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要点总结.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中物理要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要点总结.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初中物理要点总结 初中物理要点总结 初中物理要点总结 二1.运动:物体相对参照物的发生变化,否则为静止。 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仅靠被测物体,尺子要;(2)读数时视线要;(3)记录时,既要记录精确值还要记录,并带上。3.比拟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一样的比,或一样的比。4.速度:(1)含义: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2)公式:v=,S=,t=。 5.匀速直线运动是的直线运动,其特点是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三声音 1.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其传播特性是、。2.声音的特征:(1)响度:人耳所感觉到的声音的,它与和有关。单位为分贝(dB),0分贝是人耳能听到的最小声音不是无声。(2
2、)音调指声音的,它与有关;超声是指频率高于HZ的声音,次声是指频率低于HZ的声音。(3)音色指声音的品质,与声源的材料有关,区分不同人说话就凭音色。1.光的传播特性是:光在同种匀称介质中是。 2.光的反射现象:光照在上又返回原物质中的现象。3.光的反射定律:光在发生反射时、和位于同一平面内;和位于法线两侧;等于。4.镜面反射:平行的入射光线经的平面反射后,反射光线仍平行的现象;漫反射:平行的入射光线经的平面反射后,反射光线不平行的现象。5.平面镜成像特点有;是正立的虚像。 6.光的折射规律:光在发生折射时、和位于同一平面内;和位于法线两侧;入射角减小,折射角也减小;光从光疏媒质进入光密媒质时折
3、射角入射角,光从光密媒质进入光疏媒质时折射角入射角。 7.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8.凸透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条件物距特点应用uff 3.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它的使用方法是:首先观看和并校零;测力时应使方向和的方向在同始终线上。4.物体的重力与有关;G=,其中g=9.8N/kg表示,重力的方向是。 5.摩擦力的大小与和有关。增大摩擦的方法有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和。六力和运动 1.惯性是物体保持和的性质,惯性只与有关,越大惯性越大。 2.惯性定律的内容是。3.合理的范围是合力可能大于分力也可能小于分力。4.二力平衡的条件是,物体受平衡作用时会保持和状态。七质量和密度 1.质量
4、是指物体,它与、无关,是物体的根本属性。2.天平的使用方法:(1)水平调整:将天平放在工作台上;(2)横梁调整:将游码移至衡量标志左端的处,调整平衡螺母是衡量平衡;称量时物体放在盘砝码放在盘,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4)记录质量时将的读数与的示数相加并带上单位。3.量筒的使用方法:(1)观看分度值和量程;(2)读数时视线应与齐平。4.密度(1)含义:表示物质程度的物理量;(2)定义: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公式:=m/V。5.测密度的步骤:(1)用天平测出质量;(2)再用量筒测出体积用公式=m/V(这是试验的原理)计算。 6.称重法测浮力的步骤:A.用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B.再将物体浸在液体中
5、登记测力计的示数F“;将两次示数相减。 7.浮力的定义: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的托力;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和有关。 8.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9.浮力产生的缘由是:。10.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状态特征条件本质应用漂移有局部露出液面F浮=G物G物 3.液体压强的特点有:液体内部都有压强;在液体内各个方向上的压强相等;同种液体内越大压强越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有关,越大压强越大。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4.连通器的特点是:各局部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是相平的。帕斯卡原理的内容是:加上的压强能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 5.大气压产生的缘由是:。1标准大气压的数值是;大气压的数值与和有关。6
6、.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九简洁机械和功1.作力臂的方法:(1)已知力的作用线时,从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2)作最大力臂时的作用力的方向,将支点与力的作用点连线,通过力的作用点作上述连线的垂线。 2.杠杆的平衡条件是:等于。3.杠杆的分类及应用种类特点应用实例省力杠杆动滑轮、老虎钳、撬棒等臂杠杆天平、定滑轮费劲杠杆理发剪刀、火钳4.滑轮与滑轮组名称特点动力与物重的关系动力移动距离与重物上上升度的关系定滑轮L1=l2F=S=h动滑轮L1=2l2F=GS=h滑轮组L1=nl2F=GS=h5.做功的必要条件是:和。功的公式:W=FS,功的单位是。 6.功率(1)含义:表示快慢的物理量;(2)
7、定义:力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3)公式:P=W/t,单位是。7.机械效率:有用功;额外功。机械效率=表示所做功被利用的程度。 8.动能是指而具有的能量,它与和有关。势能是指而具有的能量,它与和有关。9.气体简单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固体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春暖花开时能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十一物态变化 1.熔点:熔化时的温度;液体时的温度叫沸点;晶体:熔化时温度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温度的物质。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是:(1)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2)不能将温度计读数;(3)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的齐平;(4)不能用温度计测的温度。 3.物态变
