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课件15篇.doc
《初一语文课件1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语文课件15篇.doc(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初一语文课件15篇一、教学要求 1.要求能疏通文意,把握本文得主要内容。 2.把握关于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得名言警句。 3.了解论语得根本状况及孔子得教育思想。 二、学习要点 1.把握有关论语和孔子得根本文学常识。 2.把握古文中重点词语及句式得用法。词语如“而”、“之”等;句式如宾语前置句等。 3.领悟论语十二章得深刻含义,体会孔子所提倡得“为学之道”。 三、生平 1.孔子图片(参见本课PPT) 2.孔子资料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宏大得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得开创者,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其先世为宋国贵族。少年时家境
2、衰落。成年后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摄行相事。后罢官,曾周游列国,终不再仕。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孔子曾大力宣传“仁”得学说。在世界观上,对殷周以来得鬼神宗教迷信活动实行存疑态度,认为“未知生,焉知死”,提出“敬鬼神而远之”得见解。在熟悉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注意“学”与“思”得结合,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在政治上主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名实相副;在维
3、护贵族统治得根底上提倡德治和教化。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得正统,影响极大。现存论语一书,是讨论孔子学说得主要资料。 后世对孔子有特别崇高得赞誉,唐代得韩愈曾经有诗:“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后代得统治者为了稳固政权得需要,也一再得追封孔子,封其为“至圣先师,大成文宣王”、“文宣帝君”等。中国各地都有孔庙对其祭祀。山东得曲阜得孔府是我国北方除北京外另一重要得宫殿建筑,也是得旅游名胜。 四、作品概述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得记录,共二十篇,是一部儒家学派得经典著作,是讨论孔子思想得主要依据。其体式归纳起来有: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得话,不写出说话得环
4、境(包括说话得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得一般原则;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得问题所作得答复,它写出了提问者得原话,但没有写谈话得背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得话为主。其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很多当时社会得政治生活状况,看出孔子和他得弟子们得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东汉时,论语被列为“七经”之一,(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得重要经典。旧注本有论语注疏(三国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和宋朱熹得论语集注,清刘宝楠论
5、语正义,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等。 五、创作背景 论语根本上是一部语录体得散文著作,主要记载孔子得言行,只有一小局部记载孔门弟子(譬如曾子、子夏、有子等人)得言行。汉书艺文志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汉初所传得论语,有古论、齐论、鲁论之分,古论出自孔子壁中,用古文字写成,孔安国曾为之作训解,但已失传。齐论为齐人所学,鲁论为鲁人所传。东汉郑玄就鲁论篇章,参考齐论,为之作注,今亦残佚。魏时得何晏集汉儒以来得各家之说,成论语集解,这就是今日我们所看到得最早得论语注本。 有得学者以为,“论说”之“论”其名“
6、始于论语”;然而在论语当中,有观点、论据、论证过程得文字并不多见,大局部内容只不过有观点而已(出自孔子及其弟子之口)。因此,论语就自身而言主要还是记事文。但若从先秦诸子进展得整体背景上看,它无疑又是诸子论议之文得第一个阶段,为语录体。论语得价值,在于真实再现了孔子平凡、宏大得人格形象;“盖孔子人格之宏大,宜为含识之俦所公认;而论语则表现孔子人格之良书也”。它所记载得孔子得言论,意趣深远,有不少篇章形象而精警。 六、课文讲解 1.课文朗读 范读: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自渎:学生自读课文。 感知:本文得内容包括学习得哪些方面? 学生沟通后,教师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学习得态度、方
7、法和思想修养。 初一语文课件3 【教学目标】 1、朗读、品尝文章语言,体会本文情节环环相扣、文笔流畅的特点。 2、学习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3、理解对教师深深的仰慕和感谢之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通过生动的人物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思路】 以“痛快”为切入点,以“笑”和“静”为立足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情感。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读了这篇课文,你感受到这是一堂怎样的数学课? 二、分析王教师形象。 PPT显示:这是一位怎样的教师? 答复格式:采纳(描写方法、修辞),表现了一个的教师。(1)从同学们的“笑”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教师
