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2023年抗旱工作总结.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南县2023年抗旱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县2023年抗旱工作总结.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南县201*年抗旱工作总结 南县201*年抗旱工作总结 南县201*年抗旱工作总结 南县位于湖南省北隅,洞庭湖平原西北部,总面积161.2755万亩,耕地面积71万亩,总人口67.9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5.8万人。全县拥有固定式电力排灌总装机559处777台61642千瓦,垸内干渠330条,长1060公里,支渠1950条,长2950公里,渠系涵闸4400处。201*年兴建安饮工程9饮处,解决农村饮水担心全人口1.97万人;201*年新建安饮工程11处,解决农村饮水担心全人口2.78万人。全年全县机电抗旱生产60689台小时,耗电631.2万度,抗旱浇灌面积达61.05万亩,临时解决18万人
2、、17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共投入抗旱经费410万元。到目前为止,抗旱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功,全县没有因干旱造成大的损失,人畜饮水得到了根本保障。 一、水、雨情特点 今年,我县的旱情整体形势趋于平稳,长江三口和四水来水偏少,属平水年。长江宜昌站今年汛期最高洪水水位51.05米,最大洪水流量40100立方米/秒(8月17日4时),比历年平均最大流量51100立方米/秒小11000立方米/秒,比1998年最高水位54.37米低3.32米;城陵矶今年汛期最高洪水位31.28米(9月6日17时),比1998年最高水位35.92米低4.64米,低于戒备水位1.22米,最大洪水流量也仅为 17500立方米/秒
3、(8月24日9时)。同时,由于降雨偏少,洞庭湖全年入湖流量也较小,“三口”最大值为8364立方米/秒(8月17日),“四水”最大值为12777立方米/秒(8月17日),入湖流量最大为20767立方米/秒(8月17日)。无论是长江来水,还是“四水”来水,与历年同期相比均偏小,抗旱水源有限。全年降雨量偏少,到9月12日止,我县全年降雨量787.2毫米,比历年同期平均值1076.5毫米少289.3毫米,其中49月份,降雨682.4毫米,比历年同期平均值846.5毫米少164.1毫米,为近年来降雨较少年份之一。 二、工作措施 1、加强宣传,增加了紧迫感。今年,我县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宣传活
4、动,加大了对抗旱工作的宣传力度,消退了全县人民“怕淹不怕旱”错误熟悉,提升了全县人民群众对抗旱工作的意识。同时,在县电视台安排肯定时间,进展抗旱工作报道和抗旱学问讲座,提高了全县人民抗旱的技术水平。 2、以防为主,提高了抗旱力量。为了充分发挥机电设备的抗旱功能,我县加大了对机电设备的修理力度,投入资金近100万元,对全县171处364台47935千瓦机电设备进展了修理,被评为全市机电排灌先进单位,大提高了机电设备的抗旱功能。今年3月份,我县投入20多万元,在藕池 中支、陈家岭河的南红、牧鹿、华美垸三处筑坝拦河蓄水,共移动土方3万多方,解决2万多亩农田的春灌水源。同时,我县加大了油料、电力等物资
5、的储藏量,保证了全县抗旱物资的需要。在非工程预备方面,我们制定了南县二00八年抗旱排涝作战方案和南县防汛抗旱工作纪律,各乡镇主要领导签订了抗旱责任状,有利地保证了抗旱工作的顺当进展。 3、猜测预报,把握了主动权。今年,我们编写了关于201*年汛期旱涝趋势猜测预报的状况汇报,正确分析了今年旱灾趋势,编写了8期气象与水雨情动态,每天在防汛值班的小电子屏上公布天气预报,较好地把握了天气变化趋势,对全县抗旱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4、科学调度,发挥了工程效益。为了充分发挥沱江水库和南茅水道的作用,结合防汛与抗旱的实际,我县在抗旱紧急阶段,沱江水库蓄水保持在33.50米左右,主汛期保持在32.0米左
