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1400字范文(6篇).docx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1400字范文(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1400字范文(6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1400字范文(6篇)初二物理学问点归纳总结1400字范文1 光的传播 1、光在同种匀称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108/s 1、光直线传播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等 2、光年:光年是长度单位 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两种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留意:1、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1)像和物的大小一样;(2)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3)成的是虚象 2、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 (1)成像 (2)转变光的传播方向 实像与虚像的区分: 1、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 2、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 成的,不能用光屏接收。 光的折射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2)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3)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外表时,传播方向不变。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光的色散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 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2、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1)不透亮体的颜色由它
3、反射的 色光打算;(2)、透亮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打算。 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主要特性是热作用强 2、紫外线: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 红外线主要应用在遥控器 紫外线主要应用在验钞机 初二物理学问点归纳总结1400字范文2 第一节牛顿第肯定律 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伽利略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由于受到了阻力的作用。 二、牛顿第肯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定律解读: 1.“一切”适用于全部物体。 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 3.“总”始终、不变。 4.“或”指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总保持静
4、止,原来运动的就总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种状态必有其一,不同时存在。 5.牛顿第肯定律是在大量阅历事实的根底上,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不能用试验直接证明。 6.牛顿第肯定律说明白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缘由,而是转变物体运动状态的缘由。 三、惯性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惯性概念解读 1.惯性没有条件。任何物体任何时候都有惯性。 2.惯性没有方向。物体只是保持之前的运动状态。 3.惯性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4.跟物体的运动状况无关。 其次节二力平衡 一、力的平衡: 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假如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5、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二、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假如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简记: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平衡力运动状态不转变 如,一个物体只受拉力和重力作用时。静止:F=G匀速向上:F=G 匀速向下:F=G 三、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已知物体状态求重力大小;已知物体受力求重力大小;已知拉力大小求重力大小;已知物体受力可知物体运动状态。 初二物理学问点归纳总结1400字范文3 一、电路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电源:能供应持续电流(或电压
6、)的装置。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需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导体:简单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简单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电路有三种状态: (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 (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 (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串联:把元件逐个挨次连接起来,叫串联。(任意处断开,电流都会消逝) 并联: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
7、联。(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 二、电流 国际单位:安培(A);常用:毫安(mA),微安(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章是: 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肯定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试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 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 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三、电压 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缘由,电源是供应电压的装置。 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千伏(KV),毫伏(mV)。1千伏=103伏=106
8、毫伏。 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使用规章: 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试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 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 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熟记的电压值: 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 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 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 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 工业电压380伏。 四、电阻 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导体假如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国际单位:欧姆();常用:兆欧(M),千欧(K);1兆欧=103千欧;1千
9、欧=103欧。 打算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R与它的U和I无关)。 20_年7月3日星期六滑动变阻器: 原理:转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转变电阻的。 作用:通过转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转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2A“表示的意义是:阻值是50,允许通过的电流是2A。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的地方。 初二物理学问点归纳总结1400字范文4 第一局部:声现象及物态变化 (一)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顿,发声也就停顿。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全部的振动
10、都会发出声音。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1)区分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3)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运 4、音调:声音的凹凸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打算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响度
11、: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6、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7、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章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但凡阻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声音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抱负的宁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二)物态变化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把冰水混合物
12、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3温度计 (1)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 (3)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留意观看量程和认清分度值 4、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三点 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 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外表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严密接触 5、体温计,试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分 构造、量程、分度值、用法 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缩口,3542、0.1 离开人体读数 用前需甩 试验温度计:无20100、1,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也不能甩 寒暑表:无3050、1,同上 6、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
13、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7、熔点和凝固点 (1)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2)熔点:晶体都有肯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 (3)凝固点:晶体者有肯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 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一样 8、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 9、蒸发觉象 (1)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外表发生的汽化现象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凹凸,液体外表积大小,液体外表空气流淌的快慢 10、沸腾现象 (1)定义: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外表同时进展的猛烈的汽化现象 (2)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
14、到达沸点连续汲取热量 初二物理学问点归纳总结1400字范文5 一、力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2、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3、作用效果: 力可以转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二、弹力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方向:跟形变的方向相反。 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三、重力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大小:G=mg,g=9.8N/kg。 3、方向:竖直向下。 4、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 四、牛顿第肯定律和惯性 1、牛顿第
15、肯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惯性:一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3、力是转变物体运动状态的缘由,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缘由。 五、二力平衡 1、一个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假如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叫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始终线上。 六、摩擦力 1、定义: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2、产生的条件: 两物接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二 物理 知识点 归纳 总结 1400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