8、化的种类及其特点种类初状态末状态特点应用熔化冰藏水产品凝固菜窖放水汽化电冰箱制冷液化升华干冰灭火、人工降雨凝华十二内能与热机1.温度:表示物体的程度,单位是符号为。 2.内能:物体内全部分子间的和的总和;它与物体的和有关;同一物体越高内能越大;可通过、方式转变它。3.热量:物体通过方式所转变内能得多少,用Q表示,单位焦耳。4.比热容:(1)含义:反映不同物质在温度变化一样时吸放、热的特性;(2)影响因素:物质的种类和状态,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时比热容不同; (3)某种物质比热容的意义:表示此种物质温度变化1时汲取或放出热量的多少。 5.热机的工作原理:将燃料燃烧获得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6.热
9、机的工作环节及其特点环节部件运动状况能的转化缸内气压变化吸气活塞向运动,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变小压缩活塞向运动,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做功活塞向运动,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排气活塞向运动,进气门排气门7.热机的工作规律:四冲程热机一个工作循环飞轮转周,活塞来回各次,对外做功一次,除做功冲程外,其余三个冲程都靠飞轮惯性实现。8.燃料的热值:(1)含义:质量一样的不同燃料燃烧能产生热量多少的力量;(2)定义:1kg的某种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J/kg或J/m3。 9.热机的效率:热机转化为的能量与燃料燃烧所释放热量的比值。十三了解电路 1.电荷的种类:正电荷:与摩擦过的所带电荷;负电荷:与摩擦过的所带电
10、荷。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 2.验电器的用途是:;其原理是:;其构造主要由、等局部组成。 3.电路由、和四局部组成。4.电路的状态:(1)通路:电路闭合用电器能工作的电路;(2)断路:电路某处断开,用电器没有电流通过;(3)短路:。5.电路的连接方式:(1)串联:用电器连接的电路,其特点是各用电器之间是相互的;(2)并联:用电器连接的电路,其特点是各用电器之间是相互的(短路除外)。 6.电流的实质是电荷的移动,电荷移动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7.电流表的使用方法:(1);(2); (3);(4);8.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是:;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是:;9.电压:是形成电流的
11、缘由,电路两端有电压才能有电流;常见的电压值:每节干电池或氧化银电池的电压;一只掐铅电池;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10.电压表的使用方法:(1);(2);(3);11.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是:;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是:;十四探究电路 1.导体的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作用,它与导体的、有关,金属导体的电阻还与有关,越高电阻越大;与它两端是否有电压和是否通过电流无关。 2.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它的接法是(1);(2)。 3.欧姆定律的内容是: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成正比与导体的成反比。其表达式为;变形式有和。4.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需要的器材有、。 5.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是:;并联电路的电阻规律是:;6
12、.测电笔的使用方法是:。7.白炽灯在连接时开关应接在上,螺口灯头的螺旋套接。8.安全用电的留意事项有(1);(2);(3)。十五电流做功1.电能表的用途:测量电路消耗多少的仪器;其铭牌上有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的数值;还有Xr/kw.h(电子的电能表为X次/kw.h)的意义是。 2.电流做功的多少与、有关;这是通过的方法探究得来的;电功的表达式是。 3.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的物理量。它的大小与和有关。表达式有和。 4.额定功率是指用电器的功率;实际功率表示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电流做功的快慢。 5.试验室测量电功率的原理是;需要的器材有需要的器材有、。6.用电能表测电功率的计算式是。 十六电与磁 1.磁
13、性是指物体具有的吸引、等物质的性质。磁体的特点是:磁体的两端磁性,中间。磁场方向是小磁针在某点静止时的指向,磁体四周磁感线的特点是。2.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是:。3.通电螺线管四周的磁场分布与磁体的相像;其磁极的极性与有关,可用定则推断它们间的关系;其磁性强弱与和有关。4.磁场对放在其中的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和有关;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制成的。 5.电磁感应线的内容是:;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6.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它产生的电流是电,即是和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这种电流在一个周期中电流的和各转变次。 7.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 扩展阅读:初中物理重点内容总结 初中物理 生活
14、中的物理现象妙趣横生。因此,中考物理加大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根据“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新课程理念,注意培育学生的应用和思索力量,让学生可以在熟识、亲切,愉悦的环境下学习。名目 中考物理命题贴近生活实际总规划一、测量二、机械运动三、力四、密度五、压强六、浮力七、简洁机械八、光九、热学:十、电路十一、电流定律十二、电能十三、磁初中物理学习要点电学力学一、物理来源于生活同时也应用于生活,我们学习物理学问的主要目的是用物理学问去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运用物理学问去分析各种问题消失的缘由,来解决问题。 二、社会要想进步 首先是科技的进展,学习物理还有一个很重要目的,就是通过物理学问的把握和理