6、右;南茅水道在防汛紧急阶段,水位保持在29.0米左右,平常保持在30.0米左右。同时,我们加强了对县内大型水利设施的科学调度,全年,三仙湖水库全年共开闸886台小时,共引水1.2亿立方米,保障了灌区内抗旱水源,为夺取抗旱排涝成功发挥了应有的效益。 5、深入一线,强化了田间效劳。在旱情严峻时,我县水利、农业、农机等部门技术人员及乡村干部下到工程和田 间地头,进展抗旱技术指导,实地勘灾,开展抗旱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全力以赴帮忙农夫抗旱保收。全县投入抗旱一线干部2200多人次,劳力2.8多万人次,抗救面积10万亩。 三、建议 1、加强抗旱根底设施建立。我县最重要的抗旱设施是电排泵站和垸内沟港渠道。目前
7、,我县尚有74处183台27885千瓦泵站设备带病运行,严峻老化,急需更新改造;装机容量不够,尚欠外排装机12721千瓦。同时局部渠道杂草丛生,泥沙淤积严峻,影响工程效率发挥,全县有252条550公里渠道急需疏洗,394处涵闸常年失修,其中91处严峻损坏。由此可见,我县抗旱根底设施还非常薄弱。建议连续加大抗旱根底设施建立,加大以工代赈力度,更新改造好超期服役泵站;争取国家投资,充实装机容量;组织引导好人民群众“一事一议”办水利,疏洗垸内渠道。 2、加强垸内调蓄力量建立。我县上世纪60年月,垸内有自然湖泊170多个,万亩以上湖泊有三个(光复湖、南湖、调蓄湖),1000至5000亩湖泊50个,分布
8、在各大堤垸内。后来大搞垦湖造田,开挖精养池,使大局部自然湖泊成了良田和精养鱼池,湖泊面积锐减。时至今日,万亩湖泊荡然无存,1000亩以上湖泊仅存6个,5000亩以上的湖泊仅只有光复湖。到现在全县仅有大小湖泊38个,面积仅28500亩,蓄水量仅1510万立方米。我县湖泊率已由1969年的 9.48%降至现在的2.45%,与省定10%的湖泊率相差甚远。由于内湖面积不断淤塞、缩小,且这些水域大局部已作为养殖基地,调蓄力量大大减弱,不到过去的四分之一。境内的主要内河南茅水道也存在比拟严峻的垮坡、淤积等问题,调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垸外河流为季节性河流,时常断流,垸内河湖又难以保水蓄水,旱灾机率大大增加
9、。建议加大退耕还湖力度,扩大垸内调蓄容量,增加垸内抗旱水源。 3、建立江河掌握性工程。建议根据流域综合规划,对旱灾严峻地区的江河建立掌握性工程,确保汛期行洪通畅,抗灾时能保水抗旱。特殊是要在藕池中支、西支建立克制闸。对三峡工程建成后,我县江河态势和水资源变化进展调研,对江河掌握性工程建立进展规划,争取投资,加大建立力度,充分利用外河水利自然资源,提高抗旱力量。 4、提高抗旱现代化技术水平。建议加大科技投入,更新储藏使用高科技新型抗旱器材,由水利、农业、农机、电力、气象等部门联合,加强抗旱方面的科研工作,组织力气开展抗旱技术攻关。 5、建立抗旱专业效劳组织。目前,我县虽然已经成立了抗旱效劳队,但
10、还处于初级阶段,效劳职责不明,效劳功能不强,技术力气和装备薄弱。建议按我县防汛抢险机动队编制,组建全县抗旱专业效劳队,加强抗旱人员技术培训, 配备专业技术装备,努力提高效劳队的整体效劳水平。 南县防汛抗旱指挥部201*年9月24日 扩展阅读:龙陵县201*年度防汛抗旱工作总结 龙陵县201*年度防汛抗旱工作总结 201*年是我国胜利举办“两奥会”和“神七”胜利放射、太空行走,实现国人千年幻想大喜之年;全国军民团结一心,众志成诚文川抗震救灾取得成功的一年。我县的防汛抗旱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充分贯彻防汛抗旱方针政策,仔细安排部署,科学决策指挥,落实各项工作预案,仔细开展安全隐
