转变而发生变化,密度的计算公式是,密度的单位有:或 3.一杯盐水,现在用掉半杯,那么剩下的半杯盐水() A.其密度减半,质量减半B.其质量减半,密度不变 C.其体积减半,密度也减半D.其质量、体积、密度均减半 4.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对于给定的一种物质,它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 B.物质的密度和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C.质量一样的不同物体,它的体积与
10、密度成正比D.体积肯定的不同物体,它的质量与密度成正比 5.制作飞机应尽可能的选用密度的材料,制造电风扇底座应尽可能选用密度的材料。 6.有一块金属,质量为237g,体积是30cm3,这块金属的密度是kg/m3,这种金属是。若将这块金属切成两半,则其中一半的密度是kg/m3。 7.单位换算: (1)30ml=cm3=m3 (2)5.5g/cm3=kg/m3 (3)7.9103kg/m3=g/cm3 作业: 1.一只空杯内放入一些砂糖,冲入开水,砂糖渐渐溶化了。对此,甲同学说,杯中糖的质量在变小,直至质量为零;乙同学说,固体的糖质量少了,但总的糖的质量是不会变的。你说哪一个同学说得对?你可用什么
11、方法明? 2.有一天,小明看到煤气公司价格牌上,冬季55元/瓶,夏季51元/瓶,他寻思着,为什么夏季价格低?他查找了煤气资料,煤气冬季密度0.88103kg/m3,夏季密度0.8103kg/m3,煤气瓶容积0.015m3。通过计算发觉夏季价格比冬季价格_(填“高”或“低”),若夏季价格与冬季价格一样,夏季应标价为_元/kg。 初中物理密度教案最新范文2 【整体设计】 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重点内容之一,也是课程标准中要求的七个把握层次的重点学问之一。学好本节学问是进一步学习力学学问的根底,所以“密度”这节课是本章的重点课。“密度”是在学习了“质量”之后而引入的一个新的物理量,它在全章中起到承上启下
12、的作用:既是在质量的根底上对物质世界的进一步探究,也是把握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和解决有关密度的实际问题的根底,并为更深入学习液体压强、浮力等学问做铺垫。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把握是物理课程的目标,同样也是本节教学的重要内容。 本课教学可分为4局部: 1.课题引入。展现一些实物让学生辨别,由对于一些物质用通常区分物质的一些方法无法直接区分,引到需要用新的科学方法解决来引入。 2.密度概念的引出。应通过直观的试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小组争论的过程中自主建构密度概念。所以,组织学生做好“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试验是本节教学的关键。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对初中生来
13、说有肯定难度,突破此难点的方法是利用学生的最近进展区,通过类比和学问的迁移,让学生回忆利用比值定义电功率的方法来建立密度的概念。 3.密度的公式、单位。要留意公式书写的标准和变形公式的教学。但密度的单位属于组合单位,是第一次在初中物理中消失。教学时应让学生弄清密度单位的组成、符号、读法、写法。/m3与g/m3之间的关系学生易混,也要加以强调。在后面的例题教学时,也要留意强调统一单位。还要运用教材中的小资料来加深学生对密度这一概念的熟悉。 4.密度的应用。可以用教材上的例题来进展教学,也可以补充习题,为了让学生娴熟运用密度公式进展计算,解题时,应留意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启发学生“一题多解”。 【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物理 密度 教案 范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