15、解,能够敏捷运用这些学问去创新,来探究未知的领域,找到新的答案,是科技进展到一个更高的领域。这也是近几年物理中考命题的方向和趋势。三中考物理目前日益敏捷,更趋向于学生的独立思索,注意学生设计力量,对于试验考试重量加重,试验题型变化较过去变多。 物理量国际主单位单位公式名称符号 质量m千克(kg)m=v温度t摄氏度(C)速度v米秒(m/s)v=s/t 密度千克立方米(kg/m3)=m/v力(重力)F牛顿(牛)(N)G=mg=vg压强P帕斯卡(帕)(Pa)P=F/S功W焦耳(焦)(J)W=Fs;W=Gh功率P瓦特(瓦)(W)P=W/t电流I安培(安)(A)I=U/R电压U伏特(伏)(V)U=IR电
16、阻R欧姆(欧)()R=U/I电功W焦耳(焦)(J)W=UIt 电功率P瓦特(瓦)(W)P=W/t=UI;P=Fv; 热量Q焦耳(焦)(J)Q吸=cmt(t=t高-t低)(c是比热容)Q放=mq(q是热值水的热值是4.3103J/kg)比热容c焦(千克C)J/(kgC) 真空中光速310的8次方米秒三亿米或三十万千米/秒g=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340米秒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初中物理根本概念概要一、测量长度L :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毫米=1000微米
17、1微米=1000纳米 时间t :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试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质量m :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天平,秤;试验室用托盘天平或学生天平。 二、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 :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推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需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比拟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比拟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比拟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公式: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力的单位:牛
18、顿(N)。 测量力的仪器:测力计;试验室使用弹簧测力计。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转变。物体运动状态转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转变。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重力和质量关系:G=mg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在地球上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章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不规章物体重心可在物体上可不在物体上。 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9、作用在始终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同始终线二力合成:方向一样: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一样; 方向相反:若F1大于F2,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一样。一样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 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大致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7牛顿第肯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 密度:某种物质单位
20、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公式:m=V国际单位:千克米3,常用单位:克厘米3,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水1103千克米3;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面积单位换算: 1厘米2=110-4米2,1毫米2=110-6米2。 五、压强 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外表上的力,单位: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压强单位:牛/平方米;N/m特地名称:帕斯卡(Pa)公式:F=PS【S:受力面积;单位:平方米。】 转变压强大小方法: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
21、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 产生缘由: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淌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公式:P=ghh:单位:米;:千克米3;g=9.8牛千克。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试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
22、高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盒式气压计)。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小,即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沸点也降低。 六、浮力1浮力及产生缘由: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缘由: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液gV排。(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3浮力计算公式:F浮G-T液gV排F上、下压力差4当物体漂移时:F浮G物可知物G物可知物功率公式 求功率的公式也为P=W/t=UI=IR=U/R P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简称“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物理 要点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