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教案模板汇编10篇.docx





《剪纸教案模板汇编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剪纸教案模板汇编10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剪纸教案模板汇编10篇剪纸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我园的剪纸课题经过两年多的开展,幼儿已娴熟地把握了根本的剪纸技巧和创作技能。随着课题的不断深入,我们更多地考虑到如何让幼儿进展创作。在幼儿有了肯定的创作阅历与技能后,我们尝试把民间故事和剪纸这一民间艺术融合在一起。动物是幼儿喜爱的形象,依据这一特点,我们让幼儿创作十二生肖的形象,本次活动是在幼儿熟识老鼠娶亲这一诙谐好玩的闽南民间故事的根底上,尝试把民间故事运用剪纸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旨在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幼儿更加了解闽南民间艺术,同时也促进幼儿多元力量的进展。 活动目标: 1、通过观赏活动,尝试把民间剪纸艺术与民间故事融合在一起。 2、运用已有
2、的剪纸阅历进展创作,培育幼儿的想像力、制造力。 3、参加叙述和表演活动,体验创作的胜利和喜悦。 活动预备: PPT老鼠娶亲片段、音乐抬花轿看大戏等,铅笔、剪刀、蜡光纸、纸盒等。 活动过程: 一、以看大戏引入,激发兴趣。 师:瞧,那边在演大戏了,我们去看看演什么吧。 幼儿跟随音乐入场,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二、看大戏-老鼠娶亲 1、观看PPT 老鼠娶亲片段,引导幼儿进展观看,观赏。 观看完提问: A、这出大戏演的是什么故事?(这出大戏演的是老鼠娶新娘的故事) B、老鼠是怎么娶新娘子的?娶的是什么新娘?发生了什么事?(八只老鼠抬花轿,四只老鼠来吹号,敲锣打鼓放鞭炮,欢高兴喜娶新娘。老鼠新郎乐开
3、花,掀开轿帘瞧一瞧,哎呀呀呀真不妙,娶回一只大花猫。吓得老鼠脚发软,吱吱吱吱抓紧逃,乐坏新娘大花猫,喵喵喵喵哈哈笑。) C、这出戏中老鼠以及老鼠新娘的形象和其他动画片里的老鼠形象有什么不一样? 2、出示老鼠及老鼠新娘的图片,引导幼儿从造型、表现手法等多方面观赏剪纸艺术。 三、创作老鼠娶亲 1、拓展思维师: 我们刚刚观赏的故事里,老鼠娶的是猫新娘。其实老鼠还有其他的动物朋友,老鼠还可以娶什么动物当新娘子呢? 剪纸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剪纸的进展历史、艺术风格、审美心理以及在民俗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增加民族骄傲感。 2、剪纸朴实的美与现代生活严密联系,不仅美化了生活,而且为现代生
4、活工艺设计了丰富的资源。 3、要求学生独立或合作创作。 教学重点:难点:较娴熟的把握工具,体验纸的平凡与奇妙。 教学过程设计: 一:师生收集剪纸作品、资料 1、工具、材料 2、剪纸作品 3、剪纸介绍 4、剪纸的应用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美化教室、贴上剪纸作品。(师生共同创设) 2、介绍剪纸作品的来源。(展现介绍相结合) 3、谈谈你对剪纸的感受。(组、班口语沟通) 4、综合沟通对剪纸的熟悉。 三、观赏探究、了解剪纸历史 1、直观展现或创设气氛(选择各历史时期、各地域、各民族有代表性的剪纸作品观赏介绍) 2、多媒体拓宽学问(通过站或计算机储存的大量的剪纸作品、资料介绍、人机互动对话,增大信息
5、量) 3、查资料探究学习(通过自查资料、互动沟通、加深对剪纸的熟悉) 4、观看生活:剪纸的应用(课前布置,学中沟通) 四、直观示范,感悟剪纸的方法 1、用录象机直观展现剪纸过程。 2、学生观摩,把握制作程序(组内沟通,教师检查) 3、自学程序,加深熟悉。 五、实践体验,把握剪纸方法 1、师生共同参加,教师重在指导。 2、同学互助互学,逐步把握剪纸方法。 3、独立设计、制作完成剪纸作品。 六、互动展评,沟通感受 1可以说出对剪纸的感受 2、对自己的剪纸作品优、缺点的熟悉 3、互动点评 七、课外延长 剪纸教案 篇3 课时: 2课时 课程类型: 观赏与评述 造型与表现 教学目标: 观赏不同风格、不同