8、? (2)从同学们的“静”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教师? 三、PPT显示课文语句:“惋惜,从来没有一位同学当面喊我王几何” 思索:你认为在与王教师相处的过程中,我们会当面喊“王几何”吗? 四、运用语言、心理、神态、动作、外貌等描写方法,描写一位自己熟识的教师。 五、课堂小结: 请留意,我并不是要大家死板地跟我学课文、写作文。我只是想跟大家说明一个简洁朴实的道理:生活就是语文,动笔即是作文,只要我们做一个喜爱生活的人,做一个时时刻刻都能被爱感动的人,让爱和欢乐布满我们的生命,这,便是语文! 初一语文课件4 关于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世称涑
9、水先生。宝元进士,仁宗末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立志编撰通志,以作为封建统治的借鉴。治平三年(1066)四月,司马光编成编年史通志8卷,上进于朝廷,受到英宗的赏识,并下置书局于崇文院,连续编写。治平四年(1067)十月,司马光向神宗进读通志,倍受欣赏,赐名资治通鉴,并亲自写序。熙宁三年(1070),司马光反对王安石行新政,神宗不从,任其为枢密副使,坚辞不就。出任永兴军(今陕西西安),次年退居洛阳续撰通鉴。哲宗时主国政,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部,废除新法。死后追封温国公。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资治通鉴简介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294卷,又考异、名目各30卷。编年体通史。司马光初成战
10、国至秦二世八卷,名为通志,进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奉命设书局连续编撰,至神宗元丰七年(1084)完成,历时19年。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222种。帮忙编撰者有刘攽、刘恕、范祖禹等,各就所长,分段负责,先排比材料为“丛目”,再编成“长编”,然后由司马光总其成,删订定稿。 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全书贯1362年史事,有“考异”以明取材不同之故,有“名目”以备查阅之用,为历史讨论工作供应了较系统而完备的资料。解释主要有宋末元初人胡三
11、省的资治通鉴音注。清初严衍著资治通鉴补正,为通鉴拾遗补缺,刊正错误,也做了一些工作。 课文分析 本文主要通过详细事例的描写,表现了晋朝爱国名将祖逖素怀大志、忧国忧民的品行及为收复失地大胆进言、身体力行的胆识。 第一段,闻鸡起舞,表现祖逖年轻时便胸怀大志。古人有迷信说法,认为半夜鸡鸣是恶之兆;祖逖认为半夜鸡鸣正可以令人觉醒,兴奋精神,所以说“此非恶声也”。刘琨是祖逖的朋友,晋室渡江南迁后,任侍中太尉,始终坚守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因孤军无援,兵败遇害。 其次段,请缨北伐,表现祖逖收复中原的剧烈愿望。祖逖大方陈词,恳求统军北伐 ,得到的却只有千人的军饷,连铠甲兵器都没有。胸怀收复中原大志的祖逖与
12、“素无北伐之志”的司马睿,形成了鲜亮的比照。 第三段,中流击楫,表现祖逖矢志不渝、义无反顾的决心。请留意,祖逖不是率领晋军北伐的,他只带着自己的部属一百多家人,他的胆识和志气,实在不得不叫人佩服。 思索: 1.祖逖认为晋王朝战乱不断的缘由是什么?如何才能转变这种局面? 由于皇族宗室争权夺利,自相残杀,从而让戎狄乘虚而入,屠戳中原。 任命将帅出师北伐,激起沦落区人民奋起抵抗的斗志,赢得天下英豪的响应,定能取得北伐的胜利。 2.祖逖北伐之志实现的最大的障碍是什么?他是如何做的?这给你哪些启发? 统治者的支持力度不大。 做艰难的努力,细心预备。 遇到困难挫折时,应冷静地审时度势,查找有利条件,坚韧不
13、拔。 3.结合课文谈谈哪些地方表现祖逖作为一代名将的胆识? 祖逖念念不忘“遗民既遭残贼”,大胆进言,力主北伐。即使不被重用,他仍矢志不渝,并身体力行。“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倾家资招募兵马,为北伐做预备。 祖逖 祖逖少有大志,中夜闻鸡鸣,起床舞剑,后来“闻鸡起舞”就成了有志者准时奋勉的典故。东晋王朝偏安于建康(今南京市),祖逖力主北伐,收复失地。他征募士兵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情辞大方。宋以后的诗文多用“中流击楫”这个典故比方收复失地的决心。 范阳祖逖(t),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c)琨觉(ju),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ru)以为军谘祭酒。
14、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j)千人廪(ln),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节选自资治通鉴晋纪十。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的通史。主编者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闻名的史学家。祖逖(266321),东晋时人。曾在非常困难的状况下,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失地
15、。55岁时病逝于雍丘(今河南杞县)。 【司州主簿】官职名,主管文书簿籍。司州,治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睿】司马睿,袭封琅琊王,后西晋灭亡,睿在建康即位,为东晋元帝。 【军谘祭酒】官职名,军事参谋。 【京口】今江苏镇江市。 【戎狄】旧指我国北方的民族。 【遗民】沦落区的人民。 【残贼】残害。 【郡国】这里指全国各地。郡,县级以上的行政区。国,晋王朝分封的藩国。 【廪】米仓,这里指军饷。 【部曲】汉朝军队建制,这里指军队。【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古人设誓之辞。意思是:我祖逖假如不能肃清中原的敌人再渡江回来,就像这大江的水,一去不回头。济,渡过江河。 【探究和练习】 一、阅读课文,用口语
