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5篇.doc
《化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5篇.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化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5篇 一、指导思想 仔细讨论化学新课程标准和考纲,认真分析近几年高考化学试卷,广泛收集全国各地高考的信息,以最新的考纲和考试动向为依据,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保证高三复习扎实、高效地顺当进展,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备考目标 通过高三复习,帮忙学生从高考的角度来熟悉和把握化学学问,并进展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通过对学问点、考点、热点进展思索、争论、总结,初步让学生构建整个高中化学的根底网络,根本养成正确审题、答题的良好习惯和力量。 三、教学规划 (一)复习的策略 1.齐心协力,同心备考。 2.把握高考方向,高效备考。仔细研读化学新课程标准和考纲,结合教学
2、大纲的考点要求,合理分散教材的难点,强化学问的重点,对学问点的处理应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明确考试的目的、力量要求和考察内容,以求实效。在总复习中不要随便拓宽学问范围,要深入分析讨论化学新课程标准和考纲,对比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和课本上的重点学问,找出学问点和考点,把课本学问进展适当的深化和提高。 3.细心预备复习资料,第一轮复习以优化探究为主,再依据学生的详细状况,由备课组的教师分工负责,自编稳固练习、单元过关训练、月考试题和模拟测试试题,同时依据不同层次学生对学问的把握状况和学习力量设置有梯度的习题加以强化训练。习题的内容要和所复习的内容匹配,难度要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相吻合。 4.把握复习课的功能
3、,提高课堂效率。第一轮复习以教材为主体,将教材中由于学生认知进展水平不同而割裂的系统学问在总复习中重新整合,找到各学问间的联系,帮忙学生构建起立体的、发散的、独立的学问网络体系。以落实根底学问的把握为目的,指导学生阅读并记忆教材的根本学问(尤其是教材中一些试验根本操作及重点学问),建构学问网络,并形成根本的学科力量,向高考的以力量立意靠拢。并通过随堂小练习和大练习对所复习的学问内容进展准时检查。 5.切实解决复习中的主要问题。现在复习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听得也清晰。但是前面听,后面忘;简单听,简单忘。因此,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肯定要提前将教师要讲的课题内容完成,将自
4、己认为有问题的局部做好记录,以到达有目的、有规划地听课。定期收学生的优化探究进展检查,同时也要留意指导学生找到本单元学问的重点、难点,让学生搞清那些是自己的薄弱环节,并想方法进展改善。要求学生在每一次的试题讲评后必需将做错的试题集中在“错题集锦”中,教师也要做好错题记录,在以后的练习中进展重复呈现,使学生对所学学问真正理解。 (二)复习内容和时间安排表 1.时间:_年9月至2022年5月 2.每周有6节复习上课时间 化学教师教学工作规划范文篇2 一、指导思想 以化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引,紧跟学校教学工作规划,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育学生综合力量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夯实根底,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
5、和手段,以培育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力量以及创新思维力量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二、现状分析 1、根本状况: 高二年级共有11个班,其中前6个班为理科班,后5个班为文科班,本人所授班级为高二(1)至高二(4)班,均为理科班。同备课组教师还有程本本和黄腊梅教师,共3人。本学期理科班周课时为4节(文科班为2节)。理科班本学期上选修5有机化学根底(视状况看后期是上选修3物质构造与性质还是进展必修课的复习),学生配套教辅为安徽教育出版社的焦点。 2、教材分析: 选修5“有机化学根底”模块涉及有机化合物的组成、构造、性质和应用等内容,包括“有机物的组成与构造”、“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糖
6、类、氨基酸和蛋白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4个主题的内容(人教版教材分成五章)。从学问体系看,是在必修2第三章和第四章局部内容根底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有机化合物的构造与性质、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响、有机合成及其应用等相关学问。通过学习,要使学生到达如下目标:(1)建立官能团体系,熟悉更多的有机化合物;(2)探究有机化合物的反响,理解构造与性质的关系;(3)走进有机合成的世界,体会合成的思想和方法。 3、学情分析: 理科班大多数学生有学习化学的兴趣,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肯定的学习方法。但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由于高一课时紧,内容多,局部学生必修1、2的学问遗忘较严峻,理解把握上差异较大。有极个别学生根
7、底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工作目标 1、以分班选课为契机帮忙学生确立将来的高考目标,积极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忙学生把握高效的学习方法,以应对日益加深的学习内容。 2、做好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和讨论,增加对新课标的理解和驾驭力量;立足课堂开展教学讨论,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3.依据学校工作规划,结合学科实际,落实各项教研和教学常规工作。树立质量为本的教学理念,全面推动教学改革,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四、详细工作措施 1、 仔细做好教学常规,确保教学有效开展 深入备好每节课,
