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1200字范文(8篇).docx
《初中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1200字范文(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1200字范文(8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初中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1200字范文(8篇)初中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1200字范文1 9月20日,x市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例研讨与教学共享南岗现场会在育红小学进行。x市道德与法治(品生)学科教研员王玲、南岗区道德与法治(品生)学科教研员周萍,育红小学校长姚颖、副校长赵胜贤,以及南岗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全体教师参与活动。活动由周萍教师主持。 活动中,育红小学张宏教师作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我熟悉您了一课教学展现,通过比视力、猜名字和填字嬉戏等活动设计,引领学生观看、仿照、沟通,增加对学校的亲近感,学会敬重他人劳动,学会表达对教师的敬重和祝愿。 展现课后,育红小学张宏教师、长虹小学胡宇馨教师、团
2、结小学康宁教师、复华小学曲微娜教师,分别针对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一单元每一课的内容,进展详细的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就教学目标、教学流程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见解。研讨凸显儿童成长进展的脉络,规律清楚又综合立体的呈现了儿童习得道德修养与法治意识的根本架构。 南岗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周萍教师在活动中,对一年级新教材作深入解读,为全体参会教师供应了教学的新理念、新思索和新方向。市教研员王玲教师在总结中充分确定了南岗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取得的进展和成果。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学问课程”的精神,教育部于在全国范围公布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并将小学品德
3、教材更名为道德与法治,新要求、新教材,对小学品德教师提出了新挑战。 本次活动,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搭建了一个沟通及学习的平台,对南岗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讨论与进展起到了很好地推动作用。会后,南岗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将利用群、微信群,组织区内道德与法治教师结合本次活动连续进展沟通与学习。 初中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1200字范文2 在培训过程中,给我们培训的教师的讲座就象是一顿丰富的大餐,精致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教师毫无保存的把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阅历拿出来与大家共享,深入浅出,可谓是异彩纷呈。本节活动的内容是音乐这门学科的培训,主题是“我的身体会唱歌”。教
4、师讲到:人体本生就是乐器。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教什么呢?动作、节奏、律动、唱歌、心情(内在的)、舞蹈这些,其实都是音乐之形。而真正的音乐之神则在于情感的表达!有些幼儿往往只是用嗓子在唱歌,根本不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含义和情感,这样,歌声往往是不悦耳的;跳舞时不能感受音乐的情感,往往也跳不出那种韵味,这些,都是同样的道理。所以我们在音乐的教学活动中不能存在“教给孩子,孩子学会就行”的观念,应当给孩子最好的,教,就教最好的,在音乐活动中要注意孩子的.情感,要有感情地去唱,去跳,去打节奏,玩乐器,让孩子真正领悟音乐之神! 在培训中,听教师们滔滔不绝、挥洒自如的讲座,心中非常佩服他们的口才,佩服他们
5、的自信,佩服他们学问的渊博。想想如此才气从何而来?全部人都是走着同一条道,那就是不断的读书学习,关注专业学问,日复一日,永无止境。我们要让读书学习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我们必不行少的生活方式。我虽然不是教育教学的专家,但我可以从现在起就行动起来,像专家一样投入到读书学习的活动中去,让读书学习也成为我生命活动中不行或缺的组成局部。对比自己的工作实际,将所学学问为我所用。 培训学习虽然已经完毕了,但我知道有更重的学习和工作任务在后面。思想在我们的头脑中,工作在我们的手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借着这些学习的时机重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努力学
6、习,为培育出更多优秀人才努力工作。 初中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1200字范文3 法制安全教育非常重要,开学初,我们依据上级指示精神把安全法制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时刻对学生进展安全法制教育,不能松懈,做好法制安全工作是确保财产及师生人身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进一步抓好这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所以对孩子进展法制教育是预防犯罪的根底,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进展安康成长,我班在学校统一安排下,依据本班实际,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利用晨会、班队会时间组织学生学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爱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标准和学校系列
7、规章制度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各种常规要求,也使学生受到系统的法律学问教育,良好的心理素养培育和高尚的道德引导。 (2)坚持将法制教育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品德与社会课、晨会课、班队活动等对学生进展系统的法律学问传授,在各相关学科的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里涵盖的法制教育内容,结合教学活动对学生进展法律常识和法制意识的培育。 (3)组织观看法制教育资料片和爱国主义教育影视片。并选择一些典型案件,引导学生熟识、分类、推断,然后结合一些案例讲解有关法律学问。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增加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爱护意识。 (4)组织学生阅读法制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书刊。向
8、学校图书室借阅安康有益的书刊,以丰富学生的科学文化学问,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法制意识和喜爱祖国的道德情感。 (5)将有关法律学问的宣教融入班会,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班会上中受到法的熏陶。 (6)加强交通安全学问教育。仔细学习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遵守交通规章,加强安全意识,树立交通安全文明公德。 (7)家校合作,要求家长不但要学习法制学问,在家庭中自己的言行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典范,在孩子面前不要有不文明、不道德的言行。更不要在家里传播不安康内容,让他们在良好的育人环境中安康成长。 通过以上措施,使同学们明白了自己应当享受的合法权利与义务,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自觉约束自己行为,争做学法、知法、