16、叙述祖逖的故事。 二、查字典,看注解,写出以下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意义。 1. 中夜闻鸡鸣,蹴琨觉(蹴: 觉: ) 2. 大王诚能命将出师(诚: 将: ) 3. 不给铠仗,使自召募(给铠仗: ) 4.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将: 楫: ) 三、解释以下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 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因: ) 2.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及: 以为: ) 3. 睿素无北伐之志(素: ) 4. 遂屯淮阴(遂: ) 四、把以下短语翻译成现代汉语,留意词语在句中的意义。 1. 纠合骁健 2. 望风响应 3. 自相鱼肉 4. 起冶铸兵 五、背诵课文。 翻译 当时,
17、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当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当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拢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由于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患普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损害后,大家都想着奋勉杀敌,大王您的确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肯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始终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
18、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应兵器,让祖逖自己想方法募集。祖逖带着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假如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胜利,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筑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连续前进。 初一语文课件5 南唐-李煜 李煜(937978) 中国五代词人,南唐国君。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徐州(今属江苏)人,一说湖州(今属浙江)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继位,史称后主。李煜在政治上无能,却具有艺术才能。工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肯定造诣,词的成就尤高。 李煜的词现存约32首。降宋之前写的词已表现出他非凡的才华和
19、技巧,但题材较窄,降宋后,过着囚禁生活,亡国的深痛,往事的追忆,使他词的成就大大超过以前。这些词大都具哀婉凄绝的风格,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抒发了明知时不再来而心终不死的感慨。 中国五代词人,南唐国君。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徐州(今属江苏)人,一说湖州(今属浙江)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继位,史称后主。李煜在政治上无能,却具有艺术才能。工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肯定造诣,词的成就尤高。 李煜的词现存约32首。降宋之前写的词已表现出他非凡的才华和技巧,但题材较窄,降宋后,过着囚禁生活,亡国的深痛,往事的追忆,
20、使他词的成就大大超过以前。这些词大都具哀婉凄绝的风格,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抒发了明知时不再来而心终不死的感慨。 检查预习: 1.请你介绍一下关于本诗和诗人的一些状况? 2.请你说一下什么是“词”以及有关学问点?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孤独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味道在心头。 初一语文课件6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清本文的思路,研读课文,学会质疑。 3、理解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教学重点 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
21、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思想感情,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教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父爱如山,引入新课。 人世间,人们夸赞的最多的便是母爱,人们最不能忘记的也是母爱。可是今日我们要为我们的父辈唱一首颂歌,他们同样让我们难以忘记,他们同样值得我们夸赞。现在我们就一同去熟悉一位可敬又得意的父亲吧! 二、整体感悟: 1、检查预习的状况。 2、快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朗读中思索以下问题: 从全文看,爸爸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花”在全文构造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c、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学生速读课文之后,四人小组争论答复,学生间相互评论补充。 a.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一 语文课件 1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