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案模板5篇.docx
《初中数学教案模板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教案模板5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初中数学教案模板5篇 一、教学目的 【学问与技能】 了解数轴的概念,能用数轴上的点精确地表示有理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与实际操作,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数与形结合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数轴的三要素,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教学难点】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通过实例温度计上数字的意义,引出数学中也有像温度计一样可以用来表示数的轴,它就是我们今日学习的数轴。 (二)探究新知 学生活动:小组争论,用画图的形式表示东西向公路上杨树,柳树,汽车站牌三者
2、之间的关系: 提问1:上面的问题中,“东”与“西”、“左”与“右”都具有相反意义。我们知道,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那么,如何用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牌的相对位置呢? 学生活动:画图表示后提问。 提问2:“0”代表什么?数的符号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对比体温计进展解答。 教师给出定义:在数学中,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它满意: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代表原点;通常规定直线上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选取适宜的长度为单位长度。 提问3:你是如何理解数轴三要素的? 师生共同总结:“原点”是数轴的“基准”,表示0,是表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正方
3、向是人为规定的,要依据实际问题选取适宜的单位长度。 (三)课堂练习 如图,写出数轴上点A,B,C,D,E表示的数。 (四)小结作业 提问:今日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回忆:数轴的三要素,用数轴表示数。 课后作业: 课后练习题其次题;思索:到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有什么特点? 初中数学教案模板篇2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1)通过学生熟识的问题情景,以过探究有理数减法法则得出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合理性。 (2)能娴熟进展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归纳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培育学生的规律思维力量和运算力量,通过减法到加法的转化,让学生初步体会人归的数学思想。 重点、难点
4、 1、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及其应用。 2、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应用符号的转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有理数加法运算是怎样做的?(-5)+3= 3+(5)= 3+(+5)= 2、-(-2)= -(+23)=,+-(-2)= 3、20_的某天,北京市的最高气温是-20C,最低气温是-100C,这天北京市的温差是多少? 导语:可见,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出示课题) 二、合作沟通,解读探究 1(-2)-(-10)=8=(-2)+8 2: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为8848米,与吐鲁番盆地海拔高度为-155米,珠穆朗玛峰比吐鲁番盆地高多少米? 3、通过以上列式,
5、你能发觉减法运算与加法运算的关系吗? (学生分组争论,大胆发言,总结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教师提问、启发:(1)法则中的“减去一个数”,这个数指的是哪个数?“减去”两字怎样理解?(2)法则中的“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加上”两字怎样理解?“这个数的相反数”又怎样理解?(3)你能用字母表示有理数减法法则吗? 三、应用迁移,稳固提高 1、P.24例1 计算: (1) 0-(-3.18)(2)(-10)-(-6)(3)- 解:(1)0-(-3.18)=0+3.18=3.18 (2)(-10)-(-6)=(-10)+6=-4 (3)-=+=1 2、课内练习:P.241、2
6、、3 3、嬉戏:两人一组,用扑克牌做有理数减法运算嬉戏(每人27张牌,黑牌点数为正数,红牌点数为负数,王牌点数为0。每人每次出一张牌,两人轮番先出(先出者为被减数),先求出这两张牌点数之差者获胜,直至其中一人手中无牌为止)。 四、总结反思 (1)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 有理数减法的步骤:先变为加法,再转变减数的符号,最终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 五、作业 P.27习题1.4A组1、2、5、6 备选题 填空:比2小-9的数是 。 比+2小 。 若小于0,是非负数,则2-3 0。 初中数学教案模板篇3 一、目的要求 1、使学生初步理解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7、。 2、使学生能够依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二、内容分析 1、初中主要是通过几种简洁的函数的初步介绍来学习函数的,前面三小节,先学习函数的概念与表示法,这是为学习后面的几种详细的函数作预备的,从本节开头,将依次学习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有关学问,大体上,每种函数是按函数的解析式、图象及性质这个挨次叙述的,通过这些详细函数的学习,学生可以加深对函数意义、函数表示法的熟悉,并且,结合这些内容,学生还会逐步熟识函数的学问及有关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旧教材在讲几个详细的函数时,是按先讲正反比例函数,后讲一次、二次函数挨次
8、编排的,这是适当照看了学生在小学数学中学了正反比例关系的学问,留意了中小学的连接,新教材则是安排先学习一次函数,并且,把正比例函数作为一次函数的特例予以介绍,而最终才学习反比例函数,为什么这样安排呢?第一,这样安排,比拟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的熟悉规津,从函数角度看,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图象与性质都是比拟简洁的,相对来说,反比例函数就要简单一些了,特殊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由两条曲线组成的,先学习反比例函数难度可能要大一些。其次,把正比例函数作为一次函数的特例介绍,既可以提高学习效益,又便于学生了解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关系,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两种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 3、“函数及其图象”这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数学教案 模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