9、懂法、守法的好学生。 初中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1200字范文4 今年10月20日至21日,我有幸参与了顺庆区教研室,x市进修校组织的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倾听专家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解读以及教材的解析,让我受益匪浅。 以前初中政治教材叫品德与生活,现在改为道德与法治,这一发动,响应和贯彻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在中小学设立法治学问课程的要求,驯化了中学法制教育,将依法治国理念根植于中学生的教育之中,有力地促进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针。 一、道德与法治新课程,作了以下一些转变: 1.课程性质发生变化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实践学生生活为根本,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进展为根本目的的
10、综合性课程 2.彰显生命教育主题,突出法治教育,强化公民意识教育,加强媒体素养教育。 3、强调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与世界文明沟通对话的意识,突出全球意识。 4、增加了学生权利方面的内容,增加了体会担当责任的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5、突出情感体验,强调优化教学过程,担保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推动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新教材于2023年3月18日正式启动编写工作,由教育部直接领导,得到学科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的大力协作。 教材编写原则及总体设计 (一)编写原则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 2、努力表达课程的综合性质 3、力图实现课程功能 4、遵循育人规律 5、努力表达
1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 (二)总体设计 以中学生生活阅历为论据,在与他人、集体、社会、国家关系中的自我进展为线索,以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核心,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及国情方面的学问领域。 三、课堂教学方面的一些熟悉: (一)三个层次的教学 1住址学习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按教材编排的活动步骤进展教学。 2、依据学生实际状况或学校丢弃活动需要,组织教材进展教学。 3以课文为根底资源,制造性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使教学更加出彩。 (二)、做好课前预备 1.钻研教材,理解教材 2、仔细备课,备学生、备教师。备课堂,抓住每个环节。 3、预备教学工具,学生活动用具,教师教学用具。 4、创设情境,制作课件。 5、
12、写教案,课后写反思 四、教学方法的探讨: 争论法、体验法、讲解法、实践法 本教材大量使用了探究与共享,教学时就多引导学生争论,以开放的姿势展现学生的思想,让学生之间思想发生碰撞,从而得到教育。 使用课件,设置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成长遭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想法去解决它 在课程教学中,以讲解来梳理课堂构造,在学生争论和体验后作出总结性讲解,让学生受到正确的指引 课后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安康、健壮地成长,从而到达育人的目的 初中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1200字范文5 我参与了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培训活动。虽然只有一天的时间,但培训所赐予我的启发和阅历却是一笔永久的财
13、宝。倾听专家教师的讲解,让我对新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有了一个更新的熟悉,从而让我懂得了怎么才更好的把握好教材,如何有效的去教,下面就谈谈几点我的学习体会。 一、把握课程根本理念 1.引导学生喜爱生活、学会关怀、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 2. 珍视学生年生活的价值,敬重学生的权利; 3. 道德存在于学生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学生的生活; 4. 让教与学植根于学生童的生活。 二、理解道德与法治的性质 在道德与法治低年段,我们需要摒弃那种认为法治教育就是讲法条、讲案例的观念,把传播法的理念、精神、价值贯穿于学生日常的生活当中。俞教师总结了该学科教学的三大性质: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 1.生活性 珍视学生
14、的生活为珍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学生生活的组成局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加生活、制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学生生活的规律,以学生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动身点;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进展、在进展中生活为课程的根本追求。 2.活动性 超越单一的书本学问的传递和承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根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学生直接参加的各种主题活动、嬉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意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进展
15、。课程设计与实施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觉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加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2.开放性 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学生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协作和联结中敏捷而弹性地延展。 内容依据社会生活的进展变化和学生身心进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大事;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长,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 三、新教材四个方面的突破 1.将修养实践才智作为“学习做人”的核心。 品德课的中心任务是教孩子“学习做人”,但这不是一个单纯的学问学习过程,而是在综合、整体、深入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道德 法治 培训 心得体会 1200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