8、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仔细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备课组共同研讨确定学案内容,依据班级详细状况适当调整、共享。局部章节内容制作成教学课件后,再依据班级详细状况适当调整、共享。此项工作上课前两至三天完成。仔细上好每节课,积极实践新课程理念,把握好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细心设置习题,合理、分层布置学生作业,书面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学生配套教辅焦点不定期抽查,发觉问题准时解决,准时反应。精选每章的测验题,与备课组共同出题,并要到达肯定的预期效果。对每一次测试要仔细分析,总结,为学生确定合理的目标。 2、积极开展试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根底的自然科学,积极、仔
9、细开展试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直观理解,有助于培育学生试验力量。依据学校现有试验条件,在保证演示试验绝大局部完成的根底上,适当开展学生分组试验和课后实践。初步安排分组试验为:(1)乙炔的试验室制取及化学性质探究;(2)课本P42“科学探究”;(3)乙炔的试验室制取及化学性质探究(课本P51“试验3-1”);(4)苯酚的性质试验(课本P53“试验3-3”,P54“试验3-4”);(5)乙醛的性质试验(课本P57“试验3-5”、“试验3-6”)。另外,课本P19“实践活动”、P62“科学探究”安排为课后实践。 3、做好综合实践,践行分层教学 (1)成立化学学习兴趣小组(奥赛小组),培育特
10、长生学习、探究化学的兴趣和力量。 (2)利用晚自习做好缺差辅导,确保每一个学生学习不落伍,力争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全面通过。 (3)本期讨论性学习课题初步安排为有机化学根底P39、P54、P77“实践活动”。 4、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提高教学业务力量 (1)学习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新课程的详细要求,利用每周二下午的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时间,仔细学习新课程教学理念,深入讨论教育教学方法。 (2)定时与备课组内的教师进展沟通,解决有关问题。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案都能在争论中确定;与备课组每周进展一次活动,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争论讨论,化学教学的最新动态、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 (3)
11、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工作。要使学生参加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都能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用启发式教学,充分表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4)积极参与省级教研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讨论下我组子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化学/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的讨论的讨论工作。 五、工作工程准时间安排 第一周(9.19.7):学习第一章课题1“有机化合物的分类”、课题2“有机化合 物的构造特点” 其次周(9.89.14):学习第一章课题3“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第三周(9.159.21):学习第
12、一章课题4“讨论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第四周(9.229.28):对第一单元进展复习,并适当的结合必修1、2,同时出一套习题,一节课考试,一节课讲解 第五周(9.2910.5):国庆节放假 第六周(10.610.12):学习其次章课题1“脂肪烃 ”、课题2“芳香烃” 第七周(10.1310.19): 学习其次章课题3“卤代烃”,对其次单元进展复习,并适当的结合必修1、2, 第八周(10.2010.26):出一套习题,一节课考试,一节课讲解 第九、十周(10.2711. 9):学习第三章课题1“醇 酚”、课题2“醛”、课题3“羧酸 酯” 第十一周(11.1011.16):第三单元复习、测
13、试、评析 第十二、十三、十四周(11.1712.7):学习第四章“生命中的根底有机化学物质”和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 第十五周(12.812.14):有机化学综合复习与测试 第十六、十七、十八周(12.15元.4):结合复习必修2第一章,学习选修3物质构造与性质第一章“原子构造与元素的性质”。 第十九周(元.5元.11):综合复习,预备期末考试。 化学教师教学工作规划范文篇3 一、学期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目标。 一学问目标 1、学习化学元素与人体安康的简洁学问; 2、熟悉化学与材料、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环境; 3、复习:复习分三轮进展。 二技能目标 1、自主力量:能联系
14、旧学问自主学习新课,能自主解决学习中遇到问题; 2、综合力量:综合运用各种学习方法进展学习,联系各科学问综合解决问题; 3、拓展力量:由所学学问拓展到相关学科和生活生产实际; 4、创新力量:改良演示试验和学生试验,进展小创造和小制作等科学探究,实施欢乐学习。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育学生自学的方法,学会预习、复习、练习的方法; 2、培育学生积极、主动、勤学、好问的良好学习习惯。 3、依据课程标准的力量要求来辅导学生,让学生理解根本原理。了解有关学问的来源和推理过程以及生活中有关的化学学问。初步把握试验操作的根本技能,了解物质构成的神秘,了解溶液、酸、碱、盐等物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5、目标: 1、学习科学家们刻苦钻研、勇于探究、持之以恒的科研精神; 2、培育不怕挫折、不怕失败、敢于面对错误的.意志品质。 3、通过学习力争让全部学生顺当毕业,成为合格的初中毕业生。 4、提高学生各种力量,主要包括动手操作力量、试验观看力量、综合运用课本学问解决问题的力量和创新力量。 5、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规律思维和发散思维。 二、学生根本状况分析: 初三两个班共有学生近百人。下面就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各班不同层次学生的学问水平、学生的学习纪律、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等几个方面简要地分析一下: (一)学问根底: 学生在上学年的学习中有了肯定的化学学问根底,但从化学学问系统的总体上来说,只是学习了水、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教师 教学工作 计划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