6、题材的剪纸,了解剪纸的历史及进展,了解剪纸的造型特点及艺术特色。了解抓髻娃娃剪纸,并结合自己喜爱的形象设计制作。感受到剪纸中蕴含的民间文化。 教学重点: 观赏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剪纸,了解剪纸的历史及进展,了解剪纸的造型特点及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对抓髻娃娃特点的把握及对文化背景的了解。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备: 检查学生学具预备状况,稳定学生心情。 二、引入新课: 1、课件导入: 播放陕北民歌。 你听到了什么声音?猜一猜这是哪里? 2、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资料反应: 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所宠爱。 剪纸的主要材料是纸。纸是中国的四大创造之一,过去
7、始终公认造纸术是蔡伦于公元105年前后创造的。后来陕西省扶风县出土了西汉时期的纸,专家们认为纸在我国消失的时间要提前到汉平帝之前,可能在宣帝时期(公元前73一前49年)。不管结论最终怎么定,在纸创造之前,不会有真正的剪纸。但用其它薄片材料用于剪刻镂花,却在有纸之前。让我们查看一下有关文物和史料记载: 战国(公元前476一前221年) 1950一1952年在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的开掘中,发觉了用银箔镂空刻花的弧形装饰物。 湖南长沙黄泥圹出土的晋代金片装饰物。这些用银箔镂空而成的装饰物,虽然不能说就是剪纸,但在刻制技术和艺术风格上,可以说是已经形成了剪纸艺术的前身。 北朝(公元386一534年)
8、 用纸剪成漂亮的图案花纹,目前最早发觉而且有据可查的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四周,先后出土了五幅团花剪纸。 在中国广阔的农村,很多年来,流传着种种老百姓自己创作自己观赏的艺术,剪纸就是其中的一种。剪纸,顾名思义,就是用剪刀把纸剪出成图形。大都是农村妇女,她们可能从十几岁始终剪到成为白发苍苍的婆婆,在她们的剪刀下,产生了一幅幅或稚拙,或精细但无不布满情趣的剪纸作品。 剪纸包括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把戏、喜花、春花、丧花等等。剪纸也是一种民俗艺术,它的产生和流传同农村的季节风俗有着亲密的关系。例如窗花、门笺、灯花,便是在春节或元宵节时贴挂的。在北方的农村,过年时,窗上新糊了洁白的窗纸,上面贴上
9、红红绿绿的窗花,门顶、窗前,贴上门笺,元宵节夜晚的灯笼上贴上灯花,把新年的气氛造得浓浓的。喜花是结婚时作为对新居的布置,张贴在室内,家具和器物上。同样,寿花和丧花也是在过生日和办丧事时张贴的。墙花和顶棚花是布置房间时分别贴在墙上和屋顶上的。总之,它们大都是用作布置环境,增加节庆气氛,贴在庭院、居室或器具上的。 把戏的功用与上述的几类不同。它是用作承传临摹的范本、纸样。把戏包括衣服、鞋、帽、兜肚、枕、床帐、门帘等上面绣制图样时所依据的范样。每剪成一个图形,把它用线粗粗地缝在另一张纸上,拿到灯烛上用烟薰烤,烤黑,把剪纸图形取下,然后就留下一个以烟黑为地的空白图形,原来的剪纸图样则可以拿去作为服饰刺
10、绣之用了。农村妇女就是靠了这样的方法,一代代传承着上辈珍存下来的图样。 剪纸的内容是很有讲究的。吉利图案寓意吉利辟邪,娃娃、葫芦、莲花等象征多子多福,家禽家畜,瓜果鱼虫是农夫熟识的对象,也是他们表现的主要内容。剪纸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具有很强的地域风格。陕西窗花风格粗朴豪放,单纯简练,河北蔚县和山西广灵剪纸加染颜色,深厚中透着秀美明丽。其戏曲人物尤具特色。江苏南京剪纸淳厚,粗中有巧,宜兴剪纸华美工整,南通剪纸秀丽玲珑。广东佛山剪纸颜色华丽、手法多变、装饰性强。山东高密剪纸细腻精致,一丝不苟。 从一些考古遗存发觉,剪纸至迟在北朝(386581)时候就已经消失了,至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了。它虽然
11、制作简便,造形单纯,但它包涵着丰富的民俗和生活内涵,它是对很多种民间美术表现形式的浓缩和夸大,因而比拟集中地表达了民间艺术的造型规律、创作构思及作品的形式特征。对民间剪纸的了解和讨论,是通向观赏和熟悉繁杂多样的民间美术的捷径。 3、小组讨论: 民间艺人为什么喜爱将抓髻娃娃作为剪纸的表现题材?抓髻娃娃是男孩还是女孩?有哪些变化和寓意? 在制作方法上有什么不同?需要留意什么? 三、作业要求: 艺术尝试:引导学生进展艺术尝试。 四、学生作业: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五、课后拓展: 我们的祖国幅员宽阔,各地都有代表自己独特地域风格的古老艺术,也有许多艺术形式与剪纸是姊妹艺术,请同学们回去以后查找相
