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管理主诊医师负责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管理主诊医师负责制度.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医疗管理:主诊医师负责制度 医疗治理35 项二十四、主诊医师负责制度 1. 必需在进一步仔细落实科主任负责制,三级医师(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责任制和病人选择医生的指导意见的根底上进展;在保障医疗质量、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掌握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搞好科研、教学和对年轻医师的培育的状况下,逐步试行主诊医师负责制,并总结阅历不断完善这一制度。 2. 每一位住院患者的诊疗(手术)方案都要由注册的执业医师资格的人员(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组成的医疗小组进展争论确认。 3. 医疗小组由具备副主任医师职称人员负责,担当主诊医师,带着由若干名下级医师组成的医疗小组,对其所治理
2、的病人负责,包括对病人的门诊、人院、检查、诊断、治疗、出院后复诊整个过程。 4. 主诊医师负责经管床位病历记录的完整性、牢靠性、准时性,常常审住院病历的内涵质量,对各项重要记录的内容须签字认可。 5. 主诊医师应向病人或家属介绍诊疗(或手术)方案,病人病情变化时应随时介绍病情,下级医师应具体记录主诊医师的介绍内容以及病人或家属的意见。 6. 主诊医师必需亲自参与所管病人的病例争论、院内外会诊以及各种重要治疗变更的知情同意谈话。 7. 建立主诊医师责任制评价指标,至少包括有医疗数量、效率指标、医疗质量(医疗文书质量、医疗缺陷、效劳质量)、出院病人平均费用、药费比重等相关指标。主诊医师要用“诊疗常
3、规”指导临床诊疗工作,用“临床路径”来标准医疗小组的医疗行为。 物业经理人:wwW 篇2:医疗治理:手术(有创操作)分级治理制度 医疗治理35 项二十三、手术(有创操作)分级治理制度 1.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依据本辖区内卫生资源的状况,对各科手术根据其技术难度、风险程度等划分为三级、二级以及一级,三个档次与医院等级相对应,此等级分类与医师职称无关。 2. 分级治理范围应包括各类手术、麻醉、介入诊疗等有创操作工程。 3. 三级医院可以实施三级及以下等级手术;二级医院可以实施二级及以下等级手术,制止实施三级手术;一级医院仅可实施一级手术,制止实施二级及以上等级手术。 4. 医院实行手术分级治理范围应
4、与其医院的等级、功能、任务,与匹配的技术力量相全都,具备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相应的诊疗科目。 5. 医院应设立由院领导、医疗职能部门和专家组成医院手术治理组织。负责制定和定期更新本单位的手术权限名目,各级医师的授权、定期技能评价及资格变更,审定新技术的疗效、安全性、可行性等。 6. 医院应依据外科手术技术操作常规确定出手术级别,建立手术准入治理、执业医师手术授权治理及手术分类细则。并且对重大、疑难、毁容致残、特别身份病人等特别手术建立起相应审批和申报程序,各类探查性(如:腹部、腹部等)手术原则上应由副主任医师担当。 7. 各级医师的授权必需在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前提下,依据医师的技术资
5、质(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及其实际力量水平,确定该医师所能实施和担当的相应手术的范围与类别。至少每三年对医师进展一次技术力量再评价与再授权,再授权是依实际力量提升而变,不随职称晋升而变动。 8. 对外聘及脱离本专业临床工作1 年以上的外科医师,应由医疗治理部门对其技术力量和资质进展再评价与再授权后,方可从事临床诊疗活动。 9. 对于开展如人体器官移植等类的重大/特别手术(诊疗技术),必需获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资格前方可开展。 10.严格执行中等以上手术必需进展术前争论的治理措施,手术者及麻醉师须参与争论。术前争论应包括:诊断、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案及麻醉的选择、 术中医疗风险
6、以及手术后并发症的防范措施等内容。 11.各级手术医师应敬重病人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由手术者(或第一助手)向病人(或托付授权人)及其家属就病人病情、手术方式、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可实行的措施等进展充分、明确的术前告之,并有签字认可。 12.假如手术过程中手术方式因故需要变更时,需要向其亲属(或托付授权人)交待并获得签字同意前方可进展。对病人实施新开展的手术技术须征得病人(或托付授权人)及其家属同意。 13.手术/或有创操作记录应由手术者(或第一助手)负责在术后24 小时内完成书写,具体记述手术过程、术中病理大体所见、术中出血量、病理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等状况,附有必要的图示说明,必要时可有影像记录;术
7、后首次病程录应由由手术者(或第一助手)负责在术后8 小时内完成书写,除记述手术的重点内容外,还应记录对术后并发症预防、标本去向等项内容。 篇3:医疗治理:患者评估治理制度 医疗治理35 项二十二、患者评估治理制度 1. 通过对患者评估全面把握患者根本的现状和诊疗效劳的需求,为制定相宜于患者的诊疗(手术)方案(规划)供应依据和支持。 2. 对患者进展评估工作是各临床科室医师、护师的职责,是重要的质量治理监控环节。 3. 执行患者评估工作的应是具备在本院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或是经医院授权的其它岗位卫生技术人员。 4. 患者评估的重点范围,但不限于:住院患者评估、手术前评估、麻醉评估、危重病人评估、住院患者再评估,包括手术后评估、出院前评估等。 5. 病人评估资料是供临床科室直接负责患者诊疗、护理工作医师、护士相宜使用,为制定诊疗(手术)方案(规划)和会诊、争论供应支持,留意患者隐私爱护,病人评估记录文件进入住院病历。 6. 医院有患者评估操作标准与程序,包括有评估工程、评估人及资质、评估标准与内容、时限要求、记录文件格式等。 7. 患者评估是指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临床试验室检查、医技部门帮助检查等途径,对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经济状况、病情严峻程度、全身状况支持力量等做出综合评估,用于指导对患者的诊疗活动。
限制150内