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按单元顺序).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按单元顺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按单元顺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化学必背学问点总结第 1 单元1.说出以下概念:化学、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4. 可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垫石棉网,使之受热均匀;5. 量筒准确到 0.1 毫升。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需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6. 托盘天平准确到 0.1 克。留意:先调零,要“左物右码”,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一样的纸,在纸上称量。易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 氧化钠,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外表皿中称量】
2、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大后小”。称量完毕后,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7. 酒精灯:酒精灯的使用要留意“三不”:不行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不行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行用嘴吹灭。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行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也不应少于 1/4。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假设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试验台上燃烧时,应准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8. 药品取用的原则:取用量:假设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以 12mL 为宜。多取的试剂不行放回原瓶,也不行乱丢,更不能带出试验
3、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不能尝味道、不能把鼻子凑到瓶口闻气味如需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9. 固体药品的取用:1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2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10. 液体药品的取用:(1) 液体的倾注法:取下瓶塞,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 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塞,标签向外,放回原处。(2) 液体的滴加法滴管的使用:滴入试剂时,滴管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滴管使用毕,马上用水洗涤
4、干净滴瓶上的滴管不用洗;胶头滴管使用时千万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第10页,共16页12. 物质的加热: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下倾斜,试管受热时先均匀受热,再固定加热。2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3,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 450 角,受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 了避开伤人,加热时切不行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13. 仪器的洗涤:1废渣、废液倒入废物缸中,有用的物质倒入指定的容器中。2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上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5仪器洗干净后,不能乱放,试管洗涤干净后
5、,要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第 2 单元2.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为:O2占 21%,N2占 78%,稀有气体占 0.94%,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3.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可燃物要求:足量且生成物是固体。 2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3) 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瓶内液面上升约1/5 体积。(4) 结论:空气是混合物,O2的体积约占 1/5,O2可支持燃烧。N2约占 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5) 探究:液面上升小于 1/5 缘由:装置漏气,红磷量缺乏,未冷却就翻开铁夹。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缘由: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缘由:产物是气
6、体,不能使瓶内压强减小。4. 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 、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2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工程为CO、SO 、NO 、O 和可吸入颗粒物等。2235. 空气污染的危害:损害人体安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6. 空气污染的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乐观植树、造林、种草等。7. 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温室效应CO 、CH 等;酸雨NO 、SO24等; 白色污染塑料垃圾。228. 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铁、铝燃烧要在
7、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11.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留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1) 步骤:查装固点收移熄(2) 留意点: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裂开。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铁夹夹在离管口约 1/3 处。伸入试管内的导管应刚露出橡皮塞为宜便于把空气排出。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头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试验完毕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引起试管裂开。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伸到集气瓶底部便于把空气排出。12. 氧气的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
8、入集气瓶内,假设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13. 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假设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14. 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如潜水、医疗急救;支持燃烧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氮气的用途:保护气化性不活泼、食物充氮保鲜、化工原料、液氮冷冻。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的总称的用途:保护气、霓虹灯、激光技术。第 3 单元2221. 电解水的试验: 1化学方程式:2H O 通电 2H O 2现象:电极上产生气泡,负极上产生H2,正极上产生O2,它们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 1:8。(3) 结论: 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学变化中
9、,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行分。2. 水资源状况:地球外表 71%被水掩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1% ;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3. 水污染的来源: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4. 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5.疼惜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1) 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沉淀、吸附、过滤、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2) 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
10、合物的水。(3) 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分别加肥皂水,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4) 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5) 长期使用硬水的害处:铺张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简洁结成水垢,不仅铺张燃料, 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6. 过滤的留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二低”: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紧靠在三层滤纸处;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紧靠玻璃棒中部;过滤后,滤液照旧浑浊的可能缘由有: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滤纸破损。7. 分子