12、关资料进展学习。 剪纸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剪纸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题材来源于生活和大自然。秋天的树叶是结合课题在“剪纸画”活动中培育幼儿审美力量的实践讨论而产生的一个剪纸活动。秋天到了幼儿熟识的、常见的树叶开头飘舞。我发觉幼儿对树叶特殊感兴趣,于是生成了一系列树叶的活动,如绘画多彩的树叶,秋天的树叶剪纸活动,就是其中的活动之一。从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动身,引导幼儿充分观看、体验多彩的树叶,让幼儿感知生活中树叶的美,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喜爱。其次从审美目标动身,引导幼儿感知剪纸树叶的颜色美、图案美,是对幼儿美的熏陶与教育。 几点留意: 一、精挑多种树叶的式样,力求制造丰富而兼具艺术美的“树叶世
13、界”,引导幼儿观赏大自然的树叶、画面里的剪纸树叶等。层层拓展,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感知、发觉剪纸树叶的独特艺术美。 二、利用实物树叶、剪纸树叶的范例,使幼儿了解剪纸树叶的要领,萌发剪纸树叶的愿望与兴趣。 三、在活动最终环节,教师供应剪纸树干,让幼儿把剪好的树叶按自己的意愿放在自己喜爱的树干上,是幼儿能完成真正的剪纸画作品。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看剪纸示意图和画剪纸图样。 2、连续学习对边折剪树叶。 3、鼓舞幼儿大胆运用折叠方式,运用多种镂空图案在树叶上镂空剪,体验剪纸的带来的欢乐。 活动重难点: 能画出剪纸图样并剪下,运用折叠的方法大胆进展镂空剪,镂空的图案要丰富。 活动预备: 【阅历
14、预备】 已经开展过美术活动多彩的树叶,对树叶的形状有了初步的感知;学过简洁的楼空剪得方法。 【物质预备】 1、秋天的电视画面、树叶照片若干 2、树叶的剪纸示意图若干 3、四色蜡光纸、大树干四根、铅笔、剪刀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观看秋天树林的画面,引导幼儿观赏、感知秋叶的漂亮。 2、你见过怎么样的树叶? 剪纸教案 篇5 目标:丰富幼儿美术表现阅历,鼓舞幼儿用遮拦的画法制造性地表现生活印象。 预备;谁是木头人嬉戏,幼儿观看人群;范画两张 过程: 一、 导入 师:今日我们来做一个嬉戏,小朋友都来参与,看看谁最棒。 (嬉戏中幼儿静止时) 师:谁能给嬉戏中的小朋友拍张照片?并对大家说说,你都拍
15、到了什么? 幼1:我看到*和*在一起。 幼2:我看到*站在*的后面。 师:你能详细说说他们都在做什么吗? 幼1:*的头低着,两只胳臂是弯着的,他的一条腿往前伸,还有一条腿被拦住了,看不见。 幼2:我只看到*的手往上伸着,他的头昂着,其他部位被拦住了,我看不到。 师:观看的真认真,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刚刚照出的照片,小朋友们被拦住的地方能够观察吗?今日,我们要给这么多小朋友一起画个像话的名字叫做人群,什么叫做人群? 幼:好多的人在一起叫人群。 师:你在哪里见过人群? 幼1:在公路上。 幼2:在操场上。 幼3:在超市里 师:你们能把你们见到的人群画下来吗?咱们比比,谁画的人群最好看。 二、 作画
16、教师出示范画,幼儿观赏,留意画出人物的不同角度,画出被遮挡的人群。教师对有困难的幼儿赐予肯定的指导。 三、 观赏 师生共同观赏作品。 剪纸教案 篇6 一、图形剪拼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学生参加剪割、拼摆、粘贴等活动,初步把握形的分解与组合方法,提高动手力量。 2.力量目标:培育和进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制造力量、审美力量。 3.情感目标:感受和体验拼摆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把握形的分解组合方法,进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制造力量。 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能自由、大胆、奇妙地用圆形、方形、三角形等根本形进展排列组合,运用接触、掩盖、透叠、分别、等变化方法构成各个不同的根本形。培育学生的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剪纸 教案 模板 汇编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