11、患大排查,制定应对措施,同时,加强防汛抗旱救灾工作督导检查,各成员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仔细履行各自职责并亲密协作,以安全工作促进平安奥运,确保我县水库、电站、在建工程安全生产和人民群众安全,当人为不行抗拒的灾情发生后,深入一线指导帮忙受灾群众抗灾救灾和恢复生产,灾难面前发扬不怕困难、团结抗灾、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同洪、旱灾难进展坚韧的抗争,将受灾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现将一年来的防汛抗旱工作总结如下: 我县今年灾难的特点为:旱灾严峻,单点暴雨和地震涉及影响导致山地灾突出,各项根底设施和作物损失严峻。入春以来,由于无降雨、少雨、持续高温,全县十个乡镇都消失不同程度的旱灾,特殊是我县以怒江沿线的乡镇受旱
12、严峻。干旱造成水源减小、枯槁,农作物受旱严峻,新植甘蔗无法播种,人畜饮水困难,生产生活受到影响。5月中、下旬开头全县普降中到大雨,造成局部乡镇山地洪涝灾难,房屋、沟渠、交通农田不同程度受损毁。 特殊是进入8月中旬后,由于单点暴雨造成山洪泛滥,山体倒塌地震影响滑坡、泥石流灾难频繁,1人死亡,各类作物、民房、交通、集镇重点饮水工程、沟渠等根底设施损毁较为严峻。加之受盈江821地震响沟渠、饮水工程等设施受到不同程损毁。 一、降雨状况 气象部门预报:今年我县的降雨量为2210.9mm,比去年多624mm,比历年多73.2mm。14月30日全县降雨234.8mm,比去年同期多109.9mm,比历年同期多
13、60.9mm,5月中旬进入雨季。到10月31日止实际总降雨量为1964.2mm,比去年同期相比少67.1mm,比历年同期少70.7mm,平均气温17.1,与去年同期相比高0.5,与历年同期高0.4。雨季持续时间长、单点暴雨突出,大雨主要过程为5月、6月、7月、8月、9月5个月份。 二、旱灾及应对措施 去冬今春以来,我县大局部地区高温少雨,5月进入雨季,虽然降雨比去年和历年多,但由于水利化程度低和多种因素,10个乡镇还是不同程度受到干旱灾难,尤其以怒江沿线的腊勐、镇安、碧寨、勐糯、木城较为严峻。旱灾不但给农业、经济作物造成损失,还给工业、人畜饮水带来影响和困难。全县201*年因旱受灾损失达699
14、.8万元。 据统计:全县农作物受旱面积达3.8千公顷,其中:成灾3.4千公顷,绝收0.2千公顷,牧区受旱面积0.002万平方公里,人畜饮水困难0.53万人0.4万头。蓄水总量比去年同期削减 24.9%。局部厂矿被迫停工停产,镇安的竹箐、户帕、岭干等村寨人畜饮水水源点枯竭8处,减小多处,需要到外地去挑、运、驮。县城从元月份以来每天要抽水6小时600立方米来保证县城居民供水。 旱灾发生后,我县实行各项抗旱措施有序开展抗旱工作,据统计:全县投入抗旱人数达2.31万人,抗旱设备0.03万台套,投入抗旱各类资金50万元,抗旱用电2.9万度,抗旱用油21吨,抗旱浇灌面积0.3千公顷,临时解决人畜饮水困难0
15、.31万人0.4万头。 面对旱情,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仔细安排部署,充分发动。一是仔细贯彻上级指示精神,实行措施、科学调度、加强对县、乡村抗旱工作的领导。二是按“三先三后”的用水原则,尤先保证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农村群众饮水安全,同时,组织工作组深入到田间地头帮忙群众抗旱保苗、抗旱抢种和中耕治理等工作。三是充分发挥现有的库塘和“五小”水工程的作用,科学调配有限的水源进展抗旱。四是推广节水科技运用,如:节省用水、节水改造、水改旱、薄膜掩盖等。五是适时进展人工降雨作业15次,放射降雨弹50枚。 三、洪涝灾难 (一)主要洪涝灾难状况 今年,是“前旱后涝”,于5月14日进入汛期。汛期造成全县10个乡(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县 2023 抗旱 工作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