11、与原子的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与原子的区分: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行分。8. 化学反响的实质:在化学反响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组合成的分子。第 4 单元1.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打算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元素的区分是: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 打算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最亲热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2. 元素:具有一样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3. 元素符号有 2 个意义:1表示一种种元素;2表示一个原子。例如:氧元素的符号“O”有 2 个意义:1表示氧元素;2
12、表示 一个氧原子。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N:表示 3 个氮原子。4. 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7 横行7 个周期 各周期电子层数一样,质子数依次递增。18 纵行16 族各族最电外层电数一样,电子层数依次递增化学性质相像原子序数=质子数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 4,如 Mg、Al。 5.元素分类:非金属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 4,如 N、C。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 = 8,如 He、Ne。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 4 种元素为:氧、硅、铝、铁。7.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粒子的种类原子阳离子阴离子构造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区电性不显电性显正电性
13、显负电性别符号用元素符号表示 用阳离子符号表示 用阴离子符号表示8. 离子与原子的区分:9. 化合价原则: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10. 化学式有 4 个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表示一个分子;表示这种分子的构成;例如,水的化学式“H2O”有 4 个意义: 水这种物质;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一个水分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11. 氢气的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最小的气体、难溶于水。有可燃性、复原性。12. 氢气的用途:做燃料、冶炼金属做复原剂。第 5 单元1. 质量守恒定律:参与化学反响的各物质的质
14、量总和,等于反响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响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2. 化学反响前后:1五个不变: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2) 二个转变:物质种类确定变、分子种类确定变;(3) 一个可能转变:分子总数可能变。3.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留意:a 配平,b 条件, c 箭号 224. 化学方程式供给的信息: 以“2H2O点燃2H O ”为例:表示反响物和生成物反响物是氢气和氧气,生成物是水;表示反响条件反响条件是点燃;反响前后各粒子的数目每 2 个氢分子和 1
15、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反响生成2 个水分子;反响前后各质量的质量关系每 4 份质量的氢气与 32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响生成 36 份质量的水。第 6 单元1. 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2. 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用于制铅笔芯、电极等。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缘由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CO 和CO2 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缘由是:分子的构成不同。3. 无定形碳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活性炭、木炭有吸附性,做吸附剂。焦炭用于冶炼铁。4.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不一样,但化
16、学性质却完全一样!。(1) 常温下稳定性强。(2) 可燃性:充分燃烧(氧气充分):CO2点燃 CO2不充分燃烧(氧气不充分): 2CO2点燃 2CO2(3) 复原性:C+2CuO 高温 2Cu+CO 置换反响 现象:黑色粉末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2应用:冶炼金属,如:2Fe2O3+3C 高温 4Fe+3CO 5. 试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1) 发生装置:由反响物状态及反响条件打算:反响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 的发生装置。反响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过氧化氢制O2 的发生装置。(2) 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打算:难溶于水的用排
17、水法收集CO 只能用排水法。密度比空气大的用向上排空气法CO2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用的向下排空气法6. 二氧化碳的制法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响:2) 选用过氧化氢制O2 的发生装置(3) 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CaCO3+2HCl = CaCl2+H2O+CO2(4) 验证方法: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假设能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假设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气体已满。27. 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 CaCO3 高温CaO+CO 留意:检验 CaO 是否含2CaCO3加盐酸 :CaCO3+2HCl = CaCl2+H2O+
18、CO CO32-的检验:先加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8.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9.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 一般状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2) 与水反响生成碳酸:CO2+H2O=H2CO3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H2CO3 = H2O+ CO2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 = CaCO3+H2O 此反响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4与灼热的碳反响: C+CO2 高温 2CO 吸热反响,化合反响。210. 二氧化碳的用途: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
19、HCl=2NaCl+H2O+CO 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气体肥料光合作用化工产品的原料11. 干冰的用途:人工降雨、制冷剂。12. 二氧化碳过多造成的环境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13.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14. 一氧化碳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15.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H2、CO、C 具有相像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复原性2(1) 可燃性:2CO+O点燃 2CO可燃性气体点燃前确定要检验纯度2H2 燃烧的火焰颜色:发出淡蓝色的火焰。CO 燃烧的火焰颜色:发出蓝色的火焰。4CH 燃烧的火焰颜色:
20、发出光明的蓝色火焰。4鉴别:H2、CO、CH 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不行依据火焰颜色222水煤气:H 与CO 的混合气体: C + H O 高温H + CO2(2) 复原性: CO+CuO Cu+CO现象:黑色的氧化铜渐渐变成红色,石灰水变浑浊。应用:冶金工业Fe O +3CO 高温 2Fe+3CO 现象:红棕色粉末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232变浑浊。(5) 金刚石的性质:无色、正八面体、固体、自然存在最硬的物质、不导电。金刚石的用途:做饰品做钻石、切割玻璃和金属。(6) 石墨的性质:深灰色固体、质软,有导电性,有润滑感。石墨的用途:做铅笔芯、电极、润滑剂。(7) 木炭的性质:黑色固体,有可燃
21、性、复原性。木炭的用途:做燃料,冶炼金属复原剂,做吸附剂。(8) 活性炭的性质:黑色粉末,有吸附性。活性炭的用途:做吸附剂。(9) 一氧化碳的性质:无色无味气体,有剧毒,可燃性,复原性。一氧化碳的用途:做燃料,冶炼金属复原剂。(10) 二氧化碳的性质:无色无味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的用途:光合作用,灭火,气体肥料,化工原料。(11) 干冰的性质:白色固体,易升华。干冰的用途:制冷剂冷藏食物;人工降雨。第 7 单元1. 燃烧的条件:三个条件缺一不行1可燃物2氧气3温度到达着火点2. 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1去除或隔离可燃物2隔绝氧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化学 知识点 总结 